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炎: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1 次 更新时间:2009-12-17 18:40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田培炎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和实现这项重大任务,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决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在一起,强调“三化”的整体性。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最新成就。

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

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并且最终由实践来检验。它的生命力和真理价值,只有成功地指导实践,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千差万别的各国国情,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揭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客观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性品格。它总是在开拓性的创造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着自己持续前进的真理。认识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只是为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广阔的前景。与时俱进地回答实践提出的最新课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奥妙所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具有时代气息。

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主体。实践主体要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不断跃进,不能单凭分散的、盲目的、自发的探索,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给予指导。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毫不隐瞒自己的阶级立场,始终把服务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而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够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掌握的人越多,就越能显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才能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使之得到普遍认同、受到真诚信仰、拥有广泛群众。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形成与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针对新阶段新任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迫切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

就理论创新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认真反思因研究与宣传的力量整合不够而导致低水平重复、因深入实际不够而导致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因成果交流渠道不畅而导致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多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进一步完善理论创新机制。依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进一步整合理论研究力量;改进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引导理论研究进一步聚焦;畅通理论研究与决策制定的联系渠道,形成理论研究与决策需求的良性互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各级领导机构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政治责任,引导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力量探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需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第一,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深入研究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背后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既要看到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参与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的话语权、影响力日益增强,双边多边合作机会愈益增多,又要看到各方面都要遏制、牵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看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便利,又要看到我国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技术优势的压力,尤其要看到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的劣势位置;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进程中,既要看到推介中华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我们要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需要深入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诸如,贫困增加、人口膨胀、高耗能高污染等发展问题;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淡水短缺、能源短缺、粮食短缺等资源环境问题;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民族种族冲突、防止核扩散、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安全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发展动态、治理对策,为完善我国的发展战略,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还需要深入研究别国执政党的治国理政。以宽阔的胸襟、谦虚的态度,深刻认识各国执政党的执政过程、执政经验、执政规律,特别要注重研究他们在确定治国理念的时候,如何考虑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参与国际事务的时候,如何把握独立性与开放性、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在社会动员的过程中,如何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在运用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如何塑造国民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等。通过比较借鉴,进一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不断增强科学治国、民主理政的自觉性。

第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立论基础。理论创新要服从和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理论创新要服从和服务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此为基础,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和谐。

把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直接目的。必须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以及所产生的具体政策需求。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深入调查、严格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紧密跟踪政策实施,及时修正和完善决策,以理论的新创造推动实践的新进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第三,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的现实进程和现实形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发展进步的新要求接踵而出,各种矛盾大量涌现——新矛盾与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与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可以预见的与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全力聚焦、深刻解答这些矛盾,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能够得到的、最密集的理论生长点。

为此,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解决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制度,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第四,准确把握、及时概括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是发现社会活动规律的基本途径,也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原理。因此,既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宏大时空和广阔视野,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趋势和未来走向,又要注重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创造的局部性、阶段性的现实经验,进一步揭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增强我们科学地运用客观规律的本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这里,重要的是掌握理论创新的正确思想方法。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生动实践的革命性品格;要以甘当小学生的谦虚态度和深入实际的踏实作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参与火热的创造性实践中捕捉真理的气息,在感知典型经验、反思曲折探索中发现规律的痕迹;要尽可能详尽地占有材料,从中提炼时代精华、提升认识水平,取得新的理论成果;要有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的勇气,敢于突破陈规和定论,敢于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要坚决摈弃生吞活剥、唯洋是举的假理论,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的伪创新。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学习特质

针对理论武装方面存在的党员干部不爱学、不真学、不深学等问题,针对理论宣传方面存在的人民群众不愿听、不解渴、听不懂等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努力增强实效上面。

第一,推动领导干部担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表率。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就能够在全党全社会发挥很强的示范带领导向的作用。必须着眼于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改进干部教育培训,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组织和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此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获得坚定的理想信念,获得科学判断形势和分析解决问题的鲜明政治立场、科学思想方法,获得极为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政治智慧、领导艺术和道德力量,不断增强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

第二,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必须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学科,创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新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编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还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抓紧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三,改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必须着眼于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新理论思维和话语体系,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那里发掘理论语言的内涵,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用生动活泼、通俗晓畅、平易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帮助人们化解思想困惑,廓清思想迷雾。还要拓展理论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和方法,既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继续开展各种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积极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又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传播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广科学理论的新阵地。

(作者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副局长)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1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