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的长期供求形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26 次 更新时间:2008-07-21 11:15

进入专题: 王建  

王建 (进入专栏)  

过去的2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6%,这一速度水平,也使中国成为同期内世界各国中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是国民总储蓄率显著上升。在80年代,中国的总储蓄率平均为37%,90年代以来已经上升到4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这一储蓄水平,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排名第二。其次是出现了在工业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显著上升,在80年代末期,重工业的比重还不到50%,而目前已接近60%。储蓄率上升和重工业比重上升,都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的标志,按照日本和“亚洲四小”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中国有可能再过20年就能步入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的时候,总是会发生能源结构的改变,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工业部门的扩张具有逐步加快趋势,就是通常所说的“起飞”。而重工业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是轻工业的四倍,所以在工业化中、后期,由于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比重就会上升,甚至带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中国,1985年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约占全部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目前则上升到70%以上,即已上升了5个百分点。

  

工业化先行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工业化中、后期能源方面的结构变化,不仅有产业部门间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也有能源消费方式的结构变化,主要是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对热值高、污染少的石油消费需求迅速上升。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石油消费的增长,大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人均消费的石油,从50年代中期的500公斤增长到70年代中期的2吨,由此使石油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从50年代的20%上升到50%以上,而在目前的所有工业化国家中,石油消费所占的比重都在超过了40%。

  

从能源资源条件看,中国是以煤为主的国家,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大大低于国土面积比重的7%和人口比重的20%,所以石油的长期供应并不乐观。过去十年中国由于出现了重工业主导增长的趋势,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同其他进入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一样,出现了逐步上升趋势,从1990年16.6%上升到2000年的23.6%,上升了7个百分点。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的净进口量已达7000万吨,如果按近5年的净进口增长速度推算,5年后中国的石油净进口就将突破5亿吨。

  

但是要使中国的石油消费比重继续上升看来有很多难题。首先,目前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只有7亿,而中国目前的人口已接近13亿,中国加入工业化国家行列,将几乎使世界的工业化人口增长近1倍,如果中国的石油消费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可能需要28亿吨原油,而中国自己所能生产的部分很可能还不到4亿吨。目前到今后世界石油的总产量将只有40亿吨,其中可以提供出口只有15亿吨左右,即使全部给中国也不够,实际上也不可能全部给中国。其次当然还有运输方面的问题。国际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是中东,以10万吨级的油轮从海路运输到中国,是否可以通畅地通过已经极为繁忙的马六甲海峡都是疑问。

  

但是不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也将产生极为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工业化的发展要依托城市,而城市的发展要依托平原。在中国,平原面积只有12%,而且90%的平原集中在沿海地区。中国是人口大国,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不可能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那样依赖国际市场,需要在工业化过程中保持相当多平原作为农田,因此在极为有限的平原面积上布局城市和发展工业,必然造成高度集中的环境污染,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在沿海平原工业密集区域内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中国工业在沿海密集的程度可能只有日本可以相比,但日本是岛国,而且地形狭长,大气污染可以很快被海洋气流净化。而中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沿海平原地区的大气环流主要受东南海洋季风的控制,海风从东向西吹来,遇到逐步上升的地势阻碍,净化空气的能力远不可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目前刚刚出现加速势头,大气污染的问题已经很严重,如果工业继续在沿海密集,煤炭燃烧继续增加,后果不可想象。

  

因此,改善中国能源结构的要求就显得特别迫切,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发展水电、核电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将成为中国完成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发展这些技术有些成本还比较高,但是随着中国对石油进口需求的增加,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必然会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发展新能源就有了经济合理性,还有保护环境的要求,也会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以未来的中国,很可能是走在世界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前列的国家,并形成巨大的市场和产业规模,中国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长期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王建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燕园评论发布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