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伟:农村发展报道近期对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7 次 更新时间:2009-03-31 13:18

进入专题: 农地流转   新闻报道  

张立伟  

农村锐意改革、加快发展,是今后几年中国大地上最值得关注的巨变之一。风起、潮正涌!中国新闻界如何报道?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在2003年,成都即开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试验。那么,考察走在前面的成都等地的探索及其报道,或可为做好近期农村发展报道提供一些对策。

三类土地流转

新一轮农村发展的引擎是土地流转。报道它要有抓手,提纲挈领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流转:农地、建设用地、闲散地。先说农地流转。通过转包、退包、互换、出租、入股等形式,集中土地搞规模经营。如2004年成都试点的“邛崃模式”:村民自愿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集中土地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农民收入为“股权+红利+工资”。农地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用途,否则18亿亩耕地的红线无法坚守。

再说建设用地流转。通过建新型农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作其他用途。《新华每日电讯》报道,2008年11月10日,两宗20余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成都锦江区农村土地房屋交易中心挂牌出让,标志成都迈出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的第一步。两宗土地被某汽车公司与燃料公司获得,使用年限40年,将用于建汽车品牌店与加油站。这用途已经非农化了,还有半农化的,如开发乡村旅游、度假酒店等。

最后是闲散地流转,即“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拍卖治理。治理的典型是开发影视与旅游著名的横店集团,地处浙江东阳半山区,利用河滩、荒地建影视拍摄基地,削平大小山头30多座,炸山所用炸药,比东阳市解放以来所用炸药的总量还多。真得感谢这富于创意的非农化山水综合治理,不然我们哪儿去找影视《英雄》或《汉武大帝》中那些金戈铁马的场景!

以上三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流转,交叉对应农化、半农化、非农化三种土地用途。在日月沧桑的希望的田野上,不仅有一片冬麦一片高粱,也有汽车品牌店也有超市,也有横店式的“东方好莱坞”,把野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而这些都是新闻。

流转三步骤

横看,有三类土地流转;纵看,有流转三步骤:确权颁证、流转实施、配套改革。“确权”是2008年初成都农村的热门话题,所有土地边界都要与相邻单位踏勘、协商,盖公章确认,办理证件。春节过后,成都各级干部奔走田间地头,拉起皮尺卷尺问个不休,成为春耕农忙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场面在30年前分田到户时曾出现过”,成都市国土局锦江区分局局长赵全说。

当时强调“试验”、“只做不说”,媒体也少有报道。现在可以说了,成都目前有60%的农户完成摸底调查,11%完成确权颁证,要颁发“四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林地使用权证》。注意才完成11%呀!2008年春天的一把火,还要烧向下一个春暖花开,烧出中国大地上30年前包产到户才出现过的热气腾腾。

确权(产权明晰)是改革的基础,流转(三类土地)是改革的核心。还有配套。土地流转,必然辅之以金融改革。2008年8月,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这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家外资独资村镇银行,主要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这还只是经济配套之一,全面配套改革则是本文最后要论述的“四位一体”科学发展。

第一行动集团

农村发展报道,见“事”更要见“人”。土地流转,纵看横看都是新鲜“事”,现在来盯“人”。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创新是对现存制度的改变,它使创新主体能获得追加利益。那些预见到潜在利益并行动起来的决策者形成“第一行动集团”,这当然是农民了。他是谁,她长得怎样?没个基本判断就会画歪。借用一位美国学者的观察,乔舒亚?雷默说,30年的改革发展,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长期以来被视为全世界最落后、最保守的中国农民”,“已跻身于全球最渴望革新的劳动者之列。一般说来,中国农民每过3年就完全淘汰他们所用的种子,而采取更新的、经过基因改造的良种。”①按雷默的提示,我们还想到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农民工进城……都是农民自己行动起来,解决农村发展难题的重大创新。

明确我们的报道对象再不是“我真傻”的祥林嫂,也不是刚进城的陈奂生,还要分门别类去把握。陆学艺先生把农村人口分为8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②农村现代化,需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分阶层观察就有了进入路径。《四川日报》报道:“如何锻造一支素质较高的‘村官’队伍?泸县在全国首创‘订单式’培养:公开在当地招考优秀青年,送到高校深造两年后再回村执政。”新闻标题是《百名“订单村官”履新4月》。报道他们上任后,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办事方法都与前辈不太一样……那么,农民自发创新→人力资本投资→新型农民的更多创新,任何一个阶层都可以这样观察,再乘以8,就是全体农民的创新,几代人的创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菊黄蟹肥,创新滚起雪球来。

第二行动集团

不仅有“第一行动集团”,经济学说,还有“第二行动集团”。后者指那些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创新收益的力量。两大集团配合,获得创新收益并进行分配。这次农村改革,谁是第二行动集团?大致有三个分队。

首先是政府。2008年10月13日,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交易所——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经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等承办的“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会上建议:设立统筹城乡大管理部门;尝试“县下设市”;帮农民把连锁店开进城……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然带来一系列政府职能与服务的创新。

其次是企业。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成立首日,就签约12个项目。签下1300亩土地的“新地主”严大为来自台湾,“听说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走得比较远,我们才来的。”按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企业家”的定义,那是“把经济资源从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领域的人”。农村吹来变革的风,企业家鼻子灵得像妖精,三分惊奇两分赞,还有五分想合赚,进农村抢抓“合赚”机遇,将成为一股浪潮。

再次,是非营利组织,包括我们熟悉的“事业单位”和志愿组织、慈善机构等。如上面讲的“订单村官”到高校,后者也得量身定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农村行政管理专业,聘请校外专家、涉农部门和乡镇干部到校授课。在第二集团第三分队中,媒体的旗帜星罗棋布有型有款。江苏电视台远赴日本和韩国,以日、韩与江苏三地互动为框架,推出8集系列报道《扬子江?汉江?富士山——对话新农村》。新农村同步了地球村,媒体快到村东头装广播,说说“卡哇依”与蓝牙,说说理查德大叔家娶媳妇趣事一牛车……

2007年2月,四川乐山电视台开播“新农村频道”,这是全国地市级电视台第一个对农专业频道。开播一年多,收视份额在乐山市落地的44个频道中稳居前5位,广告收入增长2倍多。这就叫——“两大行动集团共同努力,获得并分配创新收益”。我们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话对;反过来说也对:“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四位一体科学发展

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实质,是“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报道之外,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报道也要跟上。《成都日报》以下3篇报道,正好对应后3个方面。

第一篇《议事会:变“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邛崃探索“村两委+议事会”的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村上财务支出,需要发展议事会选出的5位普通村民,持各自的1/5公章,合在一起盖章才生效。以前在小说、戏曲中得见的虎符、合印……不料今日重现邛崃农村!“5人监督梅花章”是个信号,一剪寒梅预言一春花事如繁星,经济自立的农民必然要求民主权利,围绕“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我们会有一系列“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报道:民主选举报道、民主决策报道、民主管理报道、民主监督报道,如此等等。

第二篇《不闻麻将响 但听欢歌笑语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郫县农民的诗意生活》——该县在成都市率先建设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媒体不仅客观报道,更有创意的是,策划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回顾2007年,《浙江日报》与《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网站,策划推出“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希望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像“种”庄稼一样让本地文化生根开花。四家联手报道,“百村赛”广为传播,104个参赛村在热身准备中,纷纷拿出绝活——板凳龙、渔灯舞、莲花落、道情、剪纸、花鼓、武术……再由四家媒体强势传播,带动其他乡村也纷纷开展起自己的乡土文化活动。

第三篇成都新闻《一元公交突破二元结构——龙泉驿区创造性地开通“一元通”公交》——该区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00公里、日均新增城乡公交100班次。像乡村公路、城乡公交这样的基础设施,必须政府作为公共物品投入。那么,强化政府职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将成为增长迅速的报道领域。而这也意味着“大民生新闻”——报道政府从政策、制度与公共投入大面积改善民生,将从城市向农村扩张。农村社会建设有底线和高线。其底线,是为农民编织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灾难救援、扶贫、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其高线,是为农民创造社会机会:教育公平、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等。两条线之间,有无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报道题材。

注 释:

①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1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170~17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进入专题: 农地流转   新闻报道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实务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96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记者》2009年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