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传博: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对战争的胜算预估——驳“日本开战无胜算”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58 次 更新时间:2023-03-02 16:52

进入专题: 太平洋战争  

徐传博  

摘要:战后多名日本学者称,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无胜算,仅是美国强硬政策“逼迫”所致。事实上,战前日本高层确实在对美战争问题上有担忧:一是日本国力较弱,恐无法支撑长期作战消耗;二是苏联或发起对日偷袭,致日本陷于两线作战。但到1941年下半年,日本高层接受并确立岛屿“要塞化”作战方案,认定可以此发挥内线作战之利,并蓄养长期战争下的国力,维持“不败态势”。同时,德苏战争爆发,苏联无暇东顾,南进后方“威胁”解除。日本认为,可联合德国牵制并击败英苏,并伴随世界形势发展,寻机与美国媾和。日本高层正是在确认以上胜算预估的基础上,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关键词:太平洋战争  胜算  日本  不败态势


战后70多年间,学界对日本战争责任问题的讨论不息,部分日本学者以多种理由开脱日本战争罪责。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问题上,有观点称,战前日本因美国对日经济制裁、石油禁运而陷于空前困境,遂“无奈”发起“毫无胜算”的战争。上述观点在日本学界与社会影响极大,很多程度上掩盖了日本发动战争的蓄意性,甚至使日本呈现战争受害者的镜像。事实上,战前日本对战争胜算有细致分析,并预估日本将至少维持“不败态势”。在此基本判断下,日本高层方作出开战决策。本文希望阐述日本对战争胜算预估的发展过程,驳斥日本学者的“日本开战无胜算”观点的谬误,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加害者、侵略者的真实面目。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战后,岸信介、吉田茂等日本旧官僚在回忆录中鼓吹,日本“并无赢得太平洋战争的信心”,而是“武断地发动没有把握和胜算的战争”。日本学者也释放同样论调,有的称日本对战争“完全没有胜算”,仅怀着“万一的侥幸”而开战,开战决策实属“自杀的决定”。有的学者引述战前陆相东条英机对首相近卫文麿的进言——“人生有时好比清水楼台纵身一跃,两眼一闭就行了”,将此作为日本缺乏战争胜算的论据。还有学者称,日本开战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日本虽知战争“必败无疑”,但因“痛感国家生存根本受到威胁”,“国家衰亡无可避免”,故只可选择战争一途。

上述观点影响极大,使日本学界与社会对日本开战问题形成了较为普遍的认知,即日本缺乏胜算,日本对美开战是美国逼迫下的无奈而悲壮之举。这一观点的盛行也使日本战后的战争反省流于实用主义,制造了日本的“悲惨的受害者”镜像,为部分右翼分子否定甚至美化日本侵略罪行提供了材料,故有必要进行纠正。事实上,早在美国制裁禁运措施出台前,日本就已决意南进,故日本开战决策并非美国逼迫之果,学界对此已有论述。本文集中探讨战前日本高层的胜算预估问题。

总的来说,围绕对美战争胜算问题,日本高层始终存在悲观与乐观意见的分歧。持悲观意见的有海军的吉田善吾、及川古志郎、山本五十六,文官的东乡茂德、贺屋兴宣等;持乐观意见有陆军的杉山元、田中新一、东条英机,海军的永野修身、石川信吾等。故本文暂且以“悲观派”“乐观派”指代二者。两派对战争的胜算预估取决于各自的战略规划与形势判断。伴随形势推移,悲观派式微,乐观派意见渐居主导地位。这一过程中,日本高层对战争前景趋于乐观,从而推动开战决策的出台。


二、对长期作战的担忧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制定对美“邀击”作战方案,计划对美战争爆发后,诱使美海军主力舰队来航日本近海,进而集中优势兵力一举予以歼灭,该方案意在以速决战取得战争胜利。陆海军1923年发布《帝国军队用兵纲领》称,海军“在敌舰队主力东洋来航途中,逐次消减其势力,努力找寻时机,以我主力舰队予以歼灭”。1936年陆海军改订该纲领,将作战方案细化为两步,“作战初期迅速歼灭敌在东洋舰队”,进而“在敌舰队主力东洋来航途中,见机予以歼灭”。

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愈发面临与美国一战的风险,作战计划也进一步完善。日本高层认识到,即使在初战中歼灭美军主力舰队,但因日本无力攻击美国本土,故此后战争多半将进入长期的拉锯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高层基本认定,对美作战需经历进攻的歼灭战与防御的持久战两个阶段。军令部长永野修身1941年11月2日与参谋总长杉山元联合上奏天皇时称,战争第一阶段目标是“消灭敌在远东兵力,并攻取西南太平洋重要地域”,第二阶段目标是“确保在西南太平洋战略要地,确立长期作战态势”。

日本高层多对第一阶段作战抱有信心,认定日本海军必将取得初战胜利。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日本经长期军备扩充后拥有对美军备优势。30年代后,日本大力实施海军军备扩充,到1941年日美海军舰艇吨位比例已达7.5:10。但美国需“两洋防卫”,无法集中兵力对付日本。日本海军坚信借此可在西太平洋与美海军决战中赢得胜利。1940年夏德军西线速胜后,日本预感战争临近,遂加紧备战工作。到1941年4月备战基本完成,增强了海军对美战争的信心。军令部长永野修身11月3日向天皇上奏《海军作战计划大要》称,海军拥有对美七成五实力,且日美航母数对比亦是10:7,况美海军四成舰艇需部署大西洋,防御德国海军,故决战时兵力对比对日本有利。二是日本可趁美英兵力分散之隙集中兵力偷袭歼之。参谋本部10月20日发布《对美英荷战争初期及数年间作战预测》称,美英荷苏势力“分散”,又与南洋地域“距离长远”,况其“精力全然灌注于欧洲方面情势”,“将大兵团调往此方面(作战)有巨大困难”,故可将其“各个击破”。陆海军11月2日联合上奏天皇《对美英荷作战预测》称,“敌方战力大范围分散,协同联系困难,难以充分期待其本国增援”,“然我可集结战力以急袭将敌各个击破”,“故坚信(作战)必胜”。

军备扩充与地利优势提升了日本在初战中与美海军对决的信心。即使在开战问题上持悲观意见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1940年9月也与首相近卫文麿称,战争“最初的半年到一年间将任由日本横行”。乐观派更期待尽早与美海军决战。永野修身1941年9月3日在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称,“如敌人希图速战速决,则可在我近海与其决战,(我)有相当胜算”。参谋本部10月20日发布《对美英荷战争初期及数年内作战预测》称,预计初战会付出“相当牺牲”,但“确信作战之成功”。陆海军估计,第一阶段作战约可在半年内完成。第一阶段中可“以四周攻占香港,百日攻占新加坡,四五十日攻占菲律宾”,“大体可在五个月内”攻取“南方要域”。

不过,在第二阶段作战前景上,悲观派与乐观派却有较大分歧。悲观派认为,日本工业与国家实力远逊于美国,无力像美国一样支撑长期消耗战。军令部1940年5月15—21日,就日美战争问题进行沙盘推演,结果显示,日本国力只可维持战争1年半,最多不到2年。山本五十六9月也对近卫文麿表示,“(战争开始)两三年后就完全没有信心了”。悲观派认为,美国了解日本的软肋,多半会实施持久战以拖垮日本。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1941年7月29日上奏天皇时称,美军或采取持久战策略,“待我国力疲敝之际发起攻击”。悲观派尤其担心,一旦美国全力实施军备扩充,日本造舰速度终难以匹敌,几年后恐陷于对美军备劣势。鉴于此,悲观派认为,一旦开战,日本须凭借初期军力优势,发起主动连续进攻,迫使美国屈服。山本五十六鼓吹扩大第一阶段决战规模,以避免与美国陷于第二阶段消耗战。为此,他制定了以航母长途奔袭夏威夷的作战计划,企图将美太平洋舰队一网打尽。但问题在于,日本终无力攻击美国本土。在此情况下,日本根本无法对美国实施致命打击,很难迅速迫使美国屈服。此外,持续实施大规模外线作战,亦使日本海军面临更多困难与风险。

悲观派更担忧长期作战下的资源供应难题。如初战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则必然消耗大量资源,尤其是石油。即使日本夺占南洋岛屿,但自南洋到日本的资源运输线却易遭美潜艇袭击,石油运输将受阻,导致日本石油供应短缺。海军1940年5月11—21日间举行的“对美持久作战”兵棋推演显示,战争中资源供应的最大难题是石油不足。海相吉田善吾5月24日据此称,“即使占领荷印(指荷属东印度),但难以确保海上交通线,无法将资源运输到日本”。内大臣木户幸一8月7日日记中称,陆海军储油各为一二年,一旦开战仅可支持1年半。如欲夺取荷印石油,必先控制新加坡、菲律宾,而这极为困难。况油井一旦遭破坏,“恐1年半内难以获得必要之油量”。即使出油,但“在英美潜艇飞机威胁下,长距离运输也非常危险”,“终究无法实现对美必胜之战”。

悲观派始终对德意抱有极大不信任,对联合德国共同对抗打击美国的提议并不热心。事实上,悲观派多是此前政府中的亲英美反德派。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仍受亲英美派控制的海军即对陆军鼓吹的与德国结盟计划嗤之以鼻。即使德军西线速胜后,悲观派依然对联德计划深怀疑虑。山本五十六制定的对美作战计划中也很少考虑与德国联合作战。其他悲观派,如东条内阁的外相东乡茂德、藏相贺屋兴宣等也对德国持不信任态度。在悲观派看来,太平洋战争几乎是日本与英美战争。日本别无外援,只可凭一己之力,孤军奋战。

不过,悲观派与乐观派有一点共识,即均视苏联为对美作战中的“后方威胁”。陆军长期以苏联为假想敌,苏联工业与军事实力20世纪30年代后急速提升,使陆军倍感“威胁”。尤其30年代末,苏联大有与英美建立反德阵线之势,更使陆军担心苏联会趁日本南进之际发起突然袭击,致日本陷于两面受敌的窘境。故1938年前后,陆军谋划联合德国牵制苏联。但德国意图联日反英美,且当时德美、日苏的关系紧张,德日同盟极易使日本同时陷于南北战争危机中,故海军坚决予以反对。1938年8月8日五相会议上,藏相石渡庄太郎询问海相米内光政,如日本与德意结盟,则或引发与英法美苏四国战争,德意日三国海军是否有战胜四国海军胜算?米内光正回答称,“毫无胜算”。鉴于此,悲观派力主北和苏联,南拒英美。但日苏交恶已久,关系改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苏联“威胁”成为悬在日本高层头顶的利剑,使日本始终不敢贸然发起南进。

总之,悲观派有感日本国力逊于美国,难以支撑长期作战,况有苏联后方“威胁”,故对美作战风险极大,胜算堪忧。直到1941年11月日本高层议决对美开战前夕,少数悲观派代表人物仍对战争前景缺乏信心。


三、岛屿“要塞化”方案的成熟


为支撑对美长期作战,海军一部分人经研究提出岛屿“要塞化”作战方案。这实际是邀击作战方案的升级版,其主旨是将太平洋岛屿建成防御基地,待美军来袭时,以逸待劳,相互策应,发挥内线作战之利。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日美两国军界专家即指出,跨太平洋作战需面临修理、补给、前进基地建设等多重难题,且攻击方需具相对防守方的绝对优势兵力,这使攻击方面临更多战败风险。日本海军专家平田晋策则着重论述称,不论国力大小,实施对远距离敌人的长期作战都将面临极大困难与风险,故如“陷于持久战,美国亦将明显陷于困境”。鉴于此,日本陆海军乐观派认为,美国虽国力雄厚,但若陷于持久战,也依然将付出极高的战争代价。故日本应尽一切办法,提高美国遂行持久战的代价,迫使美国放弃战争意志。具体是,开战初迅速夺取西太平洋上美英岛屿属地,并转入防御态势。预计美国反攻当在开战2年后,日本可趁此间隙,在其中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岛屿上建设防御工事,实现岛屿“要塞化”,阻击美军来袭。伴随空战技术发展,1934年后该方案还被融入空中打击战术,海军计划同时在岛上部署航空与潜艇战队,建成海空防御基地。

到太平洋战争前夕,该方案日臻成熟。海军航空本部长井上成美1940年1月向海相及川古志郎提交的《新军备计划论》是其代表性文件。井上认识到岛屿的可用价值,他在文件中指出,因日美间距离遥远,故“美国对日作战也将极为困难”。日本宜夺占太平洋岛屿,并以其为基地,广泛应用飞机与潜艇。美海军一旦进入日本飞机的活动区域,就将陷于“自我毁灭”,故对太平洋岛屿的争夺将“决定战争发展趋势”,掌握岛屿的日本定会成为“西太平洋事实上的王者”。他认为,太平洋岛屿既是“退可守”的稳固要塞,美军如想进攻日本本土,必须投入大量军力用以夺岛作战,日本则可以此“迫使其陷入一场血腥的、一个岛一个岛的艰难跋涉,最终耗尽他们争取彻底胜利的政治意愿”。同时,岛屿又是“进可攻”的“不沉航母”,可作为飞机与潜艇的稳固基地,有效防御和打击来袭舰队,遏制美海军对日本进攻。

《新军备计划论》发布后,立刻引起陆海军的极大关注。到1941年下半年,陆海军多数人认定,此方案有利于支撑日本长期战争,故以其指导作战胜算极大。海军中多数参谋们视此方案为“战略指南”之一,更在日后将其作为指导第二阶段长期作战的“唯一解决方案”。这使陆海军多数人在对美战争胜算问题上由悲观转向乐观。1941年9月后,陆海军围绕这一方案的实施重点与胜算把握进行了多次研讨,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海军乐观派认为,该方案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发挥内线作战之利,寻机歼灭敌军。永野修身1941年11月3日在《海军作战计划大要》中称,如决战地点选定为南洋基地飞机行动半径之内,则日本可获航空兵力上的“绝对优势”。陆军也持相同看法。陆军省军务局长佐藤贤了称,依进攻方需具一倍以上兵力的通则,除非美国纠集两倍于日本以上的兵力,否则无法取胜,处于防御的日本则可维持战争进行。陆海军中层将校1941年7月29日合议后认为,“如(日本)拿下菲律宾……则美飞机便无法飞跃”,纵然美航母来袭,“一旦穿越日本警戒线,则将陷于险境”。岛屿要塞化方案高度重视岛屿在作战中的作用,较为轻视航母的价值。《新军备计划论》称,航母实则极为“脆弱”,陆上航空基地才是“不沉航母”,故对美作战中,陆上基地当为“国防之主力”,而太平洋上岛屿是“天赐之宝”。“对美战备的关键在内南洋”,对岛屿上航空基地的争夺战将是决胜之本,不应过度花费预算建造军舰。上述观点得到海军内部多数人的支持,甚至有人提出“废止战舰,航空主兵”论。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作战条件下因日本造舰速度慢而易陷于对美军力劣势的担忧。

与海军谋求“内线之利”相比,陆军更看重要塞化岛屿可发挥的“地理隔绝”作用。陆军认为,要塞化岛屿可切断美国对英中两国援助通道和英国与其亚洲殖民地间物资运输线,逼迫英中首先投降,促使反法西斯阵营瓦解并崩溃,迫使美国放弃战争意志。陆军1941年7月发布《英美合作经济抗战力调查》称,“将战线扩大至英国属领、殖民地……切断英本国抗战力之供给源,推动英国战争经济崩溃”。陆军部战争指导班9月6日发布《御前会议帝国国策遂行要领质疑回答资料》称,如英国败降,则可引起“美国舆论的大转向”,并结束战争。海军也持同样看法。永野修身11月4日在军事参议会上指出,“英美联军的弱点是英国”,开战可切断英国与远东殖民地间海上交通线,必将使其“衰弱而难以维持战争”。

此外,要塞化岛屿还可发挥防卫后方资源运输线的作用。针对悲观派对开战后日本后方资源运输线或遭美潜艇袭击问题的担忧,海军乐观派认为,在依托要塞化岛屿可阻挡美海军来袭的情况下,日本可维持对南洋腹地大部的控制,将西太平洋变为日本“内湖”。日本可依南洋外沿岛链构筑海上封锁线,这与以南中国海为中心的后方资源运输线相距约6000公里,可有效阻隔美国潜艇西来袭扰。军令部1941年11月3日上奏《海军作战计划大要》称,即使美国建造大量潜艇,但其基地与日本沿岸及南中国海“距离甚远”,预计“可到达者仅为四分之一”,故“帝国可确保自存必须之海上交通线”。永野修身也在11月5日的御前会议上表示,日本海运每年均或遭遇“相当损失”,但防护措施亦逐年增强,故影响不大。海军估计,美国需1—2年时间才可建立一支可实施大规模反攻的军事力量。日本可趁此间隙,强化海上护航体制,最大程度保卫后方资源运输线的安全。

当然,海军乐观派并不否认初期大规模军事行动或致日本资源供给陷于不足。但从初期军事行动结束到美国反攻间有约1—2年间隙,这一时期战争强度不大,资源消耗也小。日本可借此强化海上护航体制,并加快对南洋资源开发,预计资源供应可在两年后迅速转好。上述观点也得到陆军的支持,佐藤贤了指出,日本应利用这一时间间隙,尽快攻占战略要地与资源地域,在确保南洋物资运输的基础上,尽快提升用以防御的必要战争实力。

1941年后,陆海军围绕岛屿要塞化作战体制下的资源供给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船舶损耗与建造量、原油运输量是研究重点。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8月23日发布南方作战兵棋推演结果,称开战前3年内船舶损耗量递减,建造量递增,战争情况将逐渐转好。


海军船政本部总务部长细谷信三郎10月25日则发布了经海军大学多次图上兵棋推演后形成的对战争中船舶损耗与建造量的一般性估测,当时被视为“海军的定论”,如下表所示:


原油运入量上,陆军省战备课长冈田菊三郎8月初则在向参谋本部汇报时称,如果在1942年对美开战,则当年日本油轮损耗量约为20%,1943年则降至10%。开战初原油供应紧张,但此后将逐步提升,预计原油供应将在1943年后逐次上升,汽油、重油供应则将分别于1944、1945年明显回升。


海军称,预计开战(假定1941年9月开战)后,日本可从荷属东印度获取充足石油供应,且运入量逐年递增。


企划院11月5日则在御前会议上公布预测结果称,开战后,荷印原油运入量、原油生产合计均递增,日本可“保持自给态势”。


除原油外,其他资源运入也将逐年递增。参谋本部10月20日发布《对美英荷战争初期及数年间作战预测》称,预计开战后,日本飞机、坦克保有量均逐年上升,炸弹、弹药、液体燃料生产量先下降,后于1943、1944年回升,“大概可维持军需生产及国民生活最低限”。“预计战争初期物资供应虽或困难,但确信事态可逐次恢复,在对结局毫无任何不安担忧的情况下,培育自身实力。”日本高层据此认定,进入第二期持久作战后,日本有望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11月5日御前会议分析称,战争开始后第二三年,南方资源运入,日本物资供应将获得“相当好转”。企划院11月10日发布《战争经济基本方略》也指出,到1943年可实现战争基本物资,特别是石油、煤、钢、造船的“自给生产”。

海军乐观派还认为,如第一阶段作战可顺利夺占南洋资源产地,并实现西太平洋外沿岛屿要塞化,则可对美国实施资源封锁。海军国防政策委员会1941年6月通过《现形势下帝国海军应采取之态度》指出,南洋出产的橡胶、锡、镍是“必需资材”,如日本掌握上述资源,则必会给英美的军备扩充添加“一大障碍”,故占领南洋可“粉碎英美持久战企图”。另军事参议会11月4日研究称,美国上述物资储备仅够约1年到1年半之用。故乐观派认定,战争长期化将使美国面临资源供应不足难题,有助于迟滞其军备扩充速度,甚至迫使其退出战争。企划院11月10日发布《战争经济基本方略》指出,“完全封锁对敌国战略物资供给,以此延缓其国防计划发展”。陆军也同意上述观点。东条英机更在11月4日军事参议会上称,日本将“阻断美国主要军需资源(供应)”,或使战争短期内结束。

据此,在海军乐观派看来,岛屿要塞化既可获取内线作战之利,亦可实现资源自给,是弥补日本国力不足、对抗美国军力膨胀的利器。故若第一阶段成功夺占南洋岛屿,则可为第二阶段持久作战奠定坚实基础。永野修身9月3日在联络会议上称,如战争长期化,“可利用(初期)战胜成果加以应对”。他又于9月6日在御前会议上表示,日本维持长期作战的“唯一要件”是在开战初迅速占领太平洋上“军事要地与资源产地”,在构筑作战“坚固态势”的同时,获得“必要资材”。“假使美国如期实现军备扩充,帝国确保西南太平洋战略要地,可保持不受侵犯态势,确立长期作战基础。”陆军也持同样看法。东条英机在11月1日的联络会议上表示:“全部夺取南太平洋上战略要地,即使(将来)兵力陷于劣势,也可实施各种作战计划。”在乐观派看来,第一期作战胜利与否关乎整个对美战争的成败,而第一阶段胜算极大,故对第二阶段作战也抱有信心。永野修身11月2日在军事参议会上称,“第一阶段作战成败与此战成败有巨大关系”。时任东条英机秘书的赤松贞雄也总结称,将南洋岛屿“武装成不沉航母的航空基地”,并“连接使之可相互救援”,“以逸待劳”,迎击“长距离来航之美舰队”,“逐次消耗敌战力”,并持续输送南方资源到日本,充实“我方”战力,只要“初战胜利”,则“必定前景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与悲观派的持续进攻方案不同,岛屿要塞化方案不追求短期击败美国,而是不被美国击败,即“不败态势”。乐观派自信地认为,该方案可在长期作战中磨耗美国,以便在国际形势变化中捕捉有利于日本的良机,适时结束战争。军令部情报部长前田稔对此论述称,“(日美战争)并非有如日俄战争一般的明显胜败结果”,“只要确保长期不败态势即可”。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回忆称,海军确实对第3年后战争缺乏胜算,但仅是“缺乏迫使美国屈服的胜算”,其在“制霸西太平洋,确立长期战争态势,在不败中谋取和平”上是有把握的。而内线作战与资源自给是战术层次不败态势的基础。陆海军乐观派在这一点上看法高度一致。永野修身9月3日在联络会议上称,“战争长期化下,依靠获取之物资与战略要地,完善不败(态势)极为重要”。参谋本部也在10月20日发布的《对美英荷战争初期及数年间作战预测》中称,战备物资上,“开发运用各种资源”,实现“自给自足”,确立“经济不败态势”,并占领军事据点,阻断敌方相互间航运联系,即可“确立战略不败态势”,借此构筑“实施大持久战的基本态势”。

总之,在乐观派看来,岛屿要塞化方案解决了长期战争下的国力不足问题,取胜可能性更大。到战争前夕,日本高层大体接受了这一方案,提升了其对战争胜算的信心。


四、苏联“威胁”的解除


岛屿要塞化作战方案之所以在1941年下半年后迅速被陆海军接受,究其原因之一,在于德国影响下苏联“威胁”的解除。事实上,岛屿要塞化方案实施的前提是德国可有力牵制苏联,使其无暇东顾“威胁”日本。包括乐观派在内的多数日本高层均认为,德国势力的强弱是影响甚至决定岛屿要塞化作战方案可行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伴随德国势力的膨胀与德日同盟的巩固,岛屿要塞化方案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认可,这提升了日本高层对美战争的信心。

陆军向来有亲德倾向,20世纪30年代后纳粹德国崛起促使陆军尝试联德制苏。陆军希望“先北进后南进”,意图在解除苏联“后患”后,南下击败美国。1940年德军西线速胜后,陆军重提结盟倡议,并计划以德国居间调节日苏关系,缓解苏联“威胁”。陆军甚至希望建立“日德意苏四国同盟”,迫使美国在日本南进中保持中立。这可在不对美开战情况下,达到攫取南洋资源的目标,即使爆发对美战争,四国实力也远超美国,可保战争胜算。

此议获得海军军令部的支持。伴随德国势力的膨胀,海军乐观派已开始对德国实力与军力抱有期望,认为可借德国之力牵制苏联,制衡美国,但悲观派仍旧对此持有怀疑。针对德英战争前景,军令部部分人1940年5月21日称,欧洲战况正朝向德国有利方向发展。但同期海相吉田善吾却表示,德国损失较大,战局对英国有利。而以海军省军务局第二课长石川信吾为代表的中层将校也支持结盟,认定结盟可加强日本国力,提升日后对美战争胜算。在对美关系问题上,他们素来持激进立场。在中层将校的影响下,海军省9月人事调整,竭力反对结盟的吉田与山本五十六相继离开海军中央,海军省态度因而大变。新任海相及川古志郎于9月3日表示支持结盟。9月19日联络会议通过《日德意轴心强化案》,要求“如一方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另一方尽所有方法给予援助”。乐观派认为,这将避免日本陷于孤军奋战,提升对美战争胜算。

但海军担心德国难以促成日苏和解,无法有效缓解苏联“威胁”,况德美关系日益恶化,仍不能排除日本因同盟关系卷入对美战争,进而陷于对美对苏两面作战的风险,故力主保持日本在德美冲突中的行动自由。在海军坚持下,9月4日五相会议通过《强化日德意轴心文件》称,日本将在对英美行使武力上“自主决策”,决策依据之一是“欧洲形势,特别是对苏外交调整状况”。陆海军认为,对美战争仍缺乏胜算,故将南进目标锁定英荷。联络会议7月通过《伴随世界形势推移的时局处理要纲》称,“要将战争对手极力限制于英国”,“避免对美开战”。

1940年秋到1941年春,日苏关系逐渐改善,1941年4月双方订立中立条约,提高了日本在日美谈判中的主动权,一定程度上迫使美国让步。但因德苏、日苏矛盾依旧尖锐,日德意苏四国同盟谈判未获进展。陆军认为,苏联的潜在威胁仍未解除,如对美开战则兵力不足。日本始终顾及苏联“后患”,故缺乏对美战争信心,但6月德国突袭苏联则带来转机。陆军多数人认为,德国将迅速击败苏联,故重提北进。杉山元7月3日对天皇表示,苏联崩溃概率极大,即非如此,也将遭遇极大削弱。待远东苏军西调,现有兵力减半时,即可采取对苏开战。在陆军看来,一旦苏联崩溃,日本只需北上收割胜利果实,一本万利地解决北方“威胁”,为对美战争扫清道路。德国在德苏战争中的战略优势已使日本陆军开始在对美战争胜算问题上持乐观态度。

但海军对此强烈反对。海军不相信德国会迅速击败苏联,仍担心由对苏战争演变为对苏对美两面作战的风险。海相吉田善吾6月25日在联络恳谈会上称,“海军虽对英美战争有信心,但对英美苏战争没有信心”,“不能喊着攻击苏联,又嚷着进攻南方,海军对刺激苏联的行为感到为难”。永野修身也在联络会议上称:“确有对美战争的自信,但如加入苏联,陷于南北作战则缺乏信心。”故海军强烈要求陆军保持克制。海军8月3日明确表示,“在南方采取断然行动之时,不可在北方滋事”。

而7月中下旬后,德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遭遇苏军顽强阻击,战场一度陷于胶着,使陆军开始对德国是否可迅速击败苏联一事抱有怀疑。8月4日《机密战争日志》写到,“不可认定德国将轻易击败苏联”。在此情况下,8月9日陆军议定暂时放弃北进攻苏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并对日本实施航空汽油禁运,日美关系骤然恶化,日美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迫使陆军开始转向支持南进。陆军转向加速了海军的战争步伐。海军认为,德军虽短时期内难以击败苏联,但长期来看胜算极大,苏联自顾不暇,故无法再对日本构成“威胁”,南进“后患”正在解除。海军中层将校更是对战争跃跃欲试。在他们的影响下,海军多数人开始对开战持积极态度。8月1日《机密战争日志》记述,“对英美必战气氛逐次浓烈”。8月3日又记述,“海军大体认可在南方采取断然行动”。

10月后,德军在德苏战场接连取得突破,令日本高层大为振奋。10月11日《机密战争日志》称,“德苏战争进入最高潮,德军莫斯科攻势推进,胜利突然向轴心国招手”。10月22日称,“德军莫斯科作战正如预想一样获得进展”。日本又注意到,远东苏军不断西调,致使其兵力日渐萎缩,与本年3月相比,其“兵力已减少二成三,坦克减少三成七,战机减少三成六”,“现已丧失对满洲进攻实力”。日本高层认定,苏联已再无“威胁”日本之力,关东军兵力虽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参谋本部10月20日发布《对美英荷战争初期及数年间作战预测》称,预计苏联“对帝国采取挑衅(行为)概率会减少”,“万一美苏合作对我(攻击)”,可“调集南方使用兵团与在支那部队,另新编或使用未动员部队”加以应对。也就是说,现有兵力完全可应付苏联可能发起的袭击,这进一步增强了日本高层对战争的信心。10月23日联络会议决议称,预计苏联或持续“消极抵抗策略”,而德国期待“彻底打倒共产主义”,故“以宽容条件实现讲和之可能性渺茫”。德苏战争必成胶着态势,苏联不敢贸然发起对日袭击,南进“后患”已彻底解除。

日本高层也认定,德国至少可维持在对英对苏战争中的“不败态势”,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10月30日联络会议议决《帝国国策遂行要领之具体研究》称,“德国已确保乌克兰宝库,今后将掌握高加索油田,进而攻略近东、苏伊士,制霸欧陆,确立不败态势”。这使德国可在持久战中牵制苏联,并与日本一道迫使英中两国首先屈服。参谋次长眆田攻11月1日称,结束战争的关键与其说是日本的南进行动,莫如说是“德意(压迫下)英国的屈服”。中国投降的可能性也将比现在更大,苏联也会屈服,可将“亚洲敌国集团各个击破”。此外,德国还可制衡美国,使其无法倾尽其力进攻日本。德日阵营的实力亦与英美旗鼓相当,可一定程度上弥补日本的国力弱势。事实上,德日同盟与岛屿要塞化作战方案,一内一外,一个是作战领域,一个是政治领域,共同构成了战略层次“不败”态势的有机整体。这样,在确认了不论战术,亦或战略层次,日本均可至少维持“不败态势”后,陆海军及内阁多数人愈发对对美战争抱有信心。到11月1日,除外相东乡茂德、藏相贺屋兴宣外,阁员均已表示支持开战。海相岛田繁太郎与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则于11月30日公开表示,对战争“有相当的信心”。御前会议遂最终通过开战决议,12月7日日本悍然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五、结论


战争胜负取决于诸多因素,而国力仅是其中之一,很多情况下亦非决定因素。据伊万·奥瑞根塔夫脱研究,过去200年间,国力间对比存在10比1巨大差距的国家间战争中,强国战胜弱国次数是弱国战胜强国的2倍。战争最终胜负结果与交战双方力量的强弱并无必然关系。如双方采取同种战略,则往往强国获胜;但如采取不同战略,则弱国获胜可能性较大。即使国力较弱亦可以采取更优战略取得胜利,至少可避免失败,并拖延时日,以待有利时机,实现利于自己的媾和。可见,除国力外,战略亦是制胜的关键。日本的战争战略是:夺占南洋岛屿,利用美国整军来袭的时间差,沿西太平洋岛链建成海空防御要塞;发挥内线作战之利,迫使美国陷于外线的劳师远征,加大美国的战争代价;同时,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蓄养自身国力;并联合德国,迫使苏英中三国率先投降,致美国陷于孤军奋战,最终放弃战争意志。该战略的重点有二,即“内线之利”与德国“不败态势”。日本相信,以此战略,即使不胜,亦可保战争“不败局面”。

事实上,上述战略设想当时也是美国担忧的问题。美国军方有感外线对日作战困难,战前曾向总统罗斯福汇报称,日美开战下,因补给与通信等因素,美舰队驰援菲律宾航行中,战力将下降约30%。美海军总司令约瑟·李维实施的模拟日美海战演习结果则显示,美海军将在日军潜艇、驱逐舰、主力舰依次攻击下被全歼。当时的美国军事理论家荷马李也称,海军实力与其基地数量和战略意义成正比。日本在太平洋岛屿基地可形成数个“战略三角形”,构成“对外的防卫圈”。外国入侵舰队将“受到2—8个日本不同基地的攻击”。不论美国海军实力未来发展如何,上述岛屿对美国而言都是“坚不可摧”的。而面对德国扩张淫威,美国内部也有失败主义情绪,很多人推测英苏势将速亡。1940年6—7月间,美国国内风传英国很快就会像一只小鸡一样被扭断脖子。罗斯福悲观地表示,英国仅有“三分之一”劫后余生的机会。美国军事专家也预测,苏联在德国攻势下不出三个月即将垮台。陆军部长史汀生称,德国击败苏联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海军部长诺克斯也认为,希特勒“收拾”苏联只需6个星期到2个月。

可见,日本高层的胜算考量并非主观想象,而是兼顾内外线条件下攻防、补给等战场实际情况,体现了当时作战指挥的一般性结论;亦未局限于日美两国间国力的对比,而是综合评估世界范围内轴心国与反轴心国阵营的力量比拼。在日本看来,即使难以在战场上击败美国,也至少可与其打成平局。日本可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磨耗美国战争意志。同时,利用欧战形势变化,迫使美国媾和。就此而言,日本并非一味谋求战争的“胜算”,而更多是“不败之算”。其中,内线作战之利与资源自给自足是战术层次“不败态势”的基础,而岛屿要塞化与德日同盟是战略层次“不败态势”的依据。

实际上,战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曾将日本开战前构想的制胜因素归结为7点:1.德军欧战胜利解除苏联威胁;2.英国全力防卫本土,无暇东顾;3.美国兵力不足,无力抗击日军进攻;4.中国陷于孤立,乞求和谈;5.为援救英国,美国18个月至2年内无法动员充足兵力发起进攻,日本可构筑“圆形坚固防御线”,建设“必要的航空基地”,并在驻特鲁克岛部队支援下,持续强化防御体系;6.日本可在获取南洋资源,强化军需生产;7.美国无法承担巨大损失,无力维持全面攻势。这完整地概括了日本的胜算考量,也说明日本并非缺乏战争胜算。

但讽刺的是,开战后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却并未忠实执行原有战争计划。事实上,战争中山本主导下的联合舰队与永野修身主导的军令部始终存在极大分歧。即使开战后的1942年4月山本依然坚称,长期持久作战不能采取守势,“敌人军备力是我五到十倍”,“必须猛烈攻击,打疼敌人”。为此,山本一再力求集中力量,快速突进,以歼灭美太平洋舰队,致使南洋岛屿防御工程建设迟缓。战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报告书也认为,日本一味实施进攻,过度扩张防御线,致使补给困难,防御线阵地建设与占领地资源开发延迟,防御体系薄弱。结果,快速突进战略在中途岛海战中破产,美国快速反攻,日本来不及进行岛屿要塞化建设。德国也因固执于斯大林格勒城市巷战而损失惨重,从此迅速走向失败。日本开战前构想的制胜因素全面崩塌。


文章原载:《人文杂志》2022年第11期


    进入专题: 太平洋战争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17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