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智:人的主体性的“时间性”及其“未来之维”

——《主体生成论》序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60 次 更新时间:2009-04-16 12:41

进入专题: 主体性   时间性  

段德智 (进入专栏)  

人的主体性的“时间性”乃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性的一项根本性内容。它不仅关涉到我们已经初步谈到的人的生成性的过去之维(前现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人的主体性)和现在之维(当代社会的人的主体性),而且还关涉到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

如果说我们从逻辑层面讨论人的主体性的结构性和生成性时,主要借鉴和扬弃的是当代结构主义思潮的话,那么,当讨论人的主体性的“时间性”时,我们予以借鉴的将主要是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尽管时间具有三个维度,即“过去之维”、“现在之维”和“未来之维”,但是,如果从人的主体性或从人的主体的生成性的角度看问题,则“源始而本真的时间性的首要现象是将来。”[1]其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就在于人的主体性或人的主体的生成性之区别于物或物的机械变化的根本表征即在于他是一种“面向未来而在”的动物,他的“过去之维”和“现在之维”都是需要藉“未来之维”获得其意义的。[2]用我们在后面第五章的说法就是,惟有作为主体的人的“未来之维”才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希望之维”、“意义之维”、“超越之维”和“生成之维”。我们之所以将我们的主体生成论称作“希望人学”,其目的正在于突出和强调人作为一种未完成的动物,其本质特征在于人是一种“面向未来而在”的动物,一种“面向希望而在”的动物。

现实的人也总是历史中的人,总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人。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社会转变为商品经济社会,人的主体性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从“人的依赖关系”转变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从强调人的群体意识到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再到强调他我意识。而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出现,人的主体性的更为高级的形态也将随之到来。我国《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我国《礼记•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圣人理想,《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即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关于人的主体的生成性的“未来之维”和“希望之维”。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我们觉得至少有两点是需要强调指出的。这就是:一方面,无论是我国《礼记》中所标画出来的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还是《共产党宣言》中所标画出来的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出来的。无论是苏联曾经出现过的“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还是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大锅饭式的共产主义”,其历史教训都是应该牢牢记取的。另一方面,我们所谓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作为未来之维,是永远处于我们前面的东西,是我们永远要为之奋斗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的未来之维并不是某种僵硬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既不是任何一个确定不变的偶像,也不是任何一个确定不变的社会模式。作为主体的人的未来之维是那种永远变动不居的,从而能够永远处于我们前面的东西。

--------------------------------------------------------------------------------

注释: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90页。

[2] 参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88页。

进入 段德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主体性   时间性  

本文责编:li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40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