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云: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23 次 更新时间:2010-08-17 22:31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程广云 (进入专栏)  

一、文化生命力

如今,每一个旅游者都有这样一些体验:在我们观光游览的旅游景点里,总是可以发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从建筑、饮食到服装,以及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宗教和习俗。但是在许多场合下,大家非常清楚明白,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男男女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穿戴乃至整个衣食住行、整个生活方式,与我们相比较,没有多大差别。这种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文化是一种纯粹的装饰,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也。

文化全球化并不等同于文化一元化,相反,它在许多场合下类似于文化多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及政治全球化间根本歧异所在。事实的真相是:强者比弱者在文化上更关心对方。文化多样性的逻辑正像生物多样性的逻辑一样,保护稀有物种,拯救濒危物种,是一个战胜了其它物种,赢得了整个地球的物种——人类所需求的。但是,假如一个民族只是为满足他者需求而保持自身特色,那么这个民族不仅证明了自身的虚弱,而且预示着自身的衰亡。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文化的外在表象,而是文化的内在生命。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竞争力各项指标中,文化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所谓文化力,就是文化生命力所在。作为客体(对象)方式存在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作为主体方式存在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归根结底,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是每时每地附着于、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文化,充满了生命力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历来是国力的显著标志。中国号称“中华”。其中,“中”指中央,是国名,意谓居四方之中央;“华”指华夏,是族名,意谓光辉、文采、精粹,亦即文化发达。元代王元亮《唐律疏议释文》指出:“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历经考验,从古代“夷夏之辨”、中世纪由“佛学东渐”而引发的“华梵之辨”到近现代因“西学(新学)东渐”而导致的“(古今)中西之辨”,中华文化显现了自己无比强大的同化力和进化力,甚至在几度面临亡国灭种危险(如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满洲人统治的清朝)时,中华文化依然捍卫了本族的荣誉,征服了异族的精神。

而今,中国正在崛起,中华文化正在复兴,汉唐盛世几乎再度呈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中西体用之辨”应该终结了。我们需要新的文化自觉和新的文化自信,这就是以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为核心战略,应对文化全球化态势。

中华文化生命力究竟何在?——这一问题当然不是一种,而是多种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排除若干回答方式:第一,这种生命力当然不存在于任何一种物质文化形态中,譬如衣食住行。虽然中国民族传统的饮食、服装和建筑自有特色,但是现代物质文明仍然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任何企图在整体上抛弃现代物质文明,回到民族传统物质生活方式的想法、说法和做法,均属无谓,譬如拒绝利用现代交通、通讯、信息工具(手段),只会落下笑柄。第二,这种生命力同样不存在于任何一种制度文化形态中。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制度上不断变革、改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制度文明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能不断健全、完善,丝毫不能停滞、倒退。第三,因此,这种生命力只存在于精神文化领域内,但它却不存在于科学文化领域内,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中的某些科学(如中医等)应当保留、发扬,但在整体上却必须接受现代科学精神。以所谓“易学”为中国民族传统科学,是毫无根据的。第四,因此,这种生命力只存在于人文文化领域内,当然不是全部(我们同样在整体上必须接受现代人文精神),而是部分,但这一部分却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精华。

中华文化的精髓、精华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换句话说,中华文化生命力究竟何在?也许,哲学家冯友兰能够给我们以某种启迪。

1990年,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逝世。生前,他写完了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最后一册——第七册(在他死后改称《中国现代哲学史》并在香港出版)。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他意味深长地写下了最后一章——第十一章《〈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如果这部著作可以称之为冯友兰哲学遗作,那么这一章也就可以称之为冯友兰哲学遗嘱。

冯友兰的“总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及其作用,第二部分为从中国哲学的传统看世界哲学的未来。”他在总结中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一是“自同于大全”。在他的早期哲学著作《新原人》中,冯友兰就指出了人的四种可能精神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自同于大全”,而相反境界则是“自外于大全”。二是“仇必和而解”。冯友兰又引用了张载《正蒙•太和篇》四句话:“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提出真正的辩证法是“仇必和而解”,而相反的辩证法是“仇必仇到底”。他说:“显而易见,‘仇必和而解’的思想,是要维持两个对立面所处的那个统一体。……‘仇必仇到底’的思想,则是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处的那个统一体。”后者是革命战争时期的辩证法,而前者则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辩证法。冯友兰解释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他展望了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今天通常用“全球化”来描述——指出从“自外于大全”到“自同于大全”,从“仇必仇到底”到“仇必和而解”,“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在对于中国哲学精神或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上,冯友兰或许是最早地最好地把握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哲学或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质。对于我们来说,所谓“自同于大全”,就是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历史进程;所谓“仇必和而解”,就是反对单极化,争取多极化,屏弃冷战思维,学会和平共处。大全境界与和解精神,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和生命力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世界文化的未来,是中国文化必须并且能够为世界未来文化做贡献所在。我们今天所谓和谐文化,也是这个意思。

二、两种全球化:国际化和世界化

最近十年以来,“全球化”可能是我们描述这一时代频率最高的一个语词。虽然某些具有历史考古癖的专家和学者将其一直上溯到地理大发现时代,但是,正是最近十年以来,全球化作为一种大浪潮、大趋势,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全球化历史进程像一列火车,它有两组车轮:一是全球性生态危机(资源、环境、人口等等危机)为它提供了历史必要性;二是全球性技术进步(交通、通讯、信息等等技术)为它提供了历史可能性。

在全球化问题上存在两点误解:第一,有人认为只能讲经济全球化,不能讲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这其实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常识。既然承认经济全球化,也就应当承认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则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第二,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主导的,是国际资本大循环,是国际资本主义化。这是将全球化的某种现实可能当成了全部可能,当成了现实本身。其实,历史具有种种可能,在两极世界解体后,当今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是单极化和多极化。全球化历史进程包含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双重因素。全球化本身是确定的(因为决定它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全球性技术进步的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而全球化是单极化还是多极化则是不确定的(因为决定它的全球力量对比是极其不确定的)。换句话说,除了全球化可以断定以外,究竟单极化,还是多极化,单极化是哪一极?多极化是哪几极?未可料定。从中国自身的利益和实力来考虑,无疑应当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历史进程,反对单极化,争取多极化,并且努力成为其中重要一极。

严格地说,全球化(globalization)包括两方面:一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二是世界化(world)。迄今为止,一方面,全球化表现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这就表现为单极化、两极化或多极化(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多极化比单极化更具有可行性。因为单极化不仅遭遇到多极化的阻抗,而且就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说,它的对外国策同时还会遭遇到内部体制的阻抗。而多极化则消解了单极化的弊端。它意味着,全球化是以各个民族国家充分现代化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全球化表现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这就表现为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的生成(从跨国公司到各种各样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国际组织)。一些历史学家已经指出:在历史上,除了以西方为典范的殖民体系之外,还有以中国为典范的朝贡体系。这是形成中心—外围之“世界体系”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这种“世界体系”仍然是一种“国际体系”的范式,如宗主国与殖民地和附属国之间的关系等,并未超越民族国家构架。名副其实的世界体系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遥远的未来。我们现在处于“国际大春秋”时代,可能朝着“国际大战国”时代发展,更进一步,可能朝着“国际大一统”时代发展。但是,究竟形成“单一制”,还是“联邦制”、“邦联制”超级民族国家,在种种前景上,历史并非只有一种可能,而是具有多种可能。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反思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时,就会考虑如何开发利用国际文化资源重塑中国文化问题。譬如“中体西用”(张之洞)、“全盘西化”(胡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本位文化”(牟宗三)、“西体中用”(李泽厚)、“综合创新”(张岱年)等等,便是这样一些重构方案。杜维明提出所谓的“文化中国”(“文化大中华”、“中华文化圈”),认为“文化中国”不仅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新加坡,而且包括全球各地华人社区甚至受到中华文化所影响的洋人社区, 正是这样一个重构方案。它意味着,在划分民族界限上,“同文”比“同种”更重要。“文化中国”是“文化世界”的组成部分。二是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时,也会考虑如何开发利用中国文化资源重塑世界文化问题。赵汀阳提出所谓的“天下体系”,认为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构成是家庭/天下二元模式,而西方传统制度文化的构成则是个人/国家二元模式,在建构当代世界制度时,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天下体系”这一中国传统制度文化资源。 其中表达了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的思路和构想。但是以“家庭”为隐喻的“天下体系”,重情理和人治,轻法理和法治,未必是当代世界制度的合适选择。然而,“天下体系”是力图取代“帝国体系”的一个方案。今天,当我们提出“和谐文化”时,同样应该指出:一方面,和谐文化是重塑中国文化的方案;另一方面,和谐文化也是重塑世界文化的方案。

这就是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我们的文化战略应当从消极的“防守”型转变为积极的“进取”型,从着重维护民族传统文化到着重参与世界未来文化,从“拿来”到“送去”,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不是在全球(国际)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特色是否存在?而是在全球(世界)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占有多少份额?

三、两种跨文化: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

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存在——文化存在。它体现出一种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而历时性演进过程;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而共时性交融过程。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样两个过程中形成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研究(acrossculture study) 逐渐成为热点。正像全球化(globalization)包括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与世界化(world)两方面一样,跨文化(acrossculture)同样包括互联文化(interculture)与贯通文化(transculture)两方面。两组概念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跨文化与全球化相对应,互联文化与国际化相对应,贯通文化与世界化相对应。换句话说,跨文化理念是文化全球化的观念表现。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国际文化体系,就叫互联文化(interculture);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也叫贯通文化(transculture)。

当今,伴随着如文化人类学等人文学科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两种类型的跨文化(acrossculture)概念,一是肇始于美国人类学界的interculture(互联文化)概念;二是发端于欧洲人类学界的transculture(贯通文化)概念。这两种概念应视为处于跨文化(acrossculture)概念——两个或更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间的互动这一个一级概念之下的二级概念。这两者间的区别是值得探究的。首先,从词形或构词角度来观察,interculture可分解为由前缀inter和名词culture的组合;同样,transculture可分解为由前缀trans和名词culture的组合。显然,这两种跨文化概念的不同涵义取决于使用了不同的前缀。根据韦伯斯特大百科全书英语词典(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的解释,“inter”有“位于二者间(between)”、“在其中(among)”、“相互的(mutually)”和“互惠的(reciprocal)”等涵义 。而“trans”则有“穿过(across)”、“超越(beyond)”和“完全改变(changing thoroughly)”等涵义。

这两种跨文化概念在本质上都可视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共同体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在学理上的投射”或“理论抽象”。换句话说,二者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就“interculture(互联文化)”说,例如美国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互联文化”现象。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其文化体系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熔炉(a melting pot)”亦即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mix)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但是,这种所谓“熔炉”文化并非某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文化融合而成的普遍的“共同文化”,而是一种以资产阶级精英文化为主导的,亦即一种以新教伦理精神(韦伯)为主导的多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文化,就是“一个大文化领导一群小文化”。美国社会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共同体文化,形成各种文化圈(circle of culture)和亚文化圈(subcircle of culture)的形式,如华人文化圈、拉美移民文化圈和中东移民文化圈等。尽管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圈和亚文化圈始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是在美国历史上,始终都不存在某种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反之,各文化圈和亚文化圈要么保持着一贯以来的强势地位,要么在“适者生存”的多元文化竞争中惨遭灭绝的命运,如美国的印第安人保留地(Indian reservation)文化和摩门教(Mormons)文化等就是一个真实写照。就“transculture(贯通文化)”说,最为明显的是“奥林匹克精神”,这一精神发轫于西方,通过奥运会形式在国际(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动。全世界各国家、地区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精神,如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等。这是各民族、各文化之间通过相互理解和共识达成的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概略地说,“interculture(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是一种基于所谓“特殊主义”的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包含文化多元主义、社群主义、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等等。这一文化理念蕴涵了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如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以及“公共论坛”、“理想语言”等;另一方面,则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如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基础是前一方面的表现,美国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后一方面的表现。相反,“transculture(贯通文化)”强调文化的普遍性(universality),是一种基于所谓“普遍主义”的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Transcul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跨文化理论,大概从1988年开始,最早的理论原型是法国人类学家皮雄(Alain Le Pichon)在与意大利思想大师艾柯(Umberto Eco)交谈时提出的“互惠人类学”(reciprocal anthropology),这是对西方传统的“单方面的”人类学的修正。后来在艾柯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成为Transculture理论,一般翻译为“跨文化”,但更准确的意思是“贯通各种文化”(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将其翻译为“贯通文化”),它反对西方知识体系的独断,希望各种文化在合作中共同创立新的普遍知识体系。其中更专业的理论是“互惠知识”(reciprocal knowledge),是一种新的知识论。互惠知识论由皮雄命名,目前其理论的主要创意有“新百科全书理论”(艾柯),“基本关键词对话理论”(皮雄),“综合文本理论”(赵汀阳)等。“interculture(互联文化)”与“transculture(贯通文化)”之间的比较,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前者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各种文化组合起来,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彼此拼凑到了一起,多元倒是多元,但却并未真正形成一体;后者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调和起来,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彼此融会到了一起,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在当今全球格局中,“interculture(互联文化)”是一个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而“transculture(贯通文化)”则是一个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前者好像英(美)语,虽然显示了语言(文化)霸权主义的特点,但作为全球流通语言却至今行之有效;后者好像世界语,虽然显示了语言(文化)平等理念的特点,但作为全球流通语言却至今束之高阁。

总之,“interculture(互联文化)”与“transculture(贯通文化)”,这是应对文化全球化(文化国际化和世界化)的两种基本文化战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知“interculture(互联文化)”,不知“transculture(贯通文化)”。然而,后者对于前者所具有的纠偏补弊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与“interculture(互联文化)”相比较,“transculture(贯通文化)”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双边(bilateral)乃至多边(multilateral)互动过程,既不丧失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殊性,又能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文化观。这一过程并不强调达到某种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假如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不是在全球(国际)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特色是否存在,而是在全球(世界)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占有多少份额,那么,它的确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何况,事情还在变化之中,今天是理想的,明天未必不是现实。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nences in China](英文版)2008年第4期,这是中文原文)

注释:

例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电影就受到了类似批评。一些评论指出:张艺谋电影之所以得到西方人认同,是因为他按照西方人的想象,图解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迎合西方人的趣味。

鲁迅极力推崇生命力,但他却无法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生命力。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244、258、260、261页。

参见《杜维明文集》(第5卷),郭齐勇、郑文龙编,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参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跨文化研究(Across-Culture Study)是两个或更多的社会之间的比较,也称泛文化比较。

A prefix occurring in loanwords from Latin, where it meant “between,” “among”, “in the midst of”, “mutually”, “reciprocally”, “together”, “during” (intercept; interest); on this model, used in the formation of compound words. (p992,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New York, Gramercy books, 1996).笔者在本文中译为互联文化。

A prefix occurring in loanwords from Latin; on this model, used with the meanings “across”, “beyond”, “through” “changing thoroughly”, “transverse”, in combination with elements of any origin. (p2008,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New York, Gramercy books, 1996). 笔者在本文中译为贯通文化。

进入 程广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53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