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奎:后危机时期的世界和中国经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86 次 更新时间:2010-05-09 21:44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  

王梦奎 (进入专栏)  

一、总的判断: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这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如果从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冻结其下属的3家在美国次贷市场面临亏损的基金算起,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2009年上半年以前,各大国际机构,包括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全世界人心惶惶。下半年乐观信息增多,经济增长预期调高,世界经济复苏时间早于原来的预期。这次所以能避免1929-1933年那样大的危机,主要是因为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协调的必要和可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

现在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并不是稳定增长,更不是强劲增长的开始,经济复苏过程很可能是缓慢和不稳定的。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

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概括起来说,一是体制性原因,即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保障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再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保持币值稳定,因为一国主权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往往是矛盾的;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即金融过度膨胀而又缺乏必要的监管,包括对主管人员的监督;三是结构性原因,即世界范围的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生产和消费的失衡。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顶多不过是稍有缓解而已。这也潜藏着以后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危机有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增长而进入调整期;也有用长周期理论即康德拉耶夫周期解释的。克服危机往往要经过破坏,才能恢复失去的平衡。例如,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也就是“去杠杆化”的过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为应对金融危机已经耗资近12万亿美元,但泡沫远没有挤去,有的甚至基本没有触动。据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2009年9月21日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的文章,1990-2008年,美国银行从1.5万多家减少到8000家左右,但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掌握的金融资产比例却从10%增至50%;虽然像雷曼兄弟这样的大公司破产了,但金融机构“太大而不能破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危机也有政策性因素,美国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了金融和经济泡沫。现在治理危机,不仅是美国,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两难选择:刺激经济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增加流动性过剩,助长金融和经济泡沫;刺激经济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但财政赤字扩大有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危机。流动性过剩和财政赤字的增长,造成新的经济不平衡,刺激经济增长和造成新的泡沫往往只有一步之差。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是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果时机和力度把握不好,通胀、通缩和滞胀的风险都是存在的。

一般估计,2010年世界经济会继续好转。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今后二、三年都是调整期,经济会低速徘徊。现在有些经济指标在好转,雪崩止住了,但有些方面并没有多大缓解,世界经济还有很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很多金融机构的坏帐还没有清算,“有毒资产”还没有处理,向未经改革的金融机构注资有可能催生更大的泡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10月1日报告,仅金融体系内部的损失就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银行只确认了其中的1.3万亿美元的损失。报告说,美国境内银行只确认了预期资产减记规模的60%,而欧元区和英国境内银行只确认了40%。修复遭受危机重创的金融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制度创新更要有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另一个大问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说,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增加5000万,达到2.3亿人,美国、欧洲和日本失业率都已达到9%以上。危机是多年来形成的全球经济严重失衡和深层次矛盾的反映,涉及全球范围金融、贸易和产业领域的重大调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走出困境。

二、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

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是一场世界性的大震荡,对国际格局会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990-2008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5.9%提高到28.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世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发展中国家GDP已经占世界40%。2000-2007年,美国占世界GDP的比重从30.6%下降到25.4%,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从12.3%下降到8.4%,占世界进口贸易的比重从19.2%下降到14.3%。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和重要性今后还会持续下降。

由美国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重大打击。美国的权威和感召力在下降,对美国的不满和反对在增加,美国发号施令的空间在缩小。可以说,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正在结束,美国把自己定的规则强加给全世界的时代也将随之终结。同时也要看到,美国并不是病入膏肓,这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二战结束后达到40%以上,现在仍然占1/4左右,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还要看到,美国有强大的科技力量,资源禀赋好,又有人口结构的优势,政治、文化和外交方面的优势;更不用说在军事方面,美国2008年开支6070亿美元,占世界40%,超过开支居世界第2位到第10位国家的国防开支的总和。美国会从这次危机中恢复元气,今后很长时间内还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大国的兴起或者衰落,世界大格局的根本性改变,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过程。英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经历很长时间,美国从崛起到二战结束霸权地位确立,经历半个多世纪。苏联解体使美国的霸权地位达到顶峰,同时也开始盛极而衰。对美国超独霸地位的挑战,“9.11”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次由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使美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受到重大挫折。半年时间举行两次20国首脑峰会,成为世界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说明美国和其他几个发达国家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靠七国集团主宰世界经济,不得不坐下来和发展中国家讨论全球性紧迫问题。经过这次危机,全世界更强烈地感觉到,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七国集团,即美、德、英、法、意、日加上加拿大,占世界GDP比重从1989年的68%下降到现在的56%,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明年终结G7,还提出建立“14国集团”,即八国集团(G7+俄罗斯)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埃及6个发展中国家。日本担心由1/7或1/8降为1/20,失去亚洲国家唯一参与国的资格,有强烈失落感。美国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以G4(美、欧、日、中)代替G7.“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已经正式举行会晤磋商;四国GDP占世界15%,有预测说,到2040-2050年将相当于七国集团所占份额,也有预测说时间会更早。G20占世界人口的64%,GDP的85%,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具有代表性,但过于庞大,而且缺乏统一的利益目标。20G峰会只有宣言,没有章程和条约,没有具体措施和制裁办法,实践效果会打折扣,长远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当前的实际意义。此外还有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关于国际治理框架和机制,有许多提议和讨论,虽不一定都能付诸实施,但足以说明,国际格局正处于大变化之中。今后也可能是G20、G14、G77和越来越模糊的G7或G8,以及围绕中美关系而展开的复杂的国际关系,各种多边和双边关系相互交错,结果将是一种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

这次全球性危机的深远影响,概括起来说:在经济上,会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在政治上,会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08年11月发表的《2025年全球趋势:一个改变了世界》的研究报告,也承认未来是多极世界,说:“到20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构建的国际体系将几乎无法辨认”。“多极化的国际体系,……是前所未有的”。“'新秩序'的最显著的特点将是从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转变为由旧的大国和崛起中的国家组成的一个相对无等级的结构,以及力量从国家到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扩散”。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促进了这种多极化的进程。需要警惕的是,世界旧的均衡的破坏和新的均衡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美国是现在世界经济体制和政治格局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意味着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拥有最强大军事和经济力量的美国如何应对自己国际地位的下降,是国际形势演变中的重要因素,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看不到美国地位衰落的趋势是短视的,对这种趋势作过分夸张的评估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俄国外交学院一位教授,预言2010年美国会像苏联一样解体,因为州政府财政困难。恐怕没有人相信这种预言。不论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如何演变,即使在将来,美国丧失像现在这样的绝对优势,失去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至少是最强大国家“之一”,现在更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主要对手。这一点我们要清醒。

三、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这次全球性危机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美元地位的削弱。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债务总额,包括联邦债、州与地方政府债务、国际债务、私人债务的总和,相当于GDP的3.5倍,有46万亿美元以上,全国人均10多万美元。按5%利息率,每年利息2万多亿美元,是GDP增量的几倍;目前美国单是国债就高达12万亿美元,每年利息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经济的大问题,一是“去工业化”,虚拟经济过分膨胀;二是“寅吃卯粮”的过度消费,三是庞大的债务。这样高的负债倘若放在其他国家,早就破产了。美国社会经济能够在债台高筑的状态下运行,根本的奥秘在于,美国利用其经济实力,特别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用金融手段(大量发行美元、美元贬值和提供金融衍生产品,等等)把负担和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美国可以用本国货币支付国际贸易和债务,其他国家要用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还要储备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这是当时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产物。当时美国GDP占世界40%以上,黄金储备占世界50%以上,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28.3496克)35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这种金本位制维护了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美元和黄金挂钩的体制难以维持,于70年代初宣布废除金本位,美元与黄金脱钩。从那时到现在,美元对黄金已经贬值90%以上,按黄金衡量1美元已经贬为3美分。石油价格从70年代开始大幅度上涨,也有美元贬值的因素。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靠发行国债和利用外国资本来解决,最终是靠印钞票、美元贬值弥补,实际上成了世界的中央银行。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意味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坦白地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停止外国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可以看作是美元霸权地位结束的开始和主要标志。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美元造成沉重打击,是美元地位削弱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国际货币格局变化的基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即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衰落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路透社2009年年初的一篇评论说:“就全球货币体系而言,2007年夏季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场巨变,事实将证明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预告着英镑作为储备货币时代的终结),也不亚于1971年的金本位制的废止(标志着黄金货币地位的终结)。这场危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危机之前美元是全球用以国际结算和储存财富时毫无争议的储备货币。美元不会完全失去储备货币地位,但其特殊性必将逐渐减弱”。这个评论是中肯的。

世界金融危机将引起国际金融秩序的调整,但近期不大可能全面推翻“洗牌”。毫无疑问,现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合理的,不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不能持久的。金融危机同时也酝酿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去美元化”是大趋势。美元地位作为问题被提出来讨论,本身就是美元地位削弱的表现,正如人们不会讨论健康人住院治疗或者死亡的问题。但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建是比较长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近期还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现在世界贸易80%以美元定价;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从1999年的70.9%下降到2009年6月的62.8%,同期欧元从17.9%上升到27.5%,日元和英镑加在一起不到10%。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20年下降7个百分点,地位明显削弱,但目前还占绝对优势,欧元和其他货币都还难以取代美元的地位。

我们要着眼于“后危机时期”,有国际货币和经济格局大变化的战略准备。中国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际化的金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第一步是推进区域内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现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规模都不大,只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是中国经济要足够强大,人民币币值稳定,有比较发达和健全的资本市场,能够满足持有者投资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就是货币政策的独性要受到限制,受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要增加。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增长很快,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是最大的债权国,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成为金融强国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希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到2020年,人民币能够成为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员,并且更早一些能够在亚洲地区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现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很高,都是针对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欧洲想和美国平起平坐,发展中国家希望改善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区域性的货币合作在发展。这些都反映了“去美元化”的趋势,但近期还不足以根本动摇美元的地位。重要的是,需要找到逐步摆脱美元独大的过渡形式,以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货币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美元、欧元、人民币会成为世界3种主要货币;还有关于“亚元”的构想。还可以设想,建立包括几种主要货币的“一揽子货币”,但并不容易。最理想的办法,当然是建立超越国家主权的没有“国籍”的“世界货币”,这更不容易,很难摆脱强国控制,而且要解决许多技术性的难题。20国峰会达成的共识,例如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都只是改良性的,而不是推翻现存货币金融体系,现在也很难推翻。现在可能争取的,一是提高透明度,加强国际性的监管;二是根据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就是说,在现有基础上作些调整和改良,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有所制约。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有复杂的斗争: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我们要力争在这种国际金融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谋取应有的权益。国际金融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讨论美元地位问题自然会想到我国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这是对国内经济和对外经贸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大事。我国外汇储备相当大部分是美国国债,截至2009年9月末有7989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占外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20%(“10+3”占70%以上);另外还有机构债券几千亿美元。我们一方面高利引进外资,同时用这种方式低利大量对外投资,这种经济结构并不合理。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1.8万亿美元,占GDP的13%,是历史最高纪录。为应对金融危机,未来4年美国政府将发行3.8万亿美元的国债,未来10年国债将增加9万亿美元;为刺激经济势必实行低利率政策,加上大量贸易赤字,势必要印刷更多的钞票,都会增加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风险。《纽约时报》2009年9月15日发表文章承认:“目前存在着深刻的忧虑:华盛顿无法在政策上回收注入美国经济的货币和财政刺激,以阻止通胀激增和美元贬值”。我国美元储备大量增加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决定的,减少外汇储备和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和国际经济格局也有密切关系。

外汇储备究竟多少为合理?并没有确切的数量规定。改革开放初期讨论过这个问题,那时是为了增加外汇储备;现在讨论是为了减少一些外汇储备。不论怎么说,外汇储备2万多亿美元,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过多了,说明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这几年国家一直在研究如何用好外汇储备,减少一些外汇储备,包括扩大进口、减少资源性和高耗能产品出口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增加海外投资。大量抛售美元对我国也不利(萨默斯所谓中美之间“金融恐怖平衡”)。国际金融投资风险很大,我们缺乏经验,不清楚水有多深。非金融类国际投资(购买资源和建立企业)增长很快,我国在世界跨境投资中所占比重只有2%左右,发展余地很大,但也有不少艰难。

在金融危机中,黄金的重要性增加。有人主张恢复金本位,看来不大可能。全世界将近3万吨黄金储备,按目前市场价格约值1万亿美元,恢复金本位会造成全球通货紧缩,大国也不会同意。从我国说,如果货币发行都与黄金挂钩,或者需要在国际市场高价购买黄金,并不利。全世界所有国家2009年5月末总共大约有6.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占将近1/3,亚洲国家总共占50%以上。美国不需要美元储备,但有世界最多的8100多吨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储备29800多吨,美国占1/4以上,在这么大的危机中一点没有抛售。德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黄金储备各有3000多吨,法国和意大利各有2000多吨。我国黄金储备1054吨,占世界3.5%;2003年是600吨,绝对量明显增加,但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增加黄金储备可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是有利的。

四、危机对经济体制和政策理念的影响

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对于经济体制和政策理念的广泛讨论。

西方国家这些年来奉行所谓“里根-撒切尔主义”,主张完全自由放任,也要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要求中国实行“经济自由化”,放弃国家干预。现在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都加强干预,政府采取许多刺激经济措施。西方报刊调侃说,“布什同志在搞社会主义”,奥巴马的某些政策在竞选中也被戴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还讽刺法国总统萨科齐,说他“早上醒来时是自由主义者,到了晚上就转变成共产主义者了”。危机初期这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关于姓“社”和姓“资”的讨论,近来少多了。其实,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这些干预措施,只是政策上的调整,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没有多大关系。自从资本主义产生300年来,一直是自由放任政策和干预政策两手,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强调自由放任,有时强调政府干预。从亚当·斯密时代以来长期强调“看不见的手”,1929-1933年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盛行,强调国家干预。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被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走到极端,现在又回到凯恩斯主义。当然,自由主义不是简单回到亚当·斯密,国家干预也不是简单回到凯恩斯。经过这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会进行一些调整。这种调整,实质上还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老问题,就是在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现在各国所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些可能具有长远意义,例如金融的监管,会逐渐定型为体制和制度;有些只具有暂时性,例如国家买入的银行和公司股份,危机过后可能会出卖而成为私有。市场经济的具体体制和政策会有变化,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资本主义制度不会根本改变,市场经济制度也不会根本改变。

金融危机使完全自由放任的美国模式,特别是金融体系和运行模式受到质疑,人们甚至在重新思考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危机必然引发变革。世界潮流或许会多少向欧洲式的、比较注重公平和监督的资本主义模式靠拢。资本主义的这种调整或改革,还可能会涉及社会分配,对大资本的某些限制,以及更关注中低收入人群,等等。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资本主义也没有固定模式。危机给资本主义的调整或改革提供了机会,经过这场危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会得到改良。这次能走多远还很难说,看来也许不会走得很远。戈尔巴乔夫2009年6月7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我们过去搞过改革,现在是你们改革的时候了》,说:“美国是当前世界经济模式的主要缔造者和受益者。这个模式已经垮台,……美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对新思想的需求与当时的苏联是相似的”。这话说过头了。美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根本改变,美国不是苏联,奥巴马也不是戈尔巴乔夫。

在完全自由放任受到质疑的同时,用西方标准对中国指手画脚明显减少,肯定性的评论增多,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扩大。这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有利的。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1月9日刊登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一篇题为《新动向》的文章,说:“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扭转了此前几十年的许多趋势,它似乎必定会带来一些永久性的变化”。其中一个大变化是,“在没有一种霸主模式的情况下,各国将选择适合自身目标与传统的金融制度。这种多样化有诸多优点:它将制造许多天然的试验”。世界是多样化的,不能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发展中国家。各个国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制度和发展道路,是有利于世界进步与和谐发展的。

五、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规划中国经济发展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是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面临西方主要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也是中国加入全球化之后遇到的重大挑战。

世界经济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传导到中国,使中国经济遇到很大困难。当然,现在中国的问题,不能都归于外部影响。国内本来就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不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也需要调整,增长速度也会下降;世界经济危机中出口下降,更加剧了生产过剩,这对中国经济构成双重制约。

危机以来,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有突出表现,彰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美国《外交》杂志2009年年初有一篇文章,题目是《2008大崩溃——西方地缘政治的挫折》。文章说:“在今后的一年里,没有哪个国家会从这次金融危机当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但少数几个国家——尤其是中国——将获得更为强势的全球地位”。“尽管中国也受到危机的破坏,但相对于西方而言,该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反而有所加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将因此而扩大,北京将具备承担政治和经济任务、从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能力”。2009年9月15日《纽约时报》一篇题为《危机让中国富裕》的文章说:“和一年前相比,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腰杆更直了”。这次危机,确实是中国增强实力和扩大影响,走向世界强国过程中一次难得的机遇。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要从长时期观察,再过5年或者10年,回过头来看这一次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会更清楚地看出它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当然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现在是、未来比较长的时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现代化还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赞扬之声不绝于耳的今天,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世界经济处在大变化之中。除了前面所说的金融体系的变革外,后危机时期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都是我们在谋划当前经济发展,制定“十二五”规划乃至长远规划要注意的。例如:

第一,在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中,美国的过度消费倾向会有所扭转。和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现在美国的储蓄率已经由危机前的-1.7%上升到7%,有可能达到10%;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由8%降到3%。这对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和贸易格局都有长期的和重要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萎缩的条件下,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也会更注重其国内市场,我国外部需求不足将不是很短期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前几年出口贸易那样的高速增长,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以减少外需不足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很大。2009年出口是负增长,8%以上的增长率全是靠扩大内需实现的。

第二,全球虚拟经济远超过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泡沫破灭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相对弱化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调。虽现在我国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同,发达国家已转移出去的低端产品不大可能在国内恢复生产,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端产品出口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使我国在国际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多,有相当多是针对中国的。低碳经济将产生新的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我们必须学会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护主义会造成商品总成本的上升,从发展趋势看,全球化不会根本逆转,因为全球化带来总成本的节约。

第四,通过技术革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正积极增加投资,力求在应对气候变化及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环境保护和新材料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根本大计。

第五,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将受到更大重视,我国发展的制约增加。所谓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的更有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开发的问题。我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下降的,但由于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内外压力。对应之策,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节能减排方面做更大的努力;在国际斗争中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在谈判中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必须作最大的努力,但不能作超过发展阶段和能力的承诺。

我国已经加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国内发展必须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规划。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作跟踪研究。

进入 王梦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34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管理世界》2010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