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佩蒂斯:必须为中国经济减速做好准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8 次 更新时间:2009-08-10 17:19

进入专题: 经济减速  

迈克尔·佩蒂斯  

20年来,特别是在过去10年,负债迅速增加使美国的消费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长,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美国消费过快增长带来的一个后果是,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经济能够比除美国之外的全球消费增长得更快。作为美国消费热潮主要受益者的亚洲尤为如此,特别是中国。

过去几年,虽然中国每年的消费增速达到了惊人的9%,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远远超过这一水平,每年高达10%至13%。中国能够做到这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向制造业投入了大量资源和廉价融资,在此过程中生产出了超出中国家庭和企业消费能力的产品,剩余产品出口到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由美国消费者吸收。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不管美国喜欢与否,未来几年,美国的负债水平将会下降。因此,美国的消费增速将远远低于经济增速,从而导致贸易逆差缩窄。对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而言,即便不考虑全球投资下滑的可能性,美国贸易逆差缩窄也会带来一段经济增速慢于消费增速的时期。

这很重要,尤其是对中国而言。如果中国经济是美国消费过度增长的最大受益者,那么中国也可能成为美国储蓄率上升的最大受害者。迄今为止,中国一直能够避免这种逆转带来的冲击。尽管中国的出口下降了,但进口下降的速度更快,因此中国的GDP继续以快于消费的速度增长,同时中国的储蓄率(消费的对立面)继续攀升。但这是以不可持续的压榨中国出口竞争对手为代价的。

最终,美国贸易逆差缩窄,必然造成中国把生产与消费增量的差额出口到海外的能力下滑。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出现了。当这一切发生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低于中国的消费增长,与美国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换句话说,中国消费的增长不会像过去20年那样拖低GDP增速,而是会拉高GDP增速。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需要上升,就像美国消费占美国GDP的比例必须下滑一样。

如果中国的消费能够继续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的GDP增速将从过去几年10%至13%的高水平,回落至接近6%至8%的水平,这取决于美国调整的速度和中国贸易竞争对手吸收调整的比例。但我们有理由怀疑中国的消费能否如此快速地增长。

首先,在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环境下,如果消费增速也出现下滑,这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就像在收入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带来了消费的迅速增加一样,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应会导致消费增速也放缓。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财政刺激措施主要是大幅扩张银行贷款——几乎肯定会导致坏账大幅增加。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中国未来几年必须要做的),可能需要采用与解决上世纪90年代末银行危机相同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必然会限制消费的增长。

迄今为止,新增贷款异常但低效的扩张,令中国经济实现了许多人就在6个月前还认为不太可能实现的增速。但迅速增加的银行贷款,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长期解决方案,特别是如果这些银行贷款的配置错误达到了以前贷款飙升时的程度。

未来5年或更久,中国的经济增速必然会低于消费增速。作为中国财政刺激方案特色的大规模但不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新生产设施投资,将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世界需要做好准备:在10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从过去20年令人眩晕的高度,降低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仍然可观但远远低于目前水平的5%至7%。如果目前的财政刺激方案拖延了中国的调整进程——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的增长率也许会更低。

本文作者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是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

    进入专题: 经济减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6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金融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