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震灾过后的人文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72 次 更新时间:2008-06-19 09:20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陈洁  

郭世佑是见识和良知兼备的历史学家,他对地震的感触,首先是救灾展示了政府在特定时期的赈灾高效与亲民形象,还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人命关天”的观念是属于中国的人文主义。

其次,我们既看到国家至今缺乏专业救灾队伍的事实,也看到人民军队一如既往的牺牲精神。后者与制度有关,也与文化有关。中华民族讲修齐治平、超越自我的责任。国人平时“自扫门前雪”当看客,职业道德都需加强,但关键时刻、重灾发生时,却能患难与共、空前团结。

第三,以个人主义为基石的权利至上原则在西方行得通,中国却不行,所以“逃跑大王”范美忠会受道德舆论的强烈谴责。西方人说:逃生不仅是人的本能,更是他的权利。西方人赈灾,一般是把自己多余的东西捐出来,不会自己不吃给别人,中国人就不同。谭千秋、李佳萍等大写的教师,承载着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尊严。保护学生是职责所在,否则会内疚一辈子,终生不得安宁,这就是中国文化。范老师敢于坦诚自曝,相对于虚伪的自私者,有率直的一面,但终究师德有亏欠。

资中筠在天涯网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系列地震感言,认为灾难降临时,人的悲悯心被激发出来,凸显人性善良、崇高的一面,共同面临重大灾难,汇集成巨大的力量,所以“国殇”能成为民族凝聚力。这一次表现得特别充分。与唐山大地震比,那次完全封锁信息,宣传仍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批邓”),根本谈不到全民救灾。

但这种感情和“民气”,无论多强烈,没有其他条件是难以持久的。灾难过后,一切恢复正常,各种矛盾、陋习随之恢复,也许还引发新的矛盾和恶行。她希望这次能在社会转型中成为新的拐点。

资中筠的感触之一,是为媒体松绑。这次媒体报道令人耳目一新。关注和展现苦难,不是只报喜不报忧。这次让灾情惨状、灾民苦难得到真实展现;救援手段、过程比较透明,公布成绩,也坦诚说明尚待解决的难题,对全国人民的关怀和疑虑有所交代,尽到了新闻媒体的职责。新闻渠道多样化,许多报刊派出记者到第一线,纸质媒体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内容,无形中形成良性竞争。显示了我国媒体人的高度敬业精神、胆识和专业能力。

问责和揭短也稍有突破,过去不可言说的“敏感话题”,如震前预报、学校建筑质量、救灾物资和钱款的发放等都言及。事实证明,透明度越大,越有助于消除疑虑,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否则小道消息满天飞,谣言不胫而走,造成人心惶惶。希望能乘势促成新闻实质性改革,让国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第二,是“为NGO和志愿者鼓劲”。志愿者活动在灾区是这次的新事物,据说有百万之多。对受难者来说,体验到人与人之间非功利色彩的温暖;对于志愿者来说,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尤其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成长过程中见识深重的苦难,体验美好的情操,得到磨练,增长才干和自信;对全社会来说,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时,志愿者的行动促成了集体道德的提升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形形色色的民间团体,亦即NGO,是志愿行动的主体。NGO、志愿者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社会的需要,也是人道主义的普及、公民责任感的加强。无数社会需求不可能靠政府全包,NGO可以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多一分化解社会矛盾的力量,成为政府部门有力的补充;在长远说,对提升公民觉悟,促进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所以她希望政府能以新眼光对待NGO,以积极的法规鼓励其健康发展。

其三,是叫停“形象工程”。抗震救灾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包括最挑剔的国际媒体。因为全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勇气、韧性和凝聚力,政府空前开放,一切以人为本的决策和得力行动。同时,不必讳言,学校建筑的工程问题也进入国际视野。她援引报载一位建筑专家的话:“是不是企业和私人的住房有人操心,政府的房子不敢乱来,而教学楼既是公家的房子又没人真正操心,最好吃钱?”相对照的是可敬的叶志平校长,以精卫衔泥的精神修补校舍,训练防灾,功绩体现在几百个鲜活的生命上。“政绩”二字大概不在他的考虑之内,事实上也轮不到他。

郑也夫认为,我们可以从地震中吸取教训,以后避免灾难再度来临时损失惨重。他说的教训和完善主要有,其一,是公共建筑设立防震标准,由建设部管理、监督和检查。公共建筑的进料、施工,包括材料是什么型号、钢筋用多粗的、用什么样的水泥和砖,统统有规格,全部备案,具体责任具体落实。

其二,与其他国家的专业救援队伍互通有无。巨大的灾难可能百年不遇,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个国家要养一个庞大的专业救援队伍是不现实的,养不起。所以,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对于国际救援队伍,可以在第一时间通报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把国际的专业救援队伍放进来。

陈洁 采访整理,中华读书报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28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