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评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9 次 更新时间:2008-11-26 11:07

进入专题: 《西湖》2008年第11期  

【北大评刊主持人邵燕君】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4部入围作品公布了,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我们评刊工作开始以后。其中大部分当时做了点评,对一些未曾点评的作品,尽量补读补评(有个别作品未能找到,只能留空)。此次点评完全根据我们自己对茅盾文学奖评选标准的理解,不考虑各种“现实因素”。因时间紧促,也未能进行集体讨论,“个人投票”完全表达点评者个人意见,聊供参考。

莫言:《四十一炮》,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点评者:王惠兰

个人投票:反对

通透、丰富的感觉,奇诡、恣肆的想象,加上强烈“莫言式”的叙事语调和视角转化,《四十一炮》在小说的开始显示了一种貌似开阔、宽宏的气象,也较好地展示了莫言融通现代和民间的能力------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却越来越让人感觉它的华丽、诡奇背后缺少依附,缺少支撑,缺少内在的精气。它叙述的只是一个浮于表面的故事,故事到最后,仅仅是“炮孩子”罗小通对吃肉、对性欲故事的津津乐道、滔滔不绝,这在我看来是对才华的一种浪费,它较之以往更突出地凸显了莫言先生在思想力上的匮乏,空洞。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其含量交给一个三万字的中篇完成就已足够。这篇小说输在轻,输在浮上,同时,也输在“格”上。它从原欲出发,到原欲为止,铺陈纸上的多数是关于“吃”和“性”的欲望故事,而那些所谓和“现实”有粘接感的部分也仅停留在俗套和大众的习见上。它是一部不思考的小说,不提供故事之外思考的小说------莫言在代后记《诉说就是一切》中也乐于如此承认,他说,“我向来以没有思想为荣,尤其是在写小说的时候”。我理解莫言这话的针对,但,完全抛开思想似乎意味着人抛开了骨骼,谁能保证它不成为散沙,谁能保证自己的“滔滔不绝”不会是一腔废话?

范稳:《水乳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点评者:闫作雷

个人投票:赞成

范稳的《水乳大地》无疑是近年来的一部长篇力作。在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纷纷嚷嚷并呈定型化趋势之际,《水乳大地》的出现,可谓鹤立鸡群,再次显示一种艺术手法的生命力。可贵的是,它并不是刻意魔幻,也不是刻意模仿,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然得像对那片充满神奇魔力与信仰的“大地”历史的记录;这是一部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神魔混杂的大地史诗,作者用悲悯的眼光,书写了“文化交叉”地带关于信仰的“百年冲突”。那么驳杂混乱的地缘政治,那么激烈惨酷的种族仇杀,那么水火不容的文化交锋,都被笼罩在宗教信仰的神性光辉之下,这一切,作者写来举重若轻。绵密而又内敛的叙述,使小说紧张而结实,小说结构和人物塑造亦可圈可点;对百年历史的处理,因作者深切的同情而不显得简单化,相反,它有一种让人信服的魔力。《水乳大地》以其神性之笔穿透了历史与神话的腹地,在那里,灵魂飞扬,俨然一块真正的人间“飞地”。

邵丽:《我的生活质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点评者:张岩雨

个人投票:反对

邵丽的这篇小说由官场的叙述延伸到情场的舞台并最终达到关于人的生存价值意义的探讨,作者有意把权力与情欲分开,把官场中人变为日常生活中人,将他们对人性、情感的真实体验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语言丰腴饱含韵味,线条粗中有细,心理细节刻画生动细腻,人生的庸常和无奈通过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勾勒出:一个看似成功的男人追求、挣扎、彷徨,内心中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以及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深省。作者试图借此故事中发掘出人的生存意义,探寻出有关生活质量的思考。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较为简单,作者叙述的笔法和力度明显不够劲道,行文推进的步伐较稳重而缺乏跌宕起伏之感,而且故事本身拓展空间不够宏大,无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掩卷而思,并没有太过形而上的思考价值,末尾的叙述表白直白,有画蛇添足之嫌,也未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较为单薄。

王蒙:《青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点评者:徐妍

个人投票:赞成

《青狐》不仅是王蒙“迄今为止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而且也是反思和重写新时期文学的作品中最复杂、富有深度的一部。小说借助女作家倩姑从青姑到青狐的变化历程,全息扫描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演变形态。由于王蒙积淀了独特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段共和国的青春期记忆,也便在《青狐》中练就了一种非比寻常的既单纯又老到的双重目光。加上他“一半是诗人,一半是政治家”的独特气质,使得《青狐》以周身裂痕表达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精神追寻与困境。特别是,经过《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等叙述操练,《青狐》的反讽叙事已经炉火纯青:《青狐》轻盈地消解了“新时期”建构起来的一切神话。而且,《青狐》的反讽叙事严格地忠实于现实世界的本相,却又无所羁绊地飞翔在想象力的狂欢之中。当然,《青狐》的反讽叙事在通通射杀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群像光环的同时,并没有为幻灭中的人们提供任何救助的承诺。叙述主人公钱文的依托之地与其说是思想的旷野,不如说是经验的智慧。尽管如此,《青狐》还是优秀之作。可以说,能够在反讽的叙述世界中,将官场秘籍、文坛内幕、情场角逐、历史吊诡、革命涨落等剖解得如此深入,在当下文坛,《青狐》是难得之作。

孙惠芬:《上塘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

点评者:李云雷

个人投票:赞成

在这部长篇里,作者试图从地理、政治、交通、通讯、教育等不同的角度勾勒出一个叫“上塘”的村庄的全貌。小说的每个章节分别以上述角度为标题,如“上塘的地理”等,但在这里,地理、政治这样的“大词”并不显得空疏,因为在小说中,这些词联系着这个村庄具体的人物、事件与细节,小说在细致的描绘与叙述中逐渐生动、丰满起来。小说写的是农村与农民,其侧重点在于描绘民俗、文化以及农民们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状态。这里既有历史的因袭,也有现实的对比,但作者打破了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的简单划分,这个封闭的小村庄中现代性因素的进入,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也有文化与传统的失落。

这部小说的题材、散文式的笔法以及叙述语气,都对萧红的名作《呼兰河传》有明显的传承,但区别也是易见的。如果说《呼兰河传》能很好地将抒情、幽默与对苦难的描述结合起来,既大气又有灵气的话,那么这部小说可以说大气有余,而灵气不足,对现实的描绘有余,但抒情、幽默等独到的艺术韵味不足。虽与经典作品比较尚有不完美之处,但在当下同期的创作中,《上塘书》仍可谓一部力作,它为当代农村的变化提供了一幅全景式的画面,这是非常难得的。

王刚《英格力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9月。

点评者:李云雷

个人投票:赞成

小说篇名为“English”的音译,写的是一个70年代中国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文明”的经历,“英语”就象征着文明。小说具有较强的自传性和抒情性,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讲究绅士风度的英语教师王亚军,美丽的阿吉泰,在时代转换与感情挣扎中的“我爸爸”与“我妈妈”,与“我”一同成长但性格不同的黄旭升、李垃圾等等。其中最引人的形象是来自上海的英语教师王亚军,他的悲剧命运也象征着文明与知识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命运。而少年“我”对王亚军的追随,则将青春的叛逆与对“文明”的追求融合在一起。以一个英语教师和一本英语词典作为人类知识与文明的象征,在今天“第三世界”的文化视野中,或许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但却极其鲜明准确地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想像。

作为一部描写“文革”时期青少年成长的小说,《英格力士》写出了成长中的压抑与欢欣,少年“我”的叛逆表现为对知识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当时的“文化平民”仅有的选择,也是小说能引起共鸣之处。小说细碎的叙事,使之更贴近生活与真实,将很难被概括与规约的经验呈现了出来。王刚在《英格力士》有意地避开影视剧的影响,力图创作一部“纯正”的小说,这样的努力已经被小说的实践证明了。

方南江:《中国近卫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点评者:张光明

个人投票:赞成

继《最后一个军礼》(合作,获1980年全国优秀小说奖)之后多年,将军作家方南江于2005年初推出了他军旅文学创作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近卫军》。该作从题目到内容都体现了作者宏大的构想和史诗性的追求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歌赞。作品全景式、大跨度地书写了中国武警部队的成长壮大史,刻画了和平年代的英雄形象。作者对军旅文学的现实主义进行了富有启示的探索。作品客观地展现了武警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组建、提干、出警、视察、军训、工程建设、官兵关系和腐败、贿赂、恶意竞争的问题以及新老两辈的军人英雄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平静中激荡惊涛,平淡中时现旋流。不过,包括《中国近卫军》在内的大多数军旅文学作品的都应有更深的挖掘空间。军旅文学对英雄和历史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战争年代的单纯斗争思维,而要融入新时代的气息,接受以前和现在复杂因素的制约,对历史和时代、对英雄和人生还可以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和哲学高度,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这是对军旅文学更高也更有意义的期待。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

点评者:刘晓南

个人投票:赞成

《秦腔》显示出贾平凹对他所熟悉的乡村题材的高超驾驭能力,生动地写出了这个时代的乡村政治与伦理精神,也写出了对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相比于《废都》中对城市生活夹生化的把握和猎奇性的表达,《秦腔》显示了作者对农村世情的通透理解和深情关怀。贾平凹借这部小说颇为理直气壮地表达了对农民价值观的认同,似乎有意抛开了以往知识分子写农村题材时不可避免的精英立场,而附身于一个似疯半傻的农村混混“我”,加入到乡间人情政治中来演绎一场农民话语的狂欢。小说几乎通篇由对话组织,人物之间的交锋皆通过话语的机锋呈现。对话中又蕴涵了极丰富的戏剧感,每一段对白都是一场好戏,人物的性格、心态跃然纸上。小说还不时穿插着戏文、秦腔曲谱、民谣,显示出某种“互文”的复调效果,对于懂秦腔的读者来说,当获得更会心的阅读享受。但小说所采取的艺术形式也确是一把“双刃剑”,大量冗长的对话挤压掉了小说情节的舒展空间,内容便显得过于紧促,密不透风。由于缺少叙述和描写的穿插铺垫,事件之间没有必要的过渡,也使小说的节奏显得缓慢单一。

范小青:《女同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点评者:谢琼

个人投票:反对

我不掩饰对作者范小青在《女同志》中表现出来的卓越的写实才华所怀的惊叹。毫无疑问,这部讲述女干部政坛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是在选题上、故事的架构上,还是人物心理的刻画或细节的微妙处理上,都显示出了高度的成熟和深刻,令绝大多数浮光掠影的同题材小说无法望其项背。它真正以缜密而富有真实感的故事和心理推进触及女性自然人格和社会政治人格之间的无法回避的矛盾,同时却并没有做出过多自以为是的解释,而是将一切思考都蕴含在故事当中,将问题留给读者。叙述也稳得住脚步,从不因为追求故事行进的速度而牺牲看似啰嗦实则传神的对话或独白,使得全书读来异常丰满。但是,作为一项文学奖的候选作品,它的写实毕竟又过于丰满了一些,而缺少超越具体故事的进一步形而上的思考,甚至缺少给读者留下回味时间的间歇。这样,读者就只能记住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看到她个人的政坛悲喜,而无法在她其实具有相当普遍意义的自然和社会人格矛盾中看到自身的影子,生发出更一般化的思考。

刘醒龙:《圣天门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点评者:邵燕君

个人投票:赞成

《圣天门口》堪称近几年来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一系列历史“重述”作品中成就最为突出。这部作者耗时六年创作的长达100万字的长篇巨制,以武汉附近的天门口小镇为切入点,对中国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颠覆性的“重述”。如果《秦腔》的特点在于其“反史诗化”的写法,《圣天门口》特点恰在于其对“史诗化”写法的全面继承和发扬。刘醒龙是一个来自民间也扎根民间的作家,他坚信依据“朴素的真理”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小说的局限性也恰在于,完全站在朴素的“民间”立场上对复杂的历史进行反思,可能被朴素背后的简单化局限。在《圣天门口》这里,“简单化”的局限主要表现为对革命的理解上。不过,这样的问题在当代作家中是普遍存在的。刘醒龙的好处在于,思想深度虽有局限,但立场坚定,价值观完整,作品气韵充沛,贯彻始终。从写实的功力而言,《圣天门口》远远超出了当下绝大多数“写实”作品,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写人物都相当出彩。尤其是杭九枫、阿彩这样生长在民间文化里的人物,栩栩如生,整部作品读来也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冉平:《蒙古往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点评者:丛治辰

个人投票:赞成

以区区26万字的篇幅,叙述成吉思汗及其部族前所未有的赫赫战功,回首那有如蒙古草原般辽阔和广大的荣耀,《蒙古往事》绝对可算是一部四两拨千斤的史诗式力作。小说从铁木真手握凝血而生写起,至扎木合战死,蒙古草原统一收束,此后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事,则以插叙的方式闪烁于这段叙事之中。如小说的名字所暗示的,虽然是处理这一段最为铁马金戈的历史,作者的叙述语调却像是回首往事一般从容不迫。他显然吸收了《蒙古秘史》等蒙古典籍的叙事风格,以及蒙古歌谣的韵律,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使叙述充满诗意,萦绕一种迷人的陌生感。作者将宏阔的历史凝聚在铁木真一个人身上,与其说是在吟唱一个民族的史诗,不如说是在关注个人的成长。这个蒙古汉子和我们一样经历人生的磨折,但是他的意志和品格成就了他英雄的命运。而就在铁木真的成长与抉择中,我们得以深刻体认蒙古男人的豪迈和蒙古女子的坚忍,体认这片草原的独特气概。小说后半部分几乎全围绕着扎木合与铁木真这一对安答的生死较量展开,这是一种久违的男人之间的恩怨,令人读来既扼腕叹息,又回肠荡气。较之那本同样以蒙古草原为题材的畅销书《狼图腾》,《蒙古往事》显然对蒙古历史和蒙古族人民的性格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在艺术上,它更加精炼,却更加丰富,是《狼图腾》及其它少数民族史诗题材都难以望其项背。

王立纯:《月亮上的篝火》,作家出版社, 2005年9月。

点评者:张光明

个人投票:反对

大庆作家王立纯写大庆的长篇作品《月亮上的篝火》内容跨越三十年,全景式地书写了平凡人的“铁人”精神,高扬了主旋律,体现了作者对工业题材创作的执着和坚守。作品以炊事员为核心,展现出许多平凡人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平凡英雄形象。作者用顺畅幽默、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世俗式”地体现重大历史题材是此作的鲜明特点,这也是作者对身处的那片土地的至爱以及对美好精神的信仰的实践。然而作品缺少一种对精神的再探索,单纯的变换角度从世俗化方面来体现大庆、“铁人”精神,仍是主题先行的表现,于是作品则缺少了一定的活力和文学的本身价值,好人好事好精神的“宣传意识”不由自主地依然笼罩全篇,从而作品失去了更大的吸引力和多重价值的阐释空间。

毕飞宇:《平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

点评者:刘晓南

个人投票:反对

毕飞宇向来擅写“小”——人心之小,以探索人性幽微来展拓“小”之境界,写透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往毕飞宇最拿手的形象多是女人,写得最好的也是这些女人之间的战争。《平原》却为之一变,将笔墨投注于男性,写一个叫端方的男子成长的故事,端方之外,还闪烁着许多毕飞宇小说里难得一见的男性群像。《平原》虽多了股虎虎的阳刚之气,骨子里还是作者醉心与擅长的那一路,仿佛一部扩张了的男人版《玉米》。比《玉米》、《青衣》更上一层的是,《平原》里不仅关注“恨”,也将目光投注于爱。然而,《平原》里的爱,又是变态的、压抑的、绝望的。《平原》中弥漫着时代的苦闷,各式各样的苦闷编织出一张大网,将王家庄的理想一网打尽,人们在这苦闷中左冲右突,无路可走,将那个红色年代中乡村的窒息与荒凉表现得深刻而哀切。从整体上看,《平原》的结构有些不够均衡,下半部分的气势和力气都有所减弱。作者忽略了故事与人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以致于虽然我们见到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却显得过于独立而缺乏整体感。某些关键部分的节奏似乎也进行得过快,如果多盘桓一些时候,或更有长篇风度。

杨志军:《藏獒》(一二三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08。

点评者:闫作雷

个人投票:反对

杨志军的《藏獒》是一首藏獒精神的挽歌,也是一部藏獒的史诗。同时,它也以藏区草原上藏獒的盛衰,贯穿了当代历史,当然,这不是小说的重点所在,小说高扬的是那种忠诚与责任、爱与感恩的精神。雄性、残暴、血腥及作者浓郁的情感投入,不乏阅读快感。新世纪以来书写“动物精神”的小说甚多,但像《藏獒》这样将动物的雄性、人性乃至神性高扬到如此程度的,可谓少矣。不过,《藏獒》与这些小说一样具有某种症候性——缺失的人性的、强势崇拜、不择手段的激烈竞争与拼搏(拼杀)——某种时代病象的寓言化。于笔者看来,小说的问题不在于它明显的武侠小说的模式化套路,不在于一部甚于一部的传奇和离奇,也不在于其“欲状其智而近妖”的物极必反,而是,其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参与了某种新造神运动;在其中,忠诚与服从,英雄与新神离得那么近,在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中,一切秩序各安其位。藏獒内部及人与藏獒之间的不容变更的等级,也在作者貌似以藏獒为中心,实则“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下,自然化了。

鲁彦周:《梨花似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点评者:闫作雷

个人投票:弃权

老作家鲁彦周的长篇遗作《梨花似雪》,自出版后在读者中反映很好,被普遍认为是一部具有“思想艺术境界”的长篇力作。一些读者认为作者用情感深厚的抒情笔调,书写了巢湖地区从“十年内战”到“文革”后的历史;在宏大叙事被质疑或瓦解的今天,作者的执着让人感动。有评论者认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对历史、对历史中的人性表现都有新的感悟和开拓。由于时间太紧,笔者没能找到这部作品,所以无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更无从知道的作品的问题所在;这种没看过作品就乱说的行为,笔者也感到无地自容。幸好还有读者及专家的阅读,相信他们能以自己的文学眼光对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在这里,笔者向已去世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年12月。

点评者:刘晓南

个人投票:赞成

这是一部鄂温克民族近一个世纪的生活长卷,散发着史诗的连绵气魄和如歌的迷人诗意。小说如额尔古纳河之水,流畅、清澈,舒缓自如,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原始部落生活风情的一角,令我们在自以为优势的文明中,看到了另一种诗情画意的存在。“清晨”“正午”和“黄昏”是“我”讲述整个故事的顺序,同时也象征着鄂温克这个游牧民族从自然原始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在失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氏族伦理逐渐在现代文明的侵犯下崩溃之时,这个民族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不得不走向黄昏。小说叹惋少数民族文明的合理性、反思主流意识形态和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压抑和摧毁。作者的叙述语调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节奏感,在“叙述时间”中以苍老和睿智的口吻,而“故事时间”中的口吻则随着人物的成长,由天真浪漫逐渐发展为激情成熟。但在整个叙述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某种“外在性”,比如,小说的叙述人是九十岁高龄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但进入到小说中读者发现还是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的迟子建在为我们讲故事。“内在性”的缺乏使这部小说虽然充满了符合现代人想象的“原始风情”,但缺少这片森林孕育的“原始灵性”,于是也使小说的“史诗性”追求缺少一种内在的魂魄。

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期。

点评者:邓菡彬

个人投票:赞成

继《务虚笔记》之后,史铁生再一次把他对生命的多年思考沉淀在小说之中。性与爱,灵魂与肉身,绝对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命定,诸多《浮士德》式的本质化追问与华丽的句子相得益彰。惜乎文气时强时弱,这大约也是作者以病弱之躯进行强大的精神探寻和漫长的文学之旅必然产生的力不从心所致,善读者自可从中感其真味,而不必求备焉。

周大新:《湖光山色》,作家出版社,2006年4月。

点评者:张岩雨

个人投票:反对

《湖光山色》通过对一系列乡村图景的描述,写出了乡村政治、权欲斗争与人性嬗变,道出一个正直、坚韧的灵魂面对权欲交织的农村权力场时所作的挣扎和斗争,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农村女性暖暖,这个形象是对新世纪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作者以楚王庄这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小村落为故事的背景,中间贯穿着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宽厚度,历史和现实形成互文,相互映衬互相阐发,作者表达了权利欲望的过度操纵终会导致自我毁灭这样一个真理,这部小说在当下的乡村小说中,对于历史纵深度的叙述和阐发、人性嬗变的描述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意义。但是这部小说的叙述笔法不太娴熟,人物形象只能称得上是鲜明但是并不出彩,人物性格转变较为突兀,场景描写不够详细,背景略微空泛。整部作品缺少宏大的气度和风范,语言流畅但是耽于平实,缺乏亮色。历史人物故事的叙述与现实并未很好的融合,而是隔着一层薄雾,显得有些做作。

张卫明:《城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点评者:谢琼

个人投票:反对

张卫明的超长篇小说《城门》共分上中下三部,分别以“盘马”、“弯弓”和“射天”为题,总页数达1400多页。这部小说以饱满的激情和带浓郁地方色彩的语言讲述了蒙族人民从抗日战争一直到剿匪战争的一代战争传奇。少数民族地区的战争故事显示出其特有的色彩,在内容上表现为正规军队和民间军事力量彼此交融,在叙事风格上则表现为革命历史叙事风格和民族传奇叙事风格相融合。上部封底对于此书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那就是“对汉语文学创作和阅读都意味着是一种难度,也是一次挑战”——至少在阅读的层面上确实如此。这种难度和挑战来源于篇幅之长、用词之僻和繁复缠绕的语体风格,它们一方面能够向读者展示作者高水平的叙事能力,另一方面却也使得读者在进入故事时感到困难重重。

麦家:《暗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

点评者:陈新榜 

个人投票:反对

《暗算》将间谍战的通俗传奇和革命历史叙述融为一炉,洞开了“主旋律”和大众文化的新的交集空间,开辟了 “特情小说” 新类型,标志着当代文学中英雄传奇小说传统的变异和复苏。凭借着准确洗炼的语言、紧凑引人的情节设置,麦家展现了“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们独特的超人天才,关注他们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奇异经历和生存境遇,让这些传奇性的非常人物重返历史现场。小说不但给人惊险刺激的新鲜感,还带来智力考验的愉悦,可以说是近年来最为“好看”的作品,因此能够从容游走于“雅”“俗”两端,在大众文化市场需要和“主旋律”的狭缝间周旋自如。然而由于专注于追求“好看”,小说只聚焦于故事的传奇性,过度渲染特务情报工作的神秘奇诡,从而遮蔽了人物更为丰厚的内涵,使得作品在深度方面显得尤为不够。另外,小说几个部分之间只凭借同一个背景凑成一体,其实并不紧密,似乎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

红柯:《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12月。

点评者:余旸

个人投票:反对

小说讲述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土著王卫疆的成长故事,分为两部分。上半部的故事集中在新疆的乌尔禾,如此一个荒僻空旷野兔成群充满异域风情的蛮荒之地,充满了神话和传奇。为王卫疆启蒙的老人,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他原是退伍养伤的单身军人,憨鲁而野性,在天荒地野的草场牧羊中,获得与自然同化与动物交通与神话同构的智慧与朴素。于是,其汉人名字陈大壮自动消隐,代之以一个更具蒙古特征的象征称号:海力布。而王卫疆,在老人的“自然教化”与已侵入当地的“现代文化”的培育与纠正下,成为一个具有“自然悟性”的现代学生。这一部分是红柯的优势所在,状景抒情具有浑朴自然之气,土窝子那镜子里的月亮,营造出天地混沌纯洁如水的境界,让人难以忘记,年代久远所具有的回忆语调与海力布虚实交汇的传奇水乳交融。随后,下半部转入王卫疆离开乌尔禾汇入社会的现在进行时,也到了真正考验作家功力的关键处,可惜,进入现代社会,作家显得难以应付,功力不逮。

肖克凡:《机器》,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12月。

点评者:陈新榜 

个人投票:反对

在当前文学中,曾经是国家主人翁的工人随传统工业题材一同悄然退隐到边缘,似乎被人们遗忘。在此背景下,《机器》这部“工人世家的平民传奇”就显得格外独特,它围绕一个工人之家两代六口从抗战末期到当下的曲折命运展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横跨半个世纪的工人生产生活的长轴画卷,更为难得的是小说对“劳模”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大机器工业时代精神的追认和张扬。不过,小说前半部尚能精心刻镂营造,写人叙事浑厚而不失细致;后半部匆匆忙忙,更偏重于关心现实问题,不免贪多不化,损害了小说的完整和连贯性。尽管时间跨度很大,也基本反映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幻,但以“史诗性”标准衡量,小说只是记述了这段时间世事变迁的表象,而对于何以如此没有给出有效的解释。在曾经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解体之后,作者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可以依靠的思想体系,无法从“本质”上把握这段宏伟历史,于是作品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架构,只能通篇随波逐流。当然要强调的是,小说的选材和问题意识难能可贵,使它无愧于一部值得关注的反映中国工人的重要作品。

刘静:《戎装女人》,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

点评者:张岩雨

个人投票:反对

这是一部涉及军人亲情、爱情、友情、婚姻、家庭伦理和职业操守的现实主义力作,作为军旅小说,此篇主人公的身份是特殊的,身为师长,有着军人的坚强与果断,身为女人,有女人软弱柔情的一面。同时,处在家族重重矛盾纠纷中,又有平常的小人物的复杂多面性。作者用颇具生活化的笔调写出了一个看似不平凡却又异常平凡的女性形象,并随意点出了一个家族,一个人群,不仅仅是在写一个戎装的女人,更是在写一个军人家庭的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种种焦虑等。整部书作者使用大篇幅的对白,每个人物的语言都各具特色,性格一览无余,形象跃然纸上,语言看似句句平实却富有雕琢力度。相比较同类军旅作品,刘静的这部作品中,较多生活化、场景化、官场化的描述,展现了和平时期军队生活的另一面,无疑是开拓了军旅作品的题材范围。同时,作者在对现实的把握度和行文的修饰雕琢等方面做工都比较细致。美中不足的是,情节过于琐碎,雕刻过于细致,显得行文缓慢拖沓,不够旷达顺畅。

杨黎光:《园青坊老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点评者:何不言

个人投票:反对

小说对园青坊85号老宅几十口人的来龙去脉与相互关系采取全景式的细致描写,企图构建一个老舍的《茶馆》里“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式的壮阔图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临拆迁的老宅,其逼仄的生存空间成为空前重要的问题被凸显出来,住户们彼此的勾心斗角使一种相对稳固的生存秩序被突然瓦解。小说架大劲足,几十个人物次第出场,有条不紊,生动还原了改革开放初期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图景,但是作者对众多人物用力较为平均,悬疑不足而繁琐有余,各个人物支线的命运缺乏更充分的延展,收尾也稍嫌潦草——有些勉强的人去楼空的情节后,傻子将老宅烧毁这一看似富于“象征意味”的结局实为老套。实质上,这部初稿写于1991年的小说在题材上超不出新时期文学与新写实小说所流行的“房子问题”的范畴。“当下性”如此鲜明的小说,它的“晚来”(2006年12月出版)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进入专题: 《西湖》2008年第11期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61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