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祥:民主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条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26 次 更新时间:2007-05-25 00:35

进入专题: 民主  

沈宝祥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也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

领导干部的作风包括很多方面。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切中时弊,符合实际,应当看作是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要。在当前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作风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对待群众,二是怎样对待工作,三是怎样抵御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

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一要靠领导干部自律,二要靠纪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三要靠切实有效的监督。这三条都离不开民主这个条件。从现实情况看,这是很明显的。

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说: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他列举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是制度问题,同时又直接表现为领导干部的作风。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上述种种弊端,多少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这里讲的封建主义色彩,实质就是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影响。

邓小平1980年的讲话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年。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已有不少改进,也有改革,党的好作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毋庸讳言,这些年来,不良作风也有新的表现,有些则呈恶性发作之势,但从总体上说,还是邓小平讲的那些问题。

作风建设从来都是有破有立的。破,就要抓住要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革除我们领导制度中存在的带有封建专制主义色彩的弊端,发展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完善的民主制度和机制,将从根本上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和家长制现象。权力合理而科学的配置,这将有效地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邓小平指出的那种高高在上、个人领导、一言堂、滥用权力、官气十足、专横跋扈、个人崇拜作风,唯命是从、人身依附、猫鼠关系、君臣父子关系、帮派关系等等不良作风,将随着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消除,而从根本上得到消除。邓小平说:“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反过来说,发展了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家长制作风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

密切联系群众,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完善的民主制度和机制,正常的民主生活,将从根本上改善党组织与群众、政府与群众、领导干部与群众、党的领导干部与党员的关系;人民群众同领导干部之间的平等关系、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才能真正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目标。党的群众路线应当同民主政治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每一个环节,要用制度化的民主来规范和充实。“从群众中来”,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等各种形式(尤其是法定的形式),听取民意,避免和克服随意性;把群众分散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这是决策,要依法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这就是决策的民主化;“到群众中去”,因为这是人民自己意志的体现,他们就会更自觉地贯彻执行。这样,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就能提到更高的水平。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的发展,必将大大改进党的领导干部同广大党员的关系,增强党的活力。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切实有效的监督。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都有赖于民主的发展。民主就意味着透明度,意味着信息公开,意味着群众(包括广大共产党员)知情权的实现。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监督领导干部的作风,更有效地揭露某些人的不良作风,更有效地揭露腐败现象。这对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革命意志问题,是如何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

建国以来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说明,一党执政,在和平条件下、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环境中长期执政,如何保持优良作风,如何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趋于年轻化,年轻领导干部有许多优点,但其中有些人没有经受过严峻的考验,政治上比较弱,更是值得注意。

这就是早就提出的如何能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的问题。毛泽东当年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曲折的历史充分证明,毛泽东的论断是正确的。现在,我们的认识更加深了。发展民主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就要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学习时报)

    进入专题: 民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9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