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抗日战争史
本刊创办,就是要致力于推动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我们所说抗日战争史,并非单指中日双方的军事行动、战争过程。抗日战争史,换一句话说,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断代史,举凡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在我们研究讨论之列……
尊重历史,遵循科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办会宗旨,也是本刊的办刊宗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主张历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样地,我们提倡一切实事求是的富有科学精神的研究。不看标签如何,而以尊重历史为准绳。
《致读者》最后还说:“抗日战争史是一个新近的为大家所重视的领域。研究者中青年居多。从根本上来说,提高我国抗战史研究的水平,希望在于大批有志于此的青年学者的顺利成长。本刊将乐于为我国抗战史研究方面的青年学者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合适的园地。”
《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组代理总发行,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作为出版单位。1991年创刊到1993年各期的主要稿件我都是看的,1994年我担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实在无力多看稿件,就委托曾景忠全权处理。1994年第一期起,刊物封底改署执行主编曾景忠,曾景忠退休后由荣维木担任执行主编。
那时候一年出版经费大约8万元(其实许多工作经费都算在近代史所账上了),不几年,财政部拨付的50万就用完了。因为是学会主办,社科院不管经费支持。我求助于抗战史学会执行会长白介夫,他也无法,只得从北京市网球协会得到的捐款里拨来了几万元,还是无济于事,我又向香港热心抗战研究的杜学魁先生求助,又得到了几万元资助,后来还从抗战纪念馆拿到一点钱,勉强维持刊物的出刊。直到2004年步平接手主编后,办刊经费才有改观。
回忆《抗日战争研究》的创刊,已经过去了25年。这篇回忆大多是有资料根据的,有些是根据当时的工作笔记,细节已经不能全部复原了。我深感创业难,所谓事不经过不知难。当年创业简陋,今天成就巨大,令人感慨系之。有一点可以说,在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创办《抗日战争研究》上,胡乔木和刘大年两位先人厥功至伟!他们已经擘画了中国抗战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后人清楚地指示了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景。后人取得的成绩,不可忘了有他们一份功劳!
我以为,一会一刊,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大踏步前进。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1期,注释从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