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中国有争取独善其身的条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9 次 更新时间:2008-09-21 19:48

进入专题: 经济评论  

周其仁  

全球经济景气变化,首先看美国。不少人的看法是,这次以次贷开头的美国经济的大麻烦,尚没有“见底”。客观衡量,美国经济缓转过来总要有几年时间。当然,美国经济调整的余地很大,比如美元疲软,它的出口就开始上升,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GDP还有1.5%的增长,就是靠出口。把出口的贡献拿掉,美国经济的增长为负。欧洲、日本的国内消费下去了,出口没上来多少,所以经济增长开始出现负数。这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当然不小,对中国这样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影响就更大。

欧美多久才能缓口气?

中国不能被动跟随、无所作为

  

到底还需要多少时间,欧美日本的经济才能缓转回来?我认为没有谁能确切知道。我们当然相信美国、欧洲不至于重蹈日本经济的轨迹,希望他们能够比较快地走出目前的阴影。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发达也有发达的难处。

美国上世纪60年代打越战,巨额赤字加美元泛滥,终结了美元法定兑换黄金的地位,随后就是70年代的高通胀、低增长,CPI指数到达过13%~14%的高位。为了抑止通胀,他们出了一位英雄般的联储主席,通过紧缩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使联邦基准利率达到19.5%,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达到过21%,失业率直追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 2002年以后,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同样又是财赤上升、美元疲软,加上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为应付衰退,美联储又连连降息。全球油价高到了离谱的地步。美国经济和国力的走势,会不会像越战以后一样,一个大弯子又拐上十几年?

这个问题,别人可以视而不见,但中国不可以。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的外向依存度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现在的问题是,在欧美、日本经济景气下行时期,高度外向的中国经济还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这个问题要明确地提出来,因为有一种舆论,似乎说通货膨胀也好、景气收缩也好,都是全球性的,所以谁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水涨船高、水落船低。我们至少不完全同意这个舆论:通货膨胀和景气收缩固然有全球趋势的影响,但并不意味每个国家只能被动跟随、无所作为。以通胀为例,全球通胀抬头是事实,国际高油价高粮价的冲击也是事实,但在同样的全球环境里,各国通胀率从津巴布韦的百分之几百万到日本的百分之二,天上地下大有差别,这正说明一个国家能够通过主动的政策选择,在全球趋势的影响下有所作为、趋利避害。

中国有条件独善其身

供给潜力巨大 “险”中存在机会

中国有条件争取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首先,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这一点让全世界都羡慕。由于人口数量全球第一,加上近年收入增长很快,因此中国的国内市场扩展很强劲,今年以来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3%,去掉通胀影响,还有15%以上的高增长,这在全球哪里也不容易看到的。只要有需求,增长就无大虑。尤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增加居民家庭收入的份额,还能释放非常可观的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量。如果国内市场有较大的扩展,这些年对外服务的制造业转向对内将大有用武之地;中国的服务业更是有做不完的生意。

供给方面的潜力也很巨大。比如很多地方都有供电不足这一现象,这其实暗示着增长的潜力。在东莞,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关闭或歇业,但还是存在供电不足的现象。工厂每周还是只能“开三停四”,在断电的日子里,还要靠小柴油机发电。这说明这些工厂还有订单,成本虽然升得很急,但还可以撑下去。由此看来,在管住货币的前提下,恰当调整比价关系、松动价格干预的范围和强度,也可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

综合国际的高油价、高粮价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险”中存在机会。我们对140美元/桶的油价也许没有办法,但增加煤炭供给的潜力还是不小的。另外,国内粮价比国际市场低了那么多,如果合理地扩大一部分出口,世界市场的高粮价就能成为刺激中国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推动力。

财政税收调整首当其冲

“弄给老百姓花花”才能旺市场

未来的中国经济,具备了在全球景气下行的环境里争取独善其身的客观条件。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取决于中国能不能够把各方面的潜力发挥出来。争取中国经济独善其身方面,坚定信心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是有信心处理好保增长与抑通胀的关系。天下只有“舍不得”治理的通胀,没有治理不了的通胀。只要上下一致认识到高通胀的危害,坚持货币从紧不动摇,即使在全球高通胀的环境里,中国也能够把本国通胀的水平抑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中国经济的需求潜力巨大,供给潜力也巨大,实事求是地找寻释放潜力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就一定可以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

其次,有信心应对全球景气的变动。过去十年,中国已经证明自己具有利用全球景气上行的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考验中国能不能应对全球景气下行风险的时候了。中国具备争取独善其身的条件,把这方面的潜力发挥出来,中国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困难,还可以增加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最后,有信心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无论如何,中国再不能沿用过去的发展模式保持经济增长。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了一股“逼”的力量,趁势而为,可以奠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更扎实的基础。

就政策改革而言,目前首当其冲的就是财政税收需要调整。现在情况下,应该大规模大幅度降低税收。在我国,居民家庭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50%。如果政府不把钱“弄给老百姓花花”,国内市场是不可能旺起来的。因此不仅是中央税收收入要收缩,各级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也要收缩。“减税才会赢”,如果国内市场旺不起来,财政收入就没有可靠的支撑了。

广东要由“外向”转“内外并举”

房地产业对市场的带动性非常大

广东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很高,其中出口贸易依存度高达91%。这是好事情。但问题是,当全球市场由于各种原因收缩的时候,我们受到的影响就会非常大,调整在所难免。目前中国的出路是再困难也要独善其身,通过一系列改革,大力扩展国内市场,广东也应该走一条内向外向并举的道路。

经济高度外向的广东,其实最早是靠做内需起家的,广东是开发国内市场的最早成功的案例。如今,受到国际市场收缩的影响,广东要再度把向内的问题提出来。现在“广州本田”为什么做得那么好,依靠的就是内向市场,可惜的是,广东目前这样的企业太少了。如今的大势是开发本土市场,政府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把企业家拼市场的激情点燃,动员广东企业向内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企业家要和政府联合起来。

房地产行业对内向市场的带动性非常大。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垮台后,腾出不少土地,这是发展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的重要资源,同时,土地的盘整和重组还会增加就业机会。城乡建设也是中国内需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如今的普遍情况是,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却还占据着宅基地。与农村存在大量闲置土地的现象相对应的,是城市地价的飞涨。广东是第一个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的省份,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买卖、流转和交易。要让这个法案充分发挥作用,把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连成一体。建议设立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就像外汇指标一样,把节约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放到一个有管理的市场内,让城市购买指标,这就等于将城市高地价的资金流向农村,用于农村建设,从而协调城乡发展。(广州日报)

    进入专题: 经济评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9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