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 张鹏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的三维向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7 次 更新时间:2023-02-16 16:45

进入专题: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  

陈金龙   张鹏辉  

[摘 要]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历史使命、实践理念是诠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的三维向度。从内在规律来看,“五大领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其基本内容。从历史使命来看,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主要任务。从实践理念来看,在党的全面领导前提下,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新发展理念、系统理念和安全理念是其内在要求。内在规律、历史使命、实践理念三维向度,也是促成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进的三重因素。


[关键词]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规律 现代化使命 现代化理念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成为新发展阶段的行动纲领。科学诠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关系其实践进程、实践路径、实践效果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现代化的内在规律、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现代化的实践理念三个向度,对其内涵进行诠释,以深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进逻辑的理解。



一、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的内涵


现代化是全方位社会变革和整体性社会变迁,时间跨度长,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空间范围广,涉及各领域各方面。“五大领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其目标追求。


国家现代化奠基于经济现代化之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支撑。现代化就其理想状态而言,各领域应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否则将因为“短板效应”而延缓现代化的进程。但实践的进程并非如此,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现代化往往从经济方面发端,然后再带动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现代化建设也是从经济现代化开始的。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P584)并将此作为新中国摆脱落后和贫穷、实现革命目的的路径。其中,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均属于经济现代化的范畴,而国防现代化,主要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将国防作为现代化的重点之一,既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局势,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竞争态势的形成和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始纳入国家现代化的视野。1960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见尼泊尔首相时提出,要 “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2](P349)由此,我国现代化的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科学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显著提升,交通运输业不再是我国现代化独立的领域。1962年初,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首次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概念。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3](P483)从这时起,我国便开始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坐标来确立我国现代化的目标,科学技术成为现代化的重点之一,并且提出了时间上的要求——“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确立,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规律的认知、对现代化国家的追求,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现代化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在确立国家现代化目标时,将现代化领域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成为拓展国家现代化视域和空间的过程。此外,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P15)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其中,“富强”指向经济现代化,“民主”指向政治现代化,“文明”指向文化现代化,较之“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现代化国家内涵的诠释增加了政治现代化维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P9)作为目标追求,其中,“和谐”指向社会现代化,这给国家现代化增加了社会现代化的维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P20)其中,“美丽”指向生态文明现代化,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个关键词,分别指向现代化的五大领域。可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协同推进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必经的过程,也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向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时,还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P512)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拓展了现代化的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五位一体”现代化有重合,但不能完全等同。国家治理体系是各领域的制度安排,建构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是制度现代化的过程。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包含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较之“五位一体”现代化,涵盖的面更广,对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要求更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2035年远景目标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空间。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体,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对象。一方面,人的现代化蕴含在国家现代化之中,是国家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因为是现代化的人在谋划现代化的图景、推进现代化的实践、造就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谋划和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逻辑结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人的全面发展”[8](P5)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社会发展,也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P32)为旨归。可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涵盖人的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


“五大领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表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特质,是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如果说以往的国家现代化由于认知、国情和时代条件限制有所侧重和选择的话,那么,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则是协同推进的现代化,是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国家现代化。


二、基于现代化历史使命的内涵


“十四五”时期规划开始实施,意味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也是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国家现代化肩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使命。


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历史的发展环环相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就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的起点是“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也就是2021年;终点尚未完全明确,而要依据新征程的实践进程、实践效果来确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设定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依据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来定位的,实际上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性目标,涉及“五大领域”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等。经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的转变。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直接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华民族危亡之时,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便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9](P133)将实现民族独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奋斗目标,表明了对民族复兴的追求。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略的实施和民族危机的加剧,193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同时是“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先锋队”,[10](P23)将中国共产党定性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强化了其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和历史自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支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通过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4](P13)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重申初级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11](P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开放的全方位拓展、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和历史性变革的发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历史阶段,上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爱肩负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要矛盾既决定中心任务,也是制定方针政策的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P8)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一些老少边地区,即使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渐多样化,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现实制约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现代化程度有限是社会主要矛盾形成的原因,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理论、实践、制度创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根本任务,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实现领域、区域、行业、产业、群体的协调发展,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发展空间的全面释放,才有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认清这些任务,也就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究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目标是什么,以深化对其内涵的理解。


三、基于现代化实践理念的内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是理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实践理念支撑。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前提,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科学确立现代化的目标,理性选择现代化的道路,协调各方关系,凝聚各方力量,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障。[12]与此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新发展理念、系统理念和安全理念。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P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需要的角度出发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路径、方法,确保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而逐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主体,依靠人民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通过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人民的主体力量。中国新发展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创新,逐步缩小区域、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总结发展实践而形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蕴含关系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遵循。其中,创新既是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化的路径,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新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协调是现代化的特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特征在于“全面”,实现“全面”的关键在于协调,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协调推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绿色是现代化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追求。开放是现代化的动力,在要素型开放比较优势日渐减弱的背景下,通过制度型开放引进外域的资金、技术、人才、商品,并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和视野。共享是现代化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实践新发展理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涉及面广,需要协调的关系多,需要系统思考、谋划和布局,系统观念的引入和实践显得尤为必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时,将坚持系统观念纳入其中。系统观念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着眼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谋划事物发展,对组成系统的相关要素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现代化的系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化各领域的协调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公平与效率、速度与质量、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处理,中央与地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协调,都需要遵循系统观念。特别是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需要系统观念的引领。


如果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实现互利共赢,双方都从对方的发展中获得发展机会。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日渐缩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设置种种障碍,力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进程、延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中国发展面临的不可控因素增加,矛盾和风险加大,稍有不慎或应对失当,就有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安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发展是安全的根基,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的物质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基本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我国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特别是要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以有效应对风险。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新发展理念、系统理念和安全理念,是价值理念和实践理念的统一,既各有侧重,又存在重合和交叉。这些实践理念,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


四、结论


从现代化的内在规律、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现代化的实践理念三个维度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实际上诠释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进的发展逻辑,而现代化内在规律的客观作用、现代化历史使命的时代变化、现代化实践理念的理性升华,也构成了促成这一演进的三重因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是动态而非静态的、相对而非绝对的,随着现代化领域的拓展、历史使命的调整和实践理念的更新,其内涵也将相应发生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由此赋予实践以较大的创新空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过程和结果的内在统一。作为过程,至少经历30年发展阶段;作为结果,意味着国家的全面现代化,现代化的程度、水平和品质得到提升,是现代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7]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1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2] 陈金龙,钟文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方位与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1,(1).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进入专题: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78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