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陈嘉映
他是生活的美学家,不是那种呆板无趣的读书人。他喜欢美食美酒,总是不失时机地徒步爬山,锻炼身体。今夏在灵山为他庆贺七十岁的生日,晚上联欢会,大家纷纷献艺,但中途,嘉映老师突然站起来,说要去走走,因为机会难得,去那没有光污染的树林深处看看星空。尽管已经快七十岁人了,骨子里依然争强好胜,谁都不服。一起爬灵山,起初他号称只是爬到山腰,我们也觉得他能爬到山腰就很不错了,但看着年轻人们都往前奔,他也没有退却,一点点坚持爬到了山顶。
据说嘉映老师的日常模式是:上午工作、下午玩耍,晚上聚会见朋友。但是就算这样,该干的活一件也没有少干,把这么多年出版的书和文章堆垒在一起,是洋洋大观的。商务出版社也马上要出嘉映老师的文集了。
在嘉映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学术热爱但不狂热,努力但不喧腾,看重生活但不耽溺逸乐,聪明又不忘坚持。很多大佬,“在舞台上的时候”,煊赫不已,可一旦退休,则尽弃所学,关起门,含饴弄孙,过自己温馨又从容的晚年,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但嘉映老师依然在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坚持写作,并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认识新朋友,探索新领域,和年轻人玩耍、交流、讨论。在我心中,这才是学者的典范。
嘉映老师都已经七十岁了!想起童童告诉我“他爸爸已经四十”时,那一刹那,一种难以置信加惊悚之感奔涌而来。印象里面的嘉映老师,还停留在我刚认识的五十多岁,在饭桌上调侃着自己“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就像印象中的剑华一样,还是那个刚刚硕士毕业没多久,摇头晃脑地走在大街上,举止“略有浮夸”的年轻人!
杜甫有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科学昌明、医疗发达的时代,七十岁的嘉映老师,牧野鹰扬,其学术的百岁勋名其实才过了一半呢。
嘉映老师曾说:“实践不是从理论来的,实践者从前人的榜样那里领取指示”。正是和嘉映老师交流甚多的那些年岁,让我认识到,哪怕你再有天分,要干出漂亮的活都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且不管身处怎样一个时代,创造好的作品,精炼于工作本身,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根深蒂固之道。不沉溺于世俗的标准,不管风动、幡动,都“不住于相”地累积精进。且做事为人也不要那么“胶着”固执,不纯玩套路,也不要硬邦邦地太有使命感,要有幽默感,在无常中知道坚持,在有为中学会无为。凡此种种,只要“天不亡你”,必能通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综合 > 学人风范 > 当代学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9284.html