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乡村在文化上的消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54 次 更新时间:2009-02-12 14:45

秋风 (进入专栏)  

经济衰退,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在沿海外向型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很多人指望,返乡农民工在乡村创业。然而,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乡村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已经基本沦落了。

大多数古代文明是从农业、从乡村开始。所以,在所有成熟的古代文明,对于乡村生活,不吝赞美。比如,古罗马、古代中国、近代英国,都有“田园诗”这样的文体。知识分子即便生活在城市,对乡村也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不乏真诚的向往。

这一点是一个常识,毋须多说。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忽略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在两个最为稳定的现代国家,英国和美国,乡村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城而隐退。最著名的故事有,美国前总统卡特拥有农场,似乎是个花生种植者。刚刚卸任的布什总统接待外国政要的最高级待遇,是邀请其到自己在德克萨斯州的农场、牧场共享烧烤。

由此隐约可以看出,乡村始终是美国国家精神的一个隐秘根基。美国的确够现代,繁华的纽约城、加州的软件园、华丽的好莱坞,令世人羡慕。然而,在所有这些现代场景的背后,还有一个广阔的乡村,并且,它始终在国家生活的所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举其大者,在美国制宪过程中,乡村向美国宪法注入了自由、个人责任、限制权力的精神。二十世纪以来,乡村不断向美国政治注入保守主义的刺激力量。乡村向城市不断传送文化资源,比如,过去一百年美国几乎所有流行音乐样式都渊源于乡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人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生活、社会结构,决不是由现代的城市单方面决定的。城市也许是美国的文明之花,乡村却是美国文明深植的树根。美国确实十分现代,但美国也保留着强烈的乡村性。提起乡村生活,美国人多的是羡慕。这是这一点,让美国精神始终与大地保持着有机的联系。

本来,中国有更多的条件在国家结构中保留这种乡村性,从而拓展出宏大的文化场景。不幸的是,过去一百多年来,种种畸形的理念逐渐抹黑了乡村。从法国传来的现代启蒙主义教授告诉青年学生,乡土社会是愚昧的、落后的,城市才是先进的、文明的。进步主义者告诉人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注定了不能适用工业社会的需求。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全民彻底抛弃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全盘拥抱城市文明。按照这样的理念,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忙着给农民送去他们自己觉得先进的城市文化。八十年代之后,时髦的现代化理论家们又编造了一大套现代化就是城市化的神话,今天,各地政府正类忙着拆除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把农民赶上空洞的现代楼房。

这样,通过各个学科的思想、学术,中国思想界、知识界、文化界成功地编造了一套神化城市、歧视农民、蔑视乡村、全面改造乡村文明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透过无孔不入的思想灌输体系影响到所有人。乡村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农民被打上了卑贱的印记。城市人口因此而产生了一种无端的傲慢,乡村民众也接受了这种意识形态,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明只有自卑,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尽快、永远逃离这落后、愚昧之处。由此,文化意义、文明意义上的中国乡村不再存在了。

然而,如此全身心拥抱城市文明的意识形态,最终却落了个两头空:城市文明孱弱无力,乡村文明凋敝流失。乡村社会严重地空心化,伴随着人员向城市的单方面流入,乡村的文化资源迅速流失、灭绝。这些乡村流入城市的人口也没有向城市输入新鲜血液,他们没有成为文化的缔造者,相反,乡村社会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由于偏见的压制而耗散于空虚之中。

生活在今日的中国人是尴尬的:整个国家的精神出现了荒漠化,当代中国人可怜到连自己的流行文化都找不到。中国文明面临的最大挑战也许就是:怎样保存乡村社会仅存的一点根脉,进一步复兴它,让乡村在文化上、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在共同体的精神结构中恢复其应有地位。

进入 秋风 的专栏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8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