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美国的“制衡”游戏能玩多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3 次 更新时间:2011-01-07 23:10

进入专题: 美国   大国外交  

李开盛  

2010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亚洲四国长达10天的访问。无论是在新德里、雅加达,还是在首尔和横滨,奥巴马到处向外传递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正在“重返”亚洲,并决心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这已经是奥巴马上任不到两年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在他的倡导下,前所未有的美国—东盟峰会也已举行了两次。明年,奥巴马还将首次出席东盟峰会,正式成为这一全面讨论东亚事务特别是政治安全事务的首脑俱乐部成员。可以说,与关注于反恐与伊拉克战争的前小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政府对“重返”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充满了兴趣、迫切甚至是高调,正如其国务卿希拉里在出席第16届东盟论坛时宣称的那样:美国回来了!

  一.重返东亚,制衡中国

其实,美国的势力与影响从来没有离开过东亚,它所宣称的“重返”更确切地讲应该是“强化”,即对东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对其在东亚的存在的进一步强化。东亚是世界上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美国不但与之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关系,而且在政治安全事务方面涉足更深。这一地区的日、韩、菲、泰等国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在亚太的驻军常年保持在10万人的规模。这些在被认为是“冷淡”亚洲的布什政府时期都没有变化,但奥巴马政府显然还想更进一步,希望在亚洲特别是国家众多、战略地位重要的东南亚建立更多的盟友和合作关系。包括此次奥巴马四国之行中的印尼,因为其在东南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为其所看重,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一份旨在提升双边合作的全面伙伴关系协议。甚至是美国的前战争对象、在民主和人权事务上经常被美国批评的社会主义越南,也成为奥巴马政府拉拢的重点对象。国务卿希拉里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两次访问了越南。而美国军舰,更是频频停靠越南,双方发展军事合作的意图明显。

奥巴马的东亚战略可以概括为:双边加多边,旧友加新朋。与日、韩等“老朋友”的双边同盟关系仍然是美国在东亚存在的基石,但参加东盟地区合作论坛、东盟峰会等这样的多边机制,发展与印尼、越南等“新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为美国所重视。正如美国官员在横滨召开的记者会上谈到奥巴马出访成果时所表示的那样,美国已经“和日、韩两国确认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性,并与印度、印尼构建了新的合作关系”。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美国对东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

而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制衡崛起中的中国,这也是其长期奉行的“离岸平衡手”政策的必然逻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霸权国家,美国不愿看到任何地区出现有可能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国家。而要制止新挑战者的出现,最佳的策略就是在每一个地区扶持弱者、抑制强者,形成所谓地区平衡局面,使其不可能向美国挑战。出于这一目的,美国一直以所谓的“轴辐”战略控制全球,即以美国为世界这个“车轮”的“车轴”,以美国在各地区的同盟(主要是双边同盟)为“辐条”。基于这一战略,美国并不愿看到各地区走向一体化。包括欧洲,若不是当时应对苏联的威胁需要一个联合的欧洲,美国其实也不乐见欧洲一体化的成功。而当前欧洲在政治安全事务方面一体化的滞后,就与美国的牵制有很大的关系。对其“同文同种”的欧洲尚且如此,美国在东亚以拉一方、打一方为特征的“离岸平衡手”政策就更加明显。而当前东亚的局势是中国发展势头最快,并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扶持甚至联合中国的周边国家,牵制中国的发展就是美国对华和对东亚政策的必然结果。这倒不是说美国对中国有特别的敌意,而是其地区平衡政策的逻辑使然。假设当前是日本强大中国虚弱,那么受美国制衡的很可能就是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高速发展就曾引起美国的高度警惕,甚至当时还有“美日必有一战”的说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从整体上,东盟国家是欢迎美国“重返”的。其中原因很多,直接的原因是一些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端,需要打“美国牌”。而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东盟一贯奉行大国平衡战略,需要引进美国的力量对中国加以牵制。与其他世界大国相比,东盟只是中小国家的联合体,即使联合起来也无法单独同中美这样的世界级大国相抗衡。但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大国竞争的必争之地。所以,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与安全,东盟历来注重通过引入多个大国的力量,试图通过大国彼此之间的制衡来维护自身地位。冷战时期,东盟视“共产主义革命”为最大威胁,所以搭上了美国的“战车”。而后来把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苏联及其支持的越南上面,所以在除继续依赖美国之外,也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安全合作来实现新的“大国平衡”。而到了当前,苏联威胁不再,中国崛起加速,借用美国平衡中国就成为其战略的新重心。

进一步看,在地区一体化趋势这一背景之下,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也有确保自己在地区合作中充当主导者的考虑。一般来讲,地区合作总是以大国为主导的。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无论是中国和日本都难以成为东亚地区合作的主导者,所以才有“东盟+中日韩”(即10+3)之设,其实质就是东盟在自己坐上地区合作“驾驶座”的同时,引入日、韩的力量以同中国相平衡。但随着中国的发展,看着日、韩已不足以平衡中国,故又引入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10+3变成东盟峰会。这次还要拉入美国,使这一机制已完全超出地理范围的限制。当然,东盟对美国也不完全放心,所以还邀请俄罗斯总统在明年一同加入。东盟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其他大国都变成其天平上的砝码,通过一种玩跷跷板的游戏,保持最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平衡。所以,在中美关系上,东盟一方面希望看到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关系紧张,以便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又不看愿意看到两虎相争特别是恶斗,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受害最大的其实是东盟国家自身。

总的来看,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越玩越复杂。这首先是因为后冷战时代大国关系越来越多样化,也不再有明显的敌我之分,东盟不得不引入更多的大国以相互平衡。其次,东盟成员国已远较冷战时期为多,内部的利益分歧与对各大国的看法也不相一致,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行动效果在减弱。最后但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是,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深入,这就使得地区合作与传统的大国平衡战略发生一定的矛盾,从而影响到后者的执行。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方面的这些变化使得它不再可能像冷战时期那样,在东西方阵营之间选择站队。因此,虽然东盟欢迎美国“重返”亚洲,但已不可能被绑上美国“战车”,为了美国的利益选择与中国为敌。特别是其中一些与中国没有直接领土争端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抱着一种更为乐观和期待的态度。在这一背景之下,东盟的大国战略如何走向,值得关注。

  三.中国不做“孤立的大国”

对于美国“重返”亚洲以及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国不应无动于衷,也无须上纲上线,而应根据其战略本质以及新的发展形势做出合理的判断。

应该承认,美国的“重返”确实有不利于中国的地方。从整体上看,美国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局限制了中国的战略活动空间,是中国发展的一大掣肘。中国与周边国家信任关系的推进,甚至是一些内部问题的解决(如台湾问题)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从当前和局部来看,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南海问题。从奥巴马和希拉里,均已多次表示对南海问题的关切,宣布南海攸关美国国家利益,希望看到和平解决。其中的实质是对中国施加压力,鼓励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抵制中国的要求,甚至是希望自己直接插手争端的解决(如2010年11月9日奥巴马在与印尼总统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就表达了东盟峰会是一个解决南海问题“合适场所”的想法,而明年他本人就将参加东盟峰会)。南海争端本来就够复杂的了,美国一旦介入,其解决势必更加遥遥无期,甚至要保持平静都不可能。因为现在主要是一些东盟国家如越南在南海进行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南海现状。而美国的介入只会鼓励这些国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从而恶化地区局势,也严重损及中国的主权与利益。

但是,把美国完全排除在东亚之外是不可能的,中国目前也不需要这样做。中美关系不同于历史上新老霸权斗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双方现在还没有直接视对方为不可沟通的敌人。加上双方地理距离遥远,在核心利益上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为塑造一种良性中美关系以及新老大国的和平互动提供了可能。另外,美国当前仍然面临恐怖主义的严重挑战,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问题、中东问题、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等牵扯了美国的精力,也无意于与中国直接对抗。在政治安全事务上,中美在东亚确实有相互抵触的一面。但目前中国无须在这一方面与美国竞争。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以及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逐步推进其他地区都在做的一体化问题。如果没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良好发展,谈与美国的政治与安全竞争毫无含义。应该承认,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肯定会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这只是外在干涉变量,问题的根子仍然在内部,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那种以为只要把中美关系搞好了,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中的利害关系恰好相反,只有发展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才能制止美国在东亚制造的政治与安全挑战。

所以,笔者以为,应对美国“重返”东亚的最根本出路仍然在于推进地区的一体化建设。地区一体化建设不但是最终破解美国地区平衡、战略包围的根本出路,也是确保未来中国在大国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根本保证。没有地区的一体化,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就像现在这样,外来力量很容易通过插手周边来牵制中国。进一步看,未来的国际竞争不只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欧洲的英、法一般被认为是过时的老大国,但通过欧盟,它们又有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的趋势。对此,中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通过地区整合才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进行未来的大国竞争。当前,要在东亚推进地区一体化确实有些困难。但如果能进一步明确中国对周边地区的秩序与政策、增加中国崛起对周边国家的“外溢”效应、尝试以地区安全机制的方式推进相关争端的解决,中国仍然存在可为的空间。只有把本国利益与地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中国找到一条持久发展的崛起之道,美国“重返”带来的战略困境也才能不化而解。

    进入专题: 美国   大国外交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2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月刊》2010年12月上半月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