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启雯:解读与“中国模式”有关的图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29 次 更新时间:2010-03-25 11:10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潘启雯  

近期,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书市上风靡与“中国模式”有关的图书的出版或再版———更是呈现出“世界上到处都在说着‘中国故事’”的局面,可谓让人耳目一新。

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伴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中国模式”这个词也逐渐在国外媒体中升温。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让这个概念变得炙手可热。而当这个承载着西方人复杂态度的概念撞上国人的眼球和心坎,激起的是更加复杂难言的波澜。

但“热闹”是一回事,对问题的“澄清”是另一回事。如同一切的喧嚣,大多数的言论烘托出的只是少数人的清醒和明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先生看来,“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中国6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能否认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之处,但“中国模式”的确存在困局。重要的不是定性,而是从学理上深入、理性地来思考这个“模式”是如何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陷入了何种困局,如何才能改进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正是郑永年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所要着力探究和关心的核心问题。

一个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中国上海说:“这里,我的理想在这里。”在非母语国家旅行的游客拦住一位当地人问:“请问您会讲普通话吗?”周边国家围绕着复兴的中国,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孔子的学说、秦朝的建立、四大发明、新中国的建立变得众所周知;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这是英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在他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书中为我们描绘的“可能的未来景象”。“如果说英国曾是海上霸主,美国是空中和经济霸主,那么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

国内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在国内,由潘维主编的《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主要收集了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多名知名学者总结“中国模式”的文章。

一段时间,海外专家学者和媒体频繁抛出“G2”(中美两个超级国)论,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还提出了“Chinamerica”(中美国战略共同体)的概念。《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一书是我国学者首次罕见地自信回应西方热捧的“中国模式”,并肯定了“中国模式”的存在。书中收录了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的论文,以中国人的视角,从政治、经济体制到社会结构,从医疗、减贫到人力资本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解读“中国模式”。被看作是对中国重返世界强国舞台所做的一次回应,标志着具有独立性、敢于向西方争取“话语权”的“中国学派”初步形成。

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江金权研究员,在他的《“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则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论为主,史论结合”,对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经济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概括、梳理,形成了“中国模式”的理论体系,同时用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来论证这种认识。

早在2007年,科学出版社曾推出卜工先生的论著《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009年又推出了他的《历史选择中国模式》。前者阐述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特点,后者则揭示这个特点的社会历史成因。其实,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已经很不容易了,进一步探究其成因则需要更大的理论勇气。《历史选择中国模式》敢于突破传统的窠臼,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旗帜鲜明地提出家族组织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细胞;有特色、多层次的家族联盟制度是近万年以来到秦汉帝国以前中国社会的基本制度,值得深入思考。

海内外学者共同解读“中国模式”

提到海内外学者共同解读“中国模式”问题,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的《对话:中国模式》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这部关于“中国模式”的作品偏向官方性质和官方的解读。赵启正提出东西方世界不同的价值观带来的认知差异,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差异,导致了西方不能理解中国人的发展模式,因此“中国模式”在发展的时候导致西方的误解是难以避免的。《对话:中国模式》是赵启正与畅销书《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之间进行的对话。“对话”力求站在全球的高度,就中国崛起、经济持久高速发展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的教育、科技、经济各个方面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这种模式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适性。

前几年,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雷默撰写的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发表以来,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著名学者黄平、崔之元主编的《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及戴维·赫尔德所著《全球盟约》业已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为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及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一流权威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近50名就中国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是这次会议的论文集结集出版,作为对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一个回应。本书对于“北京共识”的诸多讨论信息集中,观点均来自海内外名家学者,比较难得。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当他们提出一个概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定义,进而挖掘出其内涵和逻辑。“模式”这个词本身并无褒贬,较之前几年国际社会上的“中国威胁”和“和平崛起”,“中国模式”给人的感觉更中性,而且学术厚重感更强———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还在发展、完善中,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成功经验。不管是有关时政类、社科类,还是财经类的图书,都开始对“中国模式”概念着重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和研究———这难能可贵。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5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