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友: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9 次 更新时间:2022-03-20 21:00

进入专题: 读书方法  

吴根友  


网络时代,我们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名似乎也越来越容易。传统的权威、圣人似乎已经被堙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主要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是否还有价值?

而且,在这样一个追求快速再快速的时代里,我们再来讨论经典价值的问题,其本身是否就太沉重了一些?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透。根本谈不上有系统的思考。只是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思考。

我是做中国哲学研究的,特别关心人的德性成长。所谓德性,也可以说美德,是指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对某种超越性价值的认定,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一再坚持的某种精神原则。

当我们打开电脑时,输入关键词,我们需要的一些信息、一些知识,很快就能找到。这时,我们仿佛很富有,仿佛我拥有无限的知识。可当我关上电脑,或者当我身处一个没有网络的地方,我们又能拥有什么呢?更进一步地说,在这些知识里,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信仰呢?

网络给我们提供快捷获得信息与知识的手段,是否能让我们的美德也能迅速成长起来呢?

如果能,那当然更好。

如果不能,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呢?

所以,我在这里把问题进一步地具体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拥有知识的手段方便了,我们的美德培养是否能够速成?

拥有知识的手段方便能否让我们的德行速成?

中外哲人对于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都有很多精彩的论述。

孔子说:“仁知相乐。”又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知识对于美德养成的重要性。

问题是:在网络时代,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识的?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又是如何?

古人曾经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大约是因为我们人性的弱点导致的。有些东西只有当我们想得到而又得不到,花了很大精力才得到以后,我们才会珍惜它。

网络时代,我们获得知识的手段太容易了,很多东西,只要一上网,点击关键词,应有尽有。正因为我们获得知识与信息的手段太方便了,我们有些人从心底里就没有将很多知识当一回事,认为知识获得太容易了。

殊不知,凡是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经过艰难过程,艰辛的努力才获得的。正因为得之容易,失之也容易。过眼的知识很少往心里去。于是,我们很多从网络中长大的人,对知识就缺乏一种由衷的尊敬。

换句话说:我们对待知识的功利态度,妨碍了我们把知识当作是培养自己德性的基础,而只是当作生活中应付我们的日常需要的一种工具。这样,我们是日常的习性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知识与德性的内在联系,而不是说知识不能有助于我们德性的培养。

因此,在方便面、可口可乐、肯德基流行的快餐文化时代,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变胖,但其实并不健康。在手机无处不在、微信满天飘飞、网络笼罩睡梦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对外在的世界了解的确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充分,可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我们在智力方面可能真的比古人聪明了很多,但我们能确定地说,我的美德真的比古人胜出多少倍?

我不否认,现代人能以便捷的手段获得非常多的知识,可能会少犯很多愚蠢的错误,但这并不保证美德的养成。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知识在人的美德形成过程的作用。我只是想说,当我们心驰外界,追逐外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反省静观。在获得知识与信息的时候,不要忘记美德的培养。

不要忘记,我们的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不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把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与我们的美德的养成联系起来。

美德的养成离不开知识。但美德的养成还有知识与信息所不能凑效的地方。美德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的另一天地。它的养成还有超越知识与信息的东西。

那就是信仰!

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在当今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时代,信仰的多元化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何谓信仰?不同的哲学家与宗教学家都会有自己的具体解释,依照一般的词典意义讲:信仰即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如果我们对某一种思想体系或观念达到了信仰的层面,那么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就会反过来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支配我们的日常行动。

所以,信仰能重组我们的精神秩序与心理秩序,从而调动并规定我们的肉体与能量的作用方向。

与儒家的经典形成过程类似,道家与道教的经典形成过程也非常漫长,到唐代开元年间,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才成为道家道教的四大经典。

至于中国佛教,还有方面内容的经典,其形成的时代都非常漫长。

十三经之所以称之为经,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过程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而另外一些诸子百家作品,也参与了这种文化心理的塑造过程,但其作用是次要的,故不能称之为经。

现在动辄玩一玩PK的网络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能称为我们时代的信奉的经典呢?说真的,我个人不是很有把握。因此,我在这里只讲一些我从上辈人那里接受来的宝训,把那些我们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向大家作一推荐。

我们要阅读多少人文学经典?

相对于人类的历史而言,人类有书籍文字的文明史其实是很短的,最长也不过七千余年左右。以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文明时代”为例,人类能够流传到今天的经典著作也是非常有限的。

从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的四大古典文明中,大约也只有不到一百本的著作。即使这不到一百本的著作,开出来的书单还是够长的。我们想列举这些书名,这样很枯燥。我只以个人的阅读经验为例,谈谈我们在年轻时应该至少要阅读多少本经典著作?

我的大学本科是中文系,在课堂上就已经接触到了诗经等经典中的部分作品。但除外此之外,我在姑父的指导与建议下,坚持每学期在课外阅读四种经典作品。大学四年、八个学期,一共三十二种。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俄国托尔斯泰的系列作品,法国罗曼罗兰、雨果的作品,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的作品,中国作家中,鲁迅的系列杂文对我的影响最深。那时虽然也读了巴尔扎克的作品,但由于那时涉世未深,对其作品中揭露出的人性的丑恶还无法理解,我甚至根本无法理解《高老头》中女儿们那种市侩的嘴脸。

这些作品的具体情节现在差不多都忘记了。但读完了这些作品之后,再来看其他的作品就知道如何欣赏了。也大体知道作品的艺术性好坏与格调的高低了。

由于我的学科性质不一样,不一定要求大家都去阅读这么多的文学作品。但我想,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每年认真地读一到两本公认的人文学通识教育内的经典著作,那么当我们回首自己的年轻时光时,除了生活中的琐碎,还有一些浪漫的故事, 我们个人自己德性上最受用的,应当是这些经典教给我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在坚持理想方面的德性的一贯性及品格上的韧性。

结束语:经典阅读的计划性与反复性

前面说过,经典是代表民族与人类心灵深度的那些作品,其内容的深奥是第一个特征。

其次,那些经过时间淘汰的人文学经典,都是与我们有时间与空间距离的作品,初次接触经典时的疏离感是正常的事情。

正因为经典具有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所以经典的阅读也就有相应的要求。

有条件的,当然就名师以习经典。

其次,最为重要的是有计划地、反复地阅读经典。

作为哲学家的朱熹,一生都致力于四书的研究。我们虽然不一定都要当哲学家,但选择一到两本最适合自己精神与心灵要求的经典,反复阅读,对于自己的美德培养,绝对是受益无穷!

我们可以尽情地在网络时代游戏我们的网络冲浪,但我们美德的航船需要人文经典来不断地校正我们的人生航向。



    进入专题: 读书方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1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