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21]薛媛:《德沃金法律解释观探微》,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22]张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模式》,载《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4期。
[23]马春庆:《为何用“行政效能”取代“行政效率”——兼论行政效能建设的内容和意义》,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
[24]曾维涛、许才明:《行政管理学》(第2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8页。
[25]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6][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0页。
[27]刘海年、刘瀚、李步云、李林:《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28]刘风景:《法治的阿基米德支点——以法的一般性为中心》,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5期。
[2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79页。
[30][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6页。
[31][英]洛克:《政府论——论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8页。
[32]潘德勇:《实证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6页。
[33]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34]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35]李洪佳:《组织间合作网络构建:基于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36]赵谦:《机构建制与治理:土地复垦监管组织条款的规范分析》,载《东方法学》2018年第5期。
[37]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38]王佃利、宋学增:《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以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的调查为例》,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
[39]马雪松、张贤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功能预期、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载《探索》2012年第6期。
赵谦,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来源:《法学论坛》2022年第5期。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法学 > 理论法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