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康: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态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4 次 更新时间:2021-11-05 23:29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欧阳康  


2021年10月15日以来,国内出现新一轮本土疫情,由上海7人西北旅游团为发端,已经波及13个省份20多个城市,截至10月28日晚已经发现确诊300多例。目前疫情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后续病例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今年国庆期间,国内人员流动很大,疫情总体平稳。假期结束后,疫情突然发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结合这些新特点,从加强精准高效低耗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八项对策建议。

加强对境外病毒输入途径的排查,加强疫情防控的源头治理

今年以来,历次疫情泛起大多与国外输入性病毒传播有关。本次疫情源自大西北额济纳旗,该旗此前疫情总体稳定,作为首批感染者的上海旅行团一行7人在沪时应属健康安好,并非带疫出行,因此对于本次病毒传播源一直存疑,引发很多猜测。经大量工作,国家卫健委24日报告,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这表明我国对输入性病毒管控的漏洞仍然存在。

这里需要尤为关注的是,该病毒在哪里、通过何种途径自境外输入?目前该途径是否已经实现有效封堵?全国其它地区和行业是否还有类似情况?对此,均需要尽快查实并提出相应对策。

鉴于境外输入已经成为引发国内疫情的最经常和最危险途径,建议全国范围内分区域分类别分行业对境外输入病毒的可能途径,尤其是防控漏洞开展系统性自查和核查,逐一清理我国境外病毒输入的可能途径和各种关口节点,尽最大可能封堵国家防疫抗疫体系中尚存的漏洞,补齐短板,消除盲区。

加强对病毒传播多样化途径的研究,分类升级防控举措

本次新冠病毒的传播范围较广,暴露我国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首先,公共聚集性场所防控薄弱,亟待加强。目前疫情传播线索中比较清晰的是直接的接触性感染,例如额济纳旗的桐楠阁餐厅,多批次人员先后在此就餐而感染,表明餐厅等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存在短板和弱项,急需加强。

其次,公共交通工具关联的感染病例较多,值得关注。例如10月15日从玉门到兰州的D2746动车关联病例十余人,表明公共交通中的疫情防控和消杀防范等尚存在疏漏,应当特别加强。

再次,公共服务设施传播值得关注。本轮疫情有的病例感染途径疑为银行取款机、站车水龙头等公用设施的接触性感染,表明公共服务设施消杀工作仍有待升级。

最后,气溶胶传播值得警惕。本轮疫情病例中,有的疑为“擦肩而过”经空气传染,有的疑为与相关感染者戴口罩交谈一分多钟而被感染,这可能与一直怀疑的气溶胶传播相关。为此,需要对新冠病毒在各种场景中的传播机理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新的防控政策和举措,打造新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

加强对季节性大规模流动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构建特殊监测和防控体系

本轮感染原发地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季节性高密度人员聚集是主要因素,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人员来源广泛,游客来自全国各地;聚集时间短暂,难以全面准确掌控;旅游组织类型多样,难以有效组织管理;游客结束各地旅游后迅速分散走向四面八方,难以有效追踪;游客通过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各地继续旅游,疫情也随之向全国各地传播。此类情况每到节假日都可能重复再现,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并加强对策研究。

这里防控的难点在于,在此过程中实施的体温检测,由于病毒潜伏期而难以及时发现异常;核酸检测如果不能及时出结果,或者发现了问题不能及时通知到本人和有关单位实施管控,则形同虚设;流动人员一旦离开则难以继续追踪并及时防范。本次的特别案例为二位游客10月15日9时在嘉峪关做核酸检测,当日17:30工作人员在混检中发现疑似阳性问题,但游客却已经乘飞机去到西安;他们16日7:30在西安再做核酸检测,却于17日11时才被告知为确诊病例。其间检测和告知进程明显滞后,病例“一路旅行,一路观光,一路传播病毒”。因此,需要就季节性大规模流动人群的疫情防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建立更加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和监测追踪体系。

加强对高龄易感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划分防疫抗疫优先级

本次感染人群多为国庆节后插空外出旅游人员,大多为中老年游客,不少人患有各种类型的基础性疾病,易于感染新冠病毒,且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次疫情中重症率明显偏高,使高龄易感人群的防疫抗疫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为此要加强对于高龄易感流动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在疫苗加强针接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打造具有优先级考量的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

提升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能力,加强防控举措

目前看来,新型德尔塔病毒的高传染性和潜伏期长特点,在本轮疫情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很多确诊病例不是因为出现症状,而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大。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即便通常的测温也难查难防,一些确诊病例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

这里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一位72岁的高龄确诊病例10月8日至11日曾在额济纳旗游玩,10月13日有了头痛和咳嗽等症状,却通过自行服药仍然能够与同行者自行驾车千里继续旅行,直到19日在湖北做核酸检测时才确诊。因此,有必要开展专题研究,探讨更加及时和精准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效途径,探讨更加精准有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和疫情防控方式。

加强对核酸检测质量的监控,努力提高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首先是提升核酸检测的有效性。一些病例经过多次核酸检测仍然未能及时发现感染实情,到底是病情隐蔽很深、潜伏期长,还是核酸检测效能不足所致?应当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类型核酸检测试剂和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优胜劣汰,优选优用,提升新冠病毒精准检测比例和能力。

其次是提升核酸检测的时效性。目前从开展检测采样到结果反馈通常是一到两天,而到病员实际控制之间的过程更长,对于迅速流动中的人员则很难及时发挥效能。应当致力于研发即时性核酸检测技术和设施,大力提高核酸检测的时效性。

再次是做好核酸检测与人员管控体系之间的及时衔接。本次疫情发现,核酸检测和人员防控之间存在严重滞后和脱节现象。在一些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问题时病毒携带者已经去到千里之外,已经形成非常广泛传播面积和超长传播链条。因此,要研究如何将提高医学技术和加强社会监控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更加完整、有序和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对国产疫苗有效性和时效性的量化和跟踪研究,确保国产疫苗护照的有效性

国内新冠疫苗已经接种22亿多剂次,按照每人两针计,我国应有约10亿多人完成首轮疫苗接种,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具备群体免疫环境。然而,本次上海7人旅行团出行前均已完成两针接种,并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出行条件,在外出旅游途中仍然全部感染。这对国内疫苗的有效性和实际效能提出严峻挑战。

应该说,本次疫情对于核查我国国产疫苗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特色的国产疫苗护照,为保障未来我国人员的国内和国际流动提供足够可靠的疫苗防护保障。

其一,应深入量化研究国产疫苗的有效性,对其做出全面详尽统计分析。例如,本轮疫情确诊病例中,有多少人已经注射了疫苗?注射的是哪些厂家的疫苗?注射和没注射疫苗的病情差异如何?注射不同种类的疫苗在病情、症状、死亡率等方面有何区别?

其二,应深入量化研究国产疫苗的时效性,对其做出全面详尽统计分析。我国自开始全面接种疫苗以来已逾半年,应当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疫苗接种者体内的新冠抗体进行及时跟踪检测,以确认国产疫苗在保护接种者方面的保护率、有效性、保护期,以及衰减过程情况等,为后续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应及早启动对于新冠疫苗加强针及其效能的跟踪研究。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国产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对此,从一开始就应该加强对其效果的监测。建议在加强针接种过程中征集志愿者进行跟踪监测,对接种者体内形成的新冠病毒抗体做出及时检测,甚至开展人体挑战性实验,获取有关疫苗效能的全面准确的科学性数据,为进一步全面普及加强针和提供中国可靠的疫苗护照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加强升级版精准防控体系建设,努力降低抗疫成本,以最小代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本轮疫情涉及面比较广,如果不能及时妥善控制,估计会对我国第四季度经济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转入后疫情时代全力拼经济的新阶段,我们现有的抗疫模式是以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代价为条件的,有必要做出反思和调整,探讨如何构建更加精准高效低耗的防控体系,力求以最小代价同时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其一,建议各地划小疫情防控单元,加强精准检测和有效追踪,不搞不必要的大规模城市和社区封控,不做不必要的全员核酸检测,尽量减少对于非必要地区、行业和人群的不必要扰动,努力降低疫情防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

其二,对疫情防控所消耗的经费、人力、资源等开展全面统计、审计、反观、反思,对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既算防疫账和政治账,也算经济账,特别警惕抗疫过程中的各种浪费乃至腐败。

其三,从工作指导上,既要防止有关人员的不重视不作为造成失职渎职,也要防止不惜代价不计成本的过度抗疫,努力以最小代价实现精准检测和精准防控救治,同时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1年10月第4期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4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