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 构建高效安全的国际货币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0 次 更新时间:2022-01-15 21:25

进入专题: 国际货币体系  

郑新立: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从天而降,席卷全球。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人们终于看到了复苏的曙光。这次危机教给我们什么?它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吸取教训,寻求防范危机再次发生的正确途径,使世界经济走上安全发展之路,是后危机时代每一个关心经济全球化前景、关心世界经济未来的人都不能不认真思考的严肃课题。

危机过后,各国经济界都从不同角度对其成因进行总结。概括起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三: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过多导致世界经济失衡说;二是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导致经济过度杠杆化说;三是政府债务膨胀导致的主权债务说。这些貌似正确的观点,经过国际主流媒体的反复传播,使不少人误以为这就是危机产生的根源。

诚然,如果站在某些国家和利益集团的立场上,或从某一侧面来看,这些结论都有一定道理,但绝非这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资金、技术,加快了经济发展,出口有了较快增长,这是生产要素在全球优化配置的结果。在出口增加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扩大了进口,对发达国家增加就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发达国家跨国集团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又直接为其提供了利润增长点。这种互利共赢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各个国家共同进步的历史趋势。综观世界发展史,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均衡则是相对的。近代以来,英国、美国都曾长期作为主要出口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时至今日,美国仍是服务贸易主要输出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是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把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说成是导致世界经济不均衡以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完全是本末倒置。

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导致经济过度杠杆化,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但造成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对风险极大的金融产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各国投资者会竞相购买?为什么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出在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之后,美国曾吸取教训,通过了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些法律被认为是妨碍金融业的发展而被废除。在金融衍生品泛滥时期,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的有识之士也曾提出过加强金融监管立法,但这些法律一提交到国会即遭到否决。为什么自称代表选民利益的国会议员们会放任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其背后受哪些利益驱使?总之,金融过度杠杆化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政府债务过度膨胀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仍然不是根本原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对货币发行具有倒逼机制,必须保持在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范围之内,超过一定比例就意味着必然超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美国长期依靠财政赤字和政府发债来满足开支需要。金融危机后,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持续上升,2010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1.4万亿美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公共债务9.02万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2.1%,在发达国家中处于很高的水平。美国的高赤字率和高债务率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利率水平较低,得益于其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吸引了外国资金和廉价商品的流入。可见,无论是危机之前或之后,美国政府大量举债只是对金融海啸能量的积聚起到助推作用。欧洲一些国家的    主权债务危机是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离的条件下出现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毕竟有限。所以,主权债务危机也绝非金融危机的根源。

爆发金融海啸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长期滥用国家信用,利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推行经常项目和财政预算双赤字政策,维持国内居民的过度消费和政府的超额支出,不断积聚了金融海啸的巨大能量。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全球垄断地位,掩盖国家信用风险,颠倒债务债权国的风险关系,把大量国际资本引入风险高度集中地区,使金融危机的防范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信用成为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信用可以降低一个国家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反,滥用国家信用,特别是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滥用国家信用,侵吞其他国家的财富,积累和传播金融风险,最终必然给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灭顶之灾。

美国成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依托国家信用制造的金融产品,必须与其实体经济规模相适应。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使美国经济犹如一个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倒金字塔。金融危机前,作为底部的次贷约两万亿美元;普通房贷约12万亿美元;包括资产抵押债券(CDO)和信用违约掉期合同(CDS)在内的企业债约62万亿美元;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美国各大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衍生品达300万亿美元左右。这样一个头重脚轻的金融大厦,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崩塌。如果说历史上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物质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带来的,那么,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金融产品依靠国家信用形成毫无节制的供给能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找准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源头,我们就要积极探索避免危机再次发生的治本之策,积极构建高效安全的全球金融体系,这是全球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共同的历史责任。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探讨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监测预警制度和国际金融安全救助机制,形成保障国际金融安全的三道防护门。

一、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体系

建立相互竞争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保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根本途径。展望未来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可能是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组成的多元体系,各种货币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相互融通,哪种货币出现贬值风险,人们会争相抛售之;哪种货币比较稳定或有升值空间,人们会争购之。以竞争和优选机制促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稳定,维护国家信用。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才能改变目前国际储备货币过分倚重于一种主权货币的现象,才能避免国际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种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金本位取消之后,以竞争机制来代替金本位,形成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机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应当注意到,美国有一些仗义执言的经济学家,如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弗雷德·伯格斯腾(FRED BERGSTEN)等,也提出了与此相近的观点。

二、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监测预警制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价值与黄金脱钩,美元成为依托美国国家信用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就使美国可以通过货币贬值向国外转移债务。从1971年到2010年,美元对黄金贬值约97.2%,给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如果说美元贬值使美元资产拥有者的财富缩水是一个缓慢过程,那么,这次金融危机使一些美元证券资产瞬间化为乌有,说明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其金融安全的影响已超过国界,关系着所有拥有美元资产的居民、企业和外国政府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实施监测预警和国际监管就十分必要和顺理成章了。由国际金融组织履行监测预警和监管职能,也是完全可行的。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专业人士已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和建议,值得深入讨论,进一步达成共识。

三、建立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

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金融出了问题,往往出现连锁反应。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各个国家应当联合起来,抓紧建立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建立的“清迈协议”,就是这样的一种行动。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充分发挥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方面的功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规模,并根据各国经济和贸易在全球中的比重变化,调整各国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比重,将新兴经济体货币纳入SDR篮子中。当某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及时有效救助,防止危机蔓延,并帮助找到摆脱危机的正确办法,使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以利于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

四、发挥G20对构建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G20是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协调各国经济行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G20面临的任务:

——如何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实现从过度倚重一种主权货币向多元竞争体系平稳过渡。构建高效安全的国际金融体系,应当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近期内,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鉴于美联储最近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已对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新的负面影响,应当研究共同对策,以维护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所出现的难得的复苏势头,进而走向稳定增长的局面。

——对国际资本以短期套利为目的的大规模流动进行监测预警和必要的限制。国际游资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在资本市场上的炒作,是造成国际金融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各国应采取联合行动,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和必要的限制,如规定资本流入流出的时间限制,征收资本利得税等。

——疏通投资渠道,把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吸引到实体经济的投资上。通过发展各类基金等合格机构投资者,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扩大政府间援助贷款等,把资金引导到投资需求旺盛的国家、地区,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需求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既能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又能带动发达国家的就业,促进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

——组建G20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把首脑峰会达成的共识变为实际行动。近期应当把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的监测预警制度、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作为重要任务。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应透明化,相应的重大决策应由国际金融组织对其效应进行评估,并向全球发布。重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强化信用评价机构的职业道德,打破少数机构对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通过竞争机制,促使信用评价机构所发布的国家、企业信用等级保持客观性、公正性。期望G20为建立高效安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作出历史性共献。


时间:2011-04-08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进入专题: 国际货币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97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