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一宁:阿Q回来了!——读网上消息有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10 次 更新时间:2008-07-10 10:02

进入专题: 阿Q  

雷一宁 (进入专栏)  

前几天在多维新闻网上看到一则消息,题目是《孟广美厕所幽默激怒大陆网民》。说的是台湾艺人孟广美在台湾一个综艺节目中批评大陆的公共厕所和上厕所者之后﹐被激怒的网民要求孟进行公开道歉,并把这称之为“厕所门”。 该节目主题为“两岸艺界大不同”,谈点儿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但竟然引来一片声讨:什么“请别用中国人的尊严来抬高自己”啦!什么“踩着全内地的人抬高自己”啦;什么“……假装无知﹑假装无畏﹐去挑战一群人的尊严和信念﹐一夜之间﹐你就可以成为风云人物(”;什么“孟小姐凭什么自称中国人或者华人”;什么“孟广美们怀着深深的优越感在大谈特谈其它地区的落后……”什么“身高同头脑是成反比的”;什么“孟广美当然可以自由而轻松地敲打她口中‘内地人’的忍耐底线﹐没有人会为她‘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历史事件’而开出传票﹐她甚至可以为自己‘因祸得福’地成为‘网络红人’而沾沾自喜﹐令人遗憾的是﹐她的愚昧和短视注定她只能成为华语世界里一个不起眼的‘跳梁小丑’。”还强烈要求媒体“封杀”她……

看了这些声讨的言辞,我不免疑惑起来了:

(1)根据什么说孟广美具有“地域文化优越感”,“算不上中国人、华人”?就因为她来自一个小小的岛屿,却指出了大大的大陆的“落后”?可她和我们是同一个祖先,同一个血统,有同一种文化,说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文字啊!说这话的人是不是要给陈水扁帮忙哪?

(2)对媒体上泛滥成灾的黄色的、黑色的、灰色的文字或图画照片,不见有多少人要求“封杀”,一个细微的指出“落后”的声音,却是成片的“封杀”和“道歉”的怒吼,中国人到底喜爱什么哪?

(3)都说孟广美在对13 亿中国人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把艺人称为“戏子”,还说“身高与头脑成反比”, 这是不是人身攻击哪?

(4)什么是“中国人的尊严”?难道抱残守缺、不准别人批评自己的错误、落后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尊严?

(对孟广美声明说﹕“我在内地工作生活近十年﹐从来也不可能在我的意识中有‘嘲笑内地人’的想法。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我内心充满愤怒﹐只是鉴于当时所参加的是娱乐节目﹐所以没有作深刻的阐述。如果是因为两地语言表述方式而造成了误解﹐对我提出一些意见﹐我是可以接受的。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会遭到个别别有用心的网友以‘断章取义’‘刻意丑化’‘挑起仇恨’的方式﹐对我进行恶意攻击﹐为此我感到非常的气愤。”我个人认为她的声明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一针见血的。不过,由于她是个“怀着深深的优越感”的来自小小的台湾的艺人,她还客气了,没有把这“血”点出来。这“血”便是:用“文革”的手法和语言进行恶意攻击,挑起仇恨;或者如一个与大多数网民唱反调的人所说,是中国人有种种软肋,“一旦被人触及便会以道德的名义破口大骂起来”;用形象的说法,是阿Q回来了:“妈妈的,竟敢碰老子头上的癞疮疤!”

阿Q回来了,如若不信,便请你好好把《阿Q正传》再读一次,但不是中学语文课里的那种读法,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融入去。八十多年以前,当《阿Q正传》以“巴人”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时,曾经引起一场风波:几乎每个读了的人都诚惶诚恐,以为小说是骂自己,这“巴”字更使四川人栗栗危惧。于是纷纷四处打听,这“巴人”究竟是谁。因为,如果自己认识巴人,那就一定是写自己 ,那就得……如果不认识,那就阿弥陀佛……直到收入《呐喊》之后,还有人问鲁迅:“你实在是在骂谁和谁呢?”其实,鲁迅写阿Q并不是针对任何个人的,而是要写出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就是“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写得多成功啊,阿Q击中了每个中国人灵魂的弱点!可是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弱点改了多少?解放后,《阿Q正传》一直是中学的语文教材,可那些《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规定的教法,却与鲁迅的原意无关,现在恐怕连当时引起的那场风波,及风波里的深刻含义也少有人知道了吧(这里说的是我教中学语文时的情形,也许现在不是这样了,若真如此,我就向大家道歉。终究我是相信时代总是要进步的,尽管这进步太慢太慢)?错误、缺点、落后、愚昧是个客观存在,并不会由于不指出来,它就不存在了;只有指出它,才能改变它消除它。一个坚强的、自尊自信的民族,是能够正视现实、正视自己的缺点落后的民族。阿Q的最大弱点不就是不能也不敢正视现实,不敢也不能正视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吗?

有个网友说得对:“上海的人民广场以及北京天安门门口哪来的绵延数公里的水沟……天安门乃皇门正殿﹐人民广场乃上海地标。”说得更准确些,它们是中国的“橱窗”,怎么可能有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呢!可惜,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太少了!请你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另一些地方去,到广阔的农村去,到社会的最低层去看一看吧,那才代表真正的中国。在那里,不要说没有哪怕1% 公里的“水沟”或“茅坑”,没有“门”,没有洗手间/卫生间,连“手纸”都没有 ,是用土块、石块、竹片、木片、树叶来解决问题的,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用……——如果对这些有兴趣或者有怀疑,最好是亲自去进行考察,或者去看看“五柳村”网站上的“人生记忆”部分中雷一宁写的《脱胎换骨记实》一文——君不见至今随地吐痰、随处大小便、从不刷牙洗澡者仍然大有人哉!这难道是你们要保留并不许别人批评的“生活方式”吗?如果是,那就请你不要再使用电冰箱、微波炉、电话、手机、电脑……也不要再看电影、电视……立即从你的家里搬出去,到原始森林里去过你所喜欢的茹毛饮血的生活去吧!如果不是,那么,在一个娱乐节目中把它们讽刺挖苦一番有什么不好?目的无非是引起“疗救的注意”。中国有句俗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于我们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生活惯了,对很多不好的东西已习以为常,不以为它不好了,可是新来乍到的人一下子就能闻出其异味。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中国也有一流的厕所。不错。不过……据说,孟小姐说过,(在中国)为人民服务是拿不到钱的。我不知道她的话是否被断章取义了,但我想,至少她那次参加主持节目,是真的没拿钱的。不过,在中国,那些供任何人尤其是农民上的一流厕所,肯定是不交钱就不能进的,而且价钱不菲,有的竟高达一次一元人民币,中国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族一月不才收入几百元吗?——不过我想,北京开奥运会那天,北京的公共厕所一定是不收钱的,因为这时公厕又会演变成“橱窗”了——。我有一次终生难忘的奇特经历,很可以供幽默大师们幽默一下的:一天,不知前一天在饭馆里的“吃喝”出了什么问题,我有点拉肚子。好不容易找到一间闻起来不那么臭、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厕所,赶紧掏出钱,跑到门前,问:“多少钱?”答:“大便还是小便?”我内急得也不知应如何回答,只是结结巴巴地说:“是小……不,是大……不,不, 小里有点儿大……不,不,大里有点儿小……”急得我几乎要拉到裤子上了,才弄清楚,原来大便和小便价钱不一样,只好急匆匆地把大便+小便的一迭钱塞给那守门人……在国外,进厕所都不需掏钱,而且里面不但免费提供手纸和洗手的冷水热水,还提供铺在马桶坐垫上的椭圆形中空的坐垫纸。咱们中国的这些做法,恐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等于是告诉人们:拿不出钱的,滚蛋!随处方便去吧!此乃中国人几千年的恶习至今禁而不改的原因也!

我历来认为,厕所和学校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窗口,若到一个国家去考察,首先就要去考察厕所,其次是到学校(最贫穷地区的中小学)去。吃喝拉撒,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府、任何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因此 ,有一流的吃喝,就应当有一流的解决吃喝的后继问题——拉撒的办法;也许,甚至应当倒过来,有了解决拉撒的办法,再来考虑吃喝。中国人历来以“吃喝”自傲于世界,凡有外国人来考察,政府必定以一流的吃喝来显示自己的一流,因而,这种“吃喝”也就成了“橱窗”中的“橱窗”。于是,上上下下的、大大小小的当权者们,就都在建造“橱窗”上较劲,结果是13 亿人民的尤其是农民的纳税钱,就都流进了这些橱窗,而享受者只是当权者和老外,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是与其无缘的。我想,如果可以颠倒过来,以厕所和学校来显示自己的一流(这里着重指贫穷落后地区的厕所和学校,而非橱窗地区的),那些花在“橱窗”上的钱,就有一部分会用到人民尤其是农民的身上,至于那另一部分可以盖更多更多厕所和学校的钱,仍然会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或者肚子,那就不是本文能讨论的问题了。因此,网民们大可不必把气出到孟小姐身上的,倒是应当质问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公仆先生啊,你们把人民的钱/纳税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啊?为什么够用、也够格的公共厕所还是没有/很少啊?有限的几个公共厕所收的钱又到哪里去了啊?为什么厕所还是那么不伦不类、那么脏那么臭,让人家笑话啊?……

1928年,《丑陋的美国人》在美国出版,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成了美国走向强盛的动力。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却被撤了职。小小的台湾也出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柏杨却坐了大牢。这大概就是东方和西方的不同了吧!美国人认为坦率和诚实是最可贵的品质;柏杨认为,死要面子、死不认错是中国人历史悠久的性格,要成为现代的中国人,就必须从这历史悠久的“酱缸”中走出来。在大大的大陆,至今尚没有诞生《丑陋的中国人》,何故?现在一个默默无闻的艺人,仅就一个历来人们不屑于谈论的小小问题,发表了一点点谈不到上纲上线的意见,竟遭到如此的声讨,实在使人不能不慨叹:“难哪!……”八十多年前,创作了死不认错的阿Q这个典型的鲁迅,虽没因此而坐牢,但他那东躲西藏的生活总不能说与此无关。如果他活到解放后就惨了,首先他就过不了57年这一关,尽管“文革”时,他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究其实,只不过是“橱窗”里的展品而已……据说有人问过***:如果鲁迅活到解放后会怎么样?他的回答是:要嘛他乖乖的,什么也不说;要嘛就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大意)。所以,阿Q能不回来吗!

2006年9月完稿

进入 雷一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阿Q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57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