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22 次 更新时间:2001-04-29 18:25

朱建国  

《鲁迅全集》一再翻读,却始终遗漏第16卷(《附集》)。原想,“附集”中只是“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大可省略。谁料,近日偶翻“鲁迅著译年表”,竟然大有收获━━多年来关于“为何新中国再无鲁迅产生”之疑问,突然有了答案。

曾写过几篇文章探讨为何今日无鲁迅,《杂文中的毛泽东》自以为较有创见:鲁迅分为两个鲁迅,一为“五四鲁迅”,这是一个自由思想,批判一切权势者的鲁迅;一为“左联鲁迅”,这是一个逐步从自由思想、自由批判转化为替新党在野党(中共)、为苏俄说话的鲁迅,算是“尊毛鲁迅”、“听话鲁迅”。毛泽东在冯雪峰的介绍下,喜欢上了“左联鲁迅”,用“左联鲁迅”替代“五四鲁迅”,用“听话鲁迅”代表“自由鲁迅”,并把一切不理解他心中鲁迅的鲁迅风杂文家和爱好者打下去,一部新中国文化史(从“延安整风”、“延座讲话”开始)就是一部用“左联鲁迅”批判“五四鲁迅”,用“听话鲁迅”打杀“自由鲁迅”的历史。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新中国自然是不可能有鲁迅了,因为,执政者高举的鲁迅旗帜只是鲁迅支流的“左联鲁迅”。

 

然而,读罢《鲁迅著译年表》,我才明白,上述结论依然未接近“为何今日无鲁迅”问题的本质,真正的答案在于:鲁迅精神是“北大精神”所哺育的,今日早无真正的“北大精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

《鲁迅著译年表》告诉我们,1917年之前,也就是蔡元培接管北京大学,孕育“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之前,鲁迅既没有致力杂文,也没有尽力于小说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主攻方向似乎是两个:一是主攻学术研究,魏晋人物研究、

汉唐绘画、中国小说史、佛教、碑帖等,直至地理研究,生物研究,都是他的爱好,虽然他在日本留学时曾试图创办文学刊物《新生》,但失败后便不再多谈文学。这一时期,甚至连鲁迅这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周树人,只是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始用鲁迅笔名。

  

从1896年鲁迅16岁时开始自己写点东西,他的主要文学历程是这样的━━

1.“本年(1896)开始写日记,约至1902年往日本留学前中止(这段日记已佚)。

2.“本年(1898)作《戛剑生杂记》短文四则、《莳花杂志短文二则》。”这大概是鲁迅最早写并非杂文的短文。

3.“1900年,20岁,3月,回家度寒假后,作旧体诗《别诸弟三首》。 ”这可能是最早的诗作。

4.“1903年,23岁,6 月在《浙江潮》第五期发表《斯巴达之魂》及所译法国雨果的随笔《哀尘》(附所作《哀尘》译者附记。”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散文及译作。“10月,在《浙江潮》第八期发表《说钼》及所作《中国地质略论》。”这是

最早展露的学术兴趣。后在1904年又翻译了《世界史》、《北极探险记》及《物理新诠》,均显示其自然科学学术兴趣。

5.“1906年,26岁,1月开始学习细菌学课程。 课间看到日本兵在日俄战争中杀害中国人的幻灯片,深受刺激,决心弃医从文,以文艺改造国民的精神。”虽然从此决心由自然科学转向文艺,但在5月,依然“与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并

在同年接受母命回国与朱安女士完婚。

6.“1907年,27岁,夏与许寿裳等筹办《新生》文艺杂志,未果。”之后,“为河南留日学生主办的《河南》月刊撰写《人间之历史》(1926年编入文集时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仍然偏

重学术性论文写作。

7.“1908年,28岁……参加反清秘密革命团体《光复会》。”“继续为《河南》月刊翻译匈牙利籁息的《裴彖飞诗论》(未完),撰写《破恶声论》(未完)。”仍是致力于翻译与学术论文。第二年“与周作人合译的《城外小说集》,自译俄国

安德烈夫的小说《红笑》(未出版,译稿佚),才可见从文学翻译走向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

8.“1910年,30岁,在授课(任绍兴府中学堂生物学教员及监学)之余,开始辑录唐以前的小说佚文(后汇成《古小说钩沉》)及有关会稽的史地佚文(后汇成《会稽郡故书杂集》。”此时是致力教育行政与国学。

9.“1911年,31岁……接受以王金发为首的绍兴军政分府委任,任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不久“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辑录、校勘唐代刘恂的博物古籍《岭表录异》,并作《校勘记》,未印。”《怀旧》大约是鲁迅第一篇小说,

但似乎不到发表水平。此时其才智仍在教育与学术。

10.“1912年,32岁,……2月,辞山会初级师范学堂职,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赴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公余常往江南图书馆借阅和辑录、校勘古书。从唐代沈亚之的《沈下贤文集》中录出《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三篇,后编入《唐宋传奇集》。……5月5日抵北京,自即日起重新记日记。”这一节可见蔡元培召鲁迅进京当教育官员,是鲁迅人生的决定性转折。假若无此,偏居绍兴的鲁迅,可能成为学术名流,但难以成为一代思想家,更不能成为中国杂文大师。鲁迅在教育部从南京迁居北京之日开始,恢复停笔10年的日记,也足见他也意识自己人生的重要转折到来了。鲁迅进京三个月后,“8月21日,教育部任命为佥事;26日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公余继续辑录古书。本年所校辑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均于次年三月辑毕并作序。”依然是在教育与学术之间努力。

11.“1913年,33岁,……5月至11月,先后翻译日本上野阳一的论文《艺术玩赏之教育》、《社会教育与趣味》、《儿童之好奇心》,发表于本年《教育部编篡处月刊》。”6月1日,校辑南京张 昊《云谷杂记》,作跋文。……10月15日,以

明代吴宽丛书堂本校《嵇康集》;20日校毕后作《嵇康集跋》。”看来这时期鲁迅公余致力学术,可能大半为了巩固教育部的职位,以使自己有学问管理教育,名符其实。次年又“于公余研究佛教思想,作《<会稽郡故书杂集>序》,译日本高岛平三郎的论文《儿童观念界之研究》,皆可是同一思路。

12.“1915年,35岁,……9月1日被任命为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 公余开始搜集、研究金石拓本,尤侧重汉代画像及六朝造像。”。

13.“1916年,36岁,……8月,在《教育部参事说帖》上签注对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所订《教育大纲》意见,主张‘明文废止’该《纲要》。”这是鲁迅第一次鲜明地表现出社会批判精神,走出了官员与学术的圈子,开始了“体制外”思想。次年“7月3日因张勋复辟,愤而离开教育部,乱平后,16日回部工作。”亦是社会批判精神的进一步强大。从1902年到1916年,长长14年间,鲁迅才真正有了用激进行动批判社会现实的步伐。这一步伐在鲁迅应蔡元培之召进京之后,足可见这一阶段蔡元培对鲁迅之影响,或者说是新旧文化、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前哨北京对鲁迅的影响。

14.“1918年,38岁,4月2日,《狂人日记》写成,发表于本年5月的《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五号,始用‘鲁迅’的笔名。在同期《新青年》尚发表新诗《梦》、《爱之神》、《桃花》。迄1921年8月止,在《新青年》共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通迅等50余篇。”6月11日,作《<吕超墓志铭>跋》。7月20日,作论文《我之节烈观》。7月29日作《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9月,开始在《新青年》杂志第五卷第三号《随感录》栏发表杂感(从“二十五”起)。冬,作小说《孔乙己》。”自从进了《新青年》,鲁迅的小说、杂感才一发不可收,杂文愈写愈多,小说愈写愈好,终于在1921年12月4日至次年2月2日,由《晨报副刊》连载了走向世界的不朽的代表作《阿Q正传》。1920年8月,因为蔡元培到北大执政,和他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他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大学讲师,并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

2.

蔡元培1916年12月26日被任命为北大校长,1917年1月4日正式到校视事,1917年1月9日正式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孑民先生执政北大,第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把在上海主办《新青年》杂志的无高等学历的秀才陈独秀聘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进北大,《新青年》也随之进北大,陈独秀并将《新青年》主要撰稿人胡适也聘为北大教授。

蔡元培将陈独秀请进北大,《新青年》立即深受蔡元培的“北大精神”之感染,蔡元培的“北大精神”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各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 《北京大学月刊》1919年3月18日)于是《新青年》在1918年1月15日第四卷第一号起改为同人刊物,结束了陈独秀从1915年9月15日至1917年8月1日的一人“主撰”历程。这一变化的正式公布,是在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不在1918年1月15日第四卷第一号上公布,也许留有变通余地)正式以“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这时《新青年》同人,只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周作人等,到后来钱玄同约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鲁迅也便成为《新青年》同人。

一个刊物从一人主撰到同人共办,实际上也是一种从“独裁”到“共和”的历程。《新青年》起先“社外文学”只有第二卷一号起开辟的“读者论坛”。很难设想,如果《新青年》不进入北大,不在蔡元培的“北大精神”兼容并包之下由主撰制改为同人制,鲁迅能否进入《新青年》的圈子,而鲁迅若不进《新青年》同人之列,即使他不是在钱玄同之催促鼓励下自己创作了《狂人日记》,在当时之中国,又有何处可发表呢?而鲁迅后来最受称道,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鲁迅杂文,也全赖在《新青年》之《随感录》起步奠基。至此,鲁迅的产生历程是非常清晰了━━蔡元培执掌北大创造“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北大精神”引进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派人物,由此又用“北大精神”改造成“同人制”《新青年》,而新生的《新青年》吸引了新同人鲁迅,终于产生鲁迅小说与杂文,产生了“五四鲁迅”即自由鲁迅精神。

请点第2页阅读更精彩内容!!!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