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森:“无为”也是个宏观政策选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5 次 更新时间:2010-09-17 09:31

进入专题: 宏观政策  

韦森 (进入专栏)  

2010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前景扑溯迷离。一方面,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月份数据,经济学家们和财经人士较多倾向于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已经见顶,增速下行趋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在增加,M2已经是中国GDP总量的两倍,在此格局下,CPI抬头,又引发了业界对决策层宏观调控政策的种种猜测:央行是否加息?决策层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又会掉头?

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政府宏观决策摇摆不定,忽松忽紧。在此格局中,似有必要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在哲理基础进行反思。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1936年出版后,宏观经济学从诞生那天起就似乎只注重“短期”,--因为,按照凯恩斯的说法,“长期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去”。宏观经济学,好像也就成了“短期经济学”。注重短期,政府就有了作为的空间。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在整体上大致完成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当代经济学的转型,相应地当代经济学的词汇也渐渐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随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凯恩斯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西方国家的政府在二次战后所采取“宏观政策”手段和做法,也随之在中国流行起来。今天,打开电视,上任何一家财经网,人们都会发现,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有管理层的“宏观调控”决策推出:要么有新的“刺激计划”出台,要么有更新的“紧缩措施”实施;昨天刺激了这个“板块”,今天要调控那个“行业”;今天出刚推出这个“平台”,明天又要出台那个“新政”。当今中国,如果没有决策层的调控信息不断发布,股市好像都不知如何走,企业家似乎都不知要不要“扩大再生产”,中国经济也好像都不知向如何去了。于是,如果没有决策层手中的那根尺把“指挥棒”,中国经济运行的这台交响曲好像就会停演了!这个世界今天到底怎么了?

“宏观政策”,政府干预,原本是老外凯恩斯大叔的发明;但“宏观调控”,政府指挥经济,却肯定是咱国人哥们的创新。“调控”、“调控”,不是“调”,就是“控”,不是“刺激”,就是“降温”,这就是中国的“宏观”,这就是国人的“政治经济学”!当下,人人都熟悉了“宏观调控”,习以为常,但却好像没人想过:可以不可以在一个时期没有“宏观调控”?难道一时没有政府的“调控”政策,这地球、这经济就不转了?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如何?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之路将仍然十分漫长,因而,不能再期望像过去十多年那样中国的外贸出口年年有二十多个百分点的增长,每年拉动它GDP三、四个点。按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的最近研究,除外贸出口增长减速外,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劳动力增速下滑、生产率增速下降、资金成本上升等其它国内经济增长因素也不容乐观,因而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似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国内也自有乐观派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凭感觉相信,中国经济至少还有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不管悲观,还是乐观,大家都似乎同意,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不甚明朗,合宜的宏观政策选择又是什么?窃以为,当下,合宜的宏观政策选项,可能既不是刺激,也不是紧缩,而是先静观其变,不作为,“为无为”。

这样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尽管最近一些宏观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有下行趋势,但按照统计局给出的数字,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仍在10个百分点上下,依然很高。另一方面,GDP增速近10,M2近70万亿,有3到4个百分点的CPI,不好着来么?又怕什么来着?现在不都市场经济了?多相信点市场,也多给自己点自信,岂不更好?!

其次,在目前已有约5万亿美元GDP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阶段上,中国经济很像一列超级列车。驾乘在这样一个超大经济体列车上,必须想到,任何一项宏观政策,都不期望会即时见效。这不可像骑匹马儿那样,抽一抽鞭子,马儿就飞奔;勒一勒缰绳,马儿就乖乖站下。这超级列车,要刹车,要加速,都要有个“时间差”,都需要一段距离。再说,今年以来,新增贷款不已高达5.7万亿元了?M2不也67万亿元以上了?中国经济体内,不差钱,还有必要再刺激么?反过来看,在货币已经数量化和符号化的当今世界,贷款增加,M2累积,不一定就完全会传导到CPI上,古典货币主义的算法,已是过去的黄历。再说,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均产能过剩,农业又多年丰收,体制因素还鼓励人们存钱,恶性物价飞涨,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在此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似也没必要。

最后,玄一点说,宏观政策多,且多变,常常会有害而不是有益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政府政策多,且多变,少说会打乱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和期市跌宕起伏,难道与政府的调控措施太多无关?若今天人们还不知明天政府又要推什么新“调控措施”,该咋投资?股评家的嘴,又该怎说?政府调控措施太多,且花样翻新,只会不断扰乱市场。市场动荡不已,又怎会有平稳增长?当下,若政府有意识地不作为,休息休息,积极地“为无为”,政策稳定它个把年,会显得更为自信,不是?政府自信了,企业界会观察,也会学,也会跟着自信起来。企业界信心有了,有了确定的预期,才敢投资,才知投资什么地方。随之,市场经济本身方更能自发运作和自然修复其问题。

谈到“无为”也是个宏观政策选项,常使我想到英国BBC电视台前几年做过的一个节目。记得2000年在剑桥大学访学期间,在BBC上看到一个资料片。片子的中心意思是要告诉观众,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在战场上没有幸运到有“拯救大兵雷恩”似的人来解救的重伤者,在没有任何医疗救护的情况下,却奇迹般地生存下来。相反,一些在战场上幸运被救的重伤员,被医疗救护人员这样的包扎、那样的抢救,却最终没救得了。于是,这个文献片的研究者和制作者猜测说,人体有很强的自我恢复和自我修复功能。他们甚至得出结论,人受重伤时,有时救治,反倒不如没有任何治疗对伤者的生命更有益。

对于这档节目的研究发现,笔者没跟踪,也没有进一步查阅其结论是否成立。但是,每当读到各国经济衰退后政府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救市政策要推出时,我马上就想起了BBC的这档节目。现代市场经济,不是常被一些经济学家比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譬如,按照熊彼特的理论,现代市场经济本身就秉有商业周期,因而要留给企业家的不断创新去推动经济一波又一波的增长。可这时代,每逢商业周期来临,政府总会像个救护队,总要来“救市”,救这,救那。这到底是好是坏?这是否在长期中更有害于市场经济的自然成长?目前真还值得再研究研究。但有一点现在看来大致没错:若经济衰退到来,政府尽量少采取点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多相信点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留给市场多点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然修复和恢复,可能在长期更有益于增加人类社会的福祉。

由此我说,若市场经济只是出现短期波动,尤其是当一国经济增长前景不甚明朗时,政府无为,没政策,有意识地“为无为”,可能是最合宜的“宏观政策”。

进入 韦森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宏观政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05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