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结:论清赋的正统观及其嬗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1 次 更新时间:2022-08-08 09:57

进入专题: 清赋   正统观   康乾盛世  

许结  

内容提要:清赋创作数量超越前人,理论视点因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并由此建构起法古以明今的赋学正统观。在康乾盛世,作为宫廷赋的创作实践,突出表现于馆阁赋与疆域赋两翼,在继承汉人京都赋与唐人闱场赋的基础上,对前朝“祖骚宗汉”及“唐无赋”说作出扬弃与重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辞赋创作与批评。清人赋学与正统观相契合的尊体意识,内涵了古赋与律赋、词章与经义的融织,从而完成了一代赋风的理论价值与历史嬗变。

关 键 词:清赋  正统观  康乾盛世  馆阁与疆域  尊体 


辞赋在汉代蔚然大国,被后世称为“一代之胜”的文学,经历近两千年历程,到清代已然是末流。对此前人颇有言说,清人陆次云《与友论作赋书》说“汉当秦火之余,典坟残缺,故博雅之儒,辑其山川名物,著而为赋,以代乘志”①;袁枚《历代赋话序》说“古无志书,又无类书,是以《三都》《两京》,欲叙风土物产之美……必加穷搜博访,精心致思之功……今志书、类书,美矣、备矣,使班、左生于今日,再作此赋,不过翻撷数日,立可成篇”②,这从文化与文本的角度考察赋代志书、类书的功能,阐述其在汉晋以后渐次衰落的原因。又如宋人项安世认为“读汉人之赋,铺张闳丽,唐至于宋朝未有及者。盖自唐以后,文士之才力,尽用于诗,如李、杜之歌行,元、白之唱和……此亦汉人之所未有也”③,此从文体变迁与文人才力说明赋体的衰落。然纵观赋史,清人赋创作之繁荣(如数量之巨大)与赋批评之兴盛(如赋话的独立),又非前朝所及。对此现象,论者已多④,然探究其因,尚宜着眼于赋史之盛衰,以辨析清赋正统观的成立及嬗变。


一、盛清赋论:法古明今的正统观


从赋史的角度来看,清赋的发轫宜是明末清初的遗民作品,如吴应箕《悯乱赋》写清兵内侵之状,夏完淳《大哀赋》写亡明之悲,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情怀,然其赋风则摹拟六朝如鲍照《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等。在清初顺康之际,如朱鹤龄的《枯橘赋》、尤侗的《反招魂》、施润章的《粤江赋》、陈维崧的《看弈轩赋》、吴兆骞的《长白山赋》等,各有胜意⑤,然或骚,或散,或体物,或抒情,很难看出肇造一代赋风的特色。如果着眼于当朝赋论,清代康乾盛世赋体正统观的形成与确立,显然对一代赋风的重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又成为两个重要契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康熙一朝有两件事是可以载入赋史的,一件是立“博学鸿词”科考赋,一件是命翰林院大学士陈元龙编纂《历代赋汇》。有关设立博学鸿词科以招揽在野人才,包括前朝遗民,《清史稿·选举志四》载有康熙帝十七年诏书:“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具体举措及考试内容,见于《圣祖本纪一》十八年记述“三月丙申朔,御试博学鸿词于保和殿,授彭孙遹等五十人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考试一诗一赋,赋为《璿玑玉衡赋》(可古可律),排律诗《省耕诗》。⑥正因为康熙亲自对“文词卓越”的倡导,并用朝廷的力量推尊“赋体”的功用,以衔接历史上如汉廷献赋、唐宋考赋的文化政略,才开启了清廷赋体创作与批评的繁盛。对此,胡浚《国朝赋楷序》有段追述与评价语:


我国家重熙累洽,观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尤以赋独有功篇什,金版叮咛,至通其事于选用。……由是一时葩藻蔚起,甲辰、丁未两选鸿博,《璿玑》《五六》两题均依唐人试格。若愚山之雄健,迦陵之绮绣,竹垞之洁,彭羡门、毛西河之典雅秀拔,麟麟炳炳,各能于杨、尤诸家外,别营杼轴,为一朝巨制。嗣后廷试馆程,日研月渍,法愈密,材愈富,其旁搜冥抉,蒙茸煇曤之长,又直驾三唐而上之。⑦


其论虽兼括康、乾两朝鸿博,但例举在康熙一朝得人之盛。继后,赵光在《竹笑轩赋抄序》中也有称述:“唐、宋以赋取士,讲求格调,研究章句,后世言律赋者,靡不以唐、宋为宗。我朝稽古右文,人才蔚起,怀铅握椠之士,铺藻摛文,几于无美不臻,无体不备,骎骎乎跨唐、宋而上之矣。”⑧这类评论为清人常谈,其关键语是“稽古右文”“铺藻摛文”“骎骎乎跨唐、宋而上”,思路正符应唐宋闱场考律赋并上溯汉人献大赋之“铺采摛文,体物言志”“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传统,这一思想在继后康熙御旨编纂《历代赋汇》的举措中得以弘扬。


据史料记载,康熙议编《历代赋汇》在博学鸿词科考赋之后,陈元龙受命是举约在康熙三十三年到四十五年内府刻本刊行之间⑨。有关该书的编纂思想以及对清赋正统观的确立,可摘取三则批评文献如次:


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比不得并焉,故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汉兴,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之流制作尤盛,三国两晋以逮六朝变而为俳,至于唐宋变而为律,又变而为文,而唐宋则用以取士,其时名臣伟人往往多出其中。(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


古诗之流,赋居其一。摛华掞藻,事既极于铺陈;旨远辞文,义或兼乎比兴。……揆厥所自,各有专家,本为六艺之笙簧,终作五经之鼓吹。(陈元龙《上御定历代赋汇表》)⑩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尧作《古赋辩体》,于源流正变言之详矣。至于历代鸿篇,则不能备载。明人作《赋苑》,近人作《赋格》,均千百之中录存十一,未能赅备无遗也。……学者沿波得奇,于以黼黻太平,润色鸿业,亦足和声鸣盛矣。(《四库全书总目》)(11)


综观其论,要在三端:一是以经义衡赋,对《诗》之“六义”入赋的思想进展,推尊雅、颂,这既是《赋汇》编纂的宗旨,也是编者视赋体为庙堂文学的批评基础。特别是康熙序中称道“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无疑超越前人的有关论述(12),而予赋体义的极度彰显。二是强烈的致用精神与实用性原则,成为盛清赋论的主导思想。其中康熙序文中强调的唐宋以赋取士,“名臣伟人往往多出其中”,即与他诏示博学鸿词所称道的“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的思想相通,是用赋招贤纳才的现实主张。至于四库馆臣称赞《赋汇》之编是“黼黻太平,润色鸿业”,则传承班固《两都赋序》所称汉人献赋之盛况“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13),赋的“雅颂之亚”的功用得以现实的张扬。三是补前贤之不足,成一代之鸿构。赋总集的编纂,在《赋汇》之前存世者有元代祝尧的《古赋辩体》、明代李鸿的《赋苑》、清初陆葇的《历朝赋格》等,皆“未能赅备无遗”。相较而言,《赋汇》是亘古未有的赋体集成之作。合此三端,正是对历史上赋用思想的当代言说与弘扬。


因此,围绕康熙倡导博学鸿词考赋及《赋汇》的编纂思想,清初赋学逐渐形成了一代时风。在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考赋到《历代赋汇》编纂完成,其间出现了三部赋体总集,皆冠以“历代”(或“历朝”)之名,且均初刻于康熙二十五年,分别是赵维烈的《历代赋钞》、陆葇的《历朝赋格》与王修玉的《历朝赋楷》。如果我们对比这三部赋集的编纂思想,虽各有偏重,但主旨尽同于康熙的赋学观。试观三则言说: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本朝文治之盛,比隆三代,媲美唐虞,一时英才辈出,莫不鼓吹休明,导扬徽美。天子复重词科,旁求隐逸,如贾、董、班、马者,类能以文章名世,讵敢或遗。(赵维烈《历代赋钞·凡例》)(14)


赋者,古诗之流,相如有言:“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班固亦云:“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赋之为道,岂云鲜乎。昔汉武、宣之朝,得人最广,赋亦最工,今读其文,虽极曼衍瑰丽之观,必衷于务本勤民之旨。(王修玉《历朝赋楷·自序》)(15)


古赋之名,始乎唐,所以别乎律也。犹之今人以八股制义为时文,以传记词赋为古文也。律赋自元和、长庆而来,欲化密为疏,不觉其趋于薄;欲去华就质,不觉其入于俚。故韩、苏诸公皆由此获高第……若由今而论,则律赋亦古文矣,又何古赋之有?(陆葇《历朝赋格·凡例》)(16)


前两则宗汉,以歌颂当朝之休美,凸显赋的功用与意义;后一则赞述唐宋考律,改变元明时期严分古赋与律赋的差异,并衡以古学,在突出赋体功用的同时,表达了归尊古体的本源意识。可见论者无论是推尊汉代献纳之大赋,还是赞美唐人考试之律体,或者追溯于赋为“六义”之一的观念,都是法古以明今。这里面又暗含着清赋论的一大特征,就是将赋体创作返归宫廷。换言之,自汉人如司马相如将赋体用之天子朝堂,相续者诚如班固《两都赋序》所言“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彪炳作为宫廷文学之赋体,由蕞尔小邦而蔚然大国。继汉以后,虽然也有大赋的赓续,如左思的《三都赋》,亦有文臣的献纳,如唐代杜甫上“三大礼赋”,宋代周邦彦献《汴都赋》,以及开国盛世文臣热衷于京都题材赋的写作,如元代黄文仲的《大都赋》、明代陈敬宗的《北京赋》等,但像汉代武、宣之世由帝王倡导、群臣应和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而这一点正是清初君臣的赋学情结,且风气所向,在野文士亦颇多类似情怀,如费经虞、费密父子撰辑之《雅伦》论赋亦谓“古诗六义,其一为赋……汉兴,学者修举文辞,至于孝武升平日久,国家隆盛,天子留心乐府,而赋兴焉”(17),乃追慕汉廷赋盛之论。清初出现的偌多赋总集,其要义也是在“寓法汉魏,取材三唐,辞虽极于瑰丽,而不入于诡琐;体不限于一格,而要归正宗”(18)。


继康熙后,乾隆一朝崇赋之风亦盛,其于赋学正统观有了实践意义的弘展。考乾隆本人对辞赋的重视,主要在三点:一是继乃祖康熙帝续开博学鸿词科,考试科目仍圣祖旧制,律赋题《五六天地之中合》,排律诗题《山鸡舞镜》。据《清史稿·高宗本纪一》载(元年九月):“己未,御试博学鸿词一百七十人于保和殿,授刘纶等官。”这次选试与康熙朝廷亟需人才以招揽遗贤不同,时至乾隆朝满汉一体,政治稳固,所以“御试”时恩威并重,黜落甚多,至乾隆二年七月,又补试续到者于体仁阁,考试题是《指佞草赋》与《良玉比君子诗》。整个清朝开博学鸿词仅此两科,道光、光绪时两次议开,均无结果。据此考查乾隆朝博学鸿词科考赋,只是康熙朝的延承,并无开创性的意义。


二是乾隆朝对科制的改革,偏重于试律,这也促进了士人对律赋的普遍重视。据《钦定学政全书》卷十四《考试题目》记载,乾隆十四年讨论科举事宜,礼部议准“诗、古文词与制义相表里。嗣后各省考试选拔时,首场用经书、策各一篇;二场裁去判语,用论一道,益以一诗、一赋”,乾隆二十三年科举改革,试帖诗进入乡、会试,二十三年又“增试律诗一首,酌定五言六韵”(19),于是声律之学大盛,律赋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如果说乾隆朝对清廷建构赋学正统观最大的贡献,或许正是在时间上介乎前两点之间的第三点,即乾隆帝本人《盛京赋》的写作及其巨大的影响力。据《清史稿·高宗本纪》记载:乾隆八年(1743年)“冬十月庚戌朔,上御大政殿……御制《盛京赋》”。这年九月“乙未,上奉皇太后谒永陵。丙申,行大飨礼”;“辛丑,谒福陵。壬寅,行大飨礼。谒昭陵。癸卯,行大飨礼。上奉皇太后驻跸盛京。朝鲜国王李吟遣陪臣至盛京贡方物”;“乙巳,上诣文庙释奠。幸讲武台大阅”。(20)这是乾隆登基后第一次东巡,在拜谒永陵、福陵、昭陵等一系列以祭祖为中心的礼仪活动后,“奉皇太后驻跸盛京”而作此赋。据清人柏葰《陪都景物略赋序》称:“昔人《三都》《两京》之赋,铺张扬厉,宣上德而抒下情,抑亦雅颂之亚也。我国家龙兴东土,沈阳尤为根本重地。伏读圣制《盛京赋》,古奥排宕,典则宏深,诚非颛愚之所能窥测。”(21)由此可知该赋以前人京都赋为摹写样本,但其内容却是“祭祖”主题,所以又兼取古代礼仪赋的写作方法而成。


该赋由“序文”“赋文”与“颂诗”三大部分组成,赋文首段从“岁大渊献”到“爰赋其略”,属于赋的“内序”。而冠于赋前序文(即“外序”)先标创作意旨“三心”,即“父母之心”“祖宗之心”与“天下之心”,并以为“以祖宗之心为心居其要”,这既与其赋以祭祖为主旨相合,也阐明并强化其君主宗法制的“传统”。读赋的正文,首起之语“粤我清初肇长白山”,极具深意。考古代帝宗山岳崇拜,远之“昆仑”,乃诸神所集;后则“泰岱”,为汉帝封禅祭天之所,内涵推尊“孔教”的文化。满清起于关外,视东北长白山为祖山神灵的龙兴之地,康熙十六年曾颁旨“宜加封号,永著祀典”。康熙自为《望祀长白山》诗有句云“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诗中“二水”,指的是松花江与鸭绿江;“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22),因一代之“尊”,方著“祀典”。继后乾隆也有《望祭长白山作》《驻跸吉林望叩长白山》等诗作,如前者云“五岳真形空紫府,万年天作佑皇清”(23),此与赋之首赞“长白”相得益彰。而清初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作《长白山赋》谓“我国家肇基震域”(震域指东方)、“昭应皇舆,合祥帝室”,赞颂“猗兹山之峻极,眇群岳而独尊”(24),所想表达的显然是认同清廷正统地位的心态。通观《盛京赋》,由长白山兴起,其构文的主线是写满族起源、崛兴以及祖宗开辟、成功与祭祀典礼,然因驻跸盛京,并以为题,故对盛京建制、地舆、物态(自然景观)、气象(人文景观)等多有描绘。如叙述盛京之建立:


天命十年,相险宅中,谓沈阳为王气所聚,乃建盛京。……于是乎左挟朝鲜,右据山海,北屏白山,南带辽水。……东尽使犬之部,朔连牧羊之鄙。启我漠惠之原,扩我俄朵之址。高燥埤湿,原田每每,走大野而拱太室者万有余里。(25)


乾隆为什么颂赞盛京与祖业,其赋述主旨要在两端:一是彰显帝国气象。如赋末颂诗首几句:“于铄盛京,维沈之阳。大山广川,作观万方。虎踞龙盘,紫县浩穰。爰浚周池,爰筑长墉,法天则地,阳耀阴藏。”所述绝非盛京一地,类似宋人程大昌评司马相如赋写“上林”是“该四海言之”(26)。我们对读《清史稿·地理志》记述清王朝经圣祖、世宗拓疆后的一段话语:“逮于高宗,定大小金川,收准噶尔、回部,天山南北二万余里毡裘湩酪之伦,树颔蛾服,倚汉如天。自兹以来,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莫不稽颡内向,诚系本朝。于皇铄哉!汉、唐以来未之有也。”(27)拟效汉唐与超越汉唐,既是乾隆襟怀,也是其赋作的意旨。二是树立皇清圣统。观乾隆赋序写“肇兴盛京”,则紧系“桥山在焉”语,考“桥山”指陕西“黄帝陵”,又赋末颂诗复谓“缅仰鼎湖”,所取黄帝鼎湖乘龙升天的典故,远宗黄陵,近祀列祖,用心所寄正在皇清统绪。对此,可参见乾隆八年癸亥冬十月(即作赋时)谕王公宗室语:“满洲、蒙古、汉人皆有一定之礼,即以汉人文学而论,朕所学所知,即在通儒,未肯多让。”(28)乾隆一面强调继承祖宗法制的重要,一面又提及对汉文学习堪比通儒,是其满汉一体政略的体现,而用汉文学特有之文体的赋来论证皇清圣统的合法性,其中无疑内含统合效法祖宗旧制与借鉴汉人礼仪的重要功用。(29)乾隆《盛京赋》完成后,即命内府武英殿刻印,有满、汉版本(傅恒等编刻本),而且于“乾隆戊辰(十三年)春,特旨开《盛京赋》篆字馆”(30),以三十二体篆书印制,至于抄录、刻印、影印诸本亦多。特别是法国耶稣会钱德明(Jean-Joseph-Amiot,1718-1793)神父1750年来华,寄居北京长达42年之久,其中一大学术贡献就是将《盛京赋》翻译成法文并详加注释,推介到欧洲,后经东方学家约瑟夫·德经的审校(并作序),于1770年(乾隆35年)由巴黎提亚尔(N.M.Tillard)出版社刊行面世(31),成为中国辞赋向欧洲传播的肇始。


从康熙设博学鸿词考赋、敕编《历代赋汇》,到乾隆《盛京赋》的写作,是遥承汉赋回归宫廷的路径,其赋论思想衍射于当时的创作,又构成清赋正宗的特色书写。


二、馆阁与疆域:清廷赋作的两翼


纵观赋史,清赋的创作与批评的繁荣,是任何一朝一代都无法比拟的,这从晚清人编纂的《赋海大观》收录清人赋近万篇(32),今人编《历代赋学文献辑刊》收录清代赋集百余种(33),可观其大概。就创作言,清赋作者广泛,无论思想家、政治家、学者、骈文家、诗人与词人均有作品,内涵兼备;就批评言,清人不仅赋论众多,且开辟“赋话”的编撰,均为前朝所未及。(34)如果我们从清赋回归宫廷、建立正统的意义考察,又在宗汉、尊唐与尚时,而由尚时(当朝赋创作)上溯尊唐(科举试律)与宗汉(体国经野),其超轶前朝的创作则呈现于两翼,即馆阁与疆域。


(一)馆阁赋系:宫廷制作的传承与变革


如果说康熙朝鸿博考赋用唐人试格,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称颂唐代取士“名臣伟人”出于中,那么清廷仿效唐体而自标新格的赋文聚集地,就是如胡浚《国朝赋楷序》所说的“廷试馆程”的翰林院试赋制度与创作。清人黄叔琳经历康、雍、乾三朝,履职内阁,曾于《同馆课艺序》中称颂“我朝圣圣相承,右文典学,万几之暇,留心诗赋……天下人文,聚于翰苑,而其著作或进诸秘府,或散在鸿都,传之各集。思欲网罗搜辑,成一代巨观”(35)。称翰苑赋作属“一代巨观”,并非虚夸。


夷考清廷翰苑制度,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考试名目很多,专为庶吉士设置的“朝考”,乾隆间始考诗、赋;有庶吉士肄业三年期满之“散馆试”,雍正元年即试以诗、赋、时文、论四题,乾隆元年尚书任兰枝、侍郎方苞奏请专试一赋一诗,后沿为式;有翰林官数年一次决定升黜的“大考”,初考论、疏、诗、赋,乾隆后偏重词章,以一赋一诗为主。道光间蒋攸銛《同馆律赋精萃叙》谓“唐以诗赋取士,宋益以帖括,我朝则以帖括试士,而以诗赋课翰林”(36),所以从雍正年间开始,陆续到道、咸之后,时人编辑馆阁赋钞约二十余种。这类编纂以雍、乾间翰林编修钟衡所汇《同馆赋艺》为肇始,收录雍正癸卯至乾隆壬戌翰林试赋作品,此编甫成,即“风行寰宇,人编摩而户弦诵”(37)该编今不存,继后者有叶方宣、程奂若编《本朝馆阁赋》,程奂若、周日琏编《本朝馆阁赋后集》,宋湘编《同馆赋钞》,蒋攸銛编《同馆律赋精萃》,孙钦昂编《近九科同馆赋钞》,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法式善所编的《同馆赋钞》(又名《三十家同馆赋钞》),收录自乾隆乙丑科至嘉庆十四年己巳科计三十科馆课赋作,加大考一卷,散馆一卷,计三十二卷,成为后世馆阁赋的追摹经典。而赓续法式善所编者是王家相的《同馆赋钞》(续集),收录嘉庆辛未科至道光癸未科六科约三百篇赋作,两编合观,可谓蔚然大观。值得关注的是,编辑馆阁赋的多属翰苑中人,如法式善入词馆为庶吉士“专攻应制体”(38),且编该书乃至“三四十年于兹”(39)。同样,阮学濬《本朝馆阁赋后集序》评叶方宣等编馆阁赋集谓:“异日致身清华,承明著作,即于兹选预卜之。”(40)这种取法上乘的思想,是基于当朝视馆阁赋为“楷模”,并向社会层面旁渲外溢的现实。


从馆阁赋创作看清廷赋学正统观的树立,主要在鼓吹休明(颂圣)与曼衍之辞(章句)。正因有此主导思想,清廷对馆阁赋的试题并无拘泥,视域广泛。以乾隆朝翰苑“大考”为例,有经义题,如“江汉朝宗”,语出《尚书》(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试题);有诸子题,如“见大水必观”,语出《荀子》(乾隆三十四年己丑试题);有时政题,如“清黄交汇”(乾隆四十六年辛丑试题);有文学题,如“拟张华鹪鹩赋”(乾隆三十三年戊子试题);还有颂赞当朝皇帝的题目,例如乾隆十三年戊辰大考夺魁之作齐召南的《竹泉春雨赋》,即依据乾隆御画内容所作。(41)试以齐召南《竹泉春雨赋》为例,赋中描写御画所绘春雨润浥泉流竹翠之状云:


尔其《礼》称有筠,《诗》歌有斐,德懋虚中,品超群卉。……碧藓含润,既垂露以珠联;玉笋排头,更惊雷而云起。似七贤之沉醉,把臂相扶;如六逸之初醒,哦诗徙倚。谁写枝枝叶叶,共说萧郎(萧史,刘向《列仙传》);能兼雨雨风风,无如苏子。则见层峦下上,曲岸西东,新篁掩冉,密雾迷蒙。蟠锦虹于崖际,扬霡霂于晴空。岚既浓而欲滴,雨将霁而犹濛。(42)


这既是考试赋,也是题画赋,更是一篇非常华丽的“颂圣”之作。作者将题“御画”的思想献“媚”与写作中的词章献“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得“搔痒”之妙,又天然无痕。如赋首由《诗》《礼》的经义发端,复以“德懋虚中”颂“竹”以喻“人”。而在具体的描绘中,作者以“碧藓”“玉笋”“锦虹”“霡霂”点缀绚丽之色,复以“垂露”“惊雷”“新篁”“密雾”表奇幻之姿,而“沉醉”之“七贤”(竹林七贤)“把臂相扶”,“初醒”之“六逸”(竹溪六逸)“哦诗徙倚”,将泉竹形象以拟人化方式于依稀朦胧中隐现,并融织于全赋的幽美境界。与齐召南赋相比,汪廷玙《纳凉赋》的颂圣就更为直白。如谓:


我皇上巽风广被,丰泽下覃,应朱明而令达,法长养而仁涵。图绘《豳风》,宝殿集耕桑之景;书陈《无逸》,蓬山启甲乙之函。……于斯时也,淳厖懋洽,景福宏开。南陆舒迟,万汇蒙之而畅遂;长嬴蕃育,百昌荷此而滋培。(43)


据相关文献记载,汪氏于乾隆十七年“御试翰詹诸臣于正大光明殿,以《纳凉赋》为题,作者多规模《上林》《子虚》,铺陈宫殿苑囿。汪侍郎廷玙时为编修,独以宵旰忧勤民事立言,特擢一等一名”(44)。很显然,汪氏此赋义理以“颂圣”取胜,而赋中又用取之于《诗经》的《豳风图》与取之于《尚书》的《无逸图》为警示(45),折射的是圣治中“民为邦本”的思想。与馆阁赋创作相应,清人有关这两幅经图的诗赋作品极多,如钱福昌《豳风图赋》云:“万古农桑之计,七篇衣食之谋。……看挥洒兮淋漓,画工克绚;信谋猷之具备,穑事维艰。方今圣天子万几兢业,九宇乂安,宸念时廑夫宵旰,民情悉泯夫暑寒。俗劝而农桑克务,恩覃而雨露承欢。人安耕凿之天,不知不识;帝策治平之业,其慎其难。”(46)涂庆澜会墨试律《无逸图》云:“无逸千秋训,名臣作绘殷。商周留诰诫,唐宋法精勤。祖德详披述,孙谋懔绍闻。九重宵旰意,一卷古今文。幅展才盈尺,阴驰倍惜分。思艰知稼穑,敦俗劝耕耘。恍读吹豳谱,兼传负扆勋。允宜悬黼座,民隐荷宸廑。”(47)由于以馆阁赋为中心的颂圣思想盛炽,清人对汉代赋颂连称现象又多以赋为颂的解读。如段玉裁注《说文》“颂”作“容”谓“古作颂貌,今作容貌……六诗,一曰颂,《周礼》注云:颂之言诵,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48),取义颂、诵互释;叶方宣《本朝馆阁赋序》则谓“尝考诗三百篇,风以讽也,往往托比兴以隐其情;雅颂润色太平,铺张盛美,故其义多主于赋”(49),又是赋颂合体之论。


由鸿词应制到馆阁课诵,兼及皇帝南巡召试与侍从赓扬,使清代律赋既尊经义而原古,明时政而颂今,而且章句典雅,文词清秀,这在馆阁赋创作中尤为突出。如戴衢亨《红叶赋》的描写:“雁声低处,围夜火于荒村;鸦影寒余,挂夕阳于古堞。……送马勒以千行,一鞭远道;落渔船之数点,两岸回风。谁然列炬煌煌,疑不夜兮城上;欲混半江瑟瑟,若有人兮芦中。仿佛明霞散绮,依稀野烧腾空。”(50)既有唐人律赋的婉丽而不失纤弱,又不同宋人律赋之议论却得其理趣。也正因为如此,清人自矜于馆阁赋章,时有批评唐宋闱场作品。如朱邦楷云:“唐兼诗而取士,尚见因殷;宋制策以设科,几同自郐。而乃凤头猪肚,徒矜壮丽为能;鹤膝蜂腰,更立拘箝之忌。间有登高之作,仅希博雅之称。以视综鞶帨于遥年,畅球钟于盛世,大有异矣。”(51)缘此,吴省兰在《同馆赋钞序》追述赋史有段长篇论述,摘录一节以观大略:


自汉以降,作者迭兴……东京彪、固之流,后先接踵。至于六朝,专尚骈俪……唐以赋取士,而律赋乃行,限韵之式,亦于是具。赵宋仍之,尔时作者不虑千百余家。……国家文教覃敷,大雅宏达,石渠、天禄之彦,握元珠而吐白凤者,固已鸿篇钜制,凌轹往古矣。……权衡在手,虽只字而必绳;炉锤因心,即片言而亦炼。以之宣上德而尽忠孝,抒下忱而通讽谕,扬葩振藻,炳焉与三代同风,而究其指归,期不愆乎规矩尺度之法。(52)


其以当朝馆阁赋为视点,虽历述汉魏六朝与唐宋赋,然关键仍在由唐之律法上溯汉之气象,所谓扬葩振藻,在于绾合体国经野与规矩尺度,以呈现赋颂盛世的精神。


(二)从京都到疆域:赋文化正宗的重构


如果说以馆阁赋为代表的创作是清廷中枢文臣集体的书写,内涵唐人的试赋与汉廷的献纳,以迎对康乾时代赋体正统观建立的意义,则衔接汉人开创的京都赋写作;而由清廷中枢辐射于外并副称其正统思想的写作,就突出表现于当朝守疆大臣与流边谪臣创制的疆域赋。


盛清时代疆域赋的兴起,多半是围绕乾隆御制《盛京赋》而来,通过国家四边疆域的描绘,以展现帝国的盛况。对此,嘉庆十年进士徐松为其业师英和的《卜魁城赋》作跋云:


恭读高宗纯皇帝圣制《盛京赋》,流天苞以阐地符,一时名公巨卿如周海山先生使琉球作《中山赋》,纪晓岚先生谪西域作《乌鲁木齐赋》,和太庵先生镇卫藏作《西藏赋》,独黑龙江界在东北边,曩惟方恪敏公有卜魁杂诗及竹枝之作,而研都炼京,天则留待我树琴夫子发摅文章,为封疆增色。(53)


英和是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卜魁城赋》是他谪戍黑龙江卜魁(亦作“卜奎”)城(今齐齐哈尔)时对东北边陲之地理、人文、风俗、文化的实录与描绘。作者于文字间不拘一己之穷通悲欢,而充分展示赋家的心胸与时代的气象。同类创作在徐松所撰的赋序中又列举了周海山的《中山赋》、纪昀(一说罗学旦作)的《乌鲁木齐赋》与和宁的《西藏赋》。除了徐氏所述外,当时著名赋篇还有如全祖望《皇舆图赋》、朱筠《圣谟广运平定准噶尔赋》、文守元《四塞纪略赋》、王必昌《台湾赋》以及徐松本人所撰写的《新疆赋》等。这类赋作既是古代京都大赋“研都炼京”的延展,更是为“封疆增色”的创造。在诸多边疆赋的创作中,最突出的是和宁的《西藏赋》与徐松的《新疆赋》。


《西藏赋》的作者和宁,蒙古镶黄旗人,官至礼部尚书,赋作正文及注万余言,如一部西藏历史地理文化典籍。该赋写于嘉庆二年作者出任驻藏大臣(卫藏使者)时,可分两大部分,先述西藏之山川形势,属自然地理的描写;后述西藏之民俗文化,属人文地理的描写。如写自然形胜,赋云:


粤坤维之奥域,实井络之南阡。风来阊阖,日跃虞渊,斗杓东偃,月竁西联。三危地广,五竺名沿。吐蕃种别,突厥流延。乌斯旧号,拉萨今传。其阳则牛魔僧格,搴云蔽天,札拉罗布,俯麓环川。其阴则浪荡色拉,精金韫其渊;根柏洞噶,神螺现其巅。左脚孜而奔巴,仰青龙于角箕之宿;右登龙而聂党,伏白虎于奎觜之躔。夷庚达乎四维,羌蛮兑矣;铁围周乎百里,城郭天然。


以异域名物呈现奇山胜水,文势驰骤,笔意跌宕。又如西藏的宗教文化,作者在赋中以拉萨的布达拉宫与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为中心,叙写藏传佛教“达赖”与“班禅”的两脉:


若夫达赖之居于布达拉也,丰冠山之层碉,奥转螺之架阁。浩劫盘空,埤堄错落,路转千迷之道,心入摩提;人登百丈之梯,神栖般若。


班禅之居于札什伦布也,招提结蟹螯之穴,祖山依龙背之阳。沙明远岸,雪冒连冈。智水环流,浪纡徐而练净;幻峰囿野,形峛崺以绵长。金刹青鸳,占仍仲宁翁之脉;石门宝塔,韫额尔德尼之光。


如此描绘,体现出赋家亲历藏区,考察宗教文化,并对其寺院(活佛布道之地)、金塔(活佛圆寂之所)、教义信仰的熟悉与赞美。也因为《西藏赋》堪称经文词美化的实录,姚莹《康輶纪行》卷九《〈西藏赋〉言疆域》以为此赋“其于藏中山川风俗制度,言之甚详。而疆域要隘,通诸外藩形势,尤为讲边务者所当留意,不仅供学人文士之披寻也,故摘录之于此”(54)。


徐松撰写含正文及自注长达两万余字的《新疆赋》,也是经历长期考察实地的知识积累。该赋作于徐氏任湖南学政坐事谪戍伊犁时期,在这七八年光景间,他行程两万里,西出嘉峪关,由巴里坤达伊犁,抵喀什噶尔,复经阿克苏、吐鲁番、乌鲁木齐返伊犁。作者遍览天山南北之山川城邑,考察建官设屯,以及诸城舆图,民族部落,且伏观典籍,征之有司,成大量撰述,为清代西北史地研究的先驱。(55)与《西藏赋》比较,《新疆赋》精彩的描写突出在边关贸易与技艺表演方面。如赋中写新疆南路集市贸易以及歌舞竞技时写道:


若夫七日为墟,百物交互,征逐奇赢,奔驰妇孺。则有红花紫鑛,黄芽白坿,蛤粉堆青,晶盐耀素,鸡舌含香,马乳垂露。……迷迭兜纳,珊瑚玻璃……咸梯航而入市,列阛阓而衒奇。……逢正岁,度大年,骑沓沓,鼓鼘鼘。凹睛突鼻,溢郭充廛。场空兽舞,匏巨灯圆。兜离集,裘帕联,丸剑跳,都卢缘,奏七调,弹五弦,吹觱篥,毛员,跨高楔,歌小天。末陀酿酒,腾格分钱。得斯挞之嶷嶷,额色帔之翩翩。


描写百物交互、宗教庆典、歌舞表演,还有“凹睛突鼻”的异色人等和异域风情,均非前朝大赋的描绘可堪比拟。作者在描摹北疆商贸盛况后,语锋一转,谓“是博望(张骞)不得侈略于致远,翁孙(赵充国)不得擅美于屯田,彼唐、宋之琐琐,更何足语于筹边也哉”。继汉唐而超越之,正是盛清士人的理想与赋家的书写。


这类疆域赋在关乎国家东南孤悬海外之台湾岛的书写,又需上溯到清廷的一大盛事,即康熙二十二年以军事行动收复台湾以及相关的政略。《清史稿·圣祖本纪二》载:康熙二十二年五月“甲子,命施琅征台湾”,“闰六月戊午,施琅克澎湖”,八月“戊辰,施琅疏报师入台湾,郑克塽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诏锡克塽、国轩封爵,封施琅靖海侯,将士擢赉有差”;其“论曰”评语谓“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56),可见一统大业,是康熙朝的盛事。而围绕这一事件的辞赋创作,正以“台湾”疆域赋为主。如林谦光《台湾赋》以统一后的台湾之人文景观、社会状况、原住民服饰、饮食,风习,以及新住民读书受学、“负经请谛”的教化,实赖“名邦上客”之“广布文德”的结果等为描写对象,成为以“台湾”为题的早期代表作品。该赋创作的主旨,诚如赋中假托“廓宇先生”所言“子亦曾旷尔瞩、远尔盱。而知今皇帝之舆图乎?制万国以侯尉,垂一统于车书。人弗敢私其尺土,俗无不拱乎辰居”(57),以扬举孤岛归复后的大国心态。继后,高拱乾的《台湾赋》追述荷兰殖民者占驻台岛时煽暴虐之行径,郑成功收复后的历史,继而颂赞清廷“定百计以安澜”“果一战而纳土”的成就。如赋的末段云:


噫嘻,户满蔗浆兮,人艺五谷。地走风沙兮,群游麋鹿。厌五亩之宅而不树桑兮,任三家之村而亦植竹。道无远近兮,肇牵车牛;人无老幼兮,衣帛食肉。惟占籍而半为闽人兮,故敦厚亦渐而成俗。……惟圣世而能破夫天荒兮,幸沧溟而亦拓其地轴。聊搦管而赋其物情兮,用以佐夫《大风》之一曲。(58)以特殊的视域书写清廷平台政略的胜利,是赋家“颂圣”的另一种形态。比较而言,周澎《平南赋》描写了施琅败刘国轩于澎湖,复进军鹿耳门,同年八月郑氏降清,施琅受封靖海侯的全过程。周赋是参考施琅的《平南奏疏》撰成的,所以在赋序说明“海氛煽虐数十年,大将军施公衔命徂征,一战而克。《平南奏疏》一编,乃都人士家谣户颂,积成卷轴也。虽里巷微词,而輶轩足采。乃摭其事实而作赋”。该赋先明帝德,再述故事,如首段:


繄帝德之光华,曰圣文而神武。耀化日于中天,飏仁风于率土。赓一廷之都俞,舞两阶之干羽。张百旅之熊罴,抶千屯之虎。六服率宾,万方安堵,靡不稽首来王,输賨天府。


继而写平台决策:


天子乃念南国之仳,每殷勤宵旰。曰:“惟予股肱孰是,仗旄秉钺,为海邦剪此暴乱,厎四方于清晏。”佥曰:“惟彼元勋,夙膺宠眷。俾控制以专征,用克纾乎庙算。”帝曰:“都,自江以南,倚汝为屏翰。其克奏肤功,以靖此多难。”


再则写战事,如谓:


尔乃乘机制变,六月兴师。舳舻千里,霄汉蔽亏。剑气干云而熌烁,甲光罥日而陆离。横惊波以伐鼓,拨瘴雾以扬旗。各星罗而棋布,听中坚之指麾。然后写战罢之情形:


由是铙鼓传,干戈戢。唱天山之歌,勒燕然之笔。交趾之铜既标,淮南之碑亦立。捷音飙发于闽关,露布星驰于北极。六合莫不腾欢,至尊为之动色。最后假托康熙帝之语夸赞施琅“追伏波之旧烈,旷百世而流芳”(59),一统的欢忭情怀,凝聚了盛清疆域赋的精神。而通过上引“台湾”题材赋作,其写帝王则拟效“大风”一曲(刘邦),写臣工如施琅则拟效“伏波将军”(马援),其中暗喻了一种“宗汉”心理,落实到辞赋的写作题材,正内涵了从京都到疆域的变迁。


赋体在汉被称“一代文学”,汉赋以骋辞大篇为最,汉大赋又以“京都”题材为正宗。萧统《文选》选文首录赋,赋作首选“京都”,正是对大汉文章气象与礼德观的追慕,是以“时义”见“文功”的盛世书写。(60)考察汉代京都大赋的创作,皆围绕帝京文化展开,写京都就是写“中国”。对此,明人顾起元撰《帝京赋序》谓“仰观帝京之盛,高轶千古于都哉”,评汉人作品“班固、张衡,并赋两京,宏达尔雅,追迹扬、马,然或侈其宫室畋猎之盛……或靡衍非事实”(《历代赋汇·补遗》卷五)(61),故以“丽则”教化观提出质疑。其实汉人尊京都,还出于大汉继周的思想,《诗·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孔《疏》:“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爱京师之人,以安天下。‘京师’者,诸夏之根本。”(62)汉人尊孔宗周,故其重京都即含此“中国”义,在“诸夏之根本”,其中自然也包括孔子倡导的“尊王攘夷”的思想。清廷是以满族入主中原,倡满汉一家,重“尊王”而讳“攘夷”,所以赋家重京都,而更重四方,包括在汉族之外的区域,所以其尊京师(中国)的传统,而泛化为中国全疆域的概念,其疆域赋的创制,可以说是对赋家“体国经野”的新认知。于是再从源自汉人京都大赋而来的疆域赋,对应由仿效唐人闱场试赋而转向中枢的翰苑考试的馆阁赋,看清赋的“一代巨观”,正是其正统观及标明赋史嬗变的创作实践。


三、尊体以兼容:清赋思想的重构


由于清代在康、乾时期确立了赋学的正统观,并围绕这一观念形成了异于前朝的主体创作,所以在赋学理论方面,也完成了一种思想的重构,突出呈现于尊体批评。具体而言,其改变前人的赋体批评观,又主要表现在两种融织,即古体与律体、经义与词章的融织。


纵观历代赋论,到宋元之际始重辨体,且由文章而进入赋域。如元人祝尧《古赋辩体》论“宋体”赋时说:“宋时明公于文章必辩体,此诚古今的论。然宋之古赋,往往以文为体,则未见其有辩其失者。”(63)这里既赞成宋人辨体评文之义,又批评宋赋破体之失,所以他在继承宋人之辨体思想的同进,提出了赋体“祖骚宗汉”观。而此观念的建构,祝氏一方面在《古赋辩体》卷一明确说明赋体“祖骚”说源自宋祁的“《离骚》为词赋祖”的话语,一方面又在卷三论两汉赋时提出了“宗汉”的说法,究其根本是对前朝赋体的纠正。对此,《古赋辩体》卷八有段针对性的话“愚考唐宋间文章,其弊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其重点是批评自汉到隋渐渐形成的“四六体”,进而为“声律体”,乃至“至唐而变深,至宋而变极,进士赋体又其甚焉”,以致批评曰“唐人之赋,大抵律多而古少,夫雕虫道丧,颓波横流”,换言之,即主要因为对唐代科举律赋的反思而产生的祖骚宗汉赋学观,这到明代复古派的赋论中,所呈现的极端言论就是“唐无赋”说。(64)清代赋论正统观起点,恰恰在对元明以来赋统的再反思,聚集点就是对唐人律赋(进士赋体)的重新认知。如陆葇《历朝赋格·凡例》谓:“古赋之名始于唐,所以别乎律也,犹之今人以八股制义为时文,以传记词赋为古文也。”此虽解释赋的“古”与“律”的名号,其实已具清人融合古、律赋体的意义。而从盛清赋论中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对唐宋律赋取人之功的赞述,到乾嘉时期大量翰苑馆阁律赋的汇集,一个重要的指向就是尊“唐”而重“律”。


考察清赋总集,以《历代赋汇》与《赋海大观》为最,观其收录赋作则以唐律为重镇。至于选家辑唐人律赋为范本,如《唐赋读本》《唐律赋抄》《闽南唐赋》等,彰显了清人选唐赋的风气。同样,在律赋选本中,如周嘉猷辑、汤稼堂评骘《律赋衡裁》五卷,选赋123篇,其中唐律102篇,潘世恩《律赋正宗》选赋54篇,唐律占48篇。究其因诚如欧阳保极为马传庚编《选注六朝唐赋》题序所云:“李唐中叶,裴白王黄,宛转清切,为律赋正宗。”(65)在清人的赋论中,这种尊唐而重律的观点不胜枚举,例如:


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总魏、晋、宋、齐、梁、周、陈、隋八朝之众轨,启宋、元、明三代之支流,踵武姬、汉,蔚然翔跃,百体争开。(王芑孙《读赋卮言·审体》)(66)


溯源于周汉,沿流于魏晋齐梁,律则以唐为准绳,而集其成于昭代。……今欲求为律赋,舍唐人无可师承矣。(鲍桂星《赋则序》《凡例》)(67)


自有唐以律赋取士而赋法始严,谓之律者,以其绳尺法度亦如律令之不可逾也……我朝作人雅化,文运光昌,钦试翰院既用之,而岁科两试及诸季考亦藉以拔录生童,预储馆阁之选,赋学蒸蒸日上矣。(余丙照《赋学指南·原叙》)(68)


其持论视角有所不同,或谈赋体的演变,或谈唐律的楷式,或谈考试律赋的准绳,然其推尊唐律赋是一致的。只是清人在反思前人否定律赋时以尊唐为主,同时也尊骚汉古体,甚至泯合了古、律之辨。如沈德潜《赋钞笺略序》认为“汉人谓赋家之心,包括天地,总览人物……西汉以降,鸿裁间出,凡都邑、宫殿、游猎之大,草木肖翘之细,靡不敷陈博丽,牢笼漱涤,蔚乎钜观”(69),就是持宗汉观的。而在康熙朝早期顾豹文在《历朝赋楷序》中就倡导作赋宜“寓法汉魏,取材三唐”,已有并尊汉、唐盛世赋章的意味。此外,清人因推尊赋体,产生了诸多赋话编撰,也多持论古律融合。如林联桂《见星庐赋话》卷一继陆葇《历朝赋格》“古赋之名始于唐”的说法,总结古赋三大体类,分别是文体赋、骚体赋与骈体赋,然却主张三体皆通贯古今。如论“骈体赋”云:


骈四俪六之谓也。此格自屈、宋、相如,略开其端,后遂有全用比偶者,浸淫至于六朝,绚烂极矣。唐人以后,联四六,限八音,协韵谐声,严于铢两,此如画家之有界画勾拈,不得专取泼墨淡远为能品也。


又同书卷六论当朝馆阁赋:


馆阁多用律赋,而独能研都炼京、直入汉人之室者,如阮芸台制军《盛京恭谒三陵礼成赋》、陈阁部荔峰师《拟潘岳藉田赋》,渊懿古穆,自是一代大手笔。而后来嗣响,能以古赋为律赋,上下纵横,奇古生辣,居然雄视等辈者,则莫如程太史恩泽之《雪夜入蔡州》一赋。(70)


对照明人如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所述“律赋起于六朝,而盛于唐宋。凡取士以之命题,每篇限以八韵而成,要在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71),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将赋分为四体即古赋、俳赋、文赋,律赋(72),林联桂以溯源法融律于古,并赞颂翰苑馆阁赋中的宗汉创作,是典型的落实于辞赋书写而并尊古、律的论述。


在古、律之辨与古、律融汇的嬗变中,其中纵贯赋史的一个问题就是词章与经义的矛盾,而清人赋论融织经义与词章,同是尊体并呈示其正统观的表达。辞赋与经义的关联,可从汉人赋作用“经”与汉魏以来赋论取法经义见其端倪。早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一则记述相如上《大人赋》“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一则又评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73),充分表现出“虚辞滥说”与“依经立义”的矛盾,继后扬雄有关赋体“讽”与“劝”以及“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论述,也是围绕经义与词章展开的。魏晋以降,赋学批评如挚虞《文章流别论》惩鉴汉人而批评时赋以为“假象过大”“逸辞过壮”“辩言过理”“丽靡过美”(74),同样也是出于经义观而贬抑词章。到刘勰论赋,在“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宗经》)的前提下,于《诠赋》开篇即谓“诗有六义,其二曰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又折衷经义与词章,提出“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75)迨隋唐以后,论者继对南朝赋侈靡之风的反思,有关经义与词章的矛盾又突出体现于唐宋闱场律赋的创作,这又呈现于作者与制度两方面。就作者而言,如唐代白居易作《赋赋》将经义思想融入闱场律赋,倡其“谐四声,祛八病”,又需“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儆策,述作之元龟”。(76)就制度而言,北宋科场一大争议就是考“经义”与“诗赋”科目问题,而在宋哲宗元祐元年刘挚议贡举认为,“诗赋之与经义,要之,其实皆曰取人以言而已。贤之与不肖,正之与邪,终不在诗赋、经义之异。取于诗赋,不害其为贤;取于经义,不害其为邪”(77),是在制度视域下调和经义与词章的矛盾。至于元明复古,就律赋而言,诚如清人汤聘《历朝赋衡裁·凡例》所说的“元人易以古赋,而律赋寖微,逮乎有明,殆成绝响”(78),是对元代考古赋、明人倡复古的重新省思。所以清人对经义与词章的态度,是融织于文本的兼容。如选本中的“六义”取向,且兼及词章,孙濩孙在《华国编赋选·凡例》言其选赋标准云:


赋虽六义之一,其体裁既兼比兴,其音节又兼风雅颂,如赋祥瑞、郊祀、朝会、巡幸,则庙堂雅颂之音……下及游览山川,歌咏人物,亦必优柔乎中,合乎性情之正,方得风人遗意。虽间有忧谗畏讥,闵时病俗,因时以起兴,即物以写情,如司马相如之《长门》、李白之《惜余春》等篇,皆有忠厚恻怛之意,故略存数篇以志风雅之变。(79)


或通过赋体创作昭示经义与词章融织的本原意义,如程恩泽《六义赋居一赋》云:


周有太师,《六经》是序。篇之异体贵乎纲,文之异辞主乎绪……纪其篇什,得诗人之制度;导其性情,悟诗人之机杼。总“四始”而兼包,恒意悦而情抒。(80)


也正因为清人摆脱前人有关经义与词章的理论纠缠,回归文本写作的照应,所以其与尊体(应该怎样写)对应的禁体(不该怎样写),也基本体现在赋文写作的技法方面。例如王芑孙《读赋卮言》论赋体“三弊”,首先提出“欲审体,务先审弊”,其中“力弱”一弊则是“偶逢警策,却是横安,不从直下,常悬句以伫题,或因词而措意”(81),虽有理论思考,更重写作技法。又如朱一飞《赋谱》提出律赋创作的“六戒”,分别是“复”“晦”“重头”“软脚”“衰飒”“拖沓”,其中戒“衰飒”认为“衰飒之字,古赋间有之,今则文治光昌,凡一切感叹语及败亡等字,宜避”(82)。这虽然有当时馆阁考赋的规避与禁忌,然从“文治光昌”可看出清人对赋的尊体与禁体,又与当朝赋学正统观的建立,是相符而应契的。


注释:


①陆次云:《北墅绪言》卷四《与友论作赋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7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64页。


②浦铣著,何新文等校证:《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③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说事篇一·诗赋》,《丛书集成初编》第242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2页。


④例如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潘务正《清代赋学论稿》(中华书局2020年版)。按:笔者也曾撰写清赋研究论文若干篇,如《清赋概论》(《学术研究》1993年3期)、《清代的地理学与疆舆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1期)、《论清代的赋学批评》(《文学评论》1996年4期)、《论清代科制与律赋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1辑)、《论清代书院与辞赋创作》(《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期)等。


⑤例如吴兆骞的《长白山赋》因康熙帝欲封禅长白山所献,这与清代皇室发迹东北的长白山(祖山)崇拜有关,其内容实与历代赋山岳者不同。


⑥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75-3176、199页。


⑦胡浚辑:《国朝赋楷》卷首,清乾隆三十年怀德堂刻本。


⑧孙清达辑:《竹笑轩赋抄》卷首,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⑨详参许结:《历代赋汇》(校订本)卷首《前言》,凤凰出版社2018年版。


⑩引自许结主编:《历代赋汇》(校订本)卷首。


(1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6-1727页。


(12)如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皇甫谧《三都赋序》“子夏序《诗》曰:一曰风,二曰赋。故知赋者古诗之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白居易《赋赋》“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13)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22页。


(14)赵维烈编:《历代赋钞》卷首,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15)王修玉编:《历朝赋楷》卷首,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16)陆葇评选:《历朝赋格》卷首,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按:该刻本首页署:“当湖陆葇雅坪评选,曾三才希文氏、同学沈季友客子氏、戴彦镕贡九氏校辑。”


(17)费经虞撰,费密补:《雅伦》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6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8)顾豹文:《历朝赋楷序》,王修玉编:《历朝赋楷》卷首,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19)素尔纳等纂修,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6页。


(20)赵尔巽等:《清史稿》,第377-378页。


(21)柏葰:《陪都景物略赋》,马积高主编:《历代辞赋总汇》第17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92页。


(22)康熙:《望祀长白山》,《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吉林》,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23)乾隆:《望祭长白山作》,《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吉林》,第111页。


(24)吴兆骞撰,麻守中校点:《秋笳集》卷一《长白山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25)乾隆:《盛京赋》,张廷玉等辑:《皇清文颖》卷一八,《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205册,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625页。


(26)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2页。


(27)赵尔巽等:《清史稿》,第1891页。


(28)《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〇二,《清实录》第11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783页。


(29)有关论述详见许结:《乾隆〈盛京赋〉的写作与传播》,《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3期。


(30)汪启淑著,印晓峰点校:《飞鸿堂印人传》卷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31)详见钱林森:《中国古典诗歌在18世纪法国的传播与影响》,《第一届中国古典文学高端论坛》,2015年内部出版。


(32)庐江太守编:《赋海大观》,清光绪二十年鸿宝斋四次重印本。


(33)踪凡、郭英德主编:《历代赋学文献辑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34)参见许结:《赋话论》,《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35)(37)朱珪等编:《皇朝词林典故》卷四二,余来明,潘金英校点:《翰林掌故五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3页。


(36)蒋攸銛辑:《同馆律赋精萃》卷首,清道光七年刻本。


(38)法式善:《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原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39)王家相:《书同馆赋钞目录后》,《三十科同馆赋钞》,清光绪十六年刊刻本。


(40)程奂若、周日琏编:《本朝馆阁赋后集》卷首,乾隆三十三年困学斋藏板。


(41)参见潘务正:《法式善〈同馆赋钞〉与清代翰林院律赋考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2)(43)法式善编:《三十家同馆赋钞》卷一,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44)徐珂:《清稗类钞》第二册《考试类》“汪廷玙以大考授讲学”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96页。


(45)有关围绕历代《豳风图》与《无逸图》的赋体写作,参见许结:《〈豳风〉文图与诗赋传统的演变》(《文艺研究》2019年第7期)、《无逸图·赋:对一个文学传统的探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46)钱福昌:《豳风图赋》,《历代辞赋总汇》第17册,第16630页。


(47)涂庆澜:《荔隐山房诗草》卷六“五言试律”,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48)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页。


(49)叶方宣等编:《本朝馆阁赋前集》卷首,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50)法式善编:《三十家同馆赋钞》卷一七。


(51)叶方宣等编:《本朝馆阁赋前集》卷首。


(52)法式善编:《三十家同馆赋钞》卷首。


(53)《卜魁城赋·西藏赋·新疆赋》,清光绪癸未合镌斠刊本。按:以下三赋引文均据此本。


(54)姚莹著,施培毅、徐寿凯点校:《康輶纪行》,黄山书社2014年版,第262页。


(55)按:徐松在新疆期间除创作《新疆赋》外,尚撰述有《新疆志略》《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西域水道记》《西游记考》等。在《新疆志略》中,徐松详细记述了清廷平定“准噶尔故地”的经过,以及乾隆朝“内迁”与“外移”,人口杂辏,“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状况。


(56)赵尔巽等:《清史稿》,第212-213、305页。


(57)简宗梧、许俊雅主编:《全台赋校订》,“台湾文学馆”2014年版,第2页。


(58)(59)简宗梧、许俊雅主编:《全台赋校订》,第11、12页。


(60)详见许结:《文选“赋篇”批评三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61)许结主编:《历代赋汇》(校订本),第4603页。


(62)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09页。


(63)祝尧辑:《古赋辩体》,王冠辑:《赋话广聚》第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417-418页。


(64)详见许结:《明人“唐无赋”说辨析——兼论明赋创作与复古思潮》,《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65)马传庚辑:《选注六朝唐赋》卷首,清光绪十四年文富堂刻本。


(66)王芑孙:《读赋卮言》,王冠辑:《赋话广聚》第3册,第311页。


(67)鲍桂星:《赋则》卷首,清道光二年刻本。


(68)余丙照辑:《增注赋学指南》,王冠辑:《赋话广聚》第5册,第5页。


(69)王熞辑:《赋钞笺略》卷首,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70)林联桂著,何新文等校证:《见星庐赋话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79页。


(71)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5页。


(72)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1页。


(7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63、3073页。


(74)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七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905页。


(7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134、136页。


(76)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三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7页。


(7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八“哲宗元祐元年闰二月庚寅”条,李焘著,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第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859页。


(78)汤聘评骘,周嘉猷、周鉁辑:《律赋衡裁》卷首,清乾隆二十五年瀛经堂藏板。


(79)孙濩孙编:《华国编赋选》卷首,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80)程恩泽:《程侍郎遗集》,《粤雅堂丛书》本。


(81)王芑孙:《读赋卮言》,王冠辑:《赋话广聚》第3册,第313页。


(82)朱一飞编:《律赋拣金录》卷首,清乾隆五十三年博古堂刻本。


    进入专题: 清赋   正统观   康乾盛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8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