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80年代广东三任省委书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837 次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4

进入专题: 习仲勋   任仲夷   林若  

陈剑 (进入专栏)  


陈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6-7届副会长,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点文末“阅读原文”,可访问陈剑授权专栏。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的大省,也是经济总量连续33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大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广东前后经历了17任省委书记。本文重点介绍对中国改革开放有重要影响的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三任省委书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胡耀邦、陈云等一些领导人走上了执掌中国未来航程的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一批思想解放,冲破左倾路线束缚的省委书记,通过大力推进改革,进而迅速改变整个社会沉闷局面,为国家发展带来无限生机。而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省份,80年代三任省委书记习仲勋、任仲夷、林若为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对当下中国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习仲勋(1978.12-1980.11)

习仲勋是中共元老,改革元勋。1934年11月,21岁的习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那年才21岁。习仲勋领导陕北领导根据地经济建设,开展了土地、货币、贸易等重要的地方经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形成了重视调研、依靠群众和尊重科学的经济工作方法。抗日战争胜利后,习主持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他是各大分局中最年轻的书记。按毛泽东的话说,“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当时,习仲勋只有32岁。以后又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是一野仅次于彭德怀的二号人物。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因“《刘志丹》小说问题”而遭到诬陷,被解除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直至1978年初复出,先后蒙受16年劫难。

1978年4月5日,刚恢复工作2个月的习仲勋接受中央的安排南下主政广东。当时习已经65岁了,他从北京飞往广州,一下飞机,就从机场直接到了广东省党代会的会场,投入紧张的工作。先是担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此时第一书记是韦国清)、省长,然后是第一书记。他在广东工作时间两年十个月,担任省委书记23个月,虽然时间很短,但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的时刻,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在他手中启动。广东因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和战略要冲,为中国对外开放作出重大贡献。

习仲勋担任省委书记两年时间,主要成绩有以下内容:

1、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习仲勋拥有丰富的革命经验,深刻洞悉“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并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任后迅速领导全省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习仲勋到广东工作,中央给他的任务是肃清“文革”流毒、平反冤假错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广东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此,习亲自主持和推动广东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平反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极大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为广东启动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习仲勋抓平反冤假错案从不回避矛盾,每个案件一抓到底。比较典型的案子有海陆丰黄秀文案、李一哲案、庄辛辛案、广东“地方主义”案等重要案件,在习仲勋的领导下,上述案件得到平反,全省先后有20多万人得到平反,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了重要铺垫。

2、调研偷渡外逃

广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偷渡外逃严重。习仲勋一来到广东,就去毗邻港澳的几个县考察、调研,还在省委常委会上说,不能把偷渡外逃当作敌我矛盾。通过调研他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习的结论符合事实,正是因为思路正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困扰多年的偷渡外逃现象也在90年代逐渐得到解决。

3、开启对外开放

习仲勋认为改革应该搞试点,提出改革应“先搞试点,而不是一哄而上”。他认为,广东临近港澳、华侨众多,开展外贸出口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他认为“广东要从全国的大局出发”,在改革当中先走一步。他果断向中央“要权”。1979年4月,习仲勋参加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希望中央给点权,准备在深圳、珠海、汕头办贸易合作区”。这些请求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这些举措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制定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习仲勋认为广东改革的步伐应该要大。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广东改革的步子迈得很大,招商引资、价格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干部“走出去”等都走在全国最前列。习仲勋大刀阔斧搞改革的同时也十分严谨细致,尽量避免改革的风险,他表示“即使大改革也必须从小改小革做起,这也算是我们的一条经验吧”。

4、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习仲勋强项。他曾冒着酷暑,爬山越岭,到梅县、汕头、惠阳“东三区”21个市县考察长达一个月。他每到一处,都要深入最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从不浮于表面。

习仲勋在广东省委书记岗位上工作不过两年,但却为广东注入了改革开放的基因,并影响至今。

二、任仲夷

建国以来73年,全国先后产生了600多位省委书记。有的担任多省的省委书记。笔者查到担任省委书记最多的是谭启龙,先后担任山东、福建、浙江、青海和四川五省的省委书记。任仲夷则担任过黑龙江、辽宁和广东三个省的省委书记,是党内资深的省委书记。

任仲夷长期在东北工作,曾任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在这个岗位上因文革期间被批斗的照片扩散到社会被人们广为知晓。

1980年下半年,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杨尚昆相继调中央工作,谁来接棒呢?既要有资历,更重要的需要思想解放,有改革精神,中央想到了任仲夷。此时任仲夷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任仲夷自1977年2月受中央委派,从黑龙江调至辽宁主持省委工作。他作为地方领导人,在全国第一个公开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支持和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特别是他把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女英雄张志新这个冤案翻了过来,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任仲夷和省委一班人的领导下,短短三年的功夫,辽宁显示出一派勃勃生机。

1980年11月,任仲夷调到广东担任省委书记。此时的广东正处在改革开放起步期。虽然习仲勋担任省委书记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大量工作刚刚展开,有些工作还没有启动,任仲夷上任后,在习仲勋已开创局面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1、顶住质疑压力

广东勇立潮头,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面对一些不解。1981年,由于对外开放不久,广东省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走私贩私的浪潮。中央为此于1982年开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在这一重要时刻,广东省委提出两个坚定不移:打击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坚定不移。

特区初创,任务很重,还面临一些指责。当时有“特区除了国旗是红色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的说法。1981年5月,任仲夷在省委常委会上指出:“有的同志怀疑办特区会有损主权,会变成殖民地,我们要肯定回答不会。办特区是对主权的运用,是行使主权的表现。”现在看来, 这些话十分平常,但在那时,却振聋发聩。

任仲夷主政广东,不但要思考“变通”的经济布局,还要思考“打通”种种质疑非难的保守思想。而在这方面,思想充满活力的任仲夷,从容应对了这些挑战。

2、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任仲夷到广东后,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政策规定个体经济雇工不能超过八个。实际上,这个难题,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面临困扰。80年代初,笔者在党的理论宣传部门工作,也曾经几次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难题源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划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按马克思的计算,在19世纪,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这就成为社会主义正统的政治经济学标准。中央当时就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一直到1987年,中央才取消了对雇工数量的限制,并给出十六字方针——“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私营经济”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宪法中。但在当时,这个问题怎么办?任仲夷要求社科界研究。他说,我们要制定一个政策,给它取个私营经济的正式名字,让它发展,让它壮大。1980年底,广东省工商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1982年5月,佛山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劳动者协会。40多年过去了,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从“拾遗补缺”、“重要补充”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21年,市场主体发展到1500万户,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这其中无疑有任仲夷的贡献。

3、投资体制改革

任仲夷主张按价值规律办事,逐步放开鱼、肉、蛋等主要衣食住行产品物价,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往日空荡荡的商品货架变得琳琅满目。

80年代初,城市基础设施欠帐多,任仲夷认识到单靠财政拨款搞建设不可行,必须改革投资体制,采用“贷款修路、收费偿还”的公路建设模式。1984年1月1日,广深线东莞中堂大桥建成通车并投入使用,一举成为全国首个路桥收费站。此外,全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就是在此阶段开业的,香港投资商霍英东还请任仲夷出席开业仪式。

投资体制改革,使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广东也最早突破传统企业建制模式。1984年1月1日,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广深铁路公司成立,从此突破了传统企业建制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全面发展的经济承包的管理体制。

任仲夷是党内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他的名言有:“党的主要任务,在取得政权之前,是要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由奴变主’;在取得政权之后,是要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由穷变富’”。正是如此,他“变通”广东的经济棋局,将蛇口“放生”为一个名震海内外的“改革试管”。对于对外开放的利弊取舍,他言简意赅地归纳出“排污不排外”。这份归纳,体现了任在理论与意志上的坚定。

任仲夷在广东省委书记岗位上工作了4年8个月。他出色地完成了中央赋予的使命,广东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并影响全国。1985年7月,71岁的任仲夷卸任广东省委书记。

三、林若(1985.7-1991.1)

林若出生于1924年10月,1945年7月考上了中山大学文学院。1947年1月,由于党员身份暴露,林若被国民党当局通缉,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前往东江游击区工作。

与前两任省委书记相比,林若的资历、知名度和影响力都略有逊色。文革前,习仲勋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任仲夷担任过黑龙江省委书记,而林若只是县委书记,直到1966年7月,42岁的林若才调任湛江地委副书记。但在任期间,林若延续了前两任省委书记大力推进改革、大力发展经济的做法,交出的答卷毫不逊色。

1982年12月作为湛江地委书记的林若接到中央命令,调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是第一书记当家),协助任仲夷工作。对林若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晋升,这与他长期以来对改革的坚持密切相关。1977年在任湛江地委书记时,林若就默许了海康县谭葛大队实行冬种作物联产到户的试验,由于他的默许态度,许许多多的“谭葛大队”在湛江出现。调任省委书记后,林若的目光从湛江扩大到了整个广东省,而其间不变的则是对改革开放的坚持。

1985年7月,林若接替任仲夷成为广东省委书记,直至1991年1月67岁时不再担任。在任期间,接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做法,把广东的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纵深。

1、推动价格改革

广东1979年首先开放肉牛的价格,1980年陆续放开禽、蛋、水果、水产品等价格,到1984年夏又放开了猪肉的价格,随着1988年国务院批复广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复又进一步放开油、糖等农副产品价格。在这一过程中,对广东价格改革的抨击亦连绵不绝。特别是周边省份纷纷向中央告状,认为广东价格改革导致物价上涨,扰乱市场,对广东冲击很大。林若带领广东省委坚持“少说多做”,咬定青山,同时坚持改革开放绝不后退,终于使价格改革最终取得了胜利。

2、发展乡镇企业

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根据广东省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同时积极学习其它省份先进经验。林若曾两次(1984年、1986年)带队奔赴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与此同时,顶住了压力,强调对乡镇企业继续放开政策,要开绿灯不开红灯。广东省委先后出台诸多稳定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各项举措,由此,涌现出东莞、中山、顺德、南海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四小虎”。

3、统筹全省区域发展,尤其倾注大量心血在落后山区,引领山区广大群众走治山致富的路子,提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决策;“不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对不起广东的父老兄弟和子孙后代”。正是在严格整顿之下,广东森林面积逐步恢复且质量上亦有所提高。1991年3月广东省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

4、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充分给企业放权,制定了国内最完备的一部规定现代公司制度的地方性法规,使国企焕发了生机活力。

在政治改革方面,强调要听取最真实的民声,要让人大代表敢于讲话,不能讲错话就抓辫子、扣帽子。在任期间,广东的GDP在1989年首次排名全国第一,并保持至今。

林若对自身要求严格,以清廉著称。1988年,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来广东去林若家,感慨地说:“省委书记家里竟然这么简朴。”林若的三个儿子无一从政,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他的照顾。夫人彭慧兰一直在省纪委工作,可以由正处提副厅,但林若坚决不同意,直至退休,夫人都是正处级干部。

小结

三任省委书记,工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思想解放、改革的锐意进取精神一脉相承。习仲勋作为党内元老、对党内“左”的做法深恶痛绝,他高瞻远瞩,特别是超前的开放意识,奠定了广东改革的基础;任仲夷思想解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极大释放了市场活力,则将广东改革推向了深入;而林若步伐稳健,视野开阔,统筹全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和丰富了广东改革的内容。他们高度认同市场化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广东在8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他们为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值得后人铭记。



进入 陈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习仲勋   任仲夷   林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25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