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中亚
最后,在人文方面,坚持求同存异、包容互鉴的原则,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形成人文共同体。民心相通始终是保障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关系行稳致远、友谊持久的根基。中亚国家独立之初,因受历史上苏联对华敌对宣传和对华了解严重不足的影响,中亚国家精英及其民众不乏对中国的偏见和恐惧。经过30年的友好互动,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有了显著改善。但受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中亚国家的对华认知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在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增进双方民众对对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与认同。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加快互设文化中心,开展文化遗产对话,继续推进妇女、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将五国全部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倡议举办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未来5至10年努力将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城市增加至100对,5年内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举办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和“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等。如此丰富繁多的活动,根本目的在于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夯实民意基础。
总之,经过30年的摸索与互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步入了新时代。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看,中亚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对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在当前国际秩序和欧亚地区秩序历经急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面临一定冲击和挑战。中国在新时代继续发展和巩固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不只是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改善自身处境的重要策略,更是为促进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地区持续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通过在治理、安全、经济与人文领域长期深入地开展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一定能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展现出更为充沛的内生发展动力。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项目批准号:21VGQ010)的阶段性成果
周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原载于《当代世界》2022年第4期
进入专题: 中亚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