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楯:缺“文”少“武”,只剩“东”、“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45 次 更新时间:2011-04-16 22:34

李楯 (进入专栏)  

在北京,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消息一出,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一般公务员,无不愕然。一位北京市的政协委员说:此事一是宣布得“很突然”,二是“保密”好。本来,关于北京市的行政区划改变早在多年前即提出,但好像这是个无须公众参与讨论的事,政府说了算。

近年来,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沈阳等城市多有行政区划的大改动,北京是首都,北京行政区划的改动——或者叫做是“改革”——很可能会起到一种示范效应,加快其他城市的行政区划改动,且不与公众商量。

行政区划的分、合、另划,60余年来,不知有多少次;历史上更是数不胜数。本来,算不了什么。但时代不同了,十五大提出法治国家的方向,十七大提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政区划的分、合、另划,不是什么会招致敌军来袭、群集动乱、市场投机、物价、汇率波动的事,保密的意义好像不大。如果说上面怕地方主义、官员升迁调动等私利作祟,似乎也讲不过去——因为中国是一个单一制政体的国家,说上面管不住下面,党管不住干部,像是不大可能。且北京1755万人,可能受行政区划变动影响到职位、升迁的干部不过1万人,1万人的利益大得过1755万人的利益,1万人对决策的影响大得过1755万人对决策的影响吗?

政府的通报中说:此次合区,“有利于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整合利用核心区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有利于推进核心区发展建设”。但发展只是土地(空间)与钱(资源之一,或者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问题吗?——如传媒所说的“宣武的土地,西城的钱,合并双方各取所需。政府内外一致看好合并后的经济发展前景”。——发展,除经济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一个个人的安居乐业,还有一地一群的文化传承、记忆和认同。

说“大区”才能“整合”资源,与前几年认为“大部”、“大局”才能集中权力,避免“有利就争,有麻烦就推”的相互扯皮一样,过若干年看,作用可能是很有限的。不是区划、职权的分、合、另划都是改革;只有结构关系、规制系统、行为方式与评价标准的改变,才是改革。当面对的事项越来越复杂,当利益多元已成定局,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需要的首先不是集合权力,因为不管怎样合并,部门之间仍会有相关的事项需要共管,因此,政府部门、行政区划,首要的不是要合并,而是要学会协同行动;进一步,则须学会与公众,与各类社会组织(包括企业)合作。这,才是善治。

正是因为缺乏了善治,新华社一记者关于“调整行政区划而不放弃旧有的‘旧城区改造’将会酿成新一轮破坏”的担心才会出现。

十七大提出:面对依然存在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不断深化”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改革的路,还是长的,是艰难的,甚至是有反复的。应该允许不同的改革方案提出、讨论。如果看看针对北京的行政区划及相关联事项改革的另一设想,人们会如何思考呢?

另一设想主张:需要改的首先不是“区”大“区”小,而是政府行政机关管什么,每一个行政级别管什么,怎么管。

北京市是省级单位,1755万人,多于今日世界上的几十个国家,1.64万平方公里,大于今日世界上一些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8788元,从数据看,已达今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北京的区是地市级,北京的街道办事处相当于县级——在实际上,人口多于一些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高于一些县。

北京完全可以撤区,在有互联网、手机,有高速公路的情况下,北京市的国家机关完全可以很好地处置一切需要他们处置的事项——包括各种突发事件。

事有四类:第一类适于一管到底的,如公安、安全等,又如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全市统一设置机关及派出机构,县级不另设机构。第二类,事关地方,服务民生的,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理、服务等,县级设机构,集中力量管好,造福本地居民。第三类,可以实行专业管理的事,如教育、医疗,及文化事业等,在县级不设机构——教育,可实行教师治校,学生自治(小学生学习自治;中学生部分自治;大学生完全自治);大学设董事会;市、县两级设由教师和中小学生家长代表等组成的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只设督学官。医疗,在卫生法的框架下,由医师等协会制定具体规则,进行管理。北京市政府只设医疗监察机构。第四类,应该自治的事,由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社会组织自己去做,政府行政机关不要去管。

当然,还有两类事,一是由执政党和人大管理的事,一是经营营利的事,政府行政机关也不要管。

十七大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使“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些,只有通过多提出一些方案,通过在人大,在社会中,在互联网上,充分地论争辩驳后的决策选择,才有可能改得更合于公民利益。

至于“崇文”、“宣武”,作为区名,时间有限,但作为一种观念,存在已久。“文”,作为一种数千年的积淀,是需要国民和当政者崇敬谨守的,而“武”作为一种实力,只应用来宣示,古人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今人认为军队主要功用在于威慑,意皆在此。

(2010-7-15)

进入 李楯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04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