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冷静看待政治博客现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04 次 更新时间:2008-10-19 16:18

进入专题: 政治博客  

陈潭 (进入专栏)  

10月14日,《新京报》就《北京日报》所刊发本人的《政治博客的“江湖效应”及其他》,专门发表社论《“政治博客”:值得重视的公民表达》,文章对中国草根和官员政治博客民意沟通的互动前景进行了乐观分析。但就笔者自己而言,其实还只能对此表示谨慎的乐观。

毫无疑问,18岁至35岁为主年龄段的博客作者往往是这样一个思想活跃、表达积极的群体。但是,“思维活跃”并不代表言论或意见的正确性。况且,年轻人的情绪张力与极端的心态更有可能导致信息的扭曲和失真。

博客所能实现的可能仅仅是大众参与的平等,能够部分体现草根的意愿。从表面上看,官员博客能使得政府官员更加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但是,他被约束了的身份能否使他随时随地作出“真实表示”呢?同时,官员开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民众参与公共决策渠道的不通畅。如果我们的政府什么事情都不能通过主渠道解决,而需要通过博客、网络或者其他非制度手段“曲线决策”,那么无异于当年皇帝在宫内不知天下事,只能依靠“微服私访”来了解民情、探究虚实、辨别真伪,这是不是体现了对老百姓主流表达某种程度的忽视呢?

毫无疑问,孙春龙的博客举报对于揭发山西娄烦事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的存在意义是不可复制、不可标榜的。试想,如果仅仅依赖记者孙春龙博客而不是他所在的媒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孙春龙,如果没有人跟帖和讨论甚至向上反映,如果没有高层批示,事故处理的结局又会怎样?当然,有这样的博客总比没有要好,毕竟已经发挥作用了。

由此看来,政治博客的出现,还处于依赖网络技术进步的民意操练阶段,政治博客民意表达时代尚未来临。

[附录1]

“政治博客”:值得重视的公民表达

来源:《新京报》社论,2008年10月14日

10月13日,《北京日报》刊发题为《政治博客的“江湖效应”及其它》的文章,从美国2005年发布的《美国博客研究报告》与美国的政治博客现状谈起,引申到对中国政治博客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谈到美国博客对其政治的影响,人们会想起1998年个人博客“德拉·吉报道”率先发布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件,引发一起影响巨大的政治风波。

如果说博客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已有十年,它对中国的社会影响则主要是近五年。中国的政治博客一方面表现出草根网民对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关注与探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从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行政官员通过博客与网民实现互动,并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从博客的代表性来讲,尽管博客作者的年龄以18岁至35岁为主,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也是思想活跃、表达积极的群体,他们的博客要表达的并不局限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利益,视线也不仅仅在自己生活范畴之内: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社会突发事件,他们都予以关注;在5·12汶川大地震面前,他们的政治热情又表现为志愿者的实际行动,数百万人将博客的模版变成对死难者的烛光哀悼。

再说政治博客的平等性与公正性,尽管博客作者无论是年龄还是地区都有着巨大差异,边远地区的百姓上网都困难,当然也就很难通过博客写作,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要看到这种趋势与发展过程。当发达地区的博客信息通过有效的方式获得反馈,并维护了公共权益,它就会促进不同地区社会公共表达的发展。有史以来,没有哪一种媒体与方式能像网络博客这样,使民众获得相对平等便捷的话语表达手段,而这种表达既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人完成。它的即时性、无门槛、无限传播性,使博客更体现了草根精神与民本精神。

最近发生的一起由博客引发的事件,或可成为政治博客的标志性事件。据报道,9月14日,记者孙春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指出山西娄烦事故中存在的问题。9月17日,高层领导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了重要批示,案情开始有了转机。

中国的行政官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现在还处于自发阶段,发表文章与互动交流也是随机性的。我们看到湖南某地的纪检书记通过博客发表从政观点,并通过与网民互动了解当地官员是否有贪腐行为,形成较大的网络威慑力与影响力;而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博客,又使我们看到他们的提案、他们的社会调研纪实,还有与网民们交流的内容。这些政治博客的大量出现,一方面促使国家行政获得长足进步,各级官员都可以通过这些博客获得一定的社会民意;而民众通过这类博客也获得理性的参与、表达的机会。

政治的本质是公共事务,政治博客的本质就是通过网络博客的方式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它是自下而上的网络阳光。当然,政治博客要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即使是批评性的,也要是善意的和有道理的,是维护公共利益的。目前,中国的政治博客才刚刚起步,我们希望看到各级政府与各级人大、政协网站上能率先开通实名制博客,通过博客的公开性与即时性,使政治博客获得更理性的发展,由此获益的不仅仅是相关机构,还有整个社会。

[附录2]

政治博客的“江湖效应”及其它

作者:陈潭、倪明胜;来源:《北京日报》2008年10月13日

2005年8月的《美国博客研究报告》,通过对400个访问量最大的博客观测显示:在美国,政治博客是最流行的,其次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功的政治博客,在大约整整半年时间内,引领美国的政治舆论导向,在新闻史上创下了一个个人网站长时间设定社会焦点话题的先例。这些博客内容一般都是对大众媒体播报的政治新闻和事件发表评论、提出质疑或表达不同观点,公众因此可以在主流媒体的观点之外获得独立的替代性选择。因此,这一类博客的共同特点是“博政治”,即政治博客。

在我国,政治博客近年逐渐兴起。比如,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办的“两会博客”被认为起到了“让人们更广泛地了解与参与政治决策”的良性作用。由此可见,政治博客是“表达个人政治见解、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或者实现政治诉求,在网络上发表政治性网络日志的政治人物或关心政治的公民,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个人化网络表达方式”。

“每一种技术或是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政治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同样给我们展现了它的“双面性”:

首先,从政治博客的代表性来看,虽然政治博客的门槛低,对博客主体的技术操作要求不高,任何个体只需通过简单注册便可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都可以进行第一时间的编辑出版自己的政治作品和发表政治言论。但是,博客意见的代表性明显不足,18-35岁的博客数量明显占据绝大多数,况且还有绝大多数民众因为贫穷、文化程度、技术等各方面原因不能或不会使用网络,因而政治博客尚无法反映各个阶层的政治诉求。同时,由于政治博客的轻易注册的获取性,个人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博客,倘若相同政治博客的民意垒加,是否能真正传达和反映最根本的原生态民意显然值得怀疑。此外,在商业化的网络空间中,博客遵循市场化运作的规律,真实的民意和公民参与诠释的民主有可能被无所不在的商业利益侵蚀和扭曲。由此可见,政治博客的精英主义和商业主义路线的副作用仍然不可小视。

其次,从政治博客的平等性来看,虽然网络对话呈现先天的平等性和透明性,可以使公众面对高层领导者时消除对权力的畏惧,民意也可以不被屏蔽或筛选过滤而反映出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在实际情况中,网民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效应,当个人意见与所属群体或环境观念发生背离,便会有人放弃个人看法,产生趋同心态,转而支持优势群体与优势意见,从而形成舆论压力对平等协商和民主决策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在一国之内,网络博客技术的发展把人群迅速地分化为精英和普通大众等群体,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的威胁来自于国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身份、地位差异随着信息鸿沟的扩大而不断扩大,从而最终会威胁到民主政治。

再次,从政治博客的公开性来看,网络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公开性,而公开性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但是,由于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中的草根意见过于分散、无序竞争以及网络舆论结晶机制的缺失,尚难对政府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政治无小事,博客再自由,也难免“祸从口出”,个性互动与写作快感容易招致一些情绪激烈、见解偏颇的跟帖和言论,个人隐私也通常被放大和滥用,这种博客的“江湖效应”往往忘记了博客作为公共媒体的一面。而某些精英博客往往通过更加巧妙的编辑和信息操纵,使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事件、数字失实,从而误导公众。更厉害的是,用网络信息轰炸的手法把大量公众无法消化的权威信息塞满公众的头脑,使公众面对纷繁复杂的权威信息无法做出自己正确的抉择。

最后,从政治博客的安全性来看,目前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使用的语言是英文,世界上6000种语言中的大多数语种在互联网上找不到,40%的网民在美国,因此英语霸权和美国霸权表现得特别明显。并且,美国人还制定了详细的全球网络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期望在未来单独地充当“网络警察”。众所周知,电子网络能导致信息霸权,信息霸权是国际政治霸权的一种延伸,西方帝国主义所谓“软文化”的入侵和意识形态的输入有可能使青年丧失主流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行为参照体系,有可能分离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也有可能带来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因此,一种陶醉于所谓的网络“超国家主义”幻觉有可能带来博客殖民主义的泛滥。因此,作为公民而言,政治博客意见的表达必须以国家利益和公共事务的民主设计为原则,尽量避免私人化、低俗化和过分情绪化。而作为政府而言,博客治理的制度和文化的建构必须充分发挥其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进入 陈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治博客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50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