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平分”和“免费”为什么又开始回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0 次 更新时间:2010-11-08 11:44

进入专题: 计划经济  

张志成 (进入专栏)  

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都知道,平分和免费都代表着什么。平分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穷,免费的结果就是大家什么都买不到。但是,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财富分配不均衡的情况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比较大,因此,平均分配和免费的呼声似乎又开始回潮。但事实已经证明或者必将证明,谁要平分,谁受穷,谁要免费,谁吃亏。

已经证明了的,首先是免费。广州开亚运会,借着“民气可用”,广州市政府推出了公交和地铁免费政策。结果,政策仅仅实行了一周,看起来已经富起来的广州市民迅速地就把公交系统给“攻”破了,公交系统不堪重负,败下阵来,在年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的广州,免费就这样轻易地败下阵来了。 显然,广州的政府官员们高估了市民的觉悟,也高估了市民的爱国热情。市民们享受免费午餐的热情远远超过了支持亚运会安保和交通条件的热情。

在外国已经证明了的,是平分。俄罗斯平分了国有资产,发放股票。20年过去,股票已经成为废纸,以为当了国有资产主人的人,发现自己手里除了股票这张纸之外,什么也没剩下,而有的人则早早就把股票卖给了富人,手里拿了当时就贬值了的卢布。而今天,许小年著名经济学家又开始在中国鼓吹“把几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分给13亿民众”。当然,他说的“分”,只是把资产充实到社保资金里,尚有一定可操作性。问题是,一旦分配了,谁来当“业主”?还不是要把“产权”给社保基金理事会?那不过是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形式变了,内容并没变。但是,他所鼓吹的“平分”的思想却引起了热烈的追捧,这种追捧更加可怕。

网络普及以来,网络就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平台。民主、平等的思想得以张扬。但是,我们不能不关注的是,即便是不考虑“沉默的螺旋”规则以及网络黑手对网络舆论的扭曲,在网络上积极发言的人,大多在18-30岁之间,大都属于刚刚进入社会,既不太了解历史,也不太深入了解社会的群体。更关键的是,在18-30岁之间的人,多数还处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说话不算数,收入不算高,未来不确定,属于社会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利益分配中的弱者,由于社会地位不高,这一群体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找认同,或者为了找到认同而主动被同化,因此,特别容易被掀起民粹主义的狂热,特别是,更愿意“平分”社会财富、“免费”享用公共产品乃至社会发展成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今天的80后、90后们,多数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会逐渐提升,其看社会的态度会越来越冷静和客观,甚至可能会有很多人为之前的冲动而后悔。

而我们的决策者、知识分子们不能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或者其他利益,无原则、无保留地呼应这种狂热,去寻求网络认同,或者害怕被一些人骂,而放弃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更不能出于对民粹主义的呼应,而引导社会思想向“平分”和“免费”回潮。那已经是经历过血与火的证明的不可行的东西。略微有些理性思考会知道,真正到了“平分”和“免费”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有任何个性和独特性,否则按照什么原则平分?如何品分?如何免费?而个性和独特性的存在必然导向社会的分层和群体的分化乃至收入的差距,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东西,也是网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如果真的整齐划一了,网民们难道会真的满意了?恐怕恰恰相反。网民们可以只看到表面,但是政府和知识分子还要看到本质。

社会必须依靠理性而不是狂热来支撑。呼应网络呼声必须要有理性的思考,准确把握历史的合理走向。否则,整个社会只能会毁于狂躁的非理性诉求之中而无法自拔。

进入 张志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计划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712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