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聚焦供给侧发力扎实稳住经济大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6 次 更新时间:2022-08-10 00:47

进入专题: 供给侧  

刘向东  

面对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即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5月24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6个方面33项政策措施,及时加大宏观政策力度,争取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扎实稳住经济大盘,尽早使助企纾困、稳岗稳企、畅通循环等政策落实见效。各部门各地方纷纷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对标对表制定更加精细务实的稳经济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加快发挥稳定经济的更大政策效应。


稳市场主体是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着力点


与以往危机应对相比,此次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从供给侧角度精准施策,既缓解当下困难,又着眼发展后劲, 重点聚焦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和保民生, 其中把稳定市场主体作为促进一揽子政策发挥功效的“牛鼻子”。


(一)加大减税降费等政策力度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政策重点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企业,突出保市场主体的决心。包括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新增留抵退税额达到1.64万亿元;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加大纾困力度,进一步实施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缓缴,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对企业用工发放扩岗补助。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贷款实施延缓还本付息, 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继续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再贴现率支持力度, 对民航等特困行业增加应急贷款,支持其发放企业债券,以推动供应链融资、平台经济发展等举措,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各地方、国有企业等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推动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


(二)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供给扩张升级。发挥投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发行使用3.45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券,适当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增信获取充足信贷资金,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和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增加中小企业获得项目订单规模,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融资的支持,进一步投放更多更长期限贷款。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管网等工程项目,扎实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


( 三) 切实保供稳价促进产业链关联畅通。对事关国计民生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和重要产成品等物资实施更积极的保供稳价和物流畅通措施,进一步完善粮食收储补贴等政策,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提高煤炭、原油等重要物资的储备能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电煤供应安全。进一步完善企业复工达产“白名单”制度,推动部省联动和区域互认,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推动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着力打通制造业物流瓶颈,加快产成品库存周转进度。


( 四) 推动用水电气网综合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尤其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实施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举措, 减缓费用交付和给予适当补贴,2022年对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 P 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 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合理安排各类城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区域、行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降低综合货运成本。


( 五) 深化结构性改革创建安心发展环境。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 P O)和再融资常态化, 继续支持企业直接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提高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效率。稳定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预期,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完善二手车市场管理制度,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站) 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积极解决外资企业在华营商便利等问题, 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 专精特新” 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 对民航等特困行业企业增加注资等。


聚焦供给侧发力将有效打破经济收缩循环


当前,各部门各地方稳定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力度较为适当, 既有提前量, 又留有余地, 侧重点在于有效稳住市场主体, 整体施策张弛有度,有效避免“大水漫灌”, 助推资产泡沫,留下刺激后遗症,通过对症下药,为后续增长蓄力。


(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聚焦在供给侧发力,重点破解供给端受抑制而陷入收缩的问题,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缓解受疫情及地缘冲突造成的上游成本压力,促使复工达产加大,经济活动重返扩张循环。5月份以来,疫情扰动因素趋缓,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供应链有所畅通, 投资、消费和外贸逐步回暖, 制造业、服务业出现景气回升,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落。从5月份数据看,外贸出口展现韧性,美元计价出口额同比增长16.9%,凸显出我国生产制造配套能力较强,仍扮演着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 的角色;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 P 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6.4%,涨幅均较上月继续回落,将对中下游企业恢复生产构成利好。预计随着生产逐步恢复和投资有效释放,主要经济指标还将边际改善。


(二)缓解供需失衡迫切要求打通供给端的堵点。疫情使供需两端承压,商品和服务供给受阻尤为明显,深圳、吉林、上海等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曾一度出现生产停摆、关店歇业和物流阻塞。比如,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5%和47.6%。因疫情不能复工达产,物流供应链受阻不畅,需求订单难以及时履行, 很大程度上抑制供给扩张和有效产能释放。与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不足不同,此轮疫情严重冲击供给端,特别是高接触性服务供给受损较大。即便疫情好转后消费回补反弹,服务供给也可能难以及时跟进, 那些被迫退出市场的服务企业短时也难恢复重返。疫情危机下应采取有力措施保住市场主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确保需求回暖时市场有充足的供给,才能降低供不应求带来的通胀压力。


( 三) 重启并扩大商品和服务供给成为保就业关键。此轮疫情导致供给收缩,企业家信心受损, 尤其对重启生产、扩大投资、恢复经营缺乏信心。若广大市场主体没有动力或意愿恢复生产经营和扩大投资活动,就业稳定和民生保障就会成问题,后续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潜力。今年5 月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至49.6%和47.8%, 总体景气水平已有所改善,但仍低于临界点。尤其是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务之急是全面做好助企纾困工作,推动制造业活动扩张和服务业景气回升, 让各行各业快速活跃起来,引导生产和生活服务供给恢复向好,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商品和服务供给,千方百计引导市场预期转好。只有各行业实现扩张式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才能让老百姓的勤劳有所绽放,让居民收入预期逐步好转。


(四)加大有效供给投资有助于培育增长新动力。4 月份,各部门投融资需求有所下降,企业和居民加杠杆疑虑增大。消费恢复迟缓下,稳增长关键要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需进一步释放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投融资需求。以往高利率债务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已难以为继。扩大有效供给投资, 重点增加适应消费升级的工业经济领域, 而不是倚重于房地产和金融领域。上海、北京等城市稳经济政策着力点并未放在刺激房地产市场上来,而是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各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着力稳定外资企业预期和信心,推动民间投资需求扩张,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做好稳投资要进一步适度降低投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积极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强投资项目前期论证, 避免盲目投资,形成新一轮过剩产能。


( 五) 保障经济安全有赖于增加优质产能丰裕度。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尤其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科技创新和优质产能投入,尽快形成有效供给和优质资产。加快培育一批全球性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以避免陷入“低端锁定”和产业“空心化”,从而有效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 稳住经济大盘都需要供给侧发力,仍需沿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迈进,短期促进经济恢复向好,可继续适度超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增加优质产能和服务供给,争取快速稳定经济增长, 而中长期主要通过改革的办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 一) 适度超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落实各部门各地方已出台的稳投资政策举措, 推动已论证成熟的重大基础设施尽早开工建设, 适度超前布局5G、数据中心、加氢站、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推进交通、水利、市政管网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 优先开发有商业投资前景的新型基础设施, 优化信息网络、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等设施布局, 提高新建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底。


( 二) 加大实体经济科创投入强度。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激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当务之急是聚焦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持续提升研发强度,瞄准未来10—15年深入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加快共性技术、专新技术、智能设备上研发迭代进程,着力推进“硬科技”“黑科技”试点应用推广。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建设研发中心,以终端需求为牵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重塑经济增长引擎。


(三)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塑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行业生产和服务效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持续放大龙头企业带动的“乘数效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瞪羚” 等创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半导体、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强韧智慧的供应链体系,重点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等主要城市群, 加快形成厚积优势产能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


(四)持续提升供给体系的关联性。抓住此轮疫情催生的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堵点、断点和难点,支持企业研发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平台,加快补齐核心基础元部件、关键技术材料、先进技术工艺等短板弱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联动、整体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 五)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坚决破除制约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拓展居民就业创业渠道,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 加快扭转“ 躺平”“内卷”的增长“螺旋”, 重返勤劳创新致富的增长轨道;拓展居民投资增收的渠道,主动优化家庭资产配置, 增强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6期



    进入专题: 供给侧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8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经济50人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