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林:孟子“性美论”的美学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1 次 更新时间:2022-02-09 00:09

进入专题: 孟子   性美论  

李季林  


摘 要:孟子认为人性本美、丑源于缺,以“性美论”为前提,提出了富有生命力和阳刚性的“充实之谓美”“至大至刚”“大丈夫”等伟美的美学思想,包括自然美、德性美和人格美,其中自然美体现为万物的充盈、茂盛、成熟、丰富,德性美体现为人性本善、德化天下、与人为善、与民同乐,人格美体现为人性的圆满、人格的平等、精神的独立、思想的伟岸、以及刚正不阿的批判精神、敢于担当的道义与责任、一身浩然正气、仁者无敌的仁爱意识和高尚行为等,集中展现了人性的美、人情的美、生命的美。孟子至大至刚的阳刚之美“伟美”,与老子贵柔的阴柔之美“柔美”互为补充,形成了我国美学史上儒道刚柔相济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充实  养大  伟美  人性美  生命美


《孟子·尽心下》有一段对话——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一个人招人喜欢就是善,而且这种善是与生俱禀的,富有这种值得喜欢的品德就是信,善和信充实于内心就是美;善、信、美不仅充实,而且像君子的吉光那样照耀众人、光辉地表现出来,就是大;藉助善、信、美的光大而化育他人就是圣,圣而又神秘莫测就是神。乐正子的人品在善、信之间,在美、大、圣、神之下。

可见,孟子所谓的“善”是天赋的仁慈,所谓的“信”是道德上的“真”,而所谓的“美”则是善与真的发展和体现,它大而化之就是圣人的美德。当然,孟子所谓的美,并非形而上的现代美学意义上的美,而是赋有更多的道德属性;与性善论支撑、辉煌了我国传统的人性论思想一样,孟子的性美论以其充实、阳刚、伟岸的“伟美”而构建、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至今仍赋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美美在生命

孟子没有道家老庄的道法自然、法天贵真的自然主义思想,但是他尊重自然规律、生命自然的原则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反对无生命的拔苗助长、反对违背自然法则的乱砍滥伐,主张任物自然、物性自己。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

山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春华秋实、生机勃勃,体现了自然的美、生命的美。如果山木因为土壤营养不良或自然灾害,干枯了、萎缩了,甚至被大面积砍伐了,还会有山木之美吗?

孟子见梁襄王,说:“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久旱逢甘雨,禾苗在雨中的欢呼就是一种美,一种发自内在物性的自然喜悦之美,是生命对于大自然的礼赞。

的确,喜悦的情感“乐”显示出生命当有的样式,是生命的一种体现。①

“今夫麰(móu)麦,播种而耰(yōu)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孟子·告子上》)

开花、成朵、丰满、成熟,不仅体现了植物的物性之美,还体现了植物的生命之美。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认为天下万物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这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孟子朴素地认识到了物质的特殊性、多样性、丰富性、以及每种物质存在的独特的价值。这在当时富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在当今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事物是多样的,属性是独特的,价值是多元的;大树有大树生存的价值,小草有小草存在的意义;它们可以枝繁叶茂、繁花似锦,也可以枝桠疏朗、绿叶几片,只要本性圆满、生存自在、活好自己就行。

在审美上,孟子的美学思想涉及到了美的本质与形式,并认为美的本质更为重要。

孟子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尽心上》)

人的身体容貌的美是天生的,只有圣人才能以内在的人性美来充分地展示这种天赋的形体的美。

孟子以“充实之谓美”为前提和标准,肯定了万物赋有生命力的充盈、茂盛、成熟、丰富的内在美,否定了没有生命的纯粹的所谓形式美。

现在有些女性为了更富有女人味,或者为了满足丈夫希望自己“挺”好的嗜好,做隆胸手术。隆胸后,她们的乳房是“充实”了、挺拔了,但是并不符合孟子的“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标准,因为它违背了自然的原则,更主要的是它是假的、是无生命的。

自然美美在富有生命。没有生命的所谓的“充实”,是没有意义的。

二、德性美美在品质

孟子认为,人类的德性美体现为人性本善、德化天下、与人为善、与民同乐等。

孟子说,人性本善:“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本美,恶源于贪、丑源于缺。

因此,孟子以人之性善、人之性美、“人皆可以为尧舜”“充实之谓美”为前提,主张“与人”“充实”“德化”,与人为善、与物任性、与民同乐,从而天人合一、王道天下。

出于原自然主义的思想,庄子提倡“与物为春”;出于原人文主义的思想,孟子则提倡“与人为善”。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在人与己的关系上,儒家不仅主张先人后己,而且提倡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不仅是普通人的一种朴素的美德,而且是君子最大的美德。

作为诸侯、帝王,不仅要与人为善,还要与民同乐。

孟子在论述王道“与民同乐”思想的时候,也说明了人们从众、与众的审美心理。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这段话论述的是王道思想,同时也阐述了审美客体的客观性以及审美主体的社会性。

孟子还说过:“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他肯定了美的属性的客观性“美同”,也就是美的标准的绝对性“同美”。

三、人格美美在行为

在我国绘画史上,关于绘画风格的美的标准有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之说,即一种以瘦削、骨感为美,一种以肥胖、丰满为美。

以丰满为美的“吴带当风”的美学思想当受到孟子“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与老庄的至美无美、以“自然”和“无”为美的美学原则不同,孟子以“善”“信”“刚”“大”为美,其“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思想对我国美学产生了至深的影响。

那么,孟子“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人格美上,有哪些内容呢?

孟子美学思想的人格美体现为人性的圆满、人格的平等、精神的独立、思想的伟岸、以及刚正不阿的批判精神、敢于担当的道义与责任、一身浩然正气、仁者无敌的仁爱意识和高尚行为等,总体而言,就是“刚”“大”之美,就是“伟美”。

那么,孟子所谓的“大”是什么?孟子是以“大”为美吗?

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可见,孟子的所谓“大”就是善、信、美之光辉,即真善美之光辉,就是居仁由义、行仁举义、施行仁义之道的高尚行为,如果用另一个字来表达,就是“伟”。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因此,作为一介臣民,其修身养性的方法就是“养大”“养刚”:养一身浩然正气。有了这么一身浩然正气,就能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孟子人格美的一个具化是“大丈夫”:为人要做个真君子,要有伟岸的人格、挺拔的精神,而且还要做个善君子,“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周易·未济》)。即要像古代的君子那样以吉祥的光辉照耀众人;不可做一个伪君子,整天猥琐着人格、佝偻着精神,更不可做一个恶君子,欺民盗世。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这种“大丈夫”并非是诸侯、帝王就一定富有的,也不是平民百姓所不可富有的。孟子认为象公孙衍、张仪那样的崇尚霸道、挟诸侯一匡天下的纵横家算不上“大丈夫”,甚至指责梁襄王唯唯诺诺、无主无见,不似人君,更谈不上“大丈夫”了。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富有圆满的人性、平等的人格、独立的精神、伟岸的思想以及刚正不阿的批判精神、敢于担当的道义与责任、一身浩然正气、仁者无敌的仁爱意识和高尚行为等。

那么,孟子所谓的“刚”是什么?

俗话说“无欲则刚”。

孟子的“刚”不是无欲、无柔,而是大欲、公欲、阳柔、直柔,充满凛然大义、阳刚之气。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这是大公无私、为天下人舍身献智的大欲,有责任、敢担当。

在阐述他的“浩然之气”时,孟子说“至大至刚”“配义与道”,以道义、公平、正直为骨架支撑起来的的浩然正气,“至大”无外、充塞宇宙,“至刚”无坚、刚强无比。

孟子至大至刚的阳刚之美“伟美”,与老子贵柔的阴柔之美“柔美”互为补充,形成了我国美学史上儒道刚柔相济的美学思想。

孟子至大至刚的美学标准,对于普通人是不是太高了,能不能降低一些?孟子说,不能,就像“道”一样,它至大、至刚、至善、至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美也有一个绝对的至高的标准,只能高就,不能屈尊。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可见,孟子所谓的美,既富有先验性,又富有实践性,尤其是其中的德性美、人格美,体现为一种自觉的能动的“人有君子之行”的行为示范;既富有自然属性,又富有社会属性,是人性的美,更是人情的美;既富有理想性,又富有现实性,是理想的现实再现,诚如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注释:

①刘妮:《从<论语>看孔子的“乐”与“哀”》,《云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原载:《孟子研究》(第一辑),作者:李季林,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训诂视角下的道与德的伦理演变及其实践意义”(项目号SK2017A0344)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孟子   性美论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39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孟子研究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