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全球化中的“中国拐点”及其战略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50 次 更新时间:2010-08-04 10:26

进入专题: 全球化   刘易斯拐点  

李昌平 (进入专栏)  

经济学者都知道“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刘易斯拐点”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直至枯竭,工资会明显上涨,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识别“刘易斯拐点”,对主动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引导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进程中有没有“中国拐点”呢?

全球一般制造业一直是梯度转移的。在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历程之前,全球一般制造业的格局是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中国加入全球一般制造业梯度转移之后,全球一般制造业出现了“中国拐点”——由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转变为多数人为少数人搞制造了。

在全球一般制造业出现“中国拐点”之前,一般制造业100元GDP转化为国民收入70元,在工业化中后期基本可完成城市化,即85%以上的农民转化为市民,社保、医疗、教育、生态等现代化水平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是,“中国拐点”出现之后,一般制造业100元GDP转化为国民收入只有35-40元了,因此,我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搞了快30年了,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了,但有户籍的农民数量还有9.4亿,比30年前还多出2亿多,社保、教育、医疗、生态等现代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亚洲“四小龙”及更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即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

这就是制造业全球梯度转移进程中的“中国拐点”出现之后的重大改变——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导向”工业化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走不通了。

中国有没有“刘易斯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刘易斯拐点”?这是中国经济学家乃至全球经济学家们特别关注和经常追问的问题。按照“刘易斯拐点”论,中国搞了前后两个30年的工业化,平均年增长速度9%以上,早应该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可经济学家们并没有看到中国“刘易斯拐点”如期出现。

中国何时出现“刘易斯拐点”?这对全球经济学家们可能是极大的挑战。

在笔者看来,中国“刘易斯拐点”让全球经济学家们捉摸不定,是因为全球一般制造业梯度转移进程中出现了“中国拐点”。全球一般制造业中“中国拐点”的出现——少数人为多数人搞制造逆转为多数人为少数人搞制造,导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报酬大大低于亚洲“四小龙”之前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农民转化为市民的速度大大延后,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进而导致内需不振,产业升级缺乏内在动力。中国现代化陷入了“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出口导向工业化”的陷阱。

全球制造业的“中国拐点”出现之后,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并不必然带来同步的农民市民化和产业升级化,这可能是“刘易斯拐点”论的时代局限性。“中国拐点”出现后,不仅“刘易斯拐点”论要修正,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要重新思考和探索。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仅全球一般制造业梯度转移进程中存在“中国拐点”, 在商品贸易、金融衍生品交易、货币储备和汇率变动、人才和技术流动、移民和劳动力进出、文化和制度输出和输入等等,都可能存在“中国拐点”。

对不同领域的“中国拐点”识别,其意义都非同小可。

如:对全球商品供求格局的“中国拐点”的识别,就可抓住全球贸易的本质。从前,中国出口铁矿石,世界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中国出口大豆,世界大豆市场供大于求……总之,中国出口什么,什么就便宜。现在,中国进口铁矿石,世界铁矿石“供不应求”;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世界石油天然气“供不应求”;中国进口大豆,世界大豆“供不应求”……总之,中国进口什么,什么就贵。

世界市场的任何一种商品,只要中国出口,会出现“中国拐点”——供过于求;只要中国进口,也会出现“中国拐点”——“供不应求”。这就是全球贸易的本质特征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一方面的“中国拐点”的出现,都会导致世界在某一方面的格局发生转折性改变。识别“中国拐点”,不仅对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所有国家都有战略意义。

如同“刘易斯拐点”一样,“中国拐点”战略意义重大。

首先,“中国拐点”对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有重大战略意义。在“中国拐点”出现后,所有发展中国家几乎都不再可能靠学亚洲“四小龙”之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导向工业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必须探索有别于亚洲“四小龙”之前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新道路。

其次,“中国拐点”对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有重大意义。日本65%以上的农产品依赖从中国进口,但定价权在日本,日本人吃中国很便宜的农产品。中国人进口日本很少的农产品,定价权在日本,中国人吃日本农产品很贵。几乎同等质量的大米,中国出口日本3元/斤,日本出口中国100元/斤。中国60%以上的大豆、铁矿石需要进口,大豆、铁矿石定价权在他国的手上;很多国家60%以上的稀土、日用品从中国进口,但定价权同样在他国手上。

为什么会这样?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只重视“数量增长”战略,没有追求市场份额收益和定价权(价格增长)收益统一的贸易战略。而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敏感“中国拐点”,在追求市场份额收益的同时,高度重视对“中国拐点”出现后的定价权收益的追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有“中国拐点”意识,扬长避短,在积极追求市场份额收益的同时,主动追求定价权收益最大化,是完全可以在全球化条件下获得较一般国家更多的收益的。

第三,“中国拐点”对制定外交战略有重大意义。

“中国拐点”是客观存在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既不适合中国,也同样不适合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必将为第三世界所借鉴。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中国拐点”出现之后,发展中国家走“出口导向”工业化道路是对发达国家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自身是不利的。

全球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利害,中国应该联合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将“中国拐点”升级为“中印巴”拐点,发展第三世界理论,巩固和扩大第三世界合作,共同寻找和主导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进入 李昌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全球化   刘易斯拐点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22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