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当代年轻人需要培养和塑造四种能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8 次 更新时间:2023-04-17 23:28

进入专题: 青年  

袁明  


2022年5月13日上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全球化智库(CCG)等机构承办“2022国际青年交流大会”举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在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很高兴能够参加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刚才我听到了我的两位老朋友马凯硕先生和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的讲话,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我和他们两位都曾经在联合国系统工作过,我想我们那段工作经历和付出努力都共同推动了全球的合作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今天我很高兴我们能共同在黄河湾国际青年经济论坛上再次合作,也更加看到我们原来工作的意义和将来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性。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从青年的视角讨论全球性挑战和全球治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对话和理解。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的力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此消彼长中难免有摩擦和冲突。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出现,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的正常进行。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命运。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治理面临着重重的挑战,各国需要打破不同文明间的隔阂,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道路,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发展需要加强人文交流。

当前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思维和立场的局限,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实际上全球化中的很多冲突都来自于差异和疑虑,这是阻碍跨文化交流的推进和共识达成的重要原因。不同文化在自我审视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应该交流互鉴,互相吸收养分。国际青年需要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学会倾听,尊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和声音,这是国际性交流论坛举办的目的,也是包容多元的人文交流所需要的。人文交流能够帮助消除隔阂,扩大认知,推动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它不仅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为构建一个更多元开放变革的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自成立以来,一直探索如何以教育为本,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来自国外优秀院校的学生,作为留学生和中国的当地学生一起生活学习交流,他们关心全球性议题,经常相互讨论,互相交互看法。2016年这些年轻人发起筹办了全球青年中国论坛,这已经成为燕京学堂的旗舰项目。每年春天,论坛邀请各国青年学者和业界专家在交流互动中讨论全球化挑战下的种种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看到了青年人广阔的视野,全球关怀和很强的交流能力,许多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解决全球治理赤字,世界需要倾听青年的声音,也需要青年的力量。今年是推进全球对话合作的关键年,需要能够为全球治理提供创新方案和注入活力。如今的青年一代成长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世界文化碰撞交流的时代,有了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在现代化体系中培养了具有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并掌握多种语言,在国际人文交流中可以发挥许多的长处和优势,对于全球化议题会提出更多更新的思考角度。

人才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他们需要发挥领袖和引导作用。我在北京大学工作了几十年,在全世界也走过很多地方。像刚才发言的马凯硕先生,我们就曾在瑞士达沃斯、美国华盛顿、新加坡、北京的联合国系统中有很多交集。正如刚才大卫·布莱尔先生提到的,未来的年轻人会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我想,有四点能力是当代的年轻人需要格外努力培养和塑造的。第一是跨文化的能力,因为在世界的交集中我们需要能够相互理解对方,因此跨文化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第二,要有“接地气”的能力,刚才建行行长杨军的发言非常具体,这也告诉我们年轻人需要“接地气”,抛去虚幻的网络世界,在实际中发生了什么?真实的世界和生活是怎样的?青年要能够在“接地气”中发现问题。第三,要会讲故事。要能把很复杂的问题讲好,让别人听得懂。最后是“通外语”,要能把讲故事、接地气中获得的感受传递出去,做到这种程度,翻译机器难以替代个人的。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学生有很强的外语能力,个别突出的能讲十几国语言,大多数都有三四种语言能力。这样的语言能力在未来也能帮助我们应对更多的挑战。培养好这样的能力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我相信年轻人是一定做得到的。

本次山东省举办的国际青年交流大会,为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现青年担当,促进人文对话的平台。主论坛的议题也回应了当前的全球关注,即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个跨文化的环境下,我期待各国青年能够以一种面向全球,面向共同未来的认知和态度,认识到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从当前的国际局势和全人类发展角度出发,深入思考,深入交流,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


    进入专题: 青年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8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