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政协委员唇枪舌剑与民主监督无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95 次 更新时间:2010-03-04 18:05

进入专题: 2010年两会   民主监督  

曹林 (进入专栏)  

政协大会刚刚开幕,人大会议尚末开始,两会的空气中已充满了唇枪舌战和针锋相对的火药味,雷声隆隆,炮声不断。先是张晓梅委员“给老婆发工资”的建议引得舆论狂轰滥炸,再是严琦委员的“取消所有社会网吧,政府办公共网吧”引来一场网络群殴。还有某委员的“楼市没有泡沫,泡沫不破不能叫泡沫”,某委员的“买不起房不该怪政府”,都成为舆论炮火猛烈抨击的对象。网友批判,委员辩护,两会的舆论场上充满硝烟。

无辩论,不民主;无硝烟,非政治。辩论和冲突本来就是民主议政中的常态,大家一团和气毫无争论才不正常,硝烟很多时候正是民主的象征。不过,面对眼下两会中此起彼伏的硝烟,我找不到半点儿民主的快感和民主的味道,而是充满失望,感觉那不过是在浪费参政议政资源,以错位的交锋营造了一种热闹的幻象。

人大会议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监督政府。我们希望,代表能代表人民,就某个问题对政府部门进行盘问,在某个政策上与政府官员唇枪舌战,就某笔不妥的政府开支对部门步步紧逼,针对某个决策的可行性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也就是说,交锋多是发生在代表和政府部门之间,火药味产生于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可我们眼前四起的“两会硝烟”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很多时候与监督政府无关,冲突是发生在舆论和代表委员之间。不是某些代表委员就某个问题当面批评相关部委,在辩论中争出火药味;而是某些代表委员提出一些垃圾建议或雷人提案,激起公众批评从而擦出火药味。被架上审判席的,不是政府权力置于阳光下接受人民监督引出的,而是一些代表委员和他们的提案议案。“炮轰某个提案”不断制造着新闻热点并影响着两会的舆论议程。

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场景:代表委员本受民众委托对政府进行监督,却反成为民众批判的靶子;民众不是与代表委员一样去监督政府,而首先去炮轰自己的代言者。硝烟四起火光冲天,人民与他们的代表委员打得一塌糊涂,却忘记了他们原是自家人,忘记了他们本该合力去监督政府,一起去炮轰腐败的官员,一起努力为权力加锁。

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成为民众“批斗”的靶子,问题可能出在某些代表委员身上。首先是他们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和背弃了自身的职责。人民推选他们当代表委员,本是委托他们代表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约束政府权力,监督政府花钱。可许多代表委员却反而站到了政府权力那一边,有的为迎合政府“闻税则喜”的偏好,提出许多收费增税的馊主意,有的为政府的扩张权力和侵犯民权提供论证(严琦委员的“取消所有社会网吧而由政府办”就带着这种色彩)——当代表委员不去监督政府而站到民众对立面时,与民众的冲突自然在所难免。

“两会硝烟”由此而生,无关民主监督,而是监督者自身的内耗。

最希望看到这样的硝烟场面,一个人大代表拍案而起痛斥政府部门乱花钱,一个政协委员把部委高官问得哑口无言。不是像现在这样,代表委员与政府间没有硝烟,而与民众打得不亦乐乎,喧嚣的场景都是代表委员“雷语”引发的“血案”。

进入 曹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2010年两会   民主监督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04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