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岳麓书院演讲: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

——2006年3月19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96 次 更新时间:2023-02-09 14:24

进入专题: 佛学   人间佛教   中国文化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  


朱院长汉民先生、各位领导 各位学者教授、各位贵宾,大家吉祥!


我是江苏扬州人,过去李白的诗有谓「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我到湖南来,想起湖南高僧八指头陀寄禅禅师的诗说:「洞庭波送一僧来」,今天能够来到岳麓书院跟大家结缘,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早在唐末五代(约958年)时,智睿法师等二位僧人在此建屋聚众,召集士子读书求学;之后,潭州(长沙)太守朱洞先生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承此基础而创立。后来经过儒家的兴革,尤其南宋时,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先生(1130~1200)曾两次到这里来讲学,当时学生曾多达千人以上,可以说盛极一时。

书院不但是蕴育中国人文与学术思想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之一。今天感谢湖南知名画家李自健先生的介绍,让我有此因缘来到享有「千年学府」之誉的岳麓书院,我想仅以「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为题,分别从「中国文化的内涵」、「佛儒之间的交融」、「五乘佛法的思想」、「人间佛教的未来」等四个方向,约略探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希望各位领导、学者、教授,有以指教。


一、中国文化的内涵


谈到中国文化,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骄傲,中国不但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尤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向来以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而自豪。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就其学术思想的演进,大约可分为六期︰

第一期: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万花齐放。

第二期:西汉东汉时,独尊儒学,罢黜百家。

第三期:魏晋南北朝,道家特盛,崇尚清谈。

第四期:隋唐盛世时,佛学昌明,八宗共弘。

第五期:五代宋明时,理学兴起,佛儒融和。

第六期:清末民初时,古学综合,西风东渐。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里,孔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以礼、乐等六经为本,有系统的综合整理,树立了一套治国、齐家、修身之道的儒家思想。之后,道家和佛教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影响社会人心的重要角色,儒释道于是在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里,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文化虽以儒释道为中心,但早在汉朝「独尊儒学」之际,儒家的思想就一枝独秀,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只是任何一个文化都不可能是单一思想,也不是一时一地所产生,中国的正统文化虽从殷商的甲骨文而有了正式的文献记载,当初唐尧虞舜时期,所展现的「天下爲公」的胸怀,他们圣德仁君之风范,孕育出中华文化的奇葩,为万年中国立下典范,所以历代有德之士总以他们为榜样,立意效法。继而商周宗法制度,周公制礼作乐,把中华文化「礼乐」和「仁义」的内涵更加具体成型。

后来到了春秋时代,孔孟提倡王道,主张以仁德、忠恕治天下。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仁道」爲重点,强调「仁政」与「恕道」。其他如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强调「性恶」,乃至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齐物」,以及管子、列子、晏子等学说,都使得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百花齐放,灿烂缤纷。

之后从秦朝开始酝酿,到了汉武帝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儒家文化统一了之前的诸子百家,成为近两千年来维护政经人文思想的文化主流。但此中在魏晋南北朝时,因为「五胡乱华」,使得儒家思想为军阀武夫所践踏,士人学者在弘道上受了挫折,只得崇尚清谈,这时候佛教在乱世中,适时弥补了儒家之不足。佛教的因果轮回、善恶业报等思想,让生长在苦难时代的人们,虽然对现世人生感到有诸多的无奈,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佛法给予人们心灵及精神上的抚慰、寄托与提升,发挥了救世之功。

魏晋清谈时期,道家的「无爲」思想影响「玄学」,而在汉魏南北朝时,佛教已在中国生根,此时虽以译经爲主,但整个社会已从道家思想的清谈而发展至隋唐时佛教「八宗兴起」,随着智者、玄奘、惠能、道宣、贤首等大师的出现,是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佛教盛世。

佛教在秦汉之际传入中国,初期佛、儒思想因相异而相拒,进而渐渐相互融和。其结果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沉寂千年的儒家。尤其北宋时岳麓书院的创立与发展,更进而促成所谓「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之兴起,为佛儒的融和跨进了一大步。

岳麓书院是中国宋代以来教育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更是湖南人的骄傲,湖南因岳麓书院而古今闻名。岳麓书院千年以来培育了无数的杰出人才,仅以有清一代来说,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蔡锷、谭嗣同、毛泽东等,他们分别在学术、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独领风骚,诚所谓「唯楚有材,于斯爲盛」,湖南因而成为文风鼎盛,人文荟萃的文化宝地。

湖南不但在学术上孕育了许多名垂千古的风云人物,湖南佛教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竺法崇法师在岳麓山建寺,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在湖南诸多古寺中,南岳的南台寺因系禅宗石头希迁禅师的道场,当时学僧竞相以参访湖南希迁与江西马祖为尚,因此留下「行走江湖」的典故。除此,湖南的名僧辈出,包括南岳怀让、药山惟俨、云巖昙晟、沩山灵佑、仰山慧寂等,甚至衡阳的庞蕴居士,被称为「达摩东来以后白衣居士中第一人」,乃至湖湘学派先驱周敦颐先生,更将佛教的净土与华严加以融通,湖南佛教于是在中国文化融和的思想史上占了重要的一席。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与张载、程颐、程颢等诸位先生,于出入佛老之后,倡兴理学。到了南宋,如朱熹先生衍生出天理在人心的「心性论」,更加将理学发扬光大;王阳明先生则受禅宗「明心见性」的影响,最后倡说「知行合一」,用来圆满人生。

从理学时代到了晚清改宗「应用」之道,也就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时满清统治下的汉儒纷纷检讨理学的流弊,认为理学空疏无用,如顾炎武说:「五胡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清谈,有甚于前代。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日知录》)于是与黄宗羲、王船山等清代的思想家提倡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经世致用之学,并视为真儒学,只是当时因为受到满清皇朝的高压禁止,渐渐沦为脱离现实问题的「考据学」。

鸦片战争后,国家连番割地赔款,导致国势日衰;而此时西风东渐,儒学也因此一蹶不振。尤其民初「五四运动」时喊出「打倒孔家店」,当时佛教虽然也受到摧残,但佛教有信仰的力量维系,因此始终屹立不摇;反观儒学由于不像一般宗教有着浓厚的信仰情操,故而很快就在时代的潮流中失去了份量,实在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二、佛儒之间的交融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异同之处,也有一些共通主张,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了一股融和的清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然而,佛教与儒学虽然相互交融,彼此关系密切,仍有其根本上的不同之处,例如「孝亲」思想虽为佛儒所共倡,只是儒家重在世间的孝道,认为甘脂供奉,使父母现世安乐,衣食无缺,光宗耀祖,就是孝道;而佛教的莲池大师则把「孝道」分为三等:「生养死葬」,只是小孝也;「荣亲耀祖」,是中孝也;「导亲脱离轮回之苦」,才是大孝中之大孝也。

佛教的孝亲思想超越一般的世俗之孝,佛教的僧侣虽然舍俗出家,但并未舍亲于不顾,例如提倡人间佛教的佛光山,不但成立「传灯会」,每年皆举办「亲属会」,把徒众的父母接到寺中联谊;平时逢到徒众父母生日,传灯会则代表常住赠送贺礼;如果父母年老乏人照顾,佛光精舍也可以提供安单,乃至父母往生后,佛光山万寿堂更是免费提供龛位,永久奉安。

其实在佛光山,不但每个徒众都很孝顺父母,就是我出家一甲子以上,也要事亲尽孝,甚至应该「以天下人的父母为父母」。因为佛教辞亲出家,就是为了广度众生,报答亲恩;佛教强调出家行道,上报四重恩(国家、父母、师长、众生),下济三涂苦(地狱、饿鬼、傍生),以救济一切众生为目的,所以佛教非常重视孝道。

其次,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也有共通之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五戒是:禁止「杀、盗、淫、妄、酒」。佛教的「五戒」配上儒家的「五常」,非常吻合,如: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只是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则从消极的持守不犯,进而积极的尊重利他。其根本精神就是尊重别人的自由,不可以对他人侵犯,如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喜舍,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节,不妄语而赞叹他人,不喝酒而远离毒品。所以,从利他来讲,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如果全国人民共同受持五戒,即如同人人都奉行三纲五常,则大同世界、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指日可待。


三、五乘佛法的思想


承前所言,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道」的完成;而佛教其实也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有「五乘佛法」,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五乘佛法」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依不同根性的众生所施设的五种不同层次的实践法门。也就是说,对方是什么根器,佛陀就施予什么教化,因此在「五乘佛法」里,佛陀为「人乘」性格者说受持三皈五戒,可脱离三途而生人道;为「天乘」性格者说修十善法,可生天界;为「声闻乘」性格者说修四谛法,可脱离三界而成阿罗汉;为「缘觉乘」性格者说修十二缘起法,可脱离三界而成辟支佛;为「菩萨乘」性格者说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无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在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在西方也有耶稣教、回教等。佛教讲「五乘佛法」,正好将世界五大宗教融会于五乘中,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如:儒家讲三纲五常,提倡人际的礼节与人伦的和谐,近于佛教以持守五戒、圆满人品道德的「人乘」思想;耶稣教与回教提倡生天,讲究博爱与坚守十诫,此与佛教修十善业,以追求天堂之乐为目标的「天乘」相通;老庄道家讲返璞归真、清净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之出世思想,所以佛教把道家归纳为声闻、缘觉乘。

佛教的「五宗教观」把世界性的宗教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以尊重其存在的价值,但佛教与他们最大的差别是,佛教还有一个「菩萨乘」,也就是人间佛教的「菩萨道」思想。所谓「菩萨道」,就是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声闻缘觉乘」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把入世出世统一调和起来,就是大乘菩萨道。

在多元化的人间,各宗教均扮演着导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为身教,或为家教,或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的问题,因此无论站在人乘、天乘,或是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乘,佛教都对净化社会人心、维护人伦秩序,乃至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建设,提出贡献,例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等。

从古以来,佛教的寺院本着「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无不兴办许多利济群生的事业,以对国家做出贡献,包括植树造林、凿井开渠、筑桥铺路、经营碾磨、设置浴室、赈饥济贫、施医给药、方便行旅、养老育幼、急难救助,乃至开办义冢、义学等。乃至到了现在,大陆所有丛林寺院在改革开放之际,也无不以此为目标,兢兢业业的以期将来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佛教不但在国家的建设上提出贡献,尤其在改善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的作为上,就如一个公司的员工,只知安份的工作,从来不会干涉董事会的作为,也就是不会干政。只是历史上有一些寄附佛教的邪教如白莲教等,更有甚者,法轮功根本就不是宗教,只是一个运动的组织,应该归纳于体育之列。他们有时受到民间野心人士所利用,但都不是正信佛教,也从未列入佛教的主流,这是当前社会大众应该加以厘清与重新认识的地方。

佛教徒一向都是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因此从古以来尽管朝代更迭,执政者有上有下,但不管谁上,佛教徒都一样拥护,这是佛教徒历史以来的精神,佛教对于社会、国家、民族之安定的维护,自始至终,一以贯之。

由于佛教一直以服务社会、奉献人群为职志,所以能被社会所接受,这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主张「人成即佛成」,因此佛陀施设「五乘佛法」,也在表明出世圣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也就是说,五乘佛法是以人天乘为基础,能够把「人」做好,进而发「菩提心」、实践「菩萨道」,如此才能完成「佛道」。这就如同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得从小学读起;再如我们今天来到湖南,假设湖南是学佛的最终目标(代表一个净土世界),现在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江西而到湖南,中途在南京可以不靠站停车,乃至江西也不靠站,而直接开往湖南(成佛的目标);但不能不经过南京、江西。也就是说,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佛教的法门,但是也一定要经过人天乘、声闻、缘觉乘的过程来完成自己。

由于佛教是五乘共有的真理,佛教不光是出家人所特有的修行准则,而是世间大众共有的人生指南;尤其佛教徒在拥护国家方面,如东晋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佛法难立」,佛教拥护国家政策,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关怀世道人心,使众生有所依归,因此佛教应该普遍化于每个家庭,应该为每个人所接受。古代的大德为了达到此理想,禅宗则提倡化禅机于耕作之中的农禅生活,净土宗更是大事传播三根普被的净土思想,忙人闲人都可以修唸佛法门。

过去禅宗以寺庙为基地,净土宗以社会大众为基础,所以禅净融和了僧信的关系。现在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就是以菩提心为起步,以菩萨道为目标,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是一致的,因此把五乘佛法调合起来,就是「人间佛教」。

综上所论,佛教虽然方便将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五乘,为的是不舍弃任何根器的众生,但是慈悲济众的菩萨乘,才是佛教所致力弘扬的法门;进而将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权教五乘,趋入实教一大乘的佛道,这才是最究极的境界,也才是中国文化的主旨所在。


四、人间佛教的未来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在中国扎根、融入社会,并且与儒道共同成爲中国本土化的宗教。但是佛教与儒道主要不同在于佛教有信仰、有僧团、有戒律,有早晚虔诚的勤修课程,有寺院的组织,有戒律的规范;佛教不讲究灵异、神怪,尽管遭遇社会的排斥和外力的压迫,佛教始终一如,怀抱一颗为国为民的慈悲之心。

我在六十年前,最初接受佛教教育的时候,听说四川汉藏教理院邀请梁漱溟先生讲演,虽然梁漱溟希望以佛教的清净真心完成儒者事业,以儒者事业实现佛教的宗教修养,但他最终还是由佛入儒了,他爲了帮助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写了六个字:「此时、此地、此人」。意谓佛教讲到时间,都是无量阿僧祇劫,但他认爲现实人生最爲重要;谈到空间,佛教说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一切世界,但他认爲本土最爲重要;谈到人,佛教强调一切衆生、四生九有,但梁漱溟则认爲现实的人类最需要帮助。当时主持演讲会的太虚大师即刻回应说:「梁先生对佛教误解了,佛教在时间上虽说有过去、现在、未来、无量阿僧祇劫,但是着重的是现实当下的解决问题;佛教在空间上虽讲此世界、他世界、无量十方诸世界,但是着力于本土世界的建设与净化;佛教虽讲有情,不止人类而已,也说地狱、饿鬼、畜生,乃至胎生、卵生、化生等十法界无量众生,但是最爲重视以人为本的普世救济。

所以,太虚大师从佛教的立场,已经帮助了人间佛教的性格,目前在中国政府领导下的中国佛教,也是接受人间佛教的发展,贡献社会,发展佛教。

在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说:「佛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在我们现在看来,佛教更具有包容性、文化性、人间性、生活性、慈悲性。人间所以有佛教,不但和世界所有宗教和平相处,相互尊重之外,人间佛教也希望给国家的领导者运用,协助国家建设社会秩序,净化人心,让全民都能享受信仰的喜乐、希望与满足。

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中共中央党总书记胡锦涛先生适时地喊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实在讲到了要点,尽管国家有多少党派、有多少士农工商、有多少学派思想,但是国家社会的和谐是一个长治久安之道,和谐社会并非要大家一个模型,而是在国家领导之下,「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国家的统一,国力的富强,国民的拥有。如今中国的文化要响应江泽民先生提倡的「以德治国」、「与时俱进」,甚至要「走出去」;而人间佛教呼吁的净化身口意三业之「三好」运动: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即共青团中央所坚持开展的「四美」活动:心灵美、语言美、行爲美、环境美。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儒释道的发展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我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稍许有些微愿:「志在国家统一,行在佛教复兴。」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效法岳麓书院传统的教育示范,培养佛教优秀人才,担当将来服务社会的责任,将和谐社会推向最高点。因此,我对「人间佛教」所下的定义为:「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机的佛法,只要是对人类的利益、福祉有所增进,只要是能饶益众生、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都是人间佛教。」也就是说,凡是符合佛法的传统,有益于现代的社会,这都是每一个人间佛教奉行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文化从上古唐尧虞舜「天下爲公」的思想,到「百家争鸣」,乃至历代的分合过程,都是爲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而现在中共中央也是为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继续努力。不少人问我对海峡两岸的看法,我个人主张:「一个中国」的认知是无庸置疑的。在台湾有少数人倡导「去中国化」,我深不以爲然,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中国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江浙等民众移居台湾。基本上,中华民族文化血肉相连,一脉相通,例如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在在帮助了大家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可是现在台湾少数人鼓吹「去中国化」,多数有识之士都期期以为不可。例如某日,我听闻「去中国化」一语,忽然大惊,如「去中国化」后,我的祖先、我的故乡、我的家人都算什麽呢?我今后不适合穿中国的服装、吃中国的饮食、讲中国的语言,乃至不敢以中国为家,我该怎麽办呢?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有一个国家,我在台湾居住、弘法五十多年,当然我也爱台湾,但是我出生在中国,与中国是血肉相连,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我一生走过西北沙漠,到过敦煌写经,看到四川石刻,游过杭州西湖,曾在扬州的瘦西湖上荡舟,也曾在太湖滨上漫步。我在南京生活过一段很长的日子,也参观过西安的兵马俑、法门寺的地宫、北京的万里长城及颐和园等,大陆主要的寺庙,如天童、育王、金山、宝华等,几乎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我在大陆的同学至今也还有人健在,我的祖庭江苏宜兴大觉寺目前正在复兴中,一旦「去中国化」后,祖庭没有了,同学没有了,师长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在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中,只有「中国化」,没有「去中国化」,所谓「大海不厌细流,泰山不辞土壤。」人间佛教以「菩提心」为中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精神,像儒家的「仁道」、道家的「无为」、耶教的「博爱」、穆斯林的「真主」,如果彼此能够再相互融和,共同往和谐的目标迈进,未来必定能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增添亮丽绚烂的光采。

总结今天的主题,我认为人间佛教是包容「五乘」的宗教,是尊重融和的宗教,人间佛教是爱国爱教的宗教。人间佛教主张家庭就是佛堂、社会就是道场、有心人都可以成为信徒;人间佛教不但融和了诸子百家,甚至融和了过去的中印思想,把传统与现代紧紧的结合,现在更涵盖了世界所有文化的精髓。因此,中国文化唯有融入人间佛教的精神意蕴,未来举世文化将无能超越其上,这应该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以上鄙陋之见,请大家多多指教。最后祝福大家春来福到,吉祥如意,谢谢大家。


    进入专题: 佛学   人间佛教   中国文化   星云大师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60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