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莱:从中东陷入动荡看美国地区战略及新举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85 次 更新时间:2011-05-26 11:57

进入专题: 中东动荡   美国地区战略  

刘宝莱  

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将中东地区视为其“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历届政府牢牢掌控该地区事务。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巨变,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中东更加肆无忌惮,颐指气使,为所欲为,霸气十足,到处皆为美国的影子,可谓“无美难成事”。美国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自己已坐在火山口上。

面对最近中东地区发生的动荡局势,美国处境被动、尴尬,五味杂陈,颇显力不从心,似难再现昔日之霸气。这充分说明美国掌控地区事务的能力下降。究其原因,是美国中东战略出了大问题。对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朝野和媒体均在反思。笔者认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的最大失误是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奉行双重标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既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也有违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起码的公平、公正和道义。美国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自己带来了不愿看到的严重后果。

1、美国的横行成为引发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

中东地区广大民众反美、仇美情绪高涨,正丧失对美国的信任。当美国和欧洲人认为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克制和合作时,阿拉伯人却觉得丧失了尊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前不久,埃及开罗街头的抗议者曾高呼反对美、以的口号。2011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阿以事务特别助理罗伯特·马利等人题为《阿拉伯世界复兴于穆巴拉克下台后的埃及》的文章称,对美国来说,民众起义暴露出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充当西方应声虫的阿拉伯领导人这一策略是错误的。这种策略只会令这些政府丧失名誉,对华盛顿则毫无裨益。美国给穆巴拉克政府的支持越多,损失的埃及民心就越大。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已经领悟到:在危机时刻,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以及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挽救不了自己。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凡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其政局大都较为动荡。正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2日在一次会议上含蓄承认的那样:“今天我们在中东地区权力平衡的急剧变化,使有利于美国和我们的地区伙伴的相对权力平衡倒向了有利于伊朗及其盟友的一边。”

值得提及的是,在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同意了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前往叙利亚,以示同美以拉开距离。3月5日,法新社突尼斯报道埃及外长盖特接受突《日报》采访称,埃美关系从未稳定过。他认为,未来的两国关系将处于平等的地位。

2、反恐扩大化,越反越恐

美国对以色列镇压巴勒斯坦示威民众和武装力量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而视诸如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的真主党、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势力为恐怖组织,急欲除之而后快;美国借反恐,分别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至今仍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小布什政府曾一度将反恐同伊斯兰教挂钩,激起了伊斯兰世界的公愤。奥巴马执政后,虽一再表示美国不会同伊斯兰开战,但当前美国的反恐战争毕竟仍在伊斯兰土地上进行,天天都有穆斯林丧生,令人发指。甚至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也向美国和北约发出了要其撤军的强烈要求。3月12日,他在阿富汗东部的库纳尔省慰问死难儿童家属时说:“我满怀敬意和谦逊地——而不是傲慢地——要求北约和美国结束在我们国土上的军事行动……我们是一个非常宽容的民族,但如今,我们的宽容已经到了极限。”3月19日,美国牧师特里·琼斯焚烧《古兰经》,点燃了阿富汗人的怒火。从4月1日起,连续数日,阿富汗的一些城市爆发游行,示威者呼喊反美口号、焚烧轮胎和路边车辆,以示抗议,并引发大规模冲突,造成数百人伤亡。

3、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心碎

巴勒斯坦问题乃中东问题之核心,已成为拖的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的老大难问题。巴以和谈,几经周折,反反复复,毫无实质性进展。迄今,双方和谈已经搁浅。以色列当局仍持强硬立场,拒不执行领土换和平的协议,这主要因为有美国撑腰。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助长了以的嚣张气焰。美国视以色列为天然盟友,予以全力支持。在联合国,凡涉及以色列利益的反以议案,美国基本上都投反对票,甚至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在巴以问题上,美尚未向以充分施压。最近,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同哈马斯代表举行了“积极的会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警告法塔赫勿接近哈马斯。他说:“巴勒斯坦当局正考虑实现和平,不是与以色列,而是与哈马斯。那么我要告诉他们非常简单的一点:你们不可能与以色列和哈马斯同时和平相处。只能二中择一,不能两者兼得。”(《法新社耶路撒冷电》,2011年3月23日)对此,美国噤若寒蝉,未吭一声。阿拉伯人怎能不恨美国人呢?

4、催生了伊朗的“崛起”

美国打掉了伊朗的两个宿敌伊拉克和阿富汗,使伊朗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现伊朗综合国力大增,势力坐大,敢于对美国说不,并同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结成反美统一阵线。在中东地区,作为地区大国的伊朗,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地区动荡忙坏了美以,乐坏了伊朗,大大减轻了来自美以的压力,并有助于伊朗改善同地区国家的关系。以色列欲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图谋将化为泡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认为,埃及、突尼斯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运动是伊斯兰运动,必须得到巩固。他敦促穆斯林世界捍卫“埃及的人民运动”。难怪伊朗人对穆巴拉克下台如此兴高采烈,伊朗或许是这场动荡中的最大赢家。

5、中东动荡可能使各国同美国拉开距离

从此次动荡中,阿拉伯各国政府吸取了教训,正积极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扩大民主,惩治腐败,并适当同美国拉开距离,以保持相对独立的形象,进而缓解来自广大民众的反美压力。据报道:“在突尼斯、埃及、黎巴嫩、巴林和也门对美国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不满还渗透到了想要维持现有权力机构的临时政府的内部。这些国家新上台的政府可能对美国的计划不会再有那么高的热情,比如,对伊朗的计划。而且,它们可能还会被迫采取一种更为独立的外交政策。”(《参考消息》,2011年3月29日)

该地区局势现仍在发展,尚存诸多变数。随着事态深化,将越来越证实美国中东战略的失利,或许美国将成为这场动荡中的最大输家。

面对当前中东的动荡局势,美国忐忑不安,深感忧虑,共和党和媒体一再发难,猛烈抨击奥巴马总统的中东政策。为了稳住中东,继续主导该地区事务,奥巴马政府开始着手调整其中东政策。目前看来,已初露端倪,其中主要有如下举措。

第一,打造埃及“民主过渡”样板,以促其他国家仿效。埃及巨变之初,美国颇感突然。但美国很快将埃及政局的发展纳入其设计的路线图之中,其中包括埃军事集团接管政权、穆巴拉克下台、政府改组、修宪、全民公决乃至总统选举等等。3月15日,美联社开罗报道,作为首次出访“新埃及”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天呼吁埃及人完成他们“未竟而又脆弱的民主过渡”,使之“成为阿拉伯全面民主的典范”,“确保其和平革命取得成功”。她说,该国通往选举和更大范围自由的道路将是艰辛的,但是,美国会提供帮助。美联社认为,美国把埃及视为整个中东地区改革的先头部队,急于阻止利比亚、巴林、也门或其他国家的事态打断埃及的改革。3月19日,埃及就修宪进行全民公投。20日公布的最终结果显示,77.2%的选民支持修宪,这“为议会和总统选举在数月内举行铺平了道路”。据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现正积极策划也门、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按埃及模式,迫其总统下台,军方接管政权,进而实现“民主过渡”。

第二,军事打击利比亚,以图推翻卡扎菲政权。美国一手策划倒卡行动,先是推动阿盟、法英发难,促成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后又幕后指挥,让法国打头阵,实施对利空中军事打击,3月31日将在利设禁飞区的指挥权交由北约执行,以此达到既将北约推向前台、避免自身陷入利比亚战争泥潭,又搞垮卡扎菲的一石三鸟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奥巴马主义”应运而生,“它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道主义的出发点保证了美国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其次,这种军事行动,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尤其不应该涉及地面部队;第三,军事行动必须是多边的,其他国家应该在可能的时候,分担责任,并占据主导地位”。但“奥巴马主义”在利实验田里有些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甚至肠梗阻。因为西方联军对利的狂轰滥炸有违安理会1973号决议的初衷,是对人道主义原则的恣意践踏,是对利内政事务的严重干涉,从而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谴责和反对。尽管如此,美国欲以此道,武力干涉地区其他国家内政,特别是对叙利亚、伊朗、苏丹予以“警示”作用。

第三,默认巴林“维稳”模式。自2月14日,巴林局势动荡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仍予往访,以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对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半岛之盾部队开进巴林,并同巴军警一道驱散示威者的举动,置若罔闻。一位美国官员说:“从巴林开始,奥巴马政府朝着稳定重于多数决定原则的方向调整了几个档次。大家都意识到,巴林太重要,所以绝不能垮。”(美国《华尔街日报》,2011年3月5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载文指出,美国中东政策将“私利”摆在首位。因为“巴林和也门是美国的盟国”。

第四,为沙特等君主制国家“支招”,推动其进行政治改革,以缓解来自地区动荡的冲击波。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奥巴马政府正逐渐确定一项中东战略:帮助愿意改革的长期盟友保住政权,即使这意味着刚刚受到鼓舞的中东民众对于全面民主的要求可能不得不继续等待;美国不会马上推动政权更迭——就像它在埃及和利比亚不同程度所做的那样——而是会呼吁从巴林到摩洛哥的示威者与现任统治者合作,实现某些官员和外交官所说的政权改变。新确定的方针将有助于放慢政权更迭的步伐,避免更多暴力事件(这也是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有助于维持重要的战略联盟。近来,各国大都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尤其是改善民生。比如,2月23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由美国回国的当日,即宣布向沙特“发展基金”注资400亿里亚尔(约合107亿美元),用于帮助公民买房、成家和创业,并为政府职工增加15%的生活补贴和向青年提供一年的失业救助。3月18日,路透社利雅得报道,阿卜杜拉国王今天宣布,再向他的国民发放几十亿美元的福利并增加安全保障……法令包括增加福利、提高包括军队在内的公务人员的奖金及大规模兴建住宅。此外,科威特予以每户1000第纳尔(约合3500美元)的补贴;巴林向每户发1000第纳尔(约合3000美元)的红包。约旦政府宣布拨专款2.83亿美元,用于提高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

第五,将地区动荡引向伊朗、叙利亚、苏丹。上述三国均发生民众游行示威。美国朝野和媒体对伊朗闹事尤感兴趣,予以大肆渲染,积极煽动伊民众起来反对政府。希拉里曾“热情赞扬”伊朗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勇气”和“抱负”,并敦促德黑兰“学习埃及榜样”,开放“其政治体制”。今年3月底以来,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市等多次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废除党禁、改善民生,并同军警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了平民伤亡。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借此煽风点火,说,叙利亚人民应仿效埃及的榜样,叙军队应“授予革命的权力”。

(作者: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副会长、前驻中东大使)

    进入专题: 中东动荡   美国地区战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91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