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42 次 更新时间:2011-05-18 21:42

进入专题: 禅宗  

龚隽  

 

时间:2011年4月30日上午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龚隽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九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龚隽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禅学的生命智慧》。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禅学正在成为佛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广东又是禅学研究的一个重镇,新兴的国恩寺、韶关的南华寺、广州的光孝寺、乳源的云门寺、肇庆的梅庵、怀集的六祖禅院,四会的六祖寺,这些地方都留下过六祖慧能的踪迹。

在今天这一讲中,龚隽教授将告诉我们禅学的宗旨是什么,禅学的传承如何从拈花微笑到西天二十八祖,又如何从东土六祖到一花五叶,就是禅学的五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他还将告诉我们中国禅门的七大旨趣,包括禅修和观心,怎么习禅和读经,坐禅和念佛,什么是平常心,什么叫做“游戏三昧”,一会大家都可以领略到他的精彩演讲。

龚隽教授是“60后”,上海华东师大哲学硕士,他是武汉大学的学士以及哲学系的博士,1993年到了广东,在华师大,2002年到了中大。他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中大的博士生导师,在南方的禅学和佛学领域,我认为他是一个灵魂性的人物。人大、复旦、南京大学、中国人大、四川大学、中大对中国禅学与佛学的研究都很具代表性,其中南京大学比较擅长于佛学的理论,人大偏向于传统的佛学史,川大偏向于佛学与心理,中大是以龚隽教授为代表,他擅长于学术的国际交流,利用国际的资源来推动中国佛教的研究和发展。

龚隽教授在治学方面,我的评价是庄重严肃,不苟言笑,他用浅显的和蔼做深深的学问。我们可以慢慢听讲,有请龚隽教授!

龚隽:首先感谢“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给我这个演讲机会。平时我比较多的是在大学,或者在一些比较小型的学术会议上来讲禅学,偶尔也会应一些朋友的邀请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交换一些对佛教,特别是中国佛教以及禅宗史的一些看法。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主要是关于禅宗的话题。禅宗这个名字,只要大家对佛教、对中国佛教有一点兴趣,或者对整个中国文化有一点兴趣的人都会耳熟能详。我今天主要把禅宗和生命的智慧,以及当中关于人生的教义,这方面的东西讲得多一些。

一、禅的宗旨

禅宗的宗旨一般来讲,有几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直指心性,见性成佛。这几句话讲出来很简单,其实要真正理解又好像不太简单,以前有一个学者就说过禅宗的宗旨看起来很平常,但在平常当中有深邃。禅宗讲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个“教”有人说是指佛教的经典,也有人讲是佛教的仪式。在中国,禅宗和一般佛教中的其他宗派确实有很大不同,至少从形式上讲有不同。

禅宗特别强调心法。禅宗认为佛教真正的精髓是怎样将其融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对人的本心做一番洗心革面。所以,禅宗对于外在的宗教仪式、形式,甚至很多佛教的经典,都认为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义的。所以,禅是教之外另外传的,不是一定要读教理、教义。禅宗认为,真正的经教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你的心里,要找到你心里的传统本性。这是禅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立文字。所以,实际上真正的禅是没办法讲的,我们在这里讲禅学,也是一件有点荒谬,有点悖论的事情。本来禅是不能讲,但我们又在这里花上一定的时间去讲禅,这本身就和禅的精神有点相违背。这个讲座只是让我们通过语言去了解一下禅宗背后的精神是什么,但是禅宗绝对不是可以用语言很清楚地、很明确去定义的一些东西。

学术界有一个很著名的公案,胡适与日本非常出名的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有一场争论,话题是关于禅学史可不可以研究。胡适是一个单纯的学者,一个历史学家,他不相信佛教讲的那一套生命价值,他认为科学昌明之后,宗教都是胡说八道,要把宗教打翻掉。而铃木大拙是一个现代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个禅师,他与胡适在当时就如何研究禅宗有过很激烈的争论。铃木大拙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其实我们两个在这里讨论禅宗,都是要挨棒喝的。禅学实际上是不立文字的,我们在这里讨论也是要挨棒喝的。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可以从一个基本的思想来体会禅宗背后的精神。

禅的宗旨是以心传心,直指心性。禅宗所有的佛法精神,都归在我们的自心上,在每个人的心里。所以,禅宗认为你要真正了解禅,了解佛法,必须静下来倾听内在心灵的声音。那么以心传心,从现在学术讨论来看似乎有点神秘主义,禅宗认为禅法是师徒之间的心法传承,即所谓的“传心印”。比如从释迦牟尼佛到摩柯迦叶,从达摩到六祖慧能,一直到后来的花开五叶,都是一代一代靠心法传承下来的。禅宗互相认可的标准是看你有没有一个真正得到心法的师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禅宗系谱。譬如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寺庙,说自己是临济宗的多少多少代,或者是曹洞宗多少多少代,这个多少代,就是表明了是这个法门的传承。但这个传承并不是说,我读华严经就是华严宗的传统,我读法华经就是天台宗的传承,禅宗传承讲究的是心灵之间的感应沟通和传递。所以从现代人的角度,或者西方人的角度来看,禅宗有点神秘主义的色彩。心怎么传?而且传了几千年。所以,禅宗对于佛教的那些经典并不反对,但认为那些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禅宗认为真正的佛法精神是直指心性,直接指往我们的本心,如果能看见自己的本心,那你就是佛了。所以从禅宗的角度看,佛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佛实际上什么时候都有。佛也不像基督教那样人格上只有一个上帝,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见到我们自己的本心,或者是佛学上说的佛性,那么你就成就了。因此禅宗基本的精神都是从这个方面来展开的,禅宗可以说是佛教中最讲究心法,它解释任何的经典,也是从心法上理解的,不一定单一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

二、禅的传承

禅宗的历史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按照禅宗自己的说法,禅宗是从印度传来的,最初都是从佛陀释迦牟尼佛传来的。而最能得到佛陀心法的是佛陀的大弟子摩柯迦叶,摩柯迦叶在佛陀众多的弟子里面,是一个很少讲话的人,他大部分时间也不在佛陀身边,经常在很远的山里静坐,最后却是由他把佛陀的衣钵拿去。佛陀讲法讲了49年,但是佛陀说他一个字都没有讲,他说语言上能够告诉你们的只是一个概念,但是佛教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心法,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讲出来的。这其中有一个故事,据说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上讲法,他拈着一朵花在微笑,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师父在做什么,只有摩柯迦叶微笑着,所以佛陀就说只有摩柯迦叶了解他的心法。那么从释迦牟尼佛到摩柯迦叶,禅宗在西天一共有二十八祖,一代一代以心相传。

当然这二十八祖在时间上的考证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但我觉得学术上的讨论也仅供参考。因为讨论印度佛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印度人的历史观念和空间观念都是很宗教性的,一下子讲这个时空,一下讲那个时空,让很多学者伤脑筋,不知道那个时空是否是真实的。譬如说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拿出来的,这个怎么考证呢?这到底是属于传说,还是属于什么?但是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们觉得这种说法很正常,龙宫是存在的。这是现代学术史的研究和宗教对自己的传统叙述之间的一些落差。

西天二十八祖最后一个是菩提达摩,他把禅宗传到中国来,达摩就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东土六祖的初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以后,传二祖慧可,下面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最后传到我们广东禅宗很值得骄傲的一个人物,就是六祖慧能大师。据说到了六祖,衣钵就不传。禅宗虽然说是以心传心,是看不见,是内在的,但外在也有一个信物——衣钵,用以确定这个法是从佛陀传来的。但是后来,在佛教传承的时候很多人不是为了心法来修行的,是为了争祖师之位。当时很多人为了衣钵而争夺,甚至不惜生命。所以,弘忍最后传六祖慧能的时候,他就说衣钵到此为此,因为很多人都是为衣钵而来,不是真正为法而来。所以,到六祖之后衣钵就没有传了,而心法还在传,后来禅宗基本上就是慧能的徒子徒孙的天下。五祖弘忍有很多弟子,其中北宗是神秀,南宗是慧能,结果一字不识的慧能拿到衣钵,成为禅宗最重要的、最伟大的禅师。后来的禅宗的各家各派基本上都是由慧能的弟子传承出来的。刘禹锡写过一句话:“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慧能弘法是在韶关的南华寺,南华寺前面有一条溪就叫曹溪,“曹溪”禅就是指六祖慧能。后来又发展出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五个重要的禅宗流派,一直到唐宋,后来就有一些衰落又有一些重振,但是最重要的时期还是在唐朝。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认为是对中国的思想、哲学,甚至人文生活中是影响最大、最深入的一支。虽然在明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后,中国的佛教净土宗是主流,天下的庙都是修净土的,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但是在中国佛教真正的黄金时代,尤其在唐朝,影响最深入的,意境最高的还是禅宗。禅宗里面真的有很多对我们生命有教益的东西,一直到现在来看对我们的人生还是有很多教益的,禅宗的智慧是卓越的。

禅宗一些基本的旨趣可以从很多方面讲,我概括了一些要点,虽然不是穷尽了禅宗所有的精神,但是也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大家可以从禅宗的精神中反思我们的人生。

1.禅即心

禅宗讲究以心传心。禅宗说自己和教门不同,禅宗经常自称宗门,是心法。禅宗初期在中国其实受的阻力非常大,我研究初期禅宗史,从达摩到慧能,学术界把这段时间叫做初期禅宗。禅宗传到五祖以后才相对比较稳定,开始在湖北黄梅有了一个固定的道场,五祖之前禅宗在中国的传法都是非常危险的。五祖也跟自己的弟子讲“历代祖师命如悬丝”,都是很危险的。当时在中国排挤禅宗的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而是佛教界本身,因为禅宗是讲求心法的。早期的文献很清楚地地记载,达摩、慧可都被当时那些出名的法师赶得到处躲,那些法师都到官府去告状,说禅宗传的那一套都是邪法,是“魔语”。禅宗在中国刚开始传播的时候,政府认为它是邪教,不被正统的佛教界认可。

从禅宗的故事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菩提达摩和梁武帝曾经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梁武帝是个崇佛的帝王,盖了很多的寺庙,鼓励很多人出家。梁武帝问达摩,我盖了这么多庙有没有功德?达摩说一点功德都没有,修佛和盖庙没有关系。这让梁武帝很不高兴,达摩后来就往北走,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终于等到慧可来找他。禅宗在最初的传承中被打击、排挤得非常厉害,被认为是外道,到后来五祖之后才逐渐被政府及官方认可,武则天时期神秀才被聘为国师。

禅宗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禅法就是心法。这点在我们看来非常具有革命性,因为哪一教,哪一派都有它的经典,禅宗却认为经典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见到你自己的本心——明心见性。禅宗用了很多词语来解释这个明心见性,即是本来面目,或者说是你的主人,其实都是讲一个意思。禅宗甚至认为,读经对明心见性是一种障碍,不是好事。禅宗一个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心即是佛,求佛不能到心外去找。所以禅宗对当时佛教界流行的盖庙、拜佛、做各种法事、读经这些,都认为不是佛法最精髓的地方。

有一首很出名的悟道诗曰:“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春天来了,大家一天到晚到外面去找春天,把鞋踏破了,还什么都找不到。寓意是,当时很多求佛的人今天到这个山,明天到那个庙求佛,他说你把鞋踏破了都没有没用。“归来偶拈梅花嗅”,你只有让自己静下了,才能找佛,找到自己的本心。“春在枝头已十分”,原来春天就在你自己家里,家里的梅花早就开了,春天早就来了。这是一个比喻,佛性就在你的本心里,你找佛不要今天去这个寺,明天去那个山头,你只要静下心来,回到你的本心,原来佛教就在你心里,禅的精神是要回到你的本心,而不是向外求。达摩讲得很清楚,如果你不了解你本心里就有佛的话,那你永远就是错的。他反对礼佛,你为什么要拜木头佛,你就是佛啊,他说“不得将佛礼佛”;你也不用念佛,你自己就是佛,你的佛就在你心里,你还念外面的佛干什么,所以他讲不得“将心念佛”,如果你要找佛,就要反观自己,回到你的本心,你就见性成佛。

达摩有一个讲法非常有趣,他说如果你不见性,念佛诵经有什么用呢?持戒吃斋都没有什么好处,只要你不见本心,你做外在的东西都没有好处。他说念佛得因果,诵经可以得聪明(仅仅是聪明而已,还不是智慧,在东方的传统中,聪明、知识和智慧都不是一回事),持戒得升天(天仍然属于三界,你仍然跳不出轮回),布施得福报(但福报跟功德还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些方式去找佛,“觅佛终不得也”,门都没有!只有见到自己的本心,你根本不用做那些都可以成佛,他把所有的思想重点,都放在怎样见到自己的明心见性,做不到这一点,你天天念佛累死了也对你的成就没有用。达摩讲得很清楚,你即使再修苦行,见不到本心也只是空过一生。达摩还讲,什么样的人才称作是佛,只有见性的人才是佛。达摩还批评一种人,这种人很会讲经,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没有实在内涵,所以“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因此禅宗的基本精神是很清楚的,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以后你才读得懂经典背后的东西。

那么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禅宗当然有它的一套方法,不是读经典得来,不是天天念佛得来。当然后来到宋代以后,有一些禅师,也有一些修净土的人说,除了修禅也夹带一点念佛吧,这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禅经双修”,双保险。本来禅宗说直接静下来找到自己的本心就可以了,但是后来的人越来越没信心了,说假如我静下来还是找不到怎么办,于是就在外面找一个,里面也找一个,这就是所谓的“禅净双修”。虽然“禅净双修”后来在明清以后的中国佛教界一直到现在都很流行,但在禅门内部不是没有争论的。一直到晚明的憨山大师,他说修禅就是修禅,不要兼带,但他的这种说法并不是为教界所信奉的。

2.禅修与观心

达摩讲得非常清楚,你要见佛,要见到自己的本心,既不能拜佛去见,也不能通过礼佛去见,那怎么办呢?有什么方式呢?明心见性有方法,用初期禅的讲法就是“观心”,因为佛就在你的心里面,你要有一套“观心”的方法。五祖弘忍大师讲得很清楚,他写了一本《最上乘论》,是教人坐禅、习禅的一本小册子。他讲“观心”的“心”就是“一”,要把自己的信念、意志守在这个“一”上面,“一”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本心。“守一不移”,守住了“一”就不要动,这就是禅门“观心”的方法,所以说“万法归一”。

那么“一”是什么呢?禅师经常说“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其实你不要被那么多方法搞迷惑了,但是它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不离你的心(即方寸)。“观心”就是你把你的注意力都守住你的本心,“八万四千法门”就都在心法中,都在你的心里。所以,我们碰到任何事情,就看在当下你能不能守住你的心,禅宗的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不像念佛,有个外在的东西可以依靠,而禅宗是要求你把外在可以依靠的东西通通拿掉,所以“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禅宗主张要内收,就是收到你的本心上。

三祖道信也有一句话说:“多知多事不如息意”。我们总是想知道很多东西,获得很多知识,一天到晚忙来忙去就有很多事,其实还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一”,一天这样想那样想,想得失,还不如把心思放在这个“一”。所以禅是让你安心休息下来,不要太忙就可以了,禅是融入生活当中,不是让你天天去“多虑多失”。“凡谓之吉圣谓之咎”,一天到晚忙来忙去,凡夫认为是吉事,但圣人就认为是不好的。所以, “守一”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让自己的意念放空,把自己活动的意识都放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当你静的时候,你没有杂念的时候,你的心才最具有创造力,空生妙有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一般人的思想不是这样的,认为要做一件事情就先要学很多知识。以前冯友兰先生说过,东方人的智慧是用负的方法,而不是正的方法。正的方法就是要学很多东西,加很多东西进来。负的方法就是你要了解“道”,就要做减法。老子说“为道日损”,你要了解“道”,就要把自己的东西放空,空的时候你什么了解了。“为学日益”,你要做学问就要不断地学习,了解“道”的方向正好是与学习相反的。所以禅宗有一句话叫做“恰恰无心时,恰恰有心用”,只有你在完全没有意念的时候,你的心才最有妙用,最有创造力。这就是“观心”,如果你能了解这一点,修禅与出家、在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达摩说:“若见自心是佛, 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禅宗唯一的标准就是你有没有见到自己的本心。

达摩的这一套观念最初引起了佛教界激烈的反对,因为他说盖庙、出家都是“外道”。达摩就曾批评梁武帝的行为,后来慧能也批评梁武帝。曾经有一个弟子问慧能,当时武帝盖庙,达摩说他一点功德都没有,是不是这样啊?慧能说:“勿疑先圣之言”,你不要怀疑达摩讲的话,“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所以,禅宗是破相论,达摩有一篇《破相论》,就是破除当时中国佛教中的执着于外相,执着于形式的东西,就是把整个佛法收拾到你的心法中,在心法上用功夫,往你的内心来求,这才是真功德、真功夫。

3.习禅与读经

你要习禅,除了观心,禅宗怎么看读经呢?按照冯友兰先生讲法,东方的方法,智慧是用负的方法,是做减法。很多人跟禅师学禅,禅师也不会教你很多东西,只是给你做减担的功夫。什么意思呢?你们之所以不了解佛,是因为你们学得太多,杂念了解的太多,我要帮你把已有的东西拿掉,把你身上的担子减轻,我做的就是这么一个工作。

我们经常读经,读经是获得佛教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禅宗内部也有读经派与不读经派的争论。要获得佛教的知识就要读经,但是禅宗说获得智慧就要去掉你的只是,听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不是的。在六朝时期,中国般若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者僧肇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了不起的一个人,他写的《肇论》,被学术界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无尚精品。《肇论》中有很重要的一篇叫做《般若无知论》,这个题目本身就很好笑,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无知。智慧就是无知,你要让老百姓变得很无知吗?但是,智慧和知识是两个层面的概念,对于禅宗来讲,你要了解自己的本心,你的知识本身也是一种障碍——所知障。你要了解本心,你就要把你的知识也放下。

我们的本心就好比一面镜子,心如明镜台嘛,但是我们的心已经被污染了,上面有很多灰尘,所以我们看不见实相,不能有如实观。你们现在看到的世界都是假象的,因为我们妄念很多,没有如实地看到生命的本质。我们看到的事情,其实都是像看到筷子放在水里,看起来是歪的一样,你认为是真实的,其实是虚假的。你要把镜子上的灰尘去掉,这个灰尘就好比我们的一些杂念。佛教的知识是不是灰尘?对禅宗来讲也是。一个镜子如果充满了灰尘什么都看不到,如果镜子上都是黄金,铺上去也还是没有用。佛教的知识对于禅宗来讲就是一个金粉,所以般若就是物质,你所了解这些经典的东西将它放下,才能了解自己的本心,才能了解外在的世界。科学的方式是从感官到理性,推理到外在的世界。东方人的智慧不是从外在了解,而是静下来从内部了解,只有了解了内在的东西才能真实了解外在的东西,因为天人是一体的,这是东方人一个古老的智慧。所以,禅宗认为经典只是你修正当中当做参考而已。达摩把佛经称为“闲文书”,你有空的时候翻一番,参考一下,没必要读之前搞焚香沐浴这些仪式。读经,不同的人读,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先不要急着读经,重要的是要明心,见到自己的本性,这样读经才能读得懂,这才是“活句”。很多读经的人都是在读“死句”,认为自己懂很多经典,懂很多知识,其实你懂的只是概念,根本不理解背后的意义。禅师们发现很多人一天到晚读经,到最后是读死经。要做到活学活用,先要有经验,然后去读经,这样才能读活句,不会死在句下。

坛经里说有一个比丘尼,读法华经读了几十年,还有些地方读不懂,就去问慧能大师。慧能说,我不识字,你哪一段不懂念给我听吧。比丘尼就念给他听,慧能就把经文解释给比丘尼听。后来慧能说,虽然我不认识字,但我了解本心,所以我才能真正理解经典。天台宗有一个说法是“观心释”,就是你要先观照自己的本心才能找得到解释。我们现在读经是相反的,只是读经没有读自己的心。慧能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意思是说,你们读经的人,都不了解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本心都是迷惑的,所以读经就被经典牵着鼻子走。我先让自己开悟,开悟以后,经典就是我的注脚。所以要读活句,必须先要经历,自己见到自己的本心,这是第一义,经典是第二义的。有一个关于沩山大师的故事,有一个徒弟问他,那十二部经中,哪些是佛说,哪些是魔说?十二部经是对所有佛教经典的一种分类方法,十二部经就是指所有的佛经。那么所有的佛经里,哪些真的是佛讲的,哪些是假的,也就是魔讲的。因为在佛教历史上,有很多佛教经典是伪经,是人自己编的,然后说是佛经。沩山大师的回答是可以使所有的佛教徒都吓一跳的,他说通通是魔说。他说当你把那些经典,即使是佛说的,你从你的意识,从你的知觉去理解它,它就已经变成魔说的了。因此你只有见到本心,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经,那是第一义的,所有的文字经典都是第二义。这就回到禅的精神——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真正的禅的精神是在经典、经教之外传的。

禅师更深入一步地就是你要怀疑,要起疑心。你要开悟,你没有怀疑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学习也是这样。我们学知识也是这样,老师会说知识取于怀疑,只有怀疑才会想办法去研究,然后去突破它。禅宗说你读经典也是这样的,你先要起疑心。那我们说佛教是讲信,要相信经典上的每一句话。那禅师叫你要先起疑心,“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就不悟”。小的怀疑就获得一点小开悟,大的怀疑就得到大的开悟,你不怀疑就一辈子开悟不了,这听起来好象很矛盾。

关于这个也有一个故事,说禅宗历史上唐代马祖道一是非常出名的一个大禅师,也是慧能的嫡传,他有一个弟子叫做香严禅师。香严禅师去见沩山大师,沩山大师教人的方式都很厉害,沩山就考他,他说“听说你很有学问,读很多经,问一知十,问十知百”,人家问你一下你可以讲十点,问你十个问题你可以讲一百点。但他说你只不过是聪明伶俐而已,“意解识想”,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沩山又说,我现在考你一个问题,“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你试道一句看?”你告诉我你父母没生你之前,你到底是怎样的?这是就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你跟我讲讲,你读了那么多经,那么有知识,那么会辩,那你跟我讲讲这个是什么。香严禅师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他完全不知道,然后赶快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看过的经典通通查一遍,结果还是找不到答案。香严最后感叹,画饼不可充饥,读经典也只不过是画饼而已,碰到实际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后来香严又多次去找沩山大师,希望沩山告诉他自己的面目是什么。禅宗的精神就体现在这个故事中。蔚山说“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他说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你以后会把我骂死,不理他。从这里面可以看到禅师有的时候对待弟子的教学方法。胡适了有一点就很了不起,他研究禅宗史,特别重视研究师父是怎样教徒弟的,他说那里面有很多教学的方法,并不是弟子问什么老师都回答你,不是的。有时候在禅宗里面一个高明的师傅,要培养一个真的弟子,他有的时候是给你一堆问题,让你起疑心。但是他丢了问题不是让你靠他来解决,禅的精神是独立自由的,最后你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禅师经常讲,一个真正的禅师教导弟子的时候要让他变得很独立,让他变成自己的师父,让他不需要师父,这是禅宗的教学方式。后来香严没办法,就把自己以前学的经典烧掉了,说“此生不学佛法也”。香严就出去行游,到处走走,吃吃喝喝,也不读经,免得累得要命。有一天他到了一个草安的地方住下,然后自己天天坐在那里天天打扫卫生。突然有一次起了一阵风,他在除草的时候一个瓦片从房顶上掉下来,瓦片掉下来的声音突然让他惊醒了一下,他突然就悟道了,这就是“香严击竹”。这时候他赶快回去沐浴焚香,很感谢沩山。他说“和尚大慈”,师傅你真是大慈大悲。“恩逾父母”,你对我的恩比我父母还要高。他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你当时如果直接告诉我,我就没有办法今天经过怀疑,经过怀疑到极点的时候,当机缘到的时候自己就突破了。之后香严写了一首诗,里面说“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时”,这一击打声音让我把我过去知道的东西通通忘记了。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只有你把你所学的东西通通放下忘掉的时候,你才能见到本心。师父即使跟他讲一个答案,他还是会在枝节里,好像意思上也懂,但还不是真的懂。所以,禅师讲“一击忘所知”。这一个声音突然让他把从前的忘掉,就是空了。连师父也帮不了你,师父只是一个外在的传达而已。师父只是让你自己见到你自己的师父,也就是你自己的本性,这就是禅宗很了不起的教学方法。

所以,禅师经常描写开悟的经验是如桶子底脱,就像脑袋里面装了很多知识,开悟就像桶底脱掉以后,所有的东西都掉了,都空了,空了以后你就开悟了。禅不是让你再学很多外在的知识,而是把你所学的东西通通忘掉。开悟不是要学很多东西,就像老子讲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就是空,通通放下你就开悟。这是禅宗的教学方法,这跟我们现代知识的教学方法正好不一样。开悟的方式和为学的方式是不同的,正好是相反的。

4.坐禅与念经

禅宗不反对念佛,但是认为佛就在心,它主张念心。所以,很多人说我很专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禅宗不讲这个,禅宗一定讲观心求于解脱。禅宗解释说“念佛分正念邪念”。只有正念才能够往生,邪念怎么能行呢?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念佛不只是念阿弥陀佛,你要有正确的觉解。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我们要念佛是什么,念者就是意也,就是你真的想佛,想佛的行为,你就要像佛一样来持戒,这才叫做念佛。所以,念佛是念自己的决心、觉悟,不是一定念具体的佛,这是禅宗的解释。重要的是念在于心,不是用口念,关键是你心里面是不是想念佛那种高雅的品质。他说“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嘴巴上念佛,但想的做的完全不是那回事,这是白费功夫。“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所以,禅宗讲,口只叫诵佛,不叫念佛,只有你心里面想佛的时候才是念佛,不一定要讲出声音来,不一定天天在嘴巴上念。必须是你心里面想的,这才叫真正的念。而且佛不是指一种形象,佛就是你的觉悟,你的自信。所以,禅宗是破坏一切偶像,打乱一切偶像,他很反对我们从外在去求。

5.禅修过程的考验

当然,我们在观心、禅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考验。习禅的人会遇到一些考验,我们看看自己习禅以后是不是经得起这些考验,佛教里面讲“八风吹不动”。“八风”是指利(利益)、衰(衰败)、毁(毁谤)、称(各种称赞)、誉(说你有功德)、讥(讥讽),苦、乐。你真的观心也要经过一些考验,只有八风吹不动的时候才算是真正懂得禅。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偈,叫他的书童送到江对岸给佛印看,诗曰:“稽首天外天,佛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天外天”,现在境界很高,不执着于这个世界,是天外天。“佛光照大千”,佛光普照。“八风吹不动”,我对世俗的名利不在乎,别人骂我什么的都不在意了。“稳坐紫金莲”,意思是我修禅已经修得很稳了。但是他还没有经过考验,佛印禅师很厉害,一看就知道他还没悟道,即批“放屁”二字,让书童拿回去。苏东坡很生气,立即坐船过江与佛印禅师辩论,佛印早就准备了一副对联给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看,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远不及佛印。

禅宗认为开悟容易,养悟难,就是保任的功夫。你真正开悟了一下,瞬间就有了那种感觉,但是你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历练,去保任。所以,禅宗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禅宗讲的功夫里面很绵绵密密。有时候当时苏东坡真的一下动悟了,只是他还没有修到保任的功夫,修到保任的功夫别人骂你,说你放屁你就放屁,你就不会在意,哪里会一风就吹过来了。禅宗讲的考验不像我们讲的打坐之类的,它是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去经验。

6.平常心是道

禅到后面的境界就讲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是什么意思?因为禅师经常讲我们人不修行的时候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开始修行的时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你开悟之后,你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有一个禅师讲,开悟以后是“恰是原来行履处”。你的品质改变了,但是你还是在原来的地方生活,不是说你开悟了就变了,好像平时是这样的,一下开悟了就变成了大师,一点平常心都没有了。关于修禅的三个阶段,大部分人没有修禅的时候很平凡,开始修禅就变得不平常了,一天到晚佛言佛语。临济大师说一般人开始修道以后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万般邪境竞头生”。人不修行的时候不会有很多境界出来,一开始修行就有很多境界出来,禅宗讲,这些都是邪境。因此要拔出智慧之剑把邪境砍掉,“智剑出来无一物,明头未显暗头明”。所以,古人云“平常心是道”。

禅宗告诉你,一个习禅的人,一个到最后就像大慧禅师说的“不行棒。也不下喝。也不谈玄。也不说妙。也不牵经。也不引论”。真正一个禅师到后面是很平常的,到最后还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是把功夫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没有禅味。不是见一个人就跟你讲一段公案,说得很玄妙,讲一大堆事,讲一大堆道理,那就不平常了,当你还不平常的时候你就还没有真正进入稳定的禅性阶段。禅宗讲真正的习禅,到后面的功夫,就是禅是融入生活的。是你在生活应对中怎样陶炼你的心性,让你自己真的做到不为外境所动,这才是功夫。高等的禅叫“宴定”,不是一天到晚装模装样闭关打坐,不跟外面接触,那是小定,那是小乘禅。真正的大乘禅是“宴定”,那是大的禅定,大的禅定就是融入日常生活。

关于这个也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徒弟问慧海禅师,师父你最近还用不用功?慧海禅师说我用功。徒弟又问,你怎样用功?慧海说我用功的方法很简单,“饥来即食,困来即眠”。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徒弟就不明白,那每个人都是这样呀?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那你为什么说你很用功?慧海说不一样,我这个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也是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也是百般思索,他说我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这就是功夫,这就是平常心。就像我们一样,吃饭的时候可能还在想,下午我开会要讲什么,我今天跟谁吵了架。禅的精神是在当下,是你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下这件事情,我们做不到。大家不要看这是平常心的生活,但是这个要求很高,我们有几个人睡觉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呢?就是专心睡觉,我们睡觉的时候一定还在想昨天的事,明天的事,后天的事,甚至一辈子的事。慧海说我的功夫就在这里,你以为修行干什么?要躲起来吗?天天闭着眼睛吗?不是的,这个就是“平常心是道”。

有一次唐代诗人白居易问鸟巢禅师,鸟巢禅师在一棵大树上做了一个木屋,自己平时睡在上面,所以人家叫他鸟巢大师。白居易到那个地方当县令,白居易就问他,你住在上面不危险吗?鸟巢禅师说,你不知道你当官比我更危险。当时白居易一愣,觉得这个禅师真厉害。然后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大意是什么?他以为鸟巢禅师一定会讲得很悬,但是禅师说佛法大意很简单,“诸善奉行、诸恶莫做”,见到好事就去做,不好的事就别干,这就是佛法,很平常。白居易又说,这个三岁小孩都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鸟巢禅师回答说:“三岁儿童虽道得,八十岁老翁行不得”。所以,禅的精神是落实在你的日常生活里,是行门,禅宗也把自己叫做行门,不是你说得那么玄妙,是看你是不是做得到。禅的功夫看似平常简易,但是平常当中有慎密的地方,有很深很深的地方,它是融入日常生活。白居易也因此了解真正什么是禅宗。白居易一开始还很傲慢,他说:“弟子为一州太守,位镇江州,何险之有?”心想我是这个地方的县令,我还有什么危险。鸟巢大师就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其实你很危险。

7.游戏三昧

一个禅师的智慧是贯穿在他人生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里,它是在动中去完成的。真正高等的宴定不只是打坐,真正的大定就是融入生活当中,在动中有静,他的心一直很平静,但是他又能融入各种日常生活。这样的境界我们禅宗里面有一个词,叫做“游戏三昧”。最高的境界是,禅师甚至是在玩,在跟你演戏,在跟你玩的时候他的心是禅定的。这个概念正好是对立的,游戏就是活动,是玩。“三昧”就是禅定的意思。那一般人禅定的时候就不能游戏,一定要关起门来,躲到山里面,不要吵我,我要禅定,要三昧。一般人玩的时候心是乱的,这是两个极端。中国禅的精神认为高等的禅的境界,是在活动当中找到你的平静和安静,不是躲在山里面去找的,这才是真正的大的禅定。大的禅定不是看什么人能闭关多少年,闭关三年就很了不起,没什么了不起,那只是小定。真的大定是看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复杂的纷纭各种关系当中,你的心还是不是还能保持很清静,很安静,这才厉害。这就是我们过去讲的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山,躲在山里只是小隐,没什么了不起的。

宋代的崇慧禅师讲:“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就是游戏,游戏人间。但是我们大部分只是游戏人间,不能了解人间背后的实像,它是万古长空的,没有那么真实。那么,有些人成天认为这个世界很肮脏,一天到晚躲到山里,一天到晚想万古长空,他不能融入到一朝风月当中。我刚才讲“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你开悟以后你要养悟怎样,你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但是你还是在原来的生活的空间里生活。不是说一旦开悟以后你就变成了一个怪人,没有平常心。你开悟以后反而更加平常,经历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好象不能融入日常生活,表示你还没有跨越。跨越以后更高的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进入专题: 禅宗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7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岭南大讲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