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玉玲: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变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67 次 更新时间:2022-12-01 17:11

进入专题: 新媒体   新闻叙事  

韦玉玲  


自以互联网为肇始的新媒体诞生以来,人类的各种实践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适配新媒体。新闻实践如何适配新媒体?传播学者曾庆香的新著《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认为,新闻对新媒体的适配不仅表现在新闻景观上,而且体现在叙事规律上,还体现在叙事逻辑方面,但最适配的新闻叙事是新闻出现交往范式。

新闻作为交往的表现

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社会关系格局的转变。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权力关系发生根本变革。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已成为“用户”,他们可自主地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捕捞自己喜欢的新闻之“鱼”。学者将这种新的传播模式描述为“集市传播”,而且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受众”成为新闻的“生产者”,角色也随之转换为“你”“我”。新旧媒介的融合使得“受众”“用户”“新闻生产者”的角色可以即时切换和互相融合,传受双方互为主体。《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指出,Web2.0时代的新闻交往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传播,受众以浏览、评论、转发的方式作为事件的旁观主体存在。另外一种是“我—我”传播,即新闻事件发生后,涉事的多方主体都可以进行信息生产,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行对话、协商,以求达成共识。

“我—他”关系转变为“我—你”关系和“我—我”关系,意味着真正的而非哲学意义上的对话式新闻叙事样态的出现,即人们在对话中将新闻事实报道出来。针对新闻作为交往的表现,《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认为,可通过设置悬念、突显惊奇、真情呼告、诉诸贴近四种结构来召唤用户。在新闻的召唤下,用户给予各种回应,除了点评转发之外,还用另外的新闻进行回应,从而形成真正的主体间性。事实上,在新媒体语境下,人们在交往中了解新闻,在了解新闻中进行交往。不仅社会交往正在改变我们对新闻的感觉,而且新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为适配新闻作为交往的范式,新闻语体发生了很大改变。曾庆香认为,传统媒体的新闻主要采用正式语体,包括白话文、书面专用语、文言文在内的书面语;而社交媒体的新闻则主要采用非正式语体,包括俚语和俗语、日常口语、白话文在内的口语,这有助于维护用户的黏性。原因在于非正式语体给人一种亲密感,而正式语体却给人一种高冷感。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众之间的时空隔离使得新闻成为一种仪式化演讲,而社交媒体的传者与受众之间的跨时空交往使得新闻成为日常化对话,导致纸版的《人民日报》和公众号版的《人民日报》风格迥异。

适配新闻交往的叙事模式

曾庆香认为,在人类的原初时代,交往属性原本就附着于新闻的信息属性之上,只是随着交往的畛域日益扩大,新闻才由交往逐渐转变为告知,新闻叙事方式也随之由讲述转变为展示。当新媒体打破时空畛域,促成人们的跨时空交往,交往属性又和新闻的信息属性合为一体。同时,交往属性的恢复也是在适应后现代社会的需求。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作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特性,体现在新媒体新闻传播领域,就是用户对于权威信息的解构。一是用户更偏好选择接地气的新闻,这种偏好转向倒逼新闻媒体改变新闻叙事模式,转而采取与用户对话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新闻叙事。二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在很多突发事件中,置身现场的用户利用社交媒体率先将事件发布出来,而这些信息经常成为主流媒体采用和追溯调查的源信息。

在新媒体技术加持下,用户发布信息更具便捷性,社交媒体作为用户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情境。这种用户和新闻媒体共同生产新闻的情境和新媒体的分秒传播节奏,使传统新闻的倒金字塔叙事模式已远远不适合现在的传播语境,并催生了新型的蜂巢型叙事模式。蜂巢型叙事模式,指信息黑洞、报道者和碎片化新闻众多的事件报道,也就是用户与新闻专业媒体共同报道,共同将信息黑洞填补完整,从而将事件的真实面貌展露出来。

用户作为非专业记者,他们的报道如何让人信服?为适配用户报道,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可供性,新闻叙事的客观性原则进一步升级为透明性原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认为,新媒体新闻的透明性主要体现在视频、图片的使用方面。因为相比文字来说,原生态的视频,在叙事声音方面是零度控制;在叙述者方面,集行为者、聚焦者和叙述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在叙事时空方面,则是镜像场景。因此,新闻叙事的原则实现了由客观性原则向透明性自证原则的转变。客观叙事是传统主流媒体所恪守的行业信条,透明性自证则往往由作为非专业媒体的用户来完成,散布于各个空间的用户通过共时性的新闻求证,往往能够将新闻信息进行一番彻底“洗涤”,最后将事实真相呈现出来。总之,在叙述者、叙事时空、叙事声音三者透明的加持下,用户新闻具有了被人所信任的基本特质,从而成为新媒体新闻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过,这种可以自证的透明性催生了民众的网络抗争,尤其是在涉及社会冲突的新闻事件中,个体往往作为新闻发布者或者第一讲述主体出现,随即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新闻事件表明,用户新闻的透明性自证在很多时候对于社会冲突的解决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用户新闻是否更有利于进行群体评判和群体决策,从而在未来实现“信息乌托邦”,以及这种自证的透明性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弊端,则需要从大众心理学的视角再深入探讨。

新闻交往范式依然需要专业媒体机构参与

很长时间以来,对事实的客观呈现是新闻写作的信条,新闻语言恪守客观性与中立性等原则,带有主观评价的语言被认为是不够规范的新闻语言。但是新媒体新闻语言的叙事语体,具有诉诸亲密召唤和情感回应等特点,这是否是新闻语言的畸变?人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任谁也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信息科技赋权之下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利用手中的媒介建构起多元互动的新闻叙事,交往原本就应该是作为信息的新闻的天然属性。因此,以信息交往为诉求的新闻语体的转化则成为应然。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话语嬗变与模糊边界》一书作者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语体的亲密召唤、情感回应等特征,基本抱持比较认可的态度。回归新闻原本的交往属性是新媒体新闻叙事发展的可圈可点之处,同时新媒体促成了新闻生产的社会化。作者提出,新媒体时代依然需要专业媒体机构,原因是“业余产品需要专业人士来把关、打磨和提升”。作者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在新媒体时代依然生效,因为这个定义并没有限定报道主体必须是专业媒体与专业记者,这也就为用户新闻的出现留足了空间和解释余地。

作者提出,新媒体或许一开始是作为技术手段和传播语境被传统新闻媒体应用,但是在进入Web2.0时代,新媒体逐渐超脱于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演化为一种传播媒介。那么,既作为传播语境、又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对新闻叙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新闻叙事如何变革以适应新媒体特性?带着这个问题,作者采用了思辨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为研究视角,在表层新闻景观、深层叙事规律和底层变革逻辑三个层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以互联网为肇始的新媒体具有了去中心化特征,但纯粹的去中心化与人类社会现阶段的中心化存在着龃龉之处。这种不协调导致流量机制现身,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体时代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新闻想要被“看见”,就必须有大流量为载体才能进入公众视野,而一些订阅用户数量庞大的自媒体或者私人媒体便拥有了操控舆论的权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媒体时代赋予了我们每个人发声的机会,但作为用户个体的我们,好像又将部分话语权让渡给了新的代理人。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进入专题: 新媒体   新闻叙事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59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