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账单不能成天书 应建廉价政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9 次 更新时间:2011-08-24 21:29

进入专题: 三公经费  

人民日报  

首次晾晒 即成焦点

今年4月14日,科技部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率先以文字形式公布“三公”经费预算:“2011年,科技部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

科技部的率先,收获了媒体 “勇气可嘉”的褒奖。尽管科技部在公开的支出说明中,涉及“三公”经费的内容仅有上文所述的50个字,对经费如何使用、经费使用的效果等问题均未做任何说明和解释。即便如此,相比于去年74个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科技部的举动也是跨越式的一步,这意味着被公众热议的“三公”开销已从幕后走上前台。

“为什么只有50个字,没有解释?”,“这笔花销为什么不分别列出使用去向?”……对科技部只列数据、不做解释的公开方式,网友和媒体的质疑也随即而至。有关专家认为,毫无疑问,公众持续的追问表明每一个纳税人对如何杜绝公务浪费、公务腐败都在进行持续关注和认真思考。

此前,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从制度层面明确了信息公开的义务,但理应公开的“三公”消费,要么隐匿于“其他预算”支出中,要么以“涉密”之名久久未能明确公布。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会议强调,推进财政预算公开,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等都要公开,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能够有效监督政府。

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作出决定,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进一步明确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进入6月,众多中央部委步科技部后尘加入“三公”经费公开行列,“三公”经费公开也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公开有粗有细 归类五花八门

截至8月2日17时,已有92个部门或粗或细地陆续向社会公布了“三公”经费开支。由于有的部门“三公”经费报表罗列了大量数字,但没有必要的解释说明,让人读来一头雾水;也有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仅有寥寥数语,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天书”。

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

在“三公”经费公开的110天中,“公开报表应采取怎样的格式”,“公开的内容应详细到怎样的程度”,“所公开的事项应明确哪些细节”,各个部门未能统一标准。有关专家指出,有的部门公开数据比较详尽,开销去向较为明确,几乎同时公开数据的另外一个部门却数据笼统,这表明数据公开亟须统一规范。

比如,同样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一项,各部门公开的数据所涵盖的内容并不相同。在审计署的“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明确把车辆购置和车辆运行维护分开。车辆购置支出为115万元,车辆运行维护支出为1114.65万元。

但商务部的公布内容则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64.49万元,主要用于机要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部机关车辆购置由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统一配置。这样的费用公布,让人疑问重重:在商务部的264.49万元开销里难道不包括车辆购置的费用?商务部公车购置费又是多少、又算在了哪项开销上?

进入7月,“公开”的部门急剧增多。人们发现,各个部门“三公”经费公布的每一项数据所代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解释千差万别。

因“三公”经费超5亿一度登上支出榜首的海关总署,4.5亿多经费用于“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该部门表示“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不同于一般公务用车,是开展执法执勤工作的必要保障”。有关专家指出,这种归类将部门车辆的功能性支出替代了公众关注的公车消费,让群众很难分辨钱花得是否合理,这样的公开与政府推进公开的初衷并不一致,也大大削弱了公开经费以便群众监督的效果。

中科院解释去年公车消费之所以超过7000万,是因为该部门拥有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网友随即质疑,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科院公车开支里面,还包含了一定的科研经费?

各部门将三类花销做出五花八门的归类,将部门的“功能支出”与人们想知道的“经济支出”混淆,成为公开之旅中群众迫切希望破解的问题。

面对质疑 各有说法

7月底,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5.6%的受访者在持续关注中央部门“三公”公开,96.4%的受访者力挺对拒不公开“三公”经费、不按照要求公开、公开结果造假等部门进行严厉问责。

随着“三公”经费公开部门增多,报道标题中“三公经费暂居首位”的主语一再改变。“钱是怎么花的?”“花费过高”等成为群众关注重点。面对质疑,各个部门反应不一,有的积极解释,有的无声无息。

7月7日,国家文物局在其官网公开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数据显示,去年该部门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决算48.32万元;今年这项费用预算为151.85万元。“公务接待费”的预决算相差103万元,增加两倍多。“一直提出要压缩‘三公’经费,为何越压越多?”“公务接待费用呈两倍增长,其必要性在哪里?”面对质疑,国家文物局及时解释:2010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本来是152.87万元,决算为48.32万元。数据差异较大是因为有7个与我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支出相应减少。国家文物局回应质疑所列的理由很快被公众理解和接受。

国家粮食局公布2010年因公出国(境)费212.88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增加13.04万元。与国家文物局的及时答疑释惑相仿,该部门及时解释增加开销的原因是2010年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团组增加,另外一个团组由于欧洲受火山灰影响,不能正常回国,所以经费超出了预算。

与上述部门公布“三公”经费的同时进行解释说明相对应的,是有的部门“三公”经费去向简单、数据不详细,在没有解释说明的同时,又不回应质疑。7月18日,计生委因公出国费用比例高引发质疑:在计生委的“三公”账本中,2010年的实际花销、2011年的预算数都逼近500万元,超过其“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面对群众“花费过高”的质疑,计生委至今没有做出回应。

对质疑不予回应的部门并不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国民航局、国家林业局、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国家邮政局等多个部门在被指出“三公”经费去向过于简单之后,在其公开的表格和简短的注释中,仍看不出他们把钱到底花在了哪里,是怎么花出去的。

编者注:仍未揭开面纱的中央部门

(排名不分先后)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国务院预防腐败局、国务院侨务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国务院台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

用公开拨开迷雾

当·斯密指出,“廉价政府”应该是财政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表现在支出方面,体现为要遵循厉行节约和量入为出的原则。近段时间以来,国务院要求各中央部门推行“三公”经费公开,相当于公布“政府账本”,让人们评价一下是否实现了公共财政上“廉价政府”的目标。这也是现代民主政治中预算透明化和责任政府原则的体现。

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就是交出的“政府账本”须明明白白。然而,目前的情况并不能使人满意,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中央部门没有亮出账本;已经公开的一些部门账本迷雾重重,让人看不懂。

公开工作的进展不平衡、内容不细化、程序不规范,是这层“迷雾”的三种表现形式。这三种形式存在的共同原因,是一些部门缺乏公开的诚意。

记者调查显示,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100多天里,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消费的步调并不一致,有些直到目前仍未公布。不可否认,一些部门存在观望、拖延的心态。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或许是等待其他部门先行“试水”,投别人的石,问自己的路,再根据公众反应决定如何公布账目;或许是旧有的官僚思维作祟,能拖就拖。甚至有的部门选择在周末公布,试图掩人耳目,蒙混过关。凡此种种,折磨着公众的耐心,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内容上的“宜粗不宜细”,大而化之,是一些部门“三公”公开引人诟病的一处“硬伤”。按照细化的程度,中国的政府预算科目设置了四个级别的指标,分别为类、款、项、目。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有些支出的公开已经到了“项”这一级,但仍有很大部分依然停留在“类”上。还有专家指出,目前公开的预算均是功能分类,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而不是更为具体的经济分类,如接待、会务、购车等,这种粗放式的、瞒天过海式的公布方式直接导致公众对账目“看不懂”。

程序上的不规范,则导致了公众知情权、监督权难以落到实处,使人们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揭下“三公”经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盖头”来。预算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经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审计法第四十六条等条文也进行了相关规定,问题是对追责缺乏有效实施的手段。

今年5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

预决算的透明化、合理化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前提。此次“三公”预算公开暴露出来的问题,固然可以通过落实预算问责制等法制化的手段加以弥补,但更为重要的,是驱除一些部门及相关人员头脑中的“迷雾”,树立法治意识和公共财政意识。

公众对“三公”预算公开的关注,体现了纳税人意识和对公共财政的关心,行政部门必须从特权意识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公共财政这只“钱袋子”的拥有者,而只是一个管理者;不但要学会不乱花钱,而且要学会少花钱、花好钱,正如一个精明的管家才是好管家,“廉价政府”才是亚当·斯密意义上的好政府。

    进入专题: 三公经费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4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