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S·奈: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39 次 更新时间:2010-04-11 21:00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  

约瑟夫·S·奈   邓正来 (进入专栏)  

在实践中,理论是无从避免的。为了实现各种目标,人们至少要有起码的因果认知,同时也要有简化和解释现实的某种方法。如果我请你描述一下你在前一小时的情况,那么你必须简化陈述,否则你就得悉数过去六十分钟的每一细节。又如果我请你做某件事情,那么你就需要有采取何种行动可以达成目的的想法。这是一种基本智慧,也是约翰·M·凯恩斯(John M. Keynes)那句经常被人引用的话的基础:“自以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免受任何知识影响的实务人员,通常都是此前某个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1936,383)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理论是否与实践相关,而在于哪些理论与实践相关,以及实务人员在何种程度上意识到了他们必须使用的理论的来源与局限。

理论被理解为一套可概括的因果关系命题,因而理论在适用范围、概括力(parsimony)、解释价值、规范性和描述性上存在着巨大不同。一些理论聚焦于国际体系,一些理论着眼于国家,而另一些理论则关注个人层面。一些理论关注实质,另一些理论则着眼过程。一些理论颇为抽象且一般,一些理论提供中层解释(mid-level explanations),而另一些理论则在适用范围上相当狭窄。(George 1993;Walt 2005,26以次;另请参见Lepgold 2000,363)由于简化无从避免,因而在选择何者是相关的与何者需要放弃时,某种前见也是不可避免的。认识到人们在进行这种选择时存有前见这一点很重要。

正如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2006,4)在三十年前所指出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有很严重的美国化倾向。“这个学科仍然深受美国科学主义的影响,只有‘不列颠学派’(the British school)除外,因为该学派的基础是一种既重视政治哲学、历史学和规范化考虑、又整合了现实主义与格劳修斯自由主义之部分因素的国际体系观念。”比如说,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内排名前十的学术期刊中,有九份都在美国出版;而且最近一项涉及1084名学者的调查也表明,前二十五位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研究学者中,来自美国东海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男性学者占据了绝大多数。(Peterson,Tierney,和Maliniak 2005,62;另请参见Woever 1998)

根据上述数据,人们可能会以为,至少美国的决策者们会乐于与理论家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却十分罕见。正如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 George)(1993)所指出的,与决策者们谈理论,往往是让他们变得茫然或感到无聊的不二法门。保罗·尼兹(Paul Nitze)(1993,3)是一位较有学者型气质的决策者,他曾经指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以‘政治科学’为题所撰写和讲授的内容,大多与经验和常识相悖。作为实际运作政策的指南,它们即使没有产生负面作用,其价值也很有限。”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比美国好,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鸿沟常常更大。一些观察家已然注意到了理论家与实务工作者之间的鸿沟正在日益扩大。一如约瑟夫·雷普戈德(Joseph Lepgold)与米洛斯拉夫·宁契齐(Miroslav Nincic)所指出的,“近年来,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职业鸿沟扩大了。许多学者都不再尝试关注象牙塔以外的实务,而官员们也似乎越来越乐得对这种情况不加理会,听之任之。”或者,又如布鲁斯·简特森(Bruce Jentleson)(2002,169)在其报告中所指出的,“问题不仅是理论与政策之间存在鸿沟,而且这两者之间的鸿沟近年来还在不断加大。”(参见Kruzel 1994;Newsom 1995–6)

美国有政治任命的传统,它比具有强大文官传统的欧洲、日本或其他国家更适合理查德·诺依斯塔德(Richard Neustadt)所称的政府与学术界之间的“进出”循环(或“旋转门”:in and out circulation)。(Bok 2003)尽管“不列颠学派”与政策实务有关联,但英国传统中的学院派理论家与政策实务的直接关联甚至要比美国还少。过去,一些重要的美国学者,如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和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等,都进入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高层,但这条路却渐渐变成一条“单行道”,只进不出了。现在,没有几个一流学者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一旦进入,则更少有人会重返学术界进行理论研究。在《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所列举的二十五位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当中,只有四位位居决策高层,其中两位在美国政府工作,两位在联合国工作。也许理论在实践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大多数实务工作者似乎都在避免与学院派理论发生直接接触。

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有问题吗?

有些学者赞成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适当的鸿沟。毕竟学院派理论家和决策者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Hill)认为,如果学者寻求“理论与政策的相关性,即使只是为了向社会大众证明我们存在的正当性,那么维护知识一体性或自主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1994,16)正如尼可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在四个世纪前所发现的,当你置身于权力斗争的中心时,试图向当权者说真话是危险的。这里不仅存在着理论家为迎合政治流行风气而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危险(即“学术腐败-相关性交易”[corruption-relevance tradeoff]),而且还存在一种更微妙的风险:寻求短期相关性会使理论家们放弃抽象和高雅这些有时对于学术进步来说十分根本的东西(“学术严谨-相关性交易”[rigor-relevance tradeoff])(感谢沃尔特就上述两种交易进行了界分)。从这个角度看,象牙塔的与世相隔可以起到抵御这些诱惑的缓冲作用,并且鼓励一种有益的劳动分工。

我们还可以就大学是独特机构的观点阐发很多看法,但却没必要对想象中的学术腐败与关联性之间的取舍做这样非此即彼的界分。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一种“居间立场”,就是我称之为的“平衡组合”法(balanced portfolio approach)。但是,只有当一些人在不同时期能够在学术与实务这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工作,并能够担当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时,这种组合法才能发挥最佳效果。然而,正如前文引证的材料所表明的,同时对理论和实践都有所贡献的“进出者”(in and outers)越来越少了。

过去,学术界对政策的制定做出了或直接或间接的有益贡献。几十年前,诸如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卡尔·弗雷德里希(Carl Friedrich)、麦克乔治·邦迪(McGeorge Bundy)、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这样的学者和其他学者都认为,学者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是可取的。正如兰道夫·西沃森(Randolph Siverson)(2000)业已指出的,一些学术观点对政策的制定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撰写学术论著与进行实务咨询结合起来的方式,谢林、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rodie)、艾伯特·沃尔斯泰特(Albert Wohlstetter)、 威廉·考夫曼(William Kaufman)和其他学者提出并完善了各种有关核战略和武器控制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实务工作者的广泛使用。最近,在迈克尔·多伊尔(Michael Doyle)、鲁道夫·拉梅尔(Rudolph Rummel)、安托尼·雷克(Anthony Lake)、布鲁斯·拉希特(Bruce Russett)和其他学者的推动下,康德(Kant)的民主和平理论(“自由民主国家不易于相互争斗”)得到了更新,并已进入大众政治话语和政府政策之中。

除了上述那些宏大理念之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很多中层理论(middle-level theories)以及基于具体的功能知识或区域知识的一般性观点,而这些理论和观点的作用也已经为决策者所证实。(关于区域专业知识的事例,请参见Lieberthal 2006)。有关威慑、恐怖平衡、相互依存和两极体系等理论,也帮助形成了决策者们赖以使用的词汇。历史类比法是决策者们常用的一种阐发思想的形式,但他们采用的方式却常常是粗陋和误导的。学者们可以帮助他们对这些历史类比法的使用和误用进行规范。(Neustadt and May 1986)。正如厄内斯特·J·威尔逊三世(Ernetst J. Wilson III,2000,122)所指出的,学者们即使在自己无法做出回答时也可以通过框定、厘清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公众和决策者。

从一种规范的角度来看,上述观点也可以用来支持如下论点:作为公民,学者有义务尽其所能去帮助完善政策理念。再者,参与政策辩论也能提升和丰富学者的学术工作,进而提升学者教授下一代人的能力。大卫·D·纽瑟姆(David D. Newsom)(1995–6, 64–5)写道:

大学学者日益退缩到理论与模型建构的幕后,如果这种趋势没有提出事关新一代的培养问题以及学术共同体未来影响公众和官方对国际问题和事件的认识的问题,那么这种退缩就不会有更广泛的意义。老师们播下型构每一代新人思想的种子,而这很可能是学术界最持久的贡献。

另外,人们还可以争辩说:虽然理论与政策之间的鸿沟在最近几十年中一直在扩大,并可能伤及政策,但是日益扩大的鸿沟却产生了更好的政治理论,而这要比理论是否与政策相关重要得多。

二、现实世界对学术理论的影响

姑且不论人们对学术界与政策的正确关系持有何种规范性看法,国际关系这一学术领域,并不像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的那样,远离现实世界的影响。我们可以改写前述凯恩斯的那句名言,自以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免受任何实践影响的学院派理论家,通常都是那些隐而不见的更大的世界事件的奴隶。学术思潮或趋势被证明不时地受到各种事件的深刻影响。

国际关系学术领域的理论趋势总是受到外部世界的强烈影响。根据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和约翰·贝里斯(John Baylis)(2005,4)的观点,“国际政治作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19年,当时阿伯里斯特威斯(Aberystwyth)大学创建了国际政治系”。该系由一名威尔士实业家创建,而其目的则是为了防止欧洲刚刚经历的战争再次发生。在一战与二战的间歇期间,很多论著都在自由主义、法条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氛围中受到了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影响,也受到了为维持国联所做的各种努力的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诸如卡尔(E. H. Carr)和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这样的理论家所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此之前,很多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都有欧洲背景,而且反映的也是欧洲的观点。实际上,在摩根索主张“国家依据由权力定义的利益而行动”是一种近乎于自然法的理论以后,他不得不因为美国人未能遵循其理论的各种假说而对他们进行指责。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发生的若干事件,暂时废黜了现实主义理论的统治地位。欧洲共同市场的进展,使得诸如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和卡尔·多伊奇(Karl W. Deutsch)这样的学者提出了各种一体化理论,开始重点关注功能主义和各种沟通理论。与此同时,跨国关系也正在日渐增多。全球贸易和金融的复苏给美元造成了压力,而且美国也不再有能力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越南战争越来越不得人心,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引起了抗议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石油禁运导致了能源领域中充满戏剧性的权力再分配和富裕国家严重的经济混乱(“滞涨”)。贫穷国家呼吁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摩根索(1974, 56)把上述这些变化称为“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力间功能关系上所出现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断裂。”上述情势引发了新一轮有关经济关系政治学的理论浪潮,更一般化的是有关权力与相互依存的理论思考(参见Keohane和Nye 1977)。比如说,国际组织(及其同名杂志)这个领域开始对联合国集体安全角色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对跨国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新分支领域和各种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国际关系缓和的弱化、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使得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冷战”(the little cold war)时期中又开始重新关注安全议程。人们对爆发核战的恐惧逐步升级,世界各地的民众抗议活动都要求“核冻结”。基金会开始资助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的项目,学术杂志也希望发表更多有关安全问题而非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文章。理论家也分裂成两个分支派别,其中以安全研究的一派占据支配地位。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在其《国际政治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偏重结构的新现实主义,摒弃了许多古典现实主义的内容。诸如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1986)这样的新自由主义者以一种自由主义的变异形式展开回应:为了能够在新现实主义者的理性主义基础上对新现实主义者做出回应,新自由主义者摒弃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很多背景(另请参见Nye 1988)。正如迈尔斯·卡勒(Miles Kahler,1997,38)所指出的,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论辩的展开,“原本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理论论战被减约到相当狭窄的范围,因为这两派观点只是在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国际关系模式内部发生分歧。”

冷战结束时,国家关系理论所关注的焦点又发生了变化。学者们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展开批评,认为它们是静态的理论,无法对晚近国际关系史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做出预测或解释。一些观察家质疑道,这些业已发生的事件是否证明了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无关。一群被笼统地称为建构主义者的理论家们,着重研究思想或观念(ideas)在型构国际政治现实和国际政治话语中的重要性。他们拒绝把既有的各种理论偏好视为当然。相反,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如身份(或认同)、规范、文化、国家利益和治理是如何被型构和如何被改变的。尽管建构主义有时被称作一种研究进路,而不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理论,但它已成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理论的重要补充(参见Finnemore和Sikkink 2001)。

理论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国际关系学不是一门实验室性质的科学,历史学与其最为接近,但当然不受控制。因此,即便日常政治中没有变化趋势,基金会资助没有倾向,或者学术刊物主编在论题偏好上的习惯思维也没有改变,理论也是注定要变化和发展的。于是,沃尔兹一书所用的书名“国际政治理论”,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种狂妄,因为他实际上只是对现在已成过去的两极时代做了一种偏重结构的分析而已。今天,所有试图根据结构极化对后冷战时代进行描述的努力,都必须考虑军事单极性、国家间经济关系上的多极性以及跨国层面上权力分配的无序性。

结构现实主义者曾经将跨国关系视为由大国构成的世界中的一种附带现象而不予理会,但是他们现在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非国家形态的网络组织在2001年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中所杀害的人,比日本政府在1941年发动的珍珠港袭击所杀死的人还要多。正如历史学家早就知道的那样,每个时代都会重写历史,因为世界看上去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代人都会提出新的问题。外部世界与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作如是观。在这个意义上,我要把本文的开篇语“在实践中,理论是无从避免的”重新表述如下:在理论中,实践是无从避免的。

三、对日益扩大的鸿沟的解释

那种认为在学术界与政界之间存在鸿沟既是自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无益处的观点,乃是以我们努力在此鸿沟上架设桥梁为前设的。但是近年来,鸿沟却日益增大,而且架设桥梁的努力也变得更为困难。知识专门化的日益发展,学科日益以科学方法论为导向,以及新的制度性的传送带(transmission belts)的发展,都有助于说明上述变化。

然而,学术界与实务界间鸿沟的某些方面并不是新近出现的。学院派理论家的世界与政策实务工作者的世界始终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30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学者进入国务院的决策层时,我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震惊,即官僚机构是一架生产大量纸本文件的庞大机器,但是最高决策层实际上却是一个信奉口头文化的世界。一如我在描述那种经验时所指出的,“那种工作节奏不允许人们广泛阅读或深入思考。我常常被那些给我送来三四十页他们认为对我有帮助的材料的同事们弄得不知所措。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浏览一下我的各种特别助手圈出来供我在一天中的一两个小时内可能读完的一部分情报通报和政府文件,而这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Nye 1989, 206)结果,有效的政策备忘录通常只有一两页长,而且简明扼要的口头汇报也常常比书面备忘录更有影响力。正如傅高义(Ezra Vogel,2006,33)根据他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个学者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验所指出的那样,“一般而言……学术著作和论文对决策者来说是没有用的。即便它们并不充斥着决策者所认为的、只是写给其他学者看的各种神秘理论和种种深奥细节,这些出版物对于决策者来说也是太冗长了,他们根本就无法象大海捞针一般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

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一个主要差别乃是它们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学者来说,时间是次要因素,而精准和高雅则是首要因素。对实务工作者来说,适时就是一切。如果总统在下午三点会见外国政要,那么一份写给总统关于此次会面的备忘录简报即使是乙等的备忘录,只要及时送达总统,它就是一份成功的备忘录;如果这一备忘录四点才送达总统,那么即使它是一份甲等的备忘录,它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在大学里,考虑的优先顺序(正好)相反。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与个人原创性相对立的团队作业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剽窃是一种重罪;在政府决策工作中,思想或点子是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不分你我也常常是最有效的。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最后一个差别是,在学术界,最高的价值是无视具体政治,向掌权者陈述真相,而在决策部门,搞点权谋和对“有效原则”(applied truth)的认可也许对政策有效制定和实施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横跨这两种文化并不总是轻而易举的。我在《权力游戏:华府的故事》(The Power Game: A Washington Novel,2004)一书中,以虚构的方式戏剧性地表现了其间所存在的一些道德困境(Nye 2004)。

然而近年来,理论界与决策界间固有的文化鸿沟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是各学科思潮以及外交决策机构的倾向发生了变化。正如斯蒂芬·沃尔特(2005,26,38)所解释的那样,学术界的激励结构和专业意索(ethos)发生了变化,而且连接理论和政策的“涓滴” (trickle-down)模式作为一种传送带也弱化了。按照他的观点,“学术生活中的主导规范已越来越不鼓励学者从事直接与决策者相关的工作。”诸如结构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这样的一般理论已变得更为抽象,而一些理性选择模型虽然会刺激理论家,反映的却经常是霍夫曼(Hoffmann,2006,4)所谓“艳羡经济学(economics envy)”的东西。中层的概括、历史案例和区域性专门知识——这些理论类型最易进入实践并对实践最为有用——在学科声誉排序中名落孙山。方法论强化了上述趋势。正如简特森(2002,178)所指出的,“那些占支配地位的方法论进路对政策分析漠不关心,即对提出战略问题和评估政策选择方案的分析技巧漠不关心。培养今后主要为了从事学术事业的博士是一回事,而在实际上把这当作绝大多数国际关系/政治科学博士项目的唯一目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就业市场对新毕业博士的需要,也促进了这种激励结构的运转。”(另请参见Zelikow 1994)现在的教授们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再生产“小教授”之上。

学术行话的使用以及学者没有兴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与政策相关的群体传递思想,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了。正如乔治(George,1993,7)所指出的,“不少阅读学术文献的政策专家得出结论认为,多数大学教授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他们彼此写作,而且他们很少有意愿或有能力用易于理解的语言把他们的知识传递给决策者。”年轻学者的学术等级划分和职位晋升,所根据的是他们在匿名评审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以及他们的文章在同类杂志上被其他学者的引证数,而那些杂志并不怎么看重作者是否用清楚明白和易于理解的英语写作。如果年轻学者把文章投给面向更广泛受众的政策性杂志,那么他们是很难获得什么学术声誉的。

在研究机构方面,学术界与政府间的传送带也发生了变化。与过去相比,大学现在已不再是政策思想或理念的主导渊源。在传统模式中,教授生产理论,而这些理论则将通过他们撰写的文章和他们教授的学生而逐渐“涓滴”进政策界。正如沃尔特(2005,40)所指出的,“涓滴模式的假设是,新思想先从学术‘象牙塔’中涌现(也就是抽象理论),尔后逐渐渗透到应用分析家(尤其是那些在公共政策‘智库’中工作的人)的工作中,最后达致决策者的认知和行动之中……但是在实践中,思想理念形成政策的过程要远比上述假设特殊和随意得多。”或者,正如简特森(2002, 181)所指出的,“三四十年前,学者是政府和国际机构以外主要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国际事务专家群,但当下的世界却是一个思想理念和专门知识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

甚至当学者通过在政策性杂志上发表文章,在报纸和博客上发表专栏文章,以及给候选人或官员提供咨询等方式来补充上述涓滴模式时,他们也发现,在吸引关注力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竞争对手。这些传送带中的一些起到了普及学术思想之额外输出通道的作用,但是很多传送带都带有其创始人和资金赞助者的偏见。仅美国一国就有超过1200家智库,它们在研究范围、资金来源、意识形态和地理位置上都迥然不同,但是一般而言,大学所提供的是更为中立的观点。智库不仅提供思想,而且也提供随时可以发表评论和咨询意见的专家(Haass 2002)。此外,新闻记者、公共知识分子、非政府组织、贸易协会、私人承包商和其他人士也都参与提供政策理念。正如威尔逊三世(2007)所指出的,尽管参与决策的机构多元化有益于民主,但是很多非大学机构却都具有狭隘的利益,它们会裁剪其政策建议以符合某种特定的议程。由于学术共同体的退出,民主国家中的决策过程日益缩减,而我们知道,学术共同体有着更宽泛的议程和更严格的学术标准。

将思想从学术界传送到政府的最有效的传动带之一,也许可以被称作“进出者”心智中的“嵌入式资本”(embedded capital)(亦即沃尔特在很大程度上所忽略的那种机制)。正如基辛格曾经指出的,施加给决策者的时间压力意味着,他们所依凭的思想和知识资本乃是在他们进入政治领域之前就被创造出来了。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基辛格的上述说法是有道理的。下面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0世纪70年代,我负责卡特政府核武器不扩散政策的制定工作。当时,我们那些不鼓励建设核反应堆或反对将钚用于商业用途的政策在各次国际会议上都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谴责,如1977年在伊朗波斯波利斯召开的那次国际会议。由于我的学术理论背景是跨国关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次会议是一场代表性会议,而是一次跨国结盟的会议,它赋予一种特定的、传统的、支持核武器的观点以力量。因此,提出另一个可以让更多的外交官员和安全官员参与讨论的焦点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种做法可以被认为是“建构主义”这个术语还远未被发明出来之前的一次建构主义实践)。通过创建一个多年期的国际核燃料的循环评估体系,美国能够创建另一个信息交流论坛,连同一个由诸多安全官员组成的跨政府网络(对这个问题更详尽的说明,请参见Nye 1981)。

第二个例子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担任助理国防部长的经验,当时我负责设计东亚安全战略。那时有很多人都担忧中国力量的崛起,因此一些人主张在中国变得太强大之前就先对它采取遏制政策。在我看来,这种做法肯定会招致中国的敌意,并不必要地令两国可能良好的未来关系打折扣。然而,将中国视为朋友也不能保证带来友谊。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种既有现实主义考虑又有自由主义考虑的战略。通过与日本重建安全关系,我们能确保中国不会打“日本牌”来反对我们。该项战略的第二部分依凭的是自由主义。我们避免使用遏制这样的语言,与中国相互开放市场,并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于这个问题的更为详尽的描述,请参见Nye, Jr. 1995; Funabashi 1999)。我把这个政策称之为“拢而隔之”(integrate, but hedge)。如果中国随着实力增强而变得具有攻击性,那么日本将成为我们构建遏制政策的关键伙伴,但如果中国随着繁荣以及与美国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深而变得成熟稳健,那么整个世界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未来仍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但这项政策活力十足,不致失败,并且得到了两党的支持(另外有种与之对立的观点则是以进攻性的现实主义学术理论为基础的,请参见Mearsheimer 2001)。

上述两个例子的要点乃在于说明,在大学中产生并储存起来的知识资本和理论思想在改变华盛顿政策时是多么有用。政治科学理论对我以何种方式框定和提出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较少来自外界文章和咨询意见(尽管它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更多是以根深蒂固的知识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就前面的讨论而言,一些评论家可能会说这种机制成本太高,我还不如待在大学里提出更多的学术思想,那样可能会更好。也许是吧,因为选择涉及到权衡,而且机会成本总是存在的。但是,我很高兴我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不仅能够就我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而且我相信,当我重返大学后,这样的经验使我的写做和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而不是枯燥乏味了。

在政府部门的工作实践是一种日益深入但日渐窄化的经验,因为在政府部门里,很少有时间、也不允许进行大学中那样的自由探索。例如,在处理核不扩散问题时,当外国官员问及为什么美国在拥有核武器的同时却要努力阻止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时,我就没有时间去研究涉及范围极广的伦理问题。在重返大学后,我在没有时间压力和政治压力的情况下开设了一门有关核伦理的课程,随后撰写了一本名为《核伦理学》(Nuclear Ethics)的书(Nye, Jr. 1986)。此后,当我从五角大楼和东亚问题的工作中抽身又回到大学以后,我把注意力转向了写作一本有关未来权力分配的书,这就是《美国权力的悖论》(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Nye, Jr. 2002)。不论好坏,这两本著作都深受我在政府部门工作经验的影响。

我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富有成效的互动经验可能是主观的,但它也具有典型的意义。正如傅高义 (2006, 34)所指出的:

“当我去华盛顿工作并第一次不得不写一页纸长度的简报时,我对用片言只语的套话来代替真正的思考深感绝望。但我逐渐认识到,写这些一页纸的简报可以强化知识规训。这种篇幅上的限制不仅迫使我们去思考什么是我们想传达的绝对最重要的一个或两个想法,而且也迫使我们去决定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些思想传达给他人。因此,当我重返大学后,我也开始鼓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压缩他们的想法,更努力地用简练而准确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

威尔逊三世(2000)、简特森(2000),和其他学者也都坦言有类似的经验。

四、结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上述经验是学院派理论与政策实践之间可以产生良性双向互动的明证,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增进这种互动并缩小两者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呢?在实务这一方面,前大使大卫·纽森(David Newsom,1995–6)建议他的同事们扩大国务院的科研资助范围,增加学者-外交官项目,鼓励高级官员参加学术会议。情报部门,尤其是国家情报委员会,与学者举行定期的公开研讨会和会议。如由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资助的外事奖学金这样的实习和交换项目,在把年轻的美国学者介绍到政策部门工作的方面也起到了帮助作用,尽管在十多个年度奖学金中来自大学的比例已逐年下降。从侧面进入政府中层的人数增加,既对政府有好处,也对学术界有好处,但是这在具有强大文官传统的国家里却尤其困难。互联网和博客也为学者们参与全球范围的政策讨论提供了各种新机会。从大学这一方来说,沃尔特(2005,41)主张,“要有意识地努力改变学科的主流规范。”各院系在决定聘佣和晋升教职人员时应该更加重视他们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和影响,而且学术杂志在评审投稿的文章时也可以更加重视它们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大学可以更多地激励资历尚浅的教员参与现实世界的活动来增进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兴趣(Walt,2005)。由于很多年轻学者都不愿意冒险(这可以理解),所以我们需要对那些不受欢迎的政策立场给予更大的宽容。

人们还可以提出很多类似的有益建议,但是年轻人却不应该坐等它们实施。不管如何,学术生活的趋势似乎正在朝着与此相反的方向发展。当年轻学者问我如何把理论兴趣与政策实践结合起来时,我会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首先建立你的学术资历。稳妥工作直至获得终生教职。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联系乃是一条单行道,所以你必须切实地完成你的学术资历。从学术界进入实务界要相对容易些,反之则困难得多。

第二,学会用清晰的英文和尽可能少的学术行话撰写文章。这容易使你的思想为决策者所理解,为你的学术论著赢得更多的读者,同时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

第三,选择那些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令你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选择论题方面要谨慎,不要选择那些太易于驾御以至你会对越来越细少的内容说越来越多的话的论题(这是目前的一个学术通病)。“对一个重要问题给出大体上的回答,要好过对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给出精准的回答”(Putnam,2003,251)。

第四,参与公共政策辩论。偶尔写写时评专栏、博客和政论短文,但不要过多地占用你撰写学术文章的时间。

第五,参与政策网络和专业的政治科学协会。这样的交往很有用处,你能从中学到一些可以增进你学术工作的东西。

第六,理解联结理论与政策的传送带以及它们各自在时间和声誉方面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第七,明确把握那些使你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第八,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Bok, D. 2003. Government personnel polic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p. 255–72 in For the People: Can We Fix Public Service?, ed. J. D. Donahue and J. S. Nye.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Finnemore, M. and Sikkink, K. 2001. Taking stock: the constructivist research progra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4: 391–416.

Funabashi, Y. 1999. Alliance Adrift.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George, A. L. 1993. Bridging the Gap: Theory and Practice in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Haass, R. N. 2002. Think tanks and US foreign policy: a policy-maker’s perspective. US Foreign Policy Agenda, 7: 5–8.

Hill, C. 1994. Academ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siren song of policy relevance. Pp. 3–28 in Two World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cademics, Practitioners and the Trade in Ideas, ed. C. Hill and P. Beshoff. London: Routledge.

Hoffmann, S. 2006. Chaos and Violence: What Globalization, Failed States, and Terrorism Mean for US Foreign Polic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Jentleson, B. 2002. The need for praxis: bringing policy relevanc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6: 169–83.

Kahler, M. 1997. Inven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fter 1945. Pp. 20–53 in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d.M.W. Doyle and G. J. Ikenberry. Boulder, CO: Westview.

Keohane, R. O. ed. 1986.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nd Nye, J. S. 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Keynes, J. 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Kruzel, J. 1994. More a chasm than a gap, but do scholars want to bridge it?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38: 179–81.

Lepgold, J. 2000. Policy relevance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at have we learned? Pp. 363–80 in Being Useful: Policy Releva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d. M. Nincic and J. Lepgol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

Lepgold, J. and Nincic, M. 2001. Beyond the Ivory Tow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Issue of Policy Releva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eberthal, K. 2006. Initiatives to bridge the gap. Asia Policy, 1: 7–15.

Mearsheimer, J.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Morgenthau, H. J. 1974. The new diplomacy of movement. Encounter, 3: 52–7.

Neustadt, R. E. and May, E. R. 1986. Thinking in Time: The Uses of History for Decision-Makers. New York: Free Press.

Newsom, D. 1995–6. Foreign policy and academia. Foreign Policy, 101: 52–67.

Nitze, P. H. 1993. Tension between Opposites: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Scribner.

Nye, J. S. 1981.Maintaining a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5: 15–38.

——1986. Nuclear Ethics. New York: Free Press.

——1988.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World Politics, 40: 235–51.

——1989. Studying world politics. Pp. 199–212 in Journeys through World Politics: 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Thirty-Four Academic Travelers, ed. J. Kruzel and J. N. Rosenau.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1995.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74: 90–102.

——2002.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The Power Game: A Washington Novel.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Peterson, S., Tierney, M. J., andMaliniak, D. 2005. Inside the ivory tower. Foreign Policy, 151: 58–64.

Putnam, R. D. 2003. APSA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public role of politic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1: 249–55.

Siverson, R. M. 2000. A glass half-full? no, but perhaps a glass fill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search to policy.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 59–64.

Smith, S. and Baylis, J. 2005. Introduction. Pp. 1–14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rd edn, ed. J. Baylis and S. Smi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gel, E. 2006. Some reflections on policy and academics. Asia Policy, 1: 31–4.

Woever, O. 1998. The sociology of a not so international discipline: American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 687–727.

Walt, S. M.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8: 23–48.

Waltz, K.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Wilson III, E. J. 2000. How social science can help policymakers: the relevance of theory. Pp. 109–28 in Being Useful: Policy Releva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d. M.

Nincic and J. Lepgol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7. Is there really a scholar-practitioner gap?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40: 147–51.

Zelikow, P. 1994. Foreign policy engineer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back aga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 143–71.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冬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进入 邓正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学人与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93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正来学堂,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