鲍盛钢:中国崛起与战略选择

——中国有没有外交大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17 次 更新时间:2011-10-02 21:44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战略选择  

鲍盛钢  

大国崛起必然有自己的大战略,外交大战略是一个国家之所以为大国的标志,它一方面反映了崛起的大国以核心利益为基础的对其周边环境的诉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崛起的大国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对世界的一种愿景和理念。中国目前正面临美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尽管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崛起,采取善意的忍让政策,但外界始终认为崛起的大国必然会是安全的隐患,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而为了遏制中国,到处制造麻烦的美国反而成了和平的使者,其原因在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控制了当今世界的舆论工具。其次是中国自身没有明确的战略,以及提出鲜明的普世价值观,无法形成具有广泛凝聚力的价值观外交。 显然,中国还未能独立思考世界,在国际事务中依然是一个初到者,中国能否和平崛起,以及如何以最小代价,确保其和平崛起,需要中国重新思考其战略并作出选择,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韬光养晦还是进攻主义?凡历史上大国崛起,都采取进攻战略, 因而无不引起冲突和导致战争,付出巨大代价并遭遇惨败,如历史上德国和日本,遵循冒险进攻外交,从而导致自身的毁灭。而美国反其道而行之,在其崛起过程中,恪守孤立主义,从而使自己避免了与欧洲列强的纷争,为其崛起争取了一个和平的环境,使其以最小的代价,摧毁了影响地球上40%面积的欧洲帝国,而且未引发全面战争。所以美国崛起,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离不开其孤立主义政策,一般认为美国孤立主义政策之所以可行,是由其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美国地处两大洋之间,避开了与其它大国的直接接触,事实上也不尽然,相反它带有很大的主观决策性,孤立主义政策最先由美国华盛顿总统在《告别演说》中提出,要义是反对美国在任何条件下与外国结盟,之后它成为美国世世代代永远不变的信条,美国人把它视为善意的孤立的神话,作为先人留下来的信仰。 相信恪守它,美国就会繁荣昌盛,违背它,美国社会就会遭殃, 以至于美国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世界强国时,仍然恪守它。一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提出十四点计划,准备走向国际舞台,但国会的否决和欧洲列强的不屑一顾,使它马上又回到了孤立主义,甚至在二战胜利后,美国还是决定从欧洲撤兵,退回美洲,只是冷战的爆发, 美国才最终放弃了孤立主义政策。那么美国为何恪守孤立主义政策呢?实际上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政策,首先它使美国避开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和对之发展崛起的警惕。其次使美国可以避开欧洲的纷争和战争,避免力量的消耗,这样就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对此,中国韬光养晦战略可以与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相媲美, 实际上邓小平在制定和设想中国崛起战略中也有二大法宝, 一是坚持中国改革开放100年不变,二是坚持韬光养晦,不当头,当然对此没有讲100年不变。过去中国三十年,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二大原则,使自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为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那么之后, 中国是否应放弃韬光养晦,实施有所作为方略呢?还是应仍坚持和恪守韬光养晦,把它视为中国的善意的孤立的神话,这也正是美国以及中国周边国家担心和忧虑并密切关注的。

经济强国还是军事强国?凡崛起大国,随着国力的强大,必扩充军备,走上军事大国之路,但这必然导致新旧大国间矛盾的加剧,国民生活的痛苦以及战争的爆发。与此相反,美国在崛起过程中,选择了小店主国家作为其目标,即把经济发展和贸易作为其发展重点,而非重点考虑传统的军事安全问题,美国选择花更多的时间考虑金钱和贸易的事情。美国开国时期汉密尔顿主义者认为以经济为导向的国际体制,能避免以安全为基础的体制中的零和博弈问题,正因为如此,美国把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成为欧洲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最后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

对此,中国的崛起也应切记重点在经济,通过贸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寻求全球合作以及互利共赢,而不是重点考虑传统的军事安全问题,况且尽管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还排在世界100强之后,国内东西部之间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中国繁荣是否可持续正面临转型的压力。所以中国目前主要问题和挑战依然是来自内部,如何民富国强,才是中国发展追求的真正目标。

拥抱美国还是中美对抗?凡大国崛起,必受到原有大国的遏制,双方由此矛盾加剧,最后导致战争的爆发,不是崛起中的大国被遏制,就是原有大国被崛起的大国所代替。英国是美国崛起中的天敌,但美国选择了与英国合作,抗衡欧洲其他列强,最后在二战后,美国不费一枪一弹代替英国,成为全球体系的主导者。在美国历史大多时间里,全球经济秩序一向以英国为核心,以英国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影响了美国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且英国是所有国家中能够给美国造成最大危害的国家。对此美国崛起过程中面临与欧洲大陆国家结盟以削弱英国,还是与英国站在一起维持欧洲力量均势的选择,美国最终选择了英国一边,其原因正如美国总统杰佛逊讲的,英国是所有国家中能够给我们造成最大危害的国家,所以与它为伴,我们整个世界就都不必害怕了。尽管英国傲慢自大和野心勃勃, 但它是一个更为安全的伙伴。另外,与英国联合,使美国能够成为英国体系的长期免费搭车者,美国工业由此享有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国内保护和全球市场。

对此,中国崛起也面临一种选择,联美还是抗美?美国是现有世界体系的主导者, 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能否成功的外部决定性因素。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关系已从两国关系成为全球关系,不仅对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双方关系将影响全球格局,中美和,则世界和。中国崛起实际上是融入现有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结果,中国是这个体系的免费搭车者和受益者,而且中美关系也将决定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美和,中国与它们的关系将会更加容易相处,问题也会更容易解决。事实上中美关系一直处于合作与对抗间摇摆,既有趋于双方合作的因素,又有导致双方对抗的因素。目前由于美国全球战略转向亚洲,锁定中国,中美关系以及亚洲局势正面临一个拐点,对此中国应冷静,应重新思考中美关系, 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和成本,确保其和平崛起?或如何才能使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延续更长?因为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是老大或老二,而是发展,而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环境。

核心利益还是共同利益?凡崛起大国,随着国力上升,必提出自己的核心利益,要求改变原有的体系,要求更多的阳光下的土地,这自然就导致矛盾,冲突和战争。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反其道而行之,更多地倡导共同利益,如一战后美国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以此作为全球体系的基础,二战后又倡导建立联合国。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源于其传教士精神和国内的民主制度,威尔逊主义者提出民族自决,民主政府, 集体安全,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战争, 所以威尔逊主义实际上是一个普遍而非特殊的理想, 致使世界上任何一个种族,个人,国家原则上都无法排斥它,从而使美国成为更具包容性,更受人们欢迎和更加团结的国家,正因为威尔逊主义拥有这些优势,它给美国外交政策带来了巨大力量, 尤其适用于结交朋友,影响外国,尽管有玩弄娴熟的虚伪,但却披着一件华丽的外衣,总比赤裸裸的要好。

国家行为都是利己的,即追求权力和安全的最大化,但损人利己,必将遭致反对和唾弃,利己利他才能得到拥护,一国才能和平崛起。所以中国须将自己的利益和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其它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同全球福祉结合在一起,做到利己利他,一方面自己的利益要服从于一种基于权利和法律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要为一种理念服务,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反对已过时的西方大国政治,那么中国和平崛起才会受到拥护和支持,中国的和平崛起才会成为可能。无疑美国的成功,其中一点是因为它曾拥有理想,而美国衰退,则是因为它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理想。

历史上大国交替,总伴随战争,这是大国的悲剧。但人类若稍微用些理智,可能代价会少些,而且结果会很不相同。美国崛起相对平稳,代价极小,这和其幸运,上帝的眷顾以及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但还应加上其崛起战略选择的浪漫和智慧,对此美国学者米德在《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一书中写道:“越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我越发深信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有许多发人深省之处。 美国不仅抽到了幸运牌, 而且玩得也不错。200年来,美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且这种风格非常适合。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 那么现在该是轮到中国了,中国正在崛起,中国将如何选择呢?

作者简介:鲍盛钢 sheng gang bao

曾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国际政治硕士

曾获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

任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

现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在加拿大海外集团工作

兴趣: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通讯地址:杭州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631室, 310006.

    进入专题: 中国崛起   战略选择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475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