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乐 刘硕: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22 次 更新时间:2011-03-10 17:53

进入专题: 中产阶级   阶级构成   道德秩序  

吕大乐   刘硕  

提要: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转变,一个新兴的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在北京,我们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对一个中产阶级的住宅小区进行了访谈,并分析小区之内道德秩序的构建:关键要素之一是对“公共”和“私人”的界定与协调。我们试图了解居民们常态下的日常生活,并考察他们内部的“微观政治学”。从如何恰当饲养宠物到区内居民的着装问题,由业主之间讨论的话题,了解到中产阶级如何在社区内打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中产阶级;阶级构成;道德秩序

开放改革30年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重大的转变。在各种变化之中,以一个新兴中产阶级的出现最为触目,其深层意义也特别值得探讨。回应中产阶级的兴起,相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不过,虽然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兴趣已经建立起来,但研究所关注的范围却较狭窄。如何界定和划分中产阶级(以及由此衍生的关于中产比例的讨论),可以说是最热的议题。而另一引人关注的题目则关乎中产阶级的政治面貌与性格——他们是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和保守派,是不同利益和冲突之间的缓冲器,还是争取社会、政治改革的先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认为上述两个议题并非不重要,但是前者只是回答问题的第一步,它本身并非问题的答案;至于后者,则是构成阶级之后的结果,而在取得答案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新兴的中产阶级如何建立他们的自我理解、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在如何定义中产阶级和分析他们的社会、政治面貌这两个研究课题之间,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阶级是怎样形成的,并且认识他们如何逐步建立集体性格和生活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中国社会里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当然,阶级构成的过程包含了不同的维度、层次和方面,①[有关中产阶级的阶级构成的讨论其实不多。一次较全面的文献回顾,见Archer&Blau,1993.至于阶级构成这个概念本身,则可参考Katznelson,1986]而本文所处理的只是阶级构成之一面。当代中国社会于近30年所经历的社会结构转变给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除目睹中产阶级的出现之外,还可观察到这个新兴的阶级如何发展出他们的一套文化与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将讨论北京一个小区的个案,以求对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参考。换言之,我们在这个住宅小区所观察到的,是中国中产阶级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原型(prototype);这套文化与生活方式也许尚未普及或扩展至其他中产人士的圈子,但却呈现出一种中产阶级所期望的生活规范与秩序。我们通过局内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深入访谈和阅读小区居民在网络讨论区的交流,在此报告中国中产阶级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原型的特点。

一、中产阶级研究中的盲点

中产阶级研究主要响应三大分析问题:定义与划界(boundary problem)、阶级政治(包括社会及政治诉求、取向和行动)和阶级构成。①[对有关讨论的整理,可参考Abercrombie &Urry(1983)]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的研究与讨论,亦大致上尝试回应这三大问题,尤其集中在定义的争论与政治后果这两方面。

出现上述取向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必须承认,当中产阶级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议题的时候,公众及学术界的注意力都放在何谓中产阶级,谁是中产,他们占人口多大比例,他们有何要求,是否社会、文化、政治转变的重心人物等问题上。②[同样的情况见诸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关“东亚四小龙”新兴中产阶级的讨论(参见Robison &Goodman ,1996及Hsiao ,1993)]关于中产阶级如何形成的问题,虽未至于抛诸脑后,但基本上并未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第二,这是阶级分析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英、美社会学的阶级分析中,亦未见对这个研究议题(中产阶级的阶级构成)有过很多讨论。尽管研究人员不一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大多相信于结构层面上清楚划分阶级,便等于准确界定相关阶级的利益,从而推论出他们与现存制度的关系,并依此得出对他们的政治取向的理解(Hindess,1987)。在这样的分析框架里,阶级构成作为一个不完全受结构性因素决定,本身可以是一种变量的社会过程,基本上不会受到重视。第三,这类讨论往往将结构性的阶级位置等同于阶级利益(因为位置的界定也就是阶级关系的划分),而阶级的行动就等同于阶级政治及相关的政治行动,进而对阶级构成的理解便局限为客观利益转化为保护或争取利益的政治行为的过程。于是,在这样的提问之下,争论总是纠缠于中产阶级究竟是既得利益者还是促进转变的改革力量,是平衡各种矛盾、冲突的缓冲体还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新兴组织力量,而对其他性质的阶级行动则鲜有考虑。

本文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阶级的构成。我们特别强调到日常生活环境里观察中产阶级的构成,尝试借助城市社会学的小区研究去切入中产阶级之构成的分析。尽管我们的分析由阶级及阶级构成的议题出发,却发现城市社会学中对小区——尤其是市郊小区(suburbs )──的讨论及其民族志形式的研究方法,较阶级分析的方法更能自觉地将阶级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现时很多有关中产阶级的讨论,似乎都忘记了通过了解中产的职业生涯和小区生活来认识中产阶级的处境。而分析中产阶级的处境与特性的经典著作《组织人》(The Organization Man)(Whyte ,1963)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这个从日常生活及身处的环境出发的研究角度,旨在凸显两个问题。

首先,如前略及,阶级的构成包含不同的维度、层次。我们可将阶级构成的讨论分为三方面。

一是政治方面,关注点在于阶级分析中的一个老问题——阶级如何由客观结构性的分类或利益类别演变为有所行动的社会、政治群体。前面的讨论已指出,过去阶级构成分析偏重于此,而在处理结构与行动的关系时,没有正视阶级构成作为社会过程的问题。

二是阶级关系方面,即阶级与阶级之间是如何区分的。①[这是布迪厄(Bourdieu,1984,1989)的观点]在这个方面,阶级构成的意思是指阶级发展出一种与其他阶级不同的意识,是某一阶级自觉地或不完全自觉地通过象征符号或其他手段,划分同属一个阶级与他者的界线。目前不少有关阶级与消费的研究,可谓响应这方面讨论的尝试(例如Zhang ,2008)。而近期亦有论者强调区内那种凸显区别与排外的特点,以闸门、高墙等建筑及严密的保安来排拒区外人士(Pow ,2009)。这些研究从在地的活动——如一个小区的建构——来动态地分析阶级文化的形成与再生产。

三是阶级的生活方式。虽然上述关于区分的看法很重要,但分析的重点往往只放在一种阶级策略(例如要与别人不同,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上,而少有尝试了解某个阶级在其生活环境中(包括工作及家居生活、是否拥有财产、投资、物业的状况下)逐步形成的共同生活经验、价值与规范。更重要的是,虽然从区别和排拒他人的社会过程中,我们可以见到小区内的中产阶级如何通过建构“差异”与“他性”来展现他们的阶级属性,并以此来维持一个“洁净化”的小区(即区内不会出现异类)(Pow ,2009:9-12,30-32),但偏重于区别与排他令研究者太快假定生活在小区里的中产阶级因自觉与外人区分而发展出共同的认同、文化与生活方式,而忽视了其生活方式的内容。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生活方式与上述第二点并非完全分开,事实上,两者是互相影响的。①[应用布迪厄的观点进行这方面讨论的有杨格(Young ,2003)]将它们分开处理,是想强调一套阶级文化或者生活方式在演变为一种象征力量,并被作为阶级区分的手段之前,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发展出某些共同的取向,甚至进一步成为阶级内部心照不宣的共同理解。这一种阶级的生活方式又会反过来强化阶级认同,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呈现出阶级的共性。②[关于客观的互动,是布迪厄的分析框架的重点,而在具体研究中将这一点充份发挥出来的是布东斯基(Boltanski ,1987)]

其次,这个从日常生活及身处的环境来研究中产的阶级构成的角度,也令我们反思过去对阶级政治的了解。过去有关阶级政治的讨论倾向于要为某个阶级定出政治性格,围绕着他们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还是开明的问题争论不休。这类讨论不单将问题简化,而且还假设了阶级政治是单向发展的(uni-directional ):一经参与,便只会愈来愈多投入。于是,认为中产阶级会为自身利益而提出政治诉求的观点,会聚焦于一些爆发点(例如在维权行动中一些激动的表现)上,以说明他们并不保守;而认为中产阶级是体制内一部分的意见,则会强调其静态的一面(例如通过问卷提问政治态度)。在这个分析框架内,鲜有尝试了解中产阶级如何在日常生活环境里接触属于公共领域的问题并作出响应。而我们想指出的是,中产阶级所关心的“政治”议题不一定是“大政治”(如民主、自由)的题目,而是关乎生活中如何体现个人选择的自由、需要作出的妥协、私人空间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等“小政治”,其间未必涉及政治原则或利益计算,也不一定涉及维护利益的行动,但在其细微之处却可看出一个阶级的观点、价值及期望(Wolfe,1999)。这是寻常生活状态下的阶级行动。

我们在前面略有提到,目前在当代中国社会所观察到的是中产阶级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原型。而原型或雏型的特色,在于它尚处于转变中,没有定型,以至还未成文为固定的规则。而正因为尚未定型,有的还可能只是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解或尚待整理的经验和感觉,①[威廉姆斯所提出“情感结构”(structures offeeling )很有启发性。他认为:“我们所讲的是冲动、克制、语气等特征元素;尤其是意识与关系中的感情元素:并非感觉与思想的对立,而是思想作为感受,以及感觉作为思想:是现在处境中、在活生生及相互联系进程中的实际意识。我们因此而界定那些元素为一种‘结构’:一个整体中存在特定的内部关系,彼此立即互相扣连和存在张力。然而我们也是界定一种尚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验,它经常未有给人认识其社会的一面,被视为私人的、特殊的、甚至是个别的,可是在分析之后(虽然极少有另一种状况)不难发现它有着逐渐呈现、扣连、支配的特点,而这是它特有的构造。”(Williams,1977:132)]所以我们必须从最平常的生活状态入手,透过了解小区内的闲话话题,去分析正在形成的、微观的生活方式与秩序。②[威尔莫特和杨格在研究伦敦的一个市郊小区时,特别强调那种深藏不露的小区气氛:新近搬进来的住户不一定会被接受为小区的一分子,他们需要表现出拥有被接受的气质,要说服邻居他们属于适合的类型,懂得适当地布置家居和打理花园,操适当的口音等。社交的规范反映出该小区的阶级属性(Willmott&Young ,1967:112)]

藉此考虑,我们认为将小区研究中的局内观察与深入访谈应用到中产小区的研究上最为适合。可以想象,由于小区的居住单位乃居民通过商品房市场购买的,而非像市场改革以前那样由单位分配的,因此,居民的社会背景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这种混杂性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对中产小区组成的“杂”的观察,参见Zhang ,2008:34)。事实上,区内居民的社会背景大致相近(参见图1),③[如图1所示,他们主要属于一般中产阶级所包含的经理人员,但当中亦有国家及社会管理者,而部分是私人企业主。关于究竟应否将私人企业主列入中产阶级,确实有不同的意见。不过,鉴于经理人员、私人企业主等均属于新近形成的阶层,在讨论生活方式这个课题上一并处理,未尝不可接受。类似的合并方法亦可见于戈德索普(Goldthorpe,1982)在实际操作时对“服务阶级”(service class )的界定]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异,这正好给我们机会观察到原本来自不同行业、职级的中产人士如何发展出一套愈来愈相近的生活方式与期望。

二、北京KC住宅小区的个案特征概观

本研究是在北京近郊一个名为KC①[遵守保密的调研规则,在全文中我们以KC代称被调研的小区]的住宅小区里面进行的(Liu ,2009)。KC位于北京城区外的东部发展带,距中央商务区约10公里,离市中心15公里,总占地10.3公顷。作为整个别墅区的一个组成部分,KC的定位是连排叠拼别墅(stacked townhouse)。这是连排别墅(town house)的一种延伸,由复式住宅上下叠加在一起组合而成,各自有独立的入口。每个单位上下三层,上叠单位拥有阁楼和屋顶露台,下叠单位拥有私家花园和地下室。KC提供多种户型选择,单位面积约在180至250平米左右。根据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北京市2005年的人均住宅面积为32.68平方米,相比较而言,KC的业主拥有更多的居住空间。小区价位处于中位水平,2005年开盘时均价为人民币7000元/平方米(据《中国房地产报告NO.3——房地产蓝皮书》,北京市2005年商品住宅期房均价为7076元/平方米)。KC是一个低密度的地产项目,整个小区仅提供384个住宅单位,容积率低至1,②[根据焦点房地产网、《安家》杂志合办的网络调查,自2006年九部委联合推出“90/70新政”以后——即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住宅要占70%以上,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区,目前容积率2以上的住宅小区占51%]楼间距为20米左右。区内有2.7公顷的园林区及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人工湖,绿化率50%.KC的配套设施包括有会所、幼儿园、儿童游乐场、室内泳池、运动中心、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烧烤区等等。每个住宅单位配有一个私家车位,同时,小区还提供公共车位供业主临时使用。物业提供24小时保安巡逻服务。

正像它的广告语“KC:CBD的后花园”所说,KC最主要的目标人群是北京的中产阶层。根据KC开发商在项目开盘时所做的一项初步调查显示,大部分KC业主的职业及教育背景基本符合我们对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定义:他们之中有外企、私企,以及国企的高级职员,也有些在国家机关及各事业单位,如电视台、大学、医院、政府部门等任高级职务。大部分业主拥有大学或以上学历。具体情况见图1及图2(统计资料来自KC的发展商)。

调研工作包括了局内观察和深入访谈,于2007年6-8月间进行。

局内观察含两个部分:一是KC的业主网络论坛。在互联网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很多住宅小区都有自己的业主论坛,方便业主们讨论在居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类业主论坛大部分附属于各大房地产门户网站,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部分业主很容易找到自己小区的论坛,但缺点是广告多,且论坛多由房地产网站管理,一些对于房屋质量或者小区管理类的讨论并不自由。有感于此,KC的业主自发成立了独立的业主论坛“kchome”,由业主集资租用外部服务器,管理员也由业主自荐产生,目的是希望给业主们提供一个私密及自由的环境,就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为了保障业主的私密性,kchome要求每个用户提供真实信息(如姓名、电话、在KC的物业编号)进行注册,管理员电话核实批准后才能正式登录发言。这些用户信息被公布在论坛上,每个通过注册的用户都可以随时查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C的业主论坛并不是一个纯粹虚拟的世界,每个用户在网上的身份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论坛上的发言及互动也是现实生活中互动的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层对于家庭生活的设想和期望,因此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KC的业主论坛上,以住户为单位,超过150户通过了业主身份核实,可以在论坛上发言,占KC全部住户的40%.考虑到本次调研进行时,还有1/3的业主没有办理入住手续,我们相信KC业主论坛上面的业主占了当时KC居民的大多数。这为本次调研的个案选取提供了抽样框架。而在为深度访谈选取个案时,借助业主论坛上注册用户数据的帮助,我们得以区分最积极和消极参与互动的业主,因此个案选择带来的偏差可以被减至最低水平。

局内观察还包括通过参与区内多种非正规的邻舍聚会、社交活动,观察居民之间的往来和他们关注的小区事务。参与的活动可谓各式各样,由在会所的健身房边做运动边聊天,到超市购物、邻居之间的小型聚餐等,都是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的机会。

在田野工作期间,除进行局内观察之外,我们还与区内22个住户进行了23次深入访谈。同时,亦访问了负责KC区内管理事务的行政人员,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区的状况。

三、正在形成的道德秩序

KC是一处我们藉以观察中产小区于政治层面上逐渐露出自觉和提出社会、政治诉求的地方。当初业主们搬到KC时,曾因建筑质量、装修等问题跟管理公司进行谈判,甚至曾经发动集体行动,动员居民参与维护权益的行动。双方的争执见诸大众传播媒体,不能说是一宗小事(Liu ,2009)。不过,情况跟我们于前面提到的那些以为中产阶级一经参与抗争、维权,便会持续发展得更为政治化的说法相反,作为一个曾经经历集体动员的小区,区内的气氛似乎早已随着争议的平息而平静下来。在区内各种社交场合所听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一些极其寻常、细微、无关痛痒的生活小节。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些闲聊的话题没有意思;刚好相反,这让我们看到区内居民如何理解在这个成立不久的小区内的共同生活,以及对小区生活的良好感觉。即我们观察到一个中产小区正在建构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小区生活的道德秩序。

在区内观察的三个月里,居民之间最热的话题不在于“大政治”,而是在不同的生活细节方面,找寻一个公与私之间的平衡点。

养狗的事情即为一例关注焦点。关于应该如何在养狗和不打扰其他业主生活之间取得平衡的讨论经常出现在KC业主们的对话中。而当其中一位业主李先生将自己连续几晚被超过半小时的狗叫声吵醒,以致无法入睡的困扰发到业主论坛后,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了业主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讨论的重点从如何解决半夜狗叫扰民,扩展到养狗的业主应不应该把狗养在自家院子里,在小区内遛狗应不应该给狗带上狗链,如何解决业主不清洁自家宠物在小区内的排泄物等一系列问题。论坛上,业主们对于养狗问题的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相当一部分的业主认为李先生这样的被打扰者不应一味忍让,应该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解决办法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通过物业或者直接上门和养狗扰民的业主沟通,看能否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二是直接报警求助。而另外一部分业主则认为,如何养狗属于个人生活方式,只要是在自己家里,别人无权干涉。

如其中一位网名为“斯巴克”的业主在业主论坛上这样说:

我就纳闷了,他(指李先生)咋就那么多这个不理解那个不理解,而且是别人的生活方式。至于怎么养(狗)用窝、用房、用院子那是人家业主自己的事,有些人有什么不理解呢?过多的干涉算不算影响人家的生活方式呢?

我们也就现实生活当中如何处理养狗问题询问了不少受访者。正如受访者张女士所言,与养狗有关的扰民问题看起来有些无足轻重,但实际上,其涉及的不仅是业主的个人爱好和生活方式,还有自由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就拿养狗问题来说吧,我觉得网上的讨论很激烈,但是从感情上来讲,我是反对养狗的。对他们(养狗的业主)的做法,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大家应该互相尊重。我觉得我最后的底线就是你的生活不要影响到我。这就可以了。我也不是一个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人,我觉得只要不影响我,我基本上可以不去跟你发生正面的冲突,这就是我的底线。(受访者张女士)

理论上,在私人物业的范围内,业主可以按其个人喜好而自由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在一个小区里,公众利益又实在需要考虑。当然,彼此的矛盾不一定会演化为冲突;在一定范围之内,居民之间会互相忍让:

我特别理解有些业主对小区里面狗狗半夜叫的不满。是很烦的。因为我知道咱们小区里面有的人神经衰弱,这狗一叫,就是睡不着了。那人家本来买这个房子,图的就是个安静,这还怎么安静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把狗放在露台上不管它,因为它们会叫,那我的邻居肯定会不高兴。作为狗的主人,我们爱我们的狗,但是我们也得尊重小区里的其他人。

大家都是刚入住的,对这个房屋的期待值都比较高,还没有进入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到入住几年之后,可能大家彼此熟悉了,因为户数很少嘛,可能就会有一个容忍的程度了。(受访者马女士)

年太太(养狗者)他们家隔壁邻居特别怕狗,跟他们说了,之后他们就很小心,遛狗的时候尽量不从那家人门口经过,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再说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说一下就完了,别激化矛盾。(受访者王先生)

在KC这样的小区里,很多狗是出来的,在院子里,跟大家有一个共享空间,那它自然就会对大家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如果是在公寓房的话,你可能自己管好就行了,甚至没有人去关心猫和狗的问题。但是在KC这种公共空间多的环境,你影响到别人,自然有人会去投诉,会有很多抱怨。那我觉得这不是人和动物的问题,这是人跟人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一个软性的办法,你怎么去化解这个问题。我不赞成因为动物的问题,恶化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我觉得就得不偿失了。我觉得养狗人应该充分理解不养狗的人,不养狗的人也应该有更多的宽容给这些养狗的人。(受访者张女士)

当然,也有时候,矛盾引至争执,甚至要报警。据说在KC因为狗狗的问题打110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上周日就来了两辆警车,是一位邻居打了110.起因是在人工湖那儿没有栓着的狗狗吓着了小孩子,狗狗主人就一直说他的狗很乖不会攻击人,然后孩子家长和狗狗主人发生了口角,物业也出面调解了,但双方都在气头上,于是孩子家长就报警了。(受访者朱女士)

尽管报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时不时会有业主采用这个办法处理有关养宠物扰民的问题,但大部分区内居民还是认为这是一个相当被动且无奈的办法,不到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采用。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基本上更多地还是强调容忍和谅解,不过也一定会表示意见,要求对方合作。

如果我有院子,如果我的邻居喂养野猫而让我在我的院子里面发现猫屎的话,那我不会允许。我会跟他们提出让他们远一点去饲养野猫,我会把这个方案告诉他。如果他顾及到我的利益的话,他会跟我一起解决问题,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立竿见影,但是至少表现出邻居愿意帮我解决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不会有太多过激的做法。如果他就是我行我素的话,那也许我也会给他一些警告。我当然会采取一些方案。(受访者陈先生)

但主流意见是希望区内居民自律,让不同喜好的邻居可“和平共存”:

从我这儿来讲,我只能做好我自己,然后来影响别人。比如说,我看见不捡狗便便的,我会递给他一个便便袋,会说,你没拿袋子吧?每个人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我就递给他,从我做起吧。每个人都是KC大家庭的一员,每个人如果都做好了的话,那就没问题了。好多事情可能态度特别激烈解决不了问题,还是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受访者马女士)

我们应该去强化小区里面大家都可以遵守的一个规则,对人素质的教育。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潜规则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去处理这些问题。你可能知道怎么去养狗,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教育狗。所以我在网上贴了那个帖子,也是网上找来的,不文明养狗九大行为。因为你知道,大家是邻居,有些事情不好直接说出来,碍于情面。所以更多的是需要大家自律的。我贴这个帖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自律,提醒一下。说白了,这个是一种很隐性的方式,是一种很柔和的斗争。这个东西你去明着斗也是没用的。(受访者张女士)

如果事先不沟通,上来就态度比较激烈地指责,我觉得可能有些人会比较反感。从我来讲,我觉得一个宠物主人,在KC这种环境里,应该比平时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毕竟养宠物的人还是少数,不养的还是多数,必须少数服从多数。你要兼顾其他人的感受,才可能让更多的人来接受你的宠物。

如果你把其他人搞得非常反感的话,其实对你的宠物一点好处也没有。很多人会去报警,你把这个问题激化成一个很大的矛盾,最后KC限制养狗了,你说你怎么办?还是你的损失最大。(受访者南希)

要求邻居自律的前提是,在区内居民中间,大家对于一些规范是可以发展出共识的——起码个人在私人财产范围之内的行为亦需要有所妥协,而居民之间如何以一种文明的方式来处理大家在小区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是焦点所在。

四、公私之间的平衡

这个关乎公私之间平衡的话题,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并且也成为区内的一个话题:关于在院子里面的着装、行为。表面上,这绝对是私人范围内的问题,因为院子的产权是私人的。但因为院子本身是个半公开的场所,院子里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半公开的,因此这也成为了KC区内的一个话题:

院子这个东西,它其实没有一个很高的墙,基本上是暴露在公共区域里,所以应该有些更适宜的穿著,比如打赤膊就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光着上身,恨不得穿个三角裤就出来,这我完全不能接受。不应该把院子当成一个纯粹的私人空间来看待,应该照顾别人的视觉感受。再一个,自己的一些行为规范上,也应该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他人。别人还没起床呢,你就那么大声地叫“起床了起床了”,我觉得我也挺不能接受的。再有,在一些很小的生活细节上的事情也应该注意,比如住在这种房子,可能像自己的内衣就不应该晾在外面,但是很多人就是全然不顾。没有什么办法,对这种人只能是敬而远之,不会过多的接触,这样比较好。(受访者张女士)

我周围的邻居,跟我想的很不一样。我很不习惯夏天的时候经常有男邻居光着上半身。你要是特别健壮,特别美也行,问题是他们不是这样。他们经常三五成群的,都光着膀子,我不太适应。

周围很多都是这样的。我们这儿有在院子里面养十几只兔子的。

你看到他们家就觉得跟废品回收站一样。另外刚才咱们一路走来,你没看到有养鸡的吗?他们家还点蜂窝煤呢!特别恐怖!真是农村的生活了。(受访者蔡女士)

在这些讨论当中,反映出居民之间的一种期望──就算在那些可以说是私人的空间,也应该想一下别人的感受和意见,有一份公众意识。而特别有趣的是,当中涉及的问题,已不单关乎切身利益(例如破坏小区环境,影响楼价),而是关于仪态、文化。

区内其他议题还包括正确使用停车的空间、室内噪音等。所有议题都是关于私人与公众利益的平衡。而在区内所形成的意见,也是要求居民好好把握公与私的关系: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自由,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不应该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别人应不应该做这件事。比如说,有人说养狗违法,我觉得完全没必要,用不着用这么过激的言行去评论人家。第一,这狗牵着呢,没有扑到你身上来;第二这狗也没有叫,只是从你眼前经过。我觉得这不是尊重不尊重动物的问题,是尊重不尊重人的问题。要说你被侵害了,比如被狗咬伤了,那怎么要求都应该。其他的我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了。你宽容一点,人家也宽容一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把话说开了,双方沟通好了,其实就可以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不要老觉得人家是有意侵害你的利益,这样就把这个问题想的太严重了。没有这么多严重的事情。邻居之间的和睦最重要,不是说你强调你的权利更重要。这个小区里面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你是要维护你的权利,然后你们家门口连狗都不过,你觉得有意思吗?现在的争吵,可能太强调这种个人的权益了。(受访者白女士)

我们是自主养狗的小区,对狗的数量还是品种,全部都没有限制。有些邻居会觉得,我有个院子,这个院子是我个人的,只要在我院子范围内,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你一开你的家门,实际上你的院子就是公共的区域,也许没有人可以随便地进入到你的院子里来,但是你在院子里的行为或者你的景观,都是整个小区环境的一部分。这个东西不是完全由你个人说了算的。这个实际上还是一个大家共同share (分享——作者注)的东西。即使这个院子的产权是我的,那也只不过是说我想在这个院子里,我可能可以做一些大的改造,或者我对这个院子的所有权可能更加明确一点,你不能随意踏入我私人的领地。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也是整个社区环境的一部分,也许从法律上讲,可能他没有权力对你在院子里面的所作所为有一些规定,但是如果你从公共道德的角度来讲,你必须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本身这个房子的格局就在这儿。你在院子里的所有所作所为,甚至你把院子弄得很丑,或者你院子的绿化你完全都不做,其实你都是在对这个环境破坏。但是可能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觉得只要是进了院门我做的事情就都与你们无关。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受访者南希)

当然,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在公与私之间取得平衡。由拥有权而衍生出的权利意识令个别人士尝试按其个人喜好去表现其生活方式,但微妙之处在于他们又不可能完全任意而为。上面引述的例子所涉及的事情,并不完全是公德的问题,而是关乎小区内居民对生活方式──不单是个人的,而且还是整个小区的──的期望。所以,个别住户所要作出的妥协,并非只是像参与平常的公共生活那样,照顾他人感受,考虑公众利益,甚至配合集体的要求,这一次他们要一起适应(甚至参与建设)一种新的集体的生活方式。这种集体不是开放改革以前的集体,而是以产权为基础、由个人自己选择的小区集体。

五、小结

我们相信,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见证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的形成(Hsu ,2007)。情况有点像18世纪的英国或欧陆国家、19世纪的美国,在某些社会职业群体之中,形成了“一种生活的风格、文化符号的系统、行为模式、习俗”(Archer&Blau,1993:30)。在那里,当时在发展出这种中产的行为模式、习俗的过程中正在形成的生活方式,通过礼仪及家居生活手册而生成为具体的、正规的行为准则。如此这般的生活方式、对仪态的要求被逐渐纳入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制度的文化中。

中产阶级的文化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形成:“像中产般理解事物,表现得像一位中产阶级,像中产般消费,将人构成为了中产阶级”(Archer&Blau,1993:20)如上面的报告中提到的,KC呈现出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原型,反映出区内居民对邻居的期望。虽然他们的期望未必见诸正式的文字或其他的表达方式,却已逐渐在区内形成一种大家都接受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并非由产权所决定——好像只要是私人范围之内的事情,便与其他人士无关;恰恰相反,在他们日常生活的话题之中,往往会触及他们期望的一种相处的方式和生活的道德秩序。在无形之中,他们建立了一种规范,期待其他相近社会、文化背景的居民也会跟随,以大家都认为是合理的、有素质的方式共同生活。

KC区内的道德秩序强调公与私之间的平衡。这反映出中产居民的要求:商品房所能提供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让他们搬到自己喜欢的小区里居住。过去在单位分配住房的制度下,他们很难对整个小区、邻居有太多要求。现在通过市场去寻找理想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令他们想到要作出选择(不单哪一类型的房屋,还要考虑是怎样的一个小区环境)。选择的考虑已不止于物业保值或升值的能力,而是涉及小区的社会组成和居民的素质。简单地说,就是选择跟自己差不多的社群一起居住和生活。而所谓的差不多,又不止于收入、职业、或其他经济指标,而是对生活方式、秩序的共同理解。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吕大乐)

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系(刘硕)


本文相关附件下载: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进入专题: 中产阶级   阶级构成   道德秩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分层与流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3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