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清: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16 次 更新时间:2008-07-02 14:55

进入专题: 政治发展  

熊光清 (进入专栏)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认清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处理好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和优秀成果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并正确确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定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政治民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认清经济全球化、世界民主化潮流与西方国家民主战略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吸收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能够对中国政治发展有益的优秀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当前,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民主化浪潮的推进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便利,从而使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受到外来影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个纯经济的现象,它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现象。俄罗斯学者艾莱拉·沙夫罗勒娃(Elena Safronova)认为:“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各个国家文化和文明一致性的增长趋势,也是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一致性的增长趋势。”[1]这样,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就具有双重性,它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国际压力和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会推动中国确立一套更加民主和有效的政治机制,同时也便利了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中国施加政治影响。瑞士著名学者简-皮尔·莱曼(Jean-Pierre Lehmann)认为:“当一个国家寻求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和吸引更多国外直接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时,改进制度和政治管理以及遵守法律规则的压力就会大大增强。”[2]随着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政府相应出台了许多顺应国际潮流的举措,以便在经济领域能与国际接轨,这一过程必然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美国视之为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良机,利用中国对经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以经济和科技为载体宣扬所谓的“西方文明”,并以此对中国进行诱压,试图达到在政治领域影响中国的效果。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全球化为加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历史机遇。当全球化消解国家边界,要求重新解释主权、独立、人权、公民社会等概念的时候,全球化不仅增强了经济、贸易和金融往来,也增强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与交往。[3]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可能引起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会对政治文化转型产生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其政治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对发展中国家也形成了压力。同时,全球化改变着人们对本国政治制度及政府的评判标准,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民主价值观念和民主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拓展对中国也形成了一定压力,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在受到冲击。可以说,在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冲突不仅不会消除和减弱,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

2.世界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世界民主化浪潮获得了更为便利的传播途径和管道,特别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便利条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把世界范围的民主化浪潮分为三次。他认为,1974年始于葡萄牙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两波,其影响和冲击十分深远而复杂。[4](P2) 当前,这股民主化潮流似乎余波未平,又出现了一系列所谓“颜色革命”。2003年11月,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在反对派游行示威和冲击议会的巨大压力下,离任期届满还有1年多的谢瓦尔德纳泽被迫于11月23日辞职,领导“倒谢”运动的议长布尔贾纳泽出任代总统。2004年11月至12月,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举行投票。尔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2005年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郁金香革命”。当了吉尔吉斯斯坦15年总统的阿卡耶夫被迫逃离首都比什凯克。

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是在一个与世界息息相关的环境中进行的,世界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政治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应当认真思考和研究世界民主化潮流中的经验教训,避免已经在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世界民主化进程也表明,民主化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走向民主化是必然趋势和必要选择。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政治民主、政治廉洁、政治稳定和政治效率。[5] 其中,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命力之所在,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

3.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世界民主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战略是紧密联系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在促使许多国家威权政体瓦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菲律宾、智利、巴拉圭——向民主转型过程中,美国的民主化政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6](P128)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民主战略,实质上就是“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的整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动用种种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同时支持东欧国家的民族主义,鼓励它们脱离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

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他们把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试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使中国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在苏东剧变之后不久,美国就有人明确提出:“就民主运动而言,现在对我们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相反,我们到达了历史转折的关键点。” [7]当前,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推行的方式涉及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这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政治发展是一种相当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不断推进政治发展进程,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增强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

二、借鉴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和优秀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应处理好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和优秀成果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中国确立政治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目标、推进方向和战略策略都是十分重要的。

1.应当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应实事求是地对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人类政治文明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共通性的内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程度上包含、传承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中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为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而非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一些好的具体的制度、体制、规定和做法,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利用了,就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就不能借鉴了。[8]

事实上,中国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借鉴了不少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例如,代议制民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共和国体制、现代政党制度等。这些具体制度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国体相结合,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治”制度等,从而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良好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9]当前,在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运用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和好的做法。

2.应当认真总结世界民主化浪潮的经验教训

世界民主化浪潮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变革的内因、西方国家的外力推动和经济全球化推波助澜的结果,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民主化浪潮,使得全球政治进程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治民主化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对于世界民主化浪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积累起来的深刻教训,也要认真总结,从而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在这次民主化浪潮中,一些国家既无西方民主的历史传统,也缺乏西方民主所必备的社会条件,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对西方民主的消化能力。正因为如此,有些国家的民主化就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还有一些国家只获得了西方民主的外壳而无民主的实质内容,其民主表现为“精英民主”而非真正的大众参与型民主,金钱民主、金钱政治开始蔓延;有的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出现了普遍的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在实行民主化后政治冲突增多,并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说明,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民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完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民主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本国的国情来加以推进。

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型而言,政治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普遍性,不能完全排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10](P383)中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吸取世界民主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从中国的特殊情况而言,如何实现政治文化的转型,确立适当的政治发展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战略,并在政治稳定中推进政治发展,是应从世界民主化的经验教训中着重总结和认真思考的。

3.应当充分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性

许多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表明,政治发展并不是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的,政治发展的进程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政治选择的结果,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11]中国的政治发展应当借鉴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可以利用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成果。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有其特殊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历程的特殊性。中国政治发展特殊的基础和条件也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在价值取向、基本目标、路径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会不同于其他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持续、高速的增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在中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民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为中国政治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大致是:整体平稳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风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中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随时可能转化为大规模的突发性事件和紧急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传统政治体制的惯性必然会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会产生重大影响,决定着中国如何取舍和选择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并且决定着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国家必然有重大差异,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甚至于即便是成功的经验,也极有可能是行不通的。

三、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既要顺应历史潮流,又要立足中国国情;要正确认识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实质,防止和平演变;要处理好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既要顺应历史潮流,又要立足中国国情

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制度是人类迄今所能创造出来的最理想的制度设计。民主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潮流,也是世界历史的一大趋势。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民主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广大人民的普遍诉求。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体现出来,使人民可以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政治民主是维持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稳定,协调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有效机制,是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政治体制仍然带有浓厚的传统集权体制痕迹,人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来革除这些弊端。

推进中国政治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既要顺应历史潮流,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得以实现;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看,这条道路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向政治民主、政治稳定、政治廉洁和政治效率迈进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渐进式的发展道路,要在维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条件下,逐步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12](P4)

2.正确认识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实质,防止和平演变

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实质可以说就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全球的推广过程。在世界民主化浪潮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民主战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这种民主战略就是和平演变战略,其实质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向资本主义方向演变。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方式涉及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西方国家把经贸关系作为促进中国发生变革的重要手段,利用经济和科技的优势效应,对中国进行诱压兼施,试图达到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影响中国的效果。在传媒宣传和文化交流方面,西方国家利用大量宣传工具加强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要在中国大量传播“自由的种子”,试图达到动摇、分裂、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目的。在外交方面,美国利用各种机会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面对西方国家的这种和平演变战略,中国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又要高度警惕这场和平演变的“无硝烟战争”,运用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反击。首先,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第二,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四项基本原则成为各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的主旋律。第三,要始终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对于“和平演变”战略,要使压力转变为动力,积极应对,使中国政治发展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3.处理好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但是,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针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路线走向,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如何处理国际政治领域意识形态分歧和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必须承认,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历史经验来看,只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但是,在互相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两种制度不同的国家会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荣盾(Yong Dong)和托马斯·摩尔(Thomas G. Moore)认为:“虽然全球化并没有使竞争完全消除,但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规则和制度缓和了竞争性的政治。”[13] 在这种状态下,两种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对抗就会减弱,而合作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可以说,冲突与合作仍然是全球化时代两种制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形式,全球化背景下两种制度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关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两种制度之间的冲突会不断发生,但两种制度之间冲突的形式与解决冲突的手段会发生变化,冲突的烈度可望得到一定的控制;两种制度由势不两立的对抗关系可能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出现加深的趋势;全球化背景下两种制度之间和平共处与互相借鉴有了更大可能。[14](pp143-150)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两种制度的国家在冲突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借鉴与吸纳彼此的优秀成果和有利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借鉴与吸纳随着两种制度国家间交往的增强还会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和平竞争、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 Elena Safronova, “Glob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C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Far Eastern Affairs, 2003, Vol. 31 Issue 4.

[2]Jean-Pierre Lehmann, “Developing economies and the demographic and democratic imperatives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January2001, Vol. 77.

[3]Mikhail Titarenko,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Far Eastern Affairs, 2003, Vol. 31 Issue 4.

[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熊光清.论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6][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L. Diamond, “Promoting democracy”, Foreign Policy, Summer1992 , Issue 87.

[8][9]李景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J].学术界,2003,(5).

[10]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Leonard Binder,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1964, Vol. 58, No. 3.

[12]李景治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 Yong Dong, Thomas G. Moore, “China Views Globalization: Toward a New Great-Power Politics?” Washington Quarterly, Summer2004, Vol. 27, Issue 3.

[14] 蒲国良、熊光清.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发表于《唯实》2007年第1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进入 熊光清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治发展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