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从科学方法论看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经济学反思札记之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34 次 更新时间:2008-07-15 13:08

进入专题: 经济学反思  

王曙光 (进入专栏)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1994)在1934年的《科学方法》中,认为每一种发现都包含有“非理性因素”,或柏格森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他似乎也同意爱因斯坦所信奉的原则,“探索那些高度普遍性的规律……通过纯粹的演绎,从中就可以获得世界的图画”,“获得这些规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直觉才能够达到,而这些直觉都是建立在某种类似于对经验对象的理智之爱一类事物的基础之上的。”[①]在社会科学中,研究者内心所释放的某种直觉或者灵感有时确实会极大地增进我们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否是科学意义上的知识就很难断定,换句话说,真正屏弃逻辑的直觉知识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就象我们所不能断定其价值的占星术和巫医。在波普尔看来,批判性地检验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检验方法一般都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从一个尝试性地提出但还没有以任何方式进行证明的新思想出发,凭借逻辑演绎的方法得出一种预测、一种假说、一种理论体系;然后将这些结论彼此进行比较,并和其他相关的陈述进行比较,以便在它们之间发现所存在的逻辑关系(例如对称性、可推演性、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具体来说,检验一种理论大体有四种不同的途径:第一,在这些结论中进行逻辑比较,以此来检验系统内部的逻辑一致性;第二,考察理论的逻辑形式,决定该理论是否具有一种经验理论或科学理论的特征;第三,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以决定在该理论经受住我们的各种检验后,是否构成科学的发展;第四是通过从该理论推导出的各种结论的经验应用来检验这种理论。而最后一种检验的目的,是在于发现该理论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经受住了实践的要求,而不管这些实践是由纯粹的科学实验提出的,还是由实际的技术应用提出的。这样,在波普尔看来,只要一种理论经受住详尽而又严格的检验,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没有被其他理论取代,我们就可以说,这种理论证明自身具有某种活力。

从波普尔的科学认识论出发,我们可以观照一下我们所研究的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我们可以将科学简单地划分为经验的科学和逻辑的科学,而在大部分时候,经验科学和逻辑科学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在某些科学领域中,既包含了经验的成分,也包含着纯粹逻辑的推演。就逻辑科学的要求而言,只要确定理论的结论是根据假定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理出来的,也就是说,只要证明结论和假设前提的内在一致性(coherence),就可以证明其科学性。在经济学中,我们看到一种强烈的趋势,就是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依赖数学工具和语言来证明经济学命题,这种趋势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相信,数学是最适合于进行逻辑分析和论证的语言。但是,就经济学而言,它是兼具逻辑性与经验性的学科,仅有逻辑检验和推演并不能断定经济学的科学性,因此对于任何经济学命题,除了逻辑的推理与分析之外,还必须进行经验检验。在《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这篇广为人知的论文中(早在1898年,《经济学季刊》就发表了凡勃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发达的科学》,艾克纳的题目仿此),艾克纳(Alfred S. Eichner)认为,内在一致性检验只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要证实任何命题,就必须进行三种性质的经验检验:第一是相符性检验(correspondence)。这种检验就是确定某一理论的结论与从对现实世界所作的经验观测中能够得到的东西是否相符;第二是普解性检验(comprehensiveness),即鉴定理论是否能够包容与所研究的某种现象有关的所有已知事实;第三是精炼性检验(parsimony),其目的是确定理论结构中任何具体要素(包括内在假定)对于说明经验观测的东西是否是必要的,不必要的标准是去掉该要素并不降低该理论的解释能力。这三种经验性检验大约相当于波普尔所说的最后一种检验[②]。

在艾克纳看来,今天流行在经济学界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是由四个基本因素或理论构件组成,而这四个理论构件几乎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经济学家们的经验确证,它们是经济学出现根本性错误和歧见纷纭的根源。这四个要素是:(1)一组无差异曲线,这种无差异曲线是建立在各个假定的效用函数的基础之上的;(2)一组连续或者光滑的等产量曲线,这种等产量线是建立在各个假定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之上的;(3)所有不同厂商和行业的一组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4)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全部投入的一组边际产量曲线。已经有很多经济学家的验证可以证明(布劳格,1980;米香,1961;哈考特,1972;艾克纳,1976等),无差异曲线、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缺乏有效的经验数据的支持,它们是缺乏经验基础的空洞的概念,很难经受相符性检验。这些经验验证所揭示的,似乎都是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无效性,其实,许多经济学家的验证同样证明,在许多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方面,也同样存在缺乏经验有效性的危机。作为宏观经济学基本构件的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尽管概念并不空洞,但是同样经不起相符性检验,当然就无法接受实践检验。

经过这样的釜底抽薪式的考察和检验,不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资格受到严重挑战,就连经济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有效性都受到根本性的质疑。事实上,直觉已经提示我们,经济学正在面临着一种库恩所说的范式(paradigm)的危机,这种危机很容易被经济学家所忽略,因为我们已经在传统的经济学教条中深受浸染积习难返,从来没有准备(也没有勇气)对这些我们奉为真理的经济学基本构件按照科学知识学的标准进行检验。而且我们所担忧的还有经济学本身的生存问题和经济学家本身的信誉问题:假如我们抛弃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标志着经济学家200年智慧结晶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构件,抛弃那些作为经济学大厦基石和作为经济学推理的根本依据的理论和内在假定,我们还剩下些什么来维系这个学科的生存和繁荣?经济学在近年来的基本趋势表明,经济学家只是迷醉于逻辑上的演绎推理,因而对数学形式的推崇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当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理论转译成数学语言的同时,也同时逃避了对这种数学推演进行经验上的严格验证。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酷爱和推崇数学推理的经济学家)深信一句可以作为辩护盾牌的名言,即一门学科只有在熟练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算是一门科学,因此他们在经济学的数学化方面实在是不遗余力。但是他们也许没有发现,其实数学毕竟只是物理学这样的“硬科学”的通用语言,它并不是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更加类似的生物学的通用语言,而且不管如何数学化,科学的结论最终必须经过经验的检验,就象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1919年埃丁顿对日食的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关于太阳的强大引力将导致光线弯曲的预测。

我对于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这一问题的关心并不在于试图剥夺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资格,甚至也不在于向经济学家们揭示经济学本身在研究方面的误区。这些论述和探讨的更深的用意,在于提示经济学家们谨慎地使用“科学”这一术语,警惕各种对于经济学的“伪科学”的包装,关注经济学的经验意义,避免经济学泡沫化和空洞化的倾向。各种反思的结果证明,经济学距离“科学”还有很远的路程,经济学是逻辑和经验(历史)的统一体,经济学家对于演绎推理的偏好已经将经济学推向一个危险的边缘。著名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1906-)曾经对这种不喜欢经验调查而迷醉于演绎推理的“数学学究式的经济学家”提出忠告,他引用了《美国经济评论》的执行编辑在关于编辑政策的声明中的一句话,即“关于数理经济学和经典经济理论的文章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突出版面,而具有更多经验、注重政策和解决问题等特点的文章似乎在不断减少”,认为这是一种对于经济学的发展相当有害的趋势[③]。里昂惕夫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批评他的同行在研究经济学的过程中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他指出,经济学家只是对构建形式化的模型并逻辑地推演该模型的特征和特性感兴趣,而根本不去关心这些模型的假设是否真实。他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鼓励经济学家应用一种“一种系统地寻求事实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已经被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同行所接受”。“里昂惕夫悖论”( Leontief Paradox)的提出是对传统经济学教条的一种强有力的质疑,使得从事贸易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家不得不修正他们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以解释现实社会的发现[④]。经济学范式的危机说明,经济学家们必须从单纯注重纯粹的逻辑演绎的方法论转向逻辑方法和经验(历史)检验并重的方法论,坚持任何论证都只有被经验证实之后才能成为经济学累积性知识的一部分的原则,这是经济学逐步向科学迈进的唯一的道路,否则,经济学就将永远立于科学的门外。

注释:

[①] 这是爱因斯坦在纪念普朗克60周年诞辰时的演说,见爱因斯坦《我看见的世界》,转引自:[英] 戴维·米勒编:《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 [美] 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选自艾克纳主编的同名论文集,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 瓦西里·里昂惕夫:《学术性经济学》,转引自[美] 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主编:《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 [美] 史蒂文·普雷斯曼:《思想者的足迹—50位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进入 王曙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学反思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66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