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平:能源供应短缺是低碳转型的重要挑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3 次 更新时间:2021-12-01 19:29

进入专题: 低碳转型   碳中和  

李克平  


能源短缺是低碳转型中的重要挑战

在国际理论研究和模式分析中,低碳转型风险的基本聚焦点,是绿色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对传统高碳行业和传统能源的冲击。很少有研究分析,低碳转型过程中能源整体会遇到的挑战。

当前的国际形势给了我们提醒。今年全球不同国家出现了明显的能源短缺,甚至有人担心出现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我认为,本次能源短缺是对全球低碳转型的一次检验,检验原来低碳转型的理念、假设、模式是否正确;也是一次考验,考验新旧能源转型结构中、在能源短缺冲击下、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相关体制、政策、安排能否经受得起冲击;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迅速解决短缺问题,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此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认真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低碳转型道路上走得更顺利。

本次能源短缺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低碳转型和本次能源短缺有很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低碳转型是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要关注低碳转型的相关安排和内部特性,将对能源短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全球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低估了新旧能源结构过渡、替代、衔接的风险。

相关理论、模式、实践主要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减排、减碳、去碳,如何实现零碳;二是如何更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成本降低,才能用新能源彻底替代传统能源;三是鉴于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政策、体制和机制体系,以便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是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但需要长时间实现。

为什么说能源结构的衔接和转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为目前的制度安排暗含着一种假设,即一手做减排,一手做新技术,以创新推动新能源发展,认为新旧能源结构在替代过程中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供应问题。

但本次能源短缺告诉我们,这种暗含的假设、这种美好的期望是错误的,而且这种错误不可忽视,因为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像中国这种大型经济体,一旦能源整体发生问题,其影响程度和解决难度都要远高于小国。所以对传统能源占比很高的经济体,能源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且这一问题在全球也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能源短缺问题,这是可持续、平稳转型的重要支点。

第二,现有思维方式需要调整。

当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动员各方力量、号召全社会为人类的未来负责任地开展行动时,必须要做更多的分析和比较,以此形成共识。而一旦确定了共识和方向,就要更多以务实理性的方式来关注具体问题。

比如,中国很多报告在分析低碳转型中的行为、政策和问题时,喜欢使用“两分法”,认为一项措施短期内可能是负面效应,长期内是正面效应,然后总结时就把正负面效应进行对冲,得出“总体上利大于弊”的结论。

这种“两分法”的思维方式在动员阶段是可以的,但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就必须要改变。要切实分析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或缓解问题。理论模型可以对冲正负面影响,但现实中的所有负面问题都不会因为未来收益和好处而被对冲掉,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当前的问题。

第三,今年“新能源稳定性差”的检验结果略超预期。

原来电力行业的观点是,新能源在品质、质量等物理角度存在瑕疵;但今年发现,新能源的稳定性比预想得更差、波动性更大,这远超预期。新能源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起来的,但在实际面对气候异常时却更具有脆弱性,风电、光电、水电在气候异常时都显示出比传统能源更大的波动,这也是今年全球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动态来看,在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新能源的波动性会更大,这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发展新能源储能技术。

目前来看,储能技术要取得突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时间。因此,新能源缺乏自身的调节工具,必须依靠传统能源来弥补新能源波动时的缺口。

第四,要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传统能源最终要被淘汰。但在长期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有理性、务实的态度,在低碳的约束条件下保证新旧能源结构的平稳转换。

传统能源不是退得越早、越快越好。诚然,能源要“先立后破”,在传统能源退出前,应该先有新能源作为补充,否则会出现能源供给缺口。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更加复杂。

传统能源退出要更多依靠市场力量

传统能源企业有以下几种退出渠道:

第一种是最理想的,即通过新技术的突破来降低成本,新能源通过自身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低碳优势,完全挤出传统能源。目前来看,新技术的突破还在进行中,速度时快时慢。

第二种是通过政府补贴和扶持,改变市场竞争关系,挤出传统能源,促进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目前来看,传统能源企业退出市场和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第三种方式是行政干预。行政干预并非简单的一纸命令,而是通过行政法规、措施、标准等方式,对传统高碳行业形成压力,抬高其成本,让企业知难而退。

第四种是通过资本市场让传统能源企业退出。目前资本市场上已有企业和投资者改变了预期,资本开始更集中地退出高碳行业,这是预期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在新能源没有“立”住时,传统能源不能退出。应该怎么退出?市场是不存在“先立后退”的。市场投资虽有波动,但可能是传统能源企业退出的正确方向。

政府干预真正能调控的空间,一是通过相关标准和约束条件,推动市场向长期有利的方向转化,实现平稳过渡;二是政府对低碳行业进行补贴时,要把握好力度和进度,帮助低碳行业替代、战胜传统行业。这也是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

依靠市场力量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旧能源的长期供给弹性不同。对于新能源行业,市场发生缺口时,价格上升,资本会跟进;但对于传统能源行业,价格上升时,长期投资者仍会持谨慎态度。因此,即使有市场价格信号,短期内库存清空,但长期来看,资本对产业格局的反应仍是不同的。这可以作为低碳转型过程中,解决能源供给缺口的重要驱动力。政策制定者、投资者要把握好这些方面,对能源短缺做出充分的应对。


本文为CF40学术顾问、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在CF40近期举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金融:趋势、机遇与挑战”上所做的主题演讲。



    进入专题: 低碳转型   碳中和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0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CF40,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