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 *** ***
优秀思维作为一种人脑反映世界的活动,是人的认知能力的高级形式,具有认识和实践的二象性特征。优秀思维品质和优秀思维能力是优秀思维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面相。优秀思维品质是优秀思维能力在认识世界层面的质性显现,优秀思维能力是优秀思维品质在改造世界层面的综合运用,二者统一于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原理,优秀思维的养成,就是以优秀思维品质在实践中解决矛盾问题,不断锻炼优秀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伴随优秀思维能力不断塑造优秀思维品质的过程。
(本文根据2022年4月27日下午作者与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评论部、理论部、研究部、对外交流合作部开展相关工作情况交流时的发言拓展整理而成,8月上中旬定稿。)
注释
[1][2][17][18][19]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7年,第421、20、416、418、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9页。
[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27页。
[5][13][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79~80、405页。
[6][7]《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619、599页。
[9][10][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501、499页。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15][英]W. C. 丹皮尔:《科学史》,李珩译,张今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8页。
[16]《列宁专题文集》第1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7页。
[21]《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光春主编,2017,《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武汉:崇文书局。
[德]黑格尔,2014,《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197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
[英]W. C. 丹皮尔,2009,《科学史》,李珩译,张今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列宁专题文集》第142卷,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全集》第55卷,1990,北京:人民出版社。
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1996,《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北京出版社。
赵家祥,2018,《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H·哈肯,2013,《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宏观方法》,郭治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北京:人民出版社。
Study on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Thinking Quality
and the Substantiv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t Thinking Ability
Fang Jiangshan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has well answered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existe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excellent thinking quality and excellent think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and practice, and deeply grasp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thinking quality and the substantiv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t thinking ability. To summarize,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thinking quality is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high degree of unity of strong activity and high maturity, the high degree of unity of rich concretization and rigorous systematization, the high degree of unity of full theoretical depth and sufficient practical intensity. The substantiv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t thinking ability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adherence to problem awareness, adherence to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rogression, adherence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dherence to goal orientation.
Keywords: thinking and existence, epistemology, practice, excellent thinking quality and ability
【作者简介】方江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法学(政治学)博士。先后在光明日报社、中央政策研究室以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宣传部、安徽省宣城市委工作。学术论文代表作有《〈论语〉“天”的观念之文化意义》《试论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类型的第三个标准》《现代化的伦理价值》《新制度学派意识形态理论述评——兼论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博士学位论文《非制度政治参与》先后以中英文出版。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6227.html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8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