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第八行——从一个更大背景来看中国当下诗歌和我们自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37 次 更新时间:2001-04-24 10:50

进入专题: 中文   王家新   诗歌   五四文学社  

诗人王家新  

我这次做讲座无题有感,但五四文学社要求有一个题目,所以没有办法我就想了这个题目。前段时间我在德国慕尼黑访问时住在一个叫斯潘贝格湖的地方,20世纪很多著名的现代作家、诗人、艺术家、思想家都曾在此生活过或访问过,像托马斯曼、尼尔克、本亚明等,哈贝马斯现在也住在湖滨的村子里。艾略特在他的《荒原》第八行提到了这个湖,所以我们称斯潘贝格湖为“《荒原》第八行”,我对朋友说我是住在《荒原》第八行。我在德国重读《荒原》全篇后感到无比惊讶,我再次惊讶于艾略特那种无比深邃而又广阔的对人类生活的透视;惊讶于《荒原》本身那种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非常奇妙的诗歌组织方式,用抒情、叙事、拼贴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把独立的东西组织成一个整体。《荒原》带给我的又一个思索是什么是经典?经典是那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重读的东西,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东西。比如《荒原》,从写作到现在80年过去了但它并没有过时。从多方面来看,我们现在仍生活在艾略特的《荒原》之中,这就像艾略特本人从伦敦城走过的时候,感到他自己仍生活在但丁的《地狱》中一样。什么是荒原?在我看来艾略特意义上的荒原就是旧的世纪已经死去而新的世纪尚未诞生的阶段,或是说一个新的意义系统、信念尚未诞生时的一种状态。荒原可以说是神性消失后人类生活本身那种贫乏的、无聊的状况。从我们中国目前的文化和精神状况看,难道我们不是生活在荒原之中吗?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无聊。我们这个时代无聊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把一些精神和文化活动都变成了无聊之举。无聊中之最无聊者是写诗。现在看到的许多诗歌你能认为是诗吗?在诗歌界有人提出过“诗到语言为止”,现在又有人提出“诗到肉体为止”,我觉得现在是非要把诗歌写到无聊为止。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多少值得我们尊敬的思想家、作家和诗人?因为无聊人们就要找事做,像打架、争论、争吵、骂娘,越来越热闹。我们的报刊媒体深喑热闹之道,没有热闹也会给你炒作出热闹来。有谁在关注那些真正严肃的、有意义的、建设性的思考和写作呢?这个时代的热闹和无聊成正比。在媒体和文坛的喧嚣中,灵魂的寂寞成倍增长。我说这些话也许带有一些情绪的成分,但我的确感到很悲哀。

我经常把北京的80年代和90年代作对比,我觉得现在的北京变得现代了、富裕了,但是对我而言北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富丽堂皇的荒原。当我重读艾略特的《荒原》时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正生活在荒原之中。我感到了艾略特巨匠式地对生活的洞察力,感到自己正生活在艾略特的注视之下。关于诗人艾略特有许多非议,经常有人用“吊书袋”“卖弄”之类的字眼来嘲讽艾略特,一笔抹煞他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美国诗人威廉斯说“《荒原》诗的出现是美国诗的一场灾难”,但我想这些都无损艾略特的伟大。80年过去了,我们再来看《荒原》,它日益显示出经典性的意义,艾略特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关怀和他那种跳出自恋、浪漫主义的抒情,那种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仍然是我们今天应该去做而一再回避去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写作者我自己仍然处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伟大的先行者所开辟的方向之中。在一些人看来20世纪是过时的了,但20世纪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一生的写作已经足够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庆幸自己生活在20世纪。以后的写作无非像本亚明所说的那样“向后阅读自己”。我深深感到20世纪尚未写出来,20世纪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它对我们个人良知所提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仍没有回答,所以我宁愿生活在20世纪也就是以20世纪作为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范围。我并不想跟上这个时代,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像昆德拉所说的那种“以对抗时代的进步来获得自身艺术进步”的勇气和能力。我很珍惜这种与时代的错位感而不是合拍感,错位感一直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它深刻而沉痛。现在据说诗歌在前进,有些年轻诗人喊出“先锋到死”的口号,有些年老的诗人也不甘寂寞声称自己是“职业革命家”,但除了哗众取宠,除了一点可怜的姿态,我看不出它们有任何艺术上的先锋之处。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先锋那么不过是一种廉价的先锋,这也是世纪末的一种心态,一种开创新世纪的情结又出现了。很多人急于站在新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口。以本亚明为例,曾经有人认为本亚明是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口。本亚明这样回答:“不,我并不是站在新时代的门口,我是站在最后审判的门口。”在我们这个环境中,在我们这个时代,有谁有本亚明那样的勇气和能力呢?我从《荒原》谈到本亚明并不是想向大师致敬,而是痛感历史和自身的存在在我们写作中的缺席。写作变得越来越狭隘,对历史、对周围世界、对文明的关怀意识和对社会、对人性的批判精神正日趋淡薄。一种艺术承担的勇气和能力正在许多人身上丧失。现在诗歌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技巧完善了但灵魂并没有相应地壮大;花招变多了但诗歌中的境界却变得狭小了。这种现象即使是在我所认同的诗人身上我也看到了,比如说北岛。我对他90年代的诗很失望,我并不是说他90年代的诗没有进步,相反可以说北岛90年代的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技巧更成熟了,但却丧失了早期作品中那种震动人心的力量。我想这和北岛自己后来在艺术上的选择有关。他一心一意要避开历史、道德、政治这些东西,要成为一个城市的修炼者。

当然这些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政治过多地伤害和干扰了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然而问题在于北岛在泼洗脚水的时候把婴儿也泼出去了。我想如果北岛有别人一半的承担的勇气和力量,那么他早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我是很尊敬他的,但我替他感到惋惜。很多作家和诗人极力避开政治、历史和道德,生怕受到伤害,一窝蜂钻进“沉思”、“纯艺术”这样的避难所和防空洞里去。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诗歌艺术要真正地穿越历史、超越历史,唯一的道路是“彻底地穿越它,从它的另一头出来”。如果不深入到历史社会文明生存中去探索去批判去思索那么艺术本身就不会有力量。再想想古今中外那些伟大光辉的艺术品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在对艺术的无比承担中形成的。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写作状况,我深深感到我们现在就整体而言除获得了写作技巧之外并没有建立起写作的能力。艺术当然要超越道德,但它在超越一种道德之后依然会体现出某种道德。这就是艺术人格本身的力量尊严和光辉。

这些年我走了国内国外很多地方,个人生活经历比较丰富,这使得我能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来看中国国内的文学。我感到国内同胞的写作缺乏足够的自尊和尊严。俄罗斯文学的尊严是怎样形成的?没有自尊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躲避一个作家艺术家的良知应承担的一切怎能让别人来尊重你?中国文人不仅躲避而且为这种躲避寻找种种籍口。以“纯艺术”为籍口是功利的,它完全丧失了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真精神。“纯艺术”“纯思”的说法是矫情的也是幼稚的。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我们能纯到哪里去呢?举个例子,我现在住在昌平乡下,在一般人看来我是找到了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那儿青山绿树,但要我象柳永那样去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我觉得会很滑稽。因为意识形态权力机制已彻底改造了中国农村。村委会每天的广播里喊的是“各位代表到大队来”,大队这个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用语,为什么现在还要用?“大队”是具有某种军事含义的词,为什么村委会喜欢用这个词呢?这就是权力欲在起作用。在我生活的那个所谓“诗意栖居”的地方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能够逃避到哪里去呢?

(未完,见下页)

    进入专题: 中文   王家新   诗歌   五四文学社  

本文责编:王文佳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7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