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法律人应从哪里寻求学术突围

——为《中国刑事程序的当代命运》一书所作的序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4 次 更新时间:2009-04-24 11:13

陈卫东  

在我的学生当中,李奋飞博士有点特别。他特别能讲,特别有想法,做起事来也很特别。别的不说,出版这样一本书,或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例证他的这种特别。

言归正传。

应该说,奋飞博士的学术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凭我的感觉,在最近的两年中,他的论文出产量并不高,在当今学术评价指标化的环境中,作为他的老师和朋友,我还真有点为他担心。然而,当他把这本书的稿子呈送给我时,我的这种担心成了多余,甚至可以说变成了赞叹。奋飞竟敢冒着可能被学术界蔑视的风险,在黄金的两年中,不“做”大论文,专攻“小文章”。而更可贵的是,这些“小文章”,在我看来,远比时下众多的“大论文”优秀。

很明显的一个理由是,这些“小文章”好读。

也许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必须说,这点至关重要。论文也好,随笔也好,生产的首要目的是让大家阅读。而遗憾的是,当今学术论文产出量几何数字激增,但阅读量却不见增多,很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诸多论文引用率为零。

这是学术的一种悲哀。

似乎论文生产的意义只在于发表,只在于发表之后可能带来的个人收益,而不是促进知识增长和理论互惠。而论文不求阅读只求发表的现状,又导致另一重困境——论文越来越长,品质却越来越低。

所以,学术需要“打假”。

奋飞及时出现。他的“打假”不是揭露剽窃抄袭、学术腐败,而是自觉地在寻求学术突围。

他的这种突围体现在,他尽量用“简白”的话将道理说明白,力求让文字变得生动、易读。当他能用两三千字将一个问题解释清楚时,他绝不用叠床架屋,“整”出一篇两三万字的论文——那是在害人,浪费读者宝贵时间。

在当今法学界,“简白”几乎成了一种可贵并且稀缺的品质。

正是基于这种“简白”,奋飞努力通过大众报刊而不是学术期刊传递他的思考,他试图让自己的思考影响更多的人,而不是一小群学术精英。这无疑是一种了不起的理想,因为在当代中国,法治注定不是学术精英在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不是法学论著堆建起来的封闭城池,而是一场全民实践。

在我看来,奋飞所做的,正是为了推动这种法治的全民实践。他积极参与讨论极富社会影响力的刑事案件(如邱兴华案、聂树斌案、黄静案、许霆案,等等),企图用自己的一支笔唤起大家对法治实践中种种缺陷的关注。但奋飞所做的,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普法”,他不是在宣讲某种教义,他不是在解释某些条文,而是在试图勾勒法治下的阴影。也正因为此,他的文字中流淌着热血,也夹着悲鸣。他叹息许霆案中的非正义,竭力呼唤大家去关注邱兴华案中被遗忘的被害人。

即便如此,奋飞不是愤青。通过那一篇篇鲜活的文字,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优秀的学术洞察能力。如,在许霆案的分析中,一些学者“清醒”地强调司法独立,防止民意干预司法。但奋飞却娓娓道来,证明了在中国民意从来就不曾影响司法。影响司法的,是政治,是权力,“民意影响司法”只不过是统治者的一种治理术。再如,在聂树斌案中,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不少人都在极力呼吁要查清聂案的真相,给聂树斌以“正义”。但是,奋飞思考问题的角度却令人耳目一新。在他看来,即使我们无法查清“聂案”的真相,但只要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认定聂树斌就是真凶,就可以根据“不冤枉无辜”、“疑罪从无”以及“有错必纠”的原则宣判聂树斌在法律上无罪。

奋飞的这种学术突围,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界,更有另外一种深远的意义。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的系列问题彰显了实践高于理论,中国刑事法治的问题不在于立法的圆满与否,而在于实践中的操作性与合理性。当“刑事诉讼法失灵”问题暴露出来时,研究者大多做的是现状批评和理论分析,宏观有余,细致不足。

但奋飞做的,却不是这样。他不是要提出一个普适的理论模式或解释框架,他更多是深入中国法治实践的第一线,去近距离观察刑事诉讼法何以“失灵”。他乐于和基层法官、检察官、派出所民警聊天,不是去指责他们缺乏法治素养,而是细细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意见,并认真分析,为什么目前的这套程序规则会被搁置和架空,为什么刑诉法“修改不修改,其实对我们影响都不大”。而如今,我们不少的研究者,似乎已经缺乏这种倾听的耐心,而是急于推动立法修改,急于将“先进制度”植入我们的法典中。我分享他们的法治理想,但我必须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我们需要象奋飞这样的,将自己置身于全民法治的洪流中,而不是超然、凭空地为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实践指路。

当然,作为他的老师,如果说,我对奋飞还有什么期望的话,那就是,希望他在继续这种努力的同时,也能够兼顾好更加规范的“学术性”论文的生产。

这不仅对他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的学术界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陈卫东谨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61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